本案兇手 文謙
本案核心:斜塔發射裝置 本案中發生了許多離奇的事情:天才機械師憑空出現在山頂;抗日物資憑空出現在山頂;何文君尸體憑空出現在山頂。 而出現這些事情前,都會產生“神獸的鳴叫”。從“萬俟瀟扶著低處的欄桿,看著月色下的云頂山”可知,斜塔傾斜的方向是對著云頂山的。 這些線索都揭示著一件事:通過某種方法,可以利用山腳下的斜塔,將一個物件或者自己發射到山頂上! 那么,只要破解了斜塔的工作原理,這些謎題皆可迎刃而解。 通過響尾蛇尾巴的發聲原理可以推測,斜塔的內側空腔也應當發生了某種振動。 通過原文的描述,我嘗試還原了整個斜塔的構造,如下圖:
懸空的金屬質地的滑梯(“滑梯”應該也是金屬質地,五分米厚,沒有與塔的內壁相連,與之相隔三、四厘米)讓我突然意識到,滑梯其實是一根巨大的彈簧,而塔頂則是彈簧連接著的發射平臺(“滑梯”與塔頂相連,塔頂同樣和內壁相隔三、四厘米。均勻分布的十二條縫隙伸出了支架,牢牢地和塔頂鑲嵌在一起)。佛像暗室內部可轉動的把手,以及塔體內的支架,的給壓縮這個巨大的彈簧創造了一種可能:搖動暗室內的把手,通過機械傳動,將12根支架帶著塔頂向下移動,支架深入地底,并將彈簧壓縮,完成彈簧的蓄力。而蓄力完成后,只要通過按動密室內或者塔壁上的紅色按鈕,即可松開彈簧,將塔頂上的物件進行投射。(如下圖) 所謂的“神獸的鳴叫”,則是彈簧恢復時在塔體內部振動空氣發出的聲音。
接下來,我們通過發射的路徑,來解釋一下塔頂的陰魚的陽眼、陽魚的陰眼,以及旋轉樓梯上的拉手分別有什么作用,以及紅色按鈕設計位置的巧妙之處。
將塔頂和樓梯的圖片重合,我們可以知道,陰魚的陽眼(簡稱白門)在彈簧樓梯的正上方,而陽魚的陰眼(簡稱黑門)在彈簧中空的位置。 而斜塔擁有2種發射物品的路徑。 一、發射抗日物資、石頭、何文君尸體等物件 1. 通過彈簧樓梯,將物件一路拖上塔頂(在樓梯上留下石頭劃痕、何文君血跡),通過白門進入發射平臺上。 2. 回到塔底,進入佛像暗室,轉動把手壓縮彈簧 3. 按動暗室內的紅色按鈕,發射物件 二、發射自己(天才機械師) 1. 進入暗室,轉動把手壓縮彈簧 2. 爬出暗室,由于每層彈簧的同一位置都有一個拉手,當彈簧壓縮后,拉手就會貼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可以向上攀爬的爬梯。 3. 通過拉手攀爬到頂端,通過黑門進入發射平臺(白門與彈簧貼合,無法進入)。 4. 由于彈簧壓縮發射平臺下降,紅色按鈕出現在了平臺上方,按動斜塔內壁的紅色按鈕,發射自己(塔高40米,彈簧9圈半,每圈高度約為4.21米,紅色按鈕的高度為4.21米+壁咚的高度,約為6米;而彈簧壓縮后,每圈彈簧0.5米厚,9.5圈高度為4.75米,再加上塔頂的厚度,高度也應該在5-6米,是吻合的) 5. 通過自己背包內的降落傘安全安全降落在山頂(機械師每次都會背著厚重的背包)。 以上便是斜塔發射裝置的工作原理。
案件始末 過去的事: 機械師和卿若婷相愛,卻遭受了若婷父親的阻攔。萬般無奈下機械師在山腳下建造了這樣的一個斜塔,用來發射自己,與心愛的人相見。由于自己需要降落傘降落,為了防止被外人發現,他發射的時間都選在深夜。(小卿好幾次天還沒亮就離家跑去約定的地點,卻每次都發現機械師早就在那里等著了。) 然而日寇入侵,包圍了云頂山。機械師得知此事后,心系心愛之人的他開始利用斜塔,每日給山上投射干糧和水。然而一個月后,機械師被捕,英勇就義,而山上也由于沒有了補給而淪陷。 卿老太案: 文謙多年來一直想著尋找寶物的事。