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雪地之謎:引用 1)法醫初步鑒定死者的死亡時間是凌晨零點到兩點,致命原因為鈍器打擊頭部,導致顱內出血死亡。身上多處粉碎性骨折和挫傷,多數內臟如脾、腎等破裂,只不過,這些傷大部分都是死后一至三個小時造成的。”
2)“更奇怪的是,這是一個雪地密室。死者死亡時間是凌晨零點到兩點之間,而雪是在三點半停的。如果死者兩點前就死在這里,為何表面沒有覆蓋大量的雪?如果死者是停雪后被移尸到這里的,為什么尸體周圍的雪地上沒有留有腳印呢?”
3)萬俟瀟觀察了一番。尸體周圍幾十米都是農田,可以說是一片平地。而整個云頂山都是平房,樹木也不高,沒有高度足夠的支撐點,如果用繩索在空中運送尸體,尸體早就拖在雪地上了。 從上述現場描述來看,尸體是在三點半之后被某種方式移動到雪地中的,周圍沒有留下任何痕跡,附近也沒有使用繩索運送尸體的條件。
這個雪地密室似乎無解,但本題有一些很有趣的背景故事:
其一,天才機械師躲過大當家設的關卡,來到山上和小卿約會,還背著一大包東西。
其二,云頂山被日寇包圍時,補給從天而降。
其三,卿老太被天上掉下來的石頭砸死,村民親眼看見石頭從天而降。
這些背景故事都有一個主題,從天而降。從天而降現象也都有一個共同點,天降之物出現時村民能聽見“神獸的鳴叫”。
何子君雪地密室案件中,這個共同點又一次出現了:
引用 不知過了多久,遠處忽地“咣”一聲響,隨后重復發出嗡嗡的悲鳴聲。這就是傳說中的“神獸的鳴叫”? 不難推斷,雪地密室的形成同樣運用了“從天而降”的手法。尸體身上多處粉碎性骨折和挫傷、器官破裂,就是從高空墜落的最好佐證。
出現“神獸的鳴叫”的時間是凌晨四點,此時何子君尸體被“空投”至雪地中,高空墜落的時間與法醫鑒定的時間大體相符。
那么,從天而降是怎么做到的呢?
引用 1)雖然看不清長相,但小卿總是看到一個人站在山下往上凝望,她確定那就是她的愛人。日子一天天地過去,一年多過去了,草變了,葉變了,甚至山下的光景也變了,多了一座小塔。山下的人卻每天都在往上仰望。
那是一個清晨,小卿抱著貓在草坪上散心,機械師驚喜般地從她身后出現,就像是幻覺一樣。從那天起,兩人又能暗地里偷偷見面了。2)“哦對了,山下的小塔是機械師建造的。” 從背景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這個現象最早出現的時間是天才機械師的約會。
可以推測,是機械師建造了山下的小塔,塔能夠讓人或物品從天而降。
機械師從天而降沒有受傷,是因為他攜帶了降落傘或滑翔翼之類的裝備,就藏在他的大包裹里。
二、塔的秘密:
1.假設
塔位于山腳下,是傾斜的,高約四十米。
村莊在山頂,距離山底卻有兩百米左右。
按照我們淺薄的物理知識,即便是從塔頂發射,離山頂也有一百多米的高度差,重力勢能肯定是增加的。那么根據能量守恒定律,就需要有某種能量來轉化成重力勢能。
根據百度,能量分為機械能、化學能、熱能、電能、輻射能、核能,這塔畢竟建了八十多年了,后面這些能量的來源保存至今仍能使用的可能性較低,那就只有機械能了。繼續百度,機械能分為勢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等)和動能(平動動能、轉動動能等)。
