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逝去》(白井智之)我們必須相愛否則不如死亡 這部作品是白井智之的《そして誰も死ななかった》,“無人逝去”是民翻網友給出的譯名,與阿加莎·克里斯蒂名作《無人生還》看似相似,但其實反差極大。這部作品雖然同樣安排了一個“全員逝去”的情景,但由于作者設定的某個元素,每一位死者都生還過來了。沒錯,這就是設定系推理。 整部作品很大程度上有些類似在國內流行的“劇本殺”和“狼人殺”游戲。五位推理小說家(包括拿了父親未發表作品發表,其實并不會寫推理小說的主角)受邀來到某島后,發現尋找不到島主人,在島上的一天時間內,五個人輪流被襲擊,又依次復活。復活后的每個人都發表自己的推理(作為推理小說家的天職),指出自己所認為的兇手(不過都是偽解答)。在激動人心的推理合戰后,最終真相與兇手略顯荒唐的動機被揭曉——值得肯定的是,真相與動機都與作者的設定結合得很好,在最終解答之前的五重偽解答也頗具特色。 豆瓣網友“屍體和午餐”評論說:“幾個解答雖然質量高但并不長,一夜之間全員死亡,中途沒有加入新線索,完全靠實打實的伏筆取勝。這正是本作的精華所在,仔細分析可以看出,本作所有的偽解答都不是錯的,只是‘不完全’,它們的切入點全都符合最后的真兇,在多重解答的設計上難度極大。試著做了下反向工程,發現看似隨意的布置,其實包括每個死者的死法和順序在內都精確到了變態的程度。” 但從另一個方面來說,這部作品值得肯定的,也只有其精彩的設定和推理。整個故事給人的感覺,有一種將設定和推理簡單地擴充開來的感覺,就好像拿了劇本殺的劇本,再擴充成小說一樣。讀完全書后,讓人仿佛覺得作者一開始就先構思出了非常精彩的詭計,然后寶塔型地一層一層往上疊加偽解答,最后把線索和伏筆再組織擴充一下,就變成一部小說了。 我個人尚未想通的點在于,小說一開始就說明了主人公并不創作推理作品,他雖然有一定的推理能力,但卻是五位推理作家中比較差的(作者安排他擔任第一個偽解答,可能也是這方面的考慮),但在小說最后,主人公將精彩的推理一一道來,給人一種仿佛柯南和金田一附體的感覺。 另外,這本書里充滿了鬼畜、獵奇、重口等勸退元素,恐怕也很難被譯介入國內了。不過還是向推理迷們推薦這部作品,因為最后一層偽解答與真解答實在過于精彩,以至于讓人沉浸于作者狂氣沖天的才華之中,下意識忽略了這部作品的其他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