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蹤技巧之汽車跟蹤
從專業的角度講, 汽車跟蹤最容易出現兩種情況: 反偵查和脫梢。跟蹤人離對象越近, 被反偵查的危險就越大, 反之離對象越遠脫梢的危險也越大。所以汽車跟蹤的第一步首先是要決定在這兩者中選擇一個平衡點。在刑事案件中很多選擇寧可暫時停止對嫌疑對象的跟蹤而不要打草驚蛇。對調查公司的業務而言就要看具體情況來選擇了。第二點就是要做好跟蹤前的準備。包括案情、對象使用的車輛、開車的習慣、可能行進的路線、可能停車的地點和目的地、進行跟蹤的區域路線的地理環境、交通狀況等等。總之任何有價值的信息都應在正式開展跟蹤前獲取。第三、跟蹤過程中采用科學正確的梢位和技術。基本上調查公司所進行的此類跟蹤都是單車跟蹤。單車跟蹤的方法技術很多, 這里就不做細講了, 但是有幾個原則要注意把握:1、應當對對象的汽車外觀形象牢記在心。2、在交通擁擠時必須盡可能貼近對象。 3 、最好的位置是在對象行進的車道右邊跟進。 4 、記住脫梢后還可以復梢。脫梢后應當立即對對象可能進行的轉彎、行走路線、方向、暫停地、目的地等進行判斷, 很多情況下是可能復梢的。駕車守候跟蹤的一般要領: 一、人員與裝備的預先準備: 駕車跟蹤與徒步跟蹤相比, 各有各的特點與困難, 但一般而言, 在目標人員均不具備反跟蹤、監視的意識與技能的情況下, 駕車跟蹤出現脫梢而導致失敗的可能性更大, 因此在人員與裝備上進行更精心的準備對于確保駕車跟蹤的成功就顯得尤為重要。 1. 人員: 一般來說, 對車輛的跟蹤最好由兩人或兩人以上組成的小組來實施。一人負責開車, 另一人負責觀察或在目標下車后實施徒步跟蹤。跟蹤小組的成員首先應熟悉行動區域及相關地區的地形、路況、交通規則與車流規律。此外, 他們互相之間熟悉對方的思維與工作風格、特點, 并共同掌握一套簡潔、明確的手語、暗語也是非常必要的。 2. 裝備配備: 在車輛跟蹤中,最理想的技術裝備無疑是一個能與電子地圖或信號接收器相連的跟蹤定位儀, 一旦能將其隱蔽地安放到目標車輛上, 接下來的跟蹤工作就很簡單了。在沒有這類高科技、昂貴裝備的情況下, 也可通過在目標車輛的后方安放一種硬質可反光或閃光的小標記物來起到一定的替代作用。這種小玩意貼在車尾很容易被誤認作車輛本身的飾物, 在車流擁擠, 難以看清目標車輛車牌的情況下,它可以有效地幫助跟蹤者隔著幾臺車確認目標車輛的所在。通訊工具無疑也是重要的——跟蹤組成員最好是能統一配備一套有效距離較遠的無線對講機。如沒有這種對講機,就只好在重要關頭使手機一直保持通話狀態了。二、守候的要領: 守候時最關鍵的問題就是選擇一個良好的守候( 停車) 位置。其基本要求是利于觀察、隱蔽或不顯眼且易于出車。對于停放在一般露天停車場或樓宇建筑物的目標車輛而言, 挑選合適的觀察守候位置是簡單的, 麻煩的是目標車輛有時會停放在一些內部停車場或有多個出口的封閉式停車場。我方車輛在這種情況下往往難以進入、貼近停靠觀察。這時就很容易造成目標人員已經驅動車輛而我方尚不及準備或因多個出口無法一一布控而導致脫梢的嚴重的后果。所以碰到這類地點、場所、跟蹤組成員一定要有一人進入現場就近觀察, 及時向外圍駕車人員通報目標人員、車輛的有關動向。三、路途跟蹤: 對目標人員驅動車輛上路后的跟蹤稱之為路途跟蹤。這個階段是整個跟蹤過程中最復雜、最容易發生脫梢的一個環節——即便目標人員未發現我方跟蹤車輛,也往往因某些狀況( 如高速行駛、多次變道、紅綠燈間隔、道路擁擠) 而導致脫梢。因此在這個環節中,最核心的一條就是緊貼,特別是在道路擁擠、前方出現綠燈較長及拐彎處,一定要注意緊貼目標車輛, 之間間隔一般不應插入一輛以上的其它車輛, 否則極易脫梢。