“彈性勢能”幾個字映入眼簾,又聯想到了塔內滑梯的形狀,那一刻,奶罩,哦不對,謎團,全部解開了。
(這題的做法只能是先有假設再去找證據,沒有靈感的話那些線索看多少遍也推理不出來。。。。
所以直接放出假設:塔內滑梯是一個彈簧裝置,連接滑梯的塔頂成為了發射平臺。
2.驗證
讓我們來尋找證據驗證這個假設。
(1)“神獸的鳴叫”。
引用 沒想到第二次神獸一叫喚,便把卿老太砸死了,真是諷刺。 在這次眾多村民目睹的天降事件中,轟鳴聲是和天降同時發生的。
解釋:彈簧從形變到復原,不會靜止不動,而是會不斷顫動。村民聽到的巨大聲響,應該就是滑梯彈簧發射后恢復原樣時發出的顫動聲。
(2)塔內墻壁的縫隙,縫隙中伸出的支架。
引用 1)塔內壁依然平整光滑,只是每隔三十度就有一條五厘米寬的縫隙,自地板向上,看不到頭。里面又是一層金屬壁,宸少學著何子君向里按了按,雖然金屬壁和內壁不相連,但還是紋絲不動。
2)均勻分布的十二條縫隙伸出了支架,牢牢地和塔頂鑲嵌在一起。
3)這一面內壁上的十二條縫隙同樣伸出了支架,塔頂就像是被一上一下夾住一般。 解釋:墻上的縫隙充當了發射平臺(塔頂)的移動導軌。當滑梯需要壓縮形變時,縫隙中伸出的支架可以保證托著塔頂穩定向下移動,而塔頂上方的支架可以保證塔頂不會隨著要發射的物體一起飛出去。
(3)滑梯。
引用 1)確實,不過如果垂直于塔體看,將塔中心沒有樓梯的部分看作一個小圓,而樓梯部分看作同心圓的外圓環,大部分旋轉樓梯外圓環所占的面積很大很大,中間只空出很小的小圓。而這座塔樓梯與中間空白的比例,和梵蒂岡博物館的旋轉樓梯倒是很像。當然,那個地方的樓梯采用的是雙螺旋的結構,上樓和下樓的人就不會相遇,而這里是單螺旋結構。更詭異的是,這里的樓梯居然沒有扶手。
2)宸少這才發現樓梯還有更加奇怪之處——向上的樓梯沒有階梯。如果說螺旋樓梯世人早已見怪不怪了,螺旋上升的“滑梯”除了在游樂場之外,還是十分少見的。“滑梯”應該也是金屬質地,五分米厚,沒有與塔的內壁相連,與之相隔三、四厘米。宸少結結實實地踩在了上面,“滑梯”表面沒有精細打磨,比較粗糙,以至于可以自下往上走。相比于宸少,萬俟瀟更在意“滑梯”上的劃痕,從最低處到現在剛好繞了一圈,這種劃痕一直持續著,仔細觀察,明顯是最近才留下的,仿佛是將什么有棱角的東西往上或往下拖動過。 解釋:比例、材質、外表等特征都符合我們印象中彈簧的樣子,雖然詭異了點但用彈性金屬做出這么大一個彈簧也不是沒有可能。沒有扶手是因為可以更充分地向下壓縮,因為要移動所以無法與塔內壁相連。
與此同時,滑梯設計成平滑的,也可以充當運輸物體的斜坡,將大型物體拖動到發射平臺上。引用 萬俟瀟看著“神石”,一塊普普通通的石頭,大致為方型,長寬高均四分米左右。 結合上面這段描述,可以猜測,滑梯上的劃痕就是拖動“神石”留下的。
(4)滑梯邊的拉手和陰眼睛。
引用 1)萬俟瀟又仔細觀察了一番,塔內部直徑七米,高四十米,樓梯的寬度兩米,如果兩人一上一下相遇,雖然兩米已經足夠兩人通過了,但走在外面的那個人始終會有些不安吧。
2)宸少和萬俟瀟磨磨蹭蹭又走了半圈,何子君和文謙干了上來。
“這是?”何子君指著宸少二人滑梯邊上,“這里怎么有個拉手?”