姐夫王營曾說:“他經常出去,對山下的小塔更熟悉一些。”可見,文謙經常去山下的斜塔。幾天前,在斜塔內尋寶的文謙發現了佛像內部的暗室。進入暗室的他轉動了墻上的把手(并空彈了一次,產生了第一次沒有掉落寶物的“神獸的鳴叫”),意外發現了斜塔竟然是一個彈射裝置。出于好奇,他從外搬來一塊4分米見方的石頭,通過旋轉樓梯拖上了塔頂(在樓梯上留下拖痕),轉動把手壓縮彈簧,按動佛像內的紅色按鈕把石頭發射了出去,想看下效果(過程大概用了兩個多小時)。沒想到石塊直接飛上了云頂山,并意外砸塌了卿老太的茅屋,導致了卿老太的死亡。 全村人都對神石十分尊敬,只有文謙說:“神不神石無所謂,老天爺的旨意就是讓那個老不死的死掉。”他之所以對神石不屑,是因為他知道所謂的神石是他自己發射的。 何子君案: 兩位偵探到達云頂山,聽聞傳說之后提出想去參觀斜塔。文謙不希望被人發現斜塔的秘密所以有所抗拒,但得知兩位偵探執意要去參觀之后,選擇跟偵探一同前往,方便控制局面。而前往斜塔的過程中,身為大學生的何子君自然是對這些封建迷信的傳說以及近日村民的行為感到無語,希望破解傳說,也提出一同前往。同行途中,文謙得知子君學的是機械專業,開始擔心子君發現斜塔的秘密,進而調查出自己殺害了卿老太的事實。而在塔頂,為了防止大家發現更多細節,文謙便開始催促大家趕緊回去(“下雪了,趕緊回去吧,回去吧!”文謙催促道。)然而子君的手機從黑門滑落后消失了。此時文謙便猜到,消失的手機一定掉在了佛像內部的暗室里了,如果子君執意尋找一定會發現暗室(事后得知,觀音像的“平頭”上有一處掉漆的痕跡,為手機砸到的痕跡)。于是當子君提出要繼續獨自尋找時,文謙便找了個借口離開了(突然想起需要去見一個朋友,得晚些回去),并準備伺機滅口。 零點左右,兩位偵探回到了村口,此時何子君還在斜塔內尋找手機。(零點剛走完臺階,就看到村長在一棵樹下苦苦等候著) 一至兩點間,守在塔邊的文謙看見子君發現了密室,便在塔內用鈍器打擊了何子君,導致其顱內出血死亡。 隨后,文謙將何子君的尸體通過螺旋樓梯及白門拖至塔頂發射平臺(可能拖動尸體需要彎腰,或者打擊動作劇烈,導致原本放在淺口袋內的懷表掉落到了地面上,留下了碎玻璃),在塔底和樓梯上留下了血跡。隨后文謙進入佛像內部暗室,轉動把手壓縮彈簧,按動紅色按鈕將何子君發射到云頂山上。(結合前文卿老太去世時,兩次彈射間隔2個多小時,推測完成整個彈射裝置的設置應該需要2個多小時,導致文謙在4點才發射了何子君的遺體)由于死者尸體經歷了高空墜落,所以產生了死后一至三小時造成的粉碎性骨折和挫傷等痕跡。 由于雪是3點半停的,尸體是4點彈射上的山頂,所以尸體并沒有覆蓋雪,周圍也沒有留下雪腳印。而由于斜塔頂是彈射裝置,彈射過后塔頂的雪被彈飛了,自然沒有了蹤跡。 隨后,文謙一直沒回村里,直到早上和警察一起上山。 之后,文謙回房睡覺。(早上八點,經過文謙房門時,聽到里面的呼嚕聲大起。) 至此,便是案件的全部過程。 其他細節補充 1. 由于老人證言:“日寇圍攻云頂山之前,‘神獸的鳴叫聲’就已經經常出沒了”可證明,日寇圍攻前這臺發射裝置就已經在使用了,用于機械師上山。 2. 由于黑門是用來彈射自己的,白門是用來彈射其他物件的,只有機械師用來投射自己,所以近期黑門沒有打開過的痕跡。 3. 因為支架是會上下移動的,所以斜塔的底下會有很大的空間,可以用來放置大量較為活潑的金屬充當陽極形成原電池,來達成犧牲陽極的陰極保護法,借此防護斜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