對于那類有反跟蹤經驗與意識的目標, 那也別無他法, 只能通過兩輛以上車輛交替尾隨跟蹤, 或在外圍指揮員的統一布置下,在可能途經的路口設伏,進行接力跟蹤。四、幾種常見的車輛防跟蹤措施及我方主要對策: 從已有經驗來看,目標人員防跟蹤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幾種: 在交通高峰期,迅速頻繁地變換車道; 在高速行駛狀態中突然拐彎或靠邊停車; 在前方路口綠燈變紅燈時猛然加速; 進入停車場后趁跟蹤車輛尋找車位時,從另一路口猛然開出。對于以上幾種反跟蹤方法, 如果我方有相應的技術裝備或有多輛車協同配合的話, 也就毋須多慮了,但當我方只有一輛車跟蹤時,就很容易跟丟。所以,除了要求駕駛員具有在復雜、擁擠路況下善于超車、變道的高超技術外, 更應注意的就是具有良好的距離感, 對可能出現的變化預有準備, 如在正常行駛中可與目標車輛保持 1—2 輛車的區隔, 到轉彎和變燈時就應緊緊咬住; 又如在高速行駛時, 為避免距離拉得過開, 也應緊緊貼住目標車輛, 但其間還是應保留一段空間,以免對方突然停車而造成我方陷入被動。跟蹤技巧之二跟蹤人員的必備素質跟蹤人員的素質包括三方面:身體素質、精神素質和心理素質。具體的說主要有以下幾點: 1、要有平凡的外表。跟蹤人員如果外貌太突出就會引起人們的注意。所以優秀的跟蹤人員應該沒有任何能夠引起別人注意的外貌特征。 2、要具有不引人注意的心理能力。跟蹤人員要時時刻刻注意適應實施跟蹤的環境, 要具備與跟蹤環境融合在一起的能力,比如說要顯得像當地的人或工作人員等等。 3、要具有身體的持久力。這一點我想不多說大家也能明白。跟蹤往往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進行長久的乏味的等待, 你如果連身體體力都達不到, 還是不要干這個了, 回家睡覺去吧。(開個玩笑) 4、要具備良好的視力和聽力。跟蹤的核心就是肉眼觀察所以良好的視力是基礎, 敏銳的聽力可以能聽到某些聲音的線索,各種聲音在調查中往往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5、足智多謀的能力。在跟蹤過程中可能會遇到許多意想不到的情況, 跟蹤人員必須具有運用各種策略和方法應付不測事件的智謀能力。 6、具備長久的忍耐力和堅持力。跟蹤是對忍耐力的考驗,在目的達到之前必須堅持繼續等待跟蹤, 這種等待可能是非常無聊甚至是一種痛苦, 但是你還得堅持才能達到目的, 這是跟蹤特有的素質。 7、具備良好的記憶能力。跟蹤過程中可能長時間沒有機會記錄情況, 所以回憶和記憶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還有一些其他的素質比如偽裝能力、依靠自己的能力等等大家可以在實踐中慢慢摸索體會。跟蹤技巧之三徒步跟蹤徒步跟蹤一般可分為單人跟蹤、二人跟蹤和三人跟蹤( 三角梢)。一般來講高質量的徒步跟蹤應該有多人參加才能保證跟蹤不出現意外, 但是由于調查公司處于人力的限制, 還有委托人調查成本的要求,常常是一人或二人進行跟蹤,下面就重點講一下這兩方面的跟蹤技巧。一、單人跟蹤的方式: 在只有一名跟蹤人員的情況下調查員應該靠采取謀略取勝, 最重要的是要依靠經驗和才能。跟蹤人員既要保持對對象進行嚴密控制, 又不能暴露自己。在戶外的場合, 當來往人員擁擠或較多時, 跟蹤人員應當縮短與對象的距離, 反之當人員較少時則應拉長與對象的距離。在監視的場合, 跟蹤人員的位置應當保持在能足以看清對象的距離之內、以達到監控的目的為最好, 以便隨時根據對象的活動情況果斷采取有效措施。在對象走近建筑群或將要拐進樓群內時調查人員應當靠近對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