“真是奇怪”,宸少往上望去,上面一層滑梯邊對應的位置也有一個拉手,平行于滑梯延伸出去。
又繞了八圈半,終于來到了塔的頂部。在此期間,“滑梯”上的刮痕一直持續著,沒有再見到不明用處的按鈕,而滑梯每層對應的位置都有一個拉手。
3)塔頂地面居然是一副太極圖,涂上的漆有些許褪色,呈現出一定的年代感。而進入塔頂的那個小洞則是太極圖中陰魚的陽眼睛。太極圖并不位于塔頂的正中間,以至于陰魚貼在塔頂的邊上,而陽魚的陰眼睛距離塔頂邊緣兩米有余。
4)“吱——”一直在研究地面的何子君竟然把陽魚的陰眼睛拉開了。“這也可以開?!”宸少錯愕道。文謙也驚訝地瞪大了眼。眾人往下望去,是黑乎乎的塔底。宸少仔細端詳了開口處,這個小門近期應該沒有打開。 可以得到的信息有:上面已經走了一圈了,所以塔內滑梯共有十圈。在半圈的位置,每層都有一個拉手,正對陽魚陰眼睛的位置。
解釋:在滑梯彈簧壓縮后,陽眼睛因為與滑梯相連,下方已沒有空間供人通行,如果人在彈簧壓縮后要登上塔頂,必須走陰眼睛。而一級滑梯有五分米高,壓縮后十層滑梯疊在一起就有五米,只有把伸出的拉手當作爬梯才能上去塔頂。
陰眼睛最近沒有使用,是因為最近發射的是“神石”,壓縮前拖上去就行了,不用發射者再爬回塔頂。
(5)暗室。
引用 宸少爬到觀音像頂部,發現觀音像的“平頭”上有一處掉漆的痕跡,用手一推,平頭頂部的一端掉了下去,是暗室入口的小門,內部有供人上下的爬梯。宸少徑直爬了下去。 既然塔是一個彈射裝置,肯定不能將操作按鈕放在外面顯眼的位置,萬一有外人來了很容易誤觸,那么暗室就是個很好的選擇。
解釋:暗室充當塔的操作室。
觀音像上掉漆的痕跡是何子君手機掉下去的時候砸的。因為此前幾人剛進塔觀察觀音像時并未發現。手機掉下去發出了兩聲聲音,第一聲應該就是砸到觀音像頂部的聲音,此時把暗室門砸開了;第二聲就是落到暗室地面的聲音。因為墜落到暗室里了,所以眾人怎么找也找不到。
(6)按鈕們。
暗室外的按鈕1號:
引用 宸少的手粗魯地貼在了萬俟瀟的臉上,把他的頭刨到一邊。原來萬俟瀟腦袋后面的墻體上鑲嵌著一個紅色按鈕。
“礙事。”宸少罵了一句,接著按下了按鈕,除了墻體里面有點細微的聲響之外,沒有任何事情發生。 暗室內的可轉動把手和按鈕2號:
引用 萬俟瀟也穿戴好了手套鞋套,第二個進入了暗室。順著爬梯來到了最底部,此處正是觀音像的正下方,借助上方的光線,可以發現暗室里面的空間似乎很大,宸少打量了一番里面墻體上帶有可轉動把手的裝置,隨后走了過來。見宸少再一次怪怪地看著自己,萬俟瀟轉頭往自己腦后望了望,果真是紅色按鈕,和塔內壁上的那個一模一樣。 解釋:按鈕1號放在暗室外面,那么還是很容易被外人發現的,肯定不能設置重要的功能。有可能就是個擺設,也有可能是解鎖暗室門之類的,不容易被人發現的功能。可轉動的把手可以調整彈簧的彈射力度和角度。
按鈕2號是啟動按鈕。為了讓人有時間爬上塔頂平臺,應該設置了延遲發射的時間,延時幾分鐘就夠了。
3.彈簧塔操作指南:
彈簧塔是天才機械師為了去村子里見女友而建造的。塔建于山腳下,高約四十余米,整體向村莊方向傾斜。(設計的時候還沒抗戰呢,沒有辦法對準山下彈射,所以只能砸卿老太不能砸山下的日寇嘛)
彈簧塔可同時用于運送人或物品。
如果需要運送物品,請先通過滑梯將物品拖動至塔頂平臺。
塔內觀音像頭頂可進入操作室,轉動把手設置彈射力度和角度(所以才能發射石頭到老太家里,機械師也才能降落到草坪),確定后按動紅色按鈕以啟動彈射裝置。按動按鈕后,塔頂平臺會自動向下壓縮,并在五分鐘后松開支架實現彈射起飛。
如果需要將自己彈射出去,請利用好延時時間,攀爬滑梯邊的拉手進入塔頂平臺。切記穿戴好降落裝備哦,否則粉身碎骨本塔概不負責~
三、兇案始末:
殺死卿若婷的兇手毫無疑問和殺死何子君的相同,都要掌握塔的知識,于是先從何子君一案下手:
兇手需要沒有較長時間的不在場證明,才能在0點-2點殺死何子君,并且在其死后1-3小時內將他通過塔的裝置發射到山上。
村長只有短短1點后的5分鐘離開村口,其他時間一直呆在那里,這是出于他主觀意愿的行動,如果他是兇手,完全不必要這樣做,否則要是有人看見了他不在村口,則不在場證明破滅。所以排除,同時,鑒于死者是他孫子,他也沒啥理由包庇犯人,他的證詞也就可信了。
引用 據他所說,昨晚何子君和你們下山后,除了看到你和宸少回來之外,無任何人出入。 何子君涼了,當然不是自殺,那么很顯然兇手是文謙。輔證下表。
引用 1.文謙對自己昨晚至凌晨五點四十的行蹤含糊其辭,且沒有任何證據能洗清他的嫌疑。在宸少的建議下,警方還詢問了文謙懷表的蹤跡,文謙表示,自己的懷表不小心摔壞,隨便找個地方扔了。
2.因為他的口袋實在太淺,甚至不算是口袋,更像是衣服的一種裝飾,懷表放在口袋里,足有半截露了出來。
3.宸少接過懷表,卻沒意料到文謙一只手緊緊地拽著表鏈,仿佛手一松宸少便會奪走逃跑似的。 1.文謙有什么事情要在外面逗留那么久?想不出別的理由,也不可能是好心替何子君找手機,那就是殺人了。這也是為什么他要設計雪地密室,制造不可能犯罪以迷惑警方,這樣即使他沒有不在場證明,警方不破解密室也不能抓人。
2.文謙一直很重視懷表,何況如果摔壞的話,第一時間不是找人修么?但他沒有這么做。那么懷表必定是因為某件事才丟了。當夜只發生過殺人一件事。
引用 1)“這是?”何子君指著宸少二人滑梯邊上,“這里怎么有個拉手?”
2)“推開那個小洞可以鉆上去。”文謙和何子君跟了上來。
3)一路上,文謙有意套話,想知道宸少二人為什么對小塔感興趣,
4)“下雪了,趕緊回去吧,回去吧!”文謙催促道。
5)“關上關上!萬一不小心摔下去,人就沒了。"
在文謙的勸誡下,何子君關上了陰眼睛, 此外,何子君連滑梯上有拉手的事都不知道,可見2)中的話是文謙說的,他對塔有一定的了解,此外,進塔之前文謙向宸少等人打聽來塔的目的,下雪后文謙立刻催促大家離開,很顯然他不希望大家在這里深究。
殺何子君的時候,也是先在塔底用鈍器將后者擊殺,殺死何子君的時候,口袋淺不小心把懷表弄掉了,留下了一小塊玻璃,然后文謙沿著滑梯拖到塔頂平臺上(留下的血跡可以證明),自己則在暗室內操作把手調整角度,估摸著雪停了就按按鈕進行發射,讓尸體在云頂村被發現,制造雪地密室。
再說卿若婷案:
引用 大約在天上墜落神石的兩個多小時前,就傳來了一次神獸的叫聲。 案發前有過一次這樣的舉動,恐怕是文謙在調試裝置,畢竟中間那么多年沒人用過,這次恐怕也是文謙第一次正式打算使用塔。調試之后才瞄準卿老太家,采用合適大小,足以砸死人的石頭,進行定點打擊。
四、殺人動機:
1.卿老太案:
引用 1)婦女頓了頓,意識到宸少二人注意到自己往卿老太墓前放了饅頭,便苦笑道,“這個地方太窮困了
2)之后的幾十年里,卿若婷便一直寄居在我們家中,她一生未嫁,所以沒有自己的子女養老。變成卿老太之后,不能干活的她便開始受到了我們家人的嫌棄。而她也是高壽,熬過了我的上一代人。自從幾年前我父母死后,我的弟弟便把卿老太趕了出去。 首先,當地貧困,所以不難理解為什么文謙愛財,其次,卿老太對于文家來說一直是個累贅,文謙也很反對照顧她。那么殺了她之后還可以拿走懷表,說不定能賣錢。
2.何子君案:
題目里基本沒出現什么線索,隨便腦補了。。。
作為機械工程專業的學生,何子君很有可能在尋找手機的過程中發現塔的秘密。文謙是很清楚這一點的,所以在何子君提出要留下來找手機的時候,他也編造了一個借口想留下來。
為了防止塔的秘密泄露出去,文謙選擇了殺死何子君滅口。(緩緩打出一個問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