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草国产成人av片免费/香港三级日本韩国三级专线/国内自拍在钱/天堂国产女人av
論壇
排行
專題
Collection
學院設施
登錄
加入學院
搜索
本版
用戶
每日簽到
任務中心
勛章中心
發帖際遇
貝殼夢
PassWord
RoseTta
海龜湯之謎
邏輯訓練場
百科學院
連環殺手小百科
回復
收藏
8
贊
1
連環殺手小百科
樓主:
1
|
查看:
1萬
|
回復:
29
樓主:
1
[案例了解]
連環殺手小百科
簡潔模式
1
0
|
樓主
|
發表于 2008-3-8 19:27:18
連環殺手小百科 (二十)
蓋因直到78歲離開人世的時候仍舊是個不折不扣的童子雞,很難想象在他殺害了多名婦女并盜取了多名中老年婦女尸體的同時雖然剝人皮、制作以人體器官為原材料的生活用品、食人肉、對著尸體手淫……但卻堅決否認自己有過奸尸行為。
我們愿意相信他。
是的,蓋因在這個問題上既沒有記憶上的偏差,也沒有撒謊;他只是在忠實地遵循自己母親的教誨:堅決抵觸任何形式的婚外性行為。
蓋因是不是一個很殘忍的罪犯?毫無疑問,板上釘釘。那么他為什么會如此殘忍?疑竇重重,眾說紛紜。在我們看來,蓋因其實是生存在“另外一個世界”的人,一個他母親為他圈定的范圍中,他一生都身陷其中,無力自拔;對他而言,母親是人格化的,甚至是神格化的,也許他哥哥亨利也是人格化的,但是除此之外,其他蕓蕓眾生在蓋因的眼中都是一種“物”,一種可供操作、控制、食用的東西,在我們看來殘酷的支解食人行為對于他來講其實和搭積木、吃烤肉沒什么分別。蓋因不是完全與社會斷絕關系的人,但是他自身被禁錮的思維與偏僻的住所都造成了他對社會行為規范這一概念十分模糊的結果,他缺乏判斷是非的能力,從某種角度來講,他的心智狀態和一個幼稚的孩童相若。他殺人的時候知道不知道這是違法的?他知道,但如果你問他什么是法律?法律對殺人會有什么處罰措施?那他可就說不上來了。在蓋因看來,法律與社會規范往往和媽媽說的不太一樣,媽媽一定是好的、是對的,那么和媽媽相反的一切就都是壞的、是錯的了----是的,蓋因的動機很可能其實就這么簡單,甚至可以不愛恰當地說,是一種“單純”。
就是這樣一個連環殺手讓無數媒體瘋狂了好一陣子,大家都象打了雞血吃了戕藥了一般,爭先恐后地渲染案件的血腥恐怖,激揚文字地描述犯罪人的殘忍狡詐……他們都沒有試圖去真正了解這個罪犯真正的犯罪誘因,更不會有人去探究蓋因心中那只不曾沉默的“羔羊”。
1984年7月26日,78歲的蓋因終老于蒙多塔精神健康研究所,他在被關押的24年間一直表現得溫順馴良。無論他是不是已經離開了他自幼就被禁錮的精神牢籠,無論他是不是已經意識到自己所做過的一切罪孽深重……他最終還是回到了自己母親的懷抱,也許只有那里才是他靈魂的唯一歸宿。
羔羊終于沉默了。
1
0
|
樓主
|
發表于 2008-3-8 19:27:33
連環殺手小百科 (二十一)
4、惡魔的城堡,痛苦的地獄。
一個大胡子反派,占據著一個大城堡,有錢有勢,魚肉鄉里,欺男霸女,為非作歹,十惡不赦……這個橋段相信大家打小就沒少看到過。把上文聯系到連環殺手上來的話,可能一些朋友會說:“這不就是藍胡子德萊斯么?”呵呵,不錯不錯,這種形象往往都會在第一時間帶著大家的思緒飛向中世紀,但是我們這里要講的是另外一個近代犯罪史上的大胡子阿叔----生于1860年的美國“醫生”赫爾曼·韋伯斯特·馬德蓋特。
馬德蓋特從小就喜歡外科醫學,這玩意說來也算個挺正經的愛好,可是如果他只是單純地愛好外科解剖,就多少攙雜了點恐怖的味道在里面了。小馬德蓋特在不了解任何醫學知識的情況下就喜歡拿各種小動物做解剖“實驗”,這種根本談不上啥技術含量的癖好折射出他自幼便天性殘忍的一面;當然,從某種角度來講,能平靜地面對尸體也有可能幫助他在未來成為一名優秀的外科醫生----這似乎也是馬德蓋特同學當時的良好初衷,于是乎,1878年,18歲的馬德蓋特進入了密西根大學醫學院,也算是轉正進了科班了。他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認識到人體其實更為“有趣”,別管大家能不能理解,這種對解剖學的愛好畢竟也沒啥不對的,正所謂“不瘋魔,不成活”嘛。“瘋魔”版本的馬德蓋特憑著一種刻苦鉆研的精神,開始著手對人體的解剖研究……“原材料”從哪來的?這個就有點不那么拿得上臺面了:解剖用的尸體都是從醫學院偷的。
截止到這里,我們還無從評價馬德蓋特的行為是否真的有什么過于異常的地方,畢竟一個對外科醫學癡迷的年輕人和一個殘忍嗜殺的變態還是兩種不能混同的概念。但是,馬德蓋特真正的犯罪行為也正是自他盜竊尸體開始的,他在對盜竊來的尸體在進行解剖研究之余,還有效地進行了“再利用”,就是利用這些尸體來詐騙保險金。順利畢業后,馬德蓋特也象其他人一樣結婚,組織家庭,找工作……問題接踵而至:沒有條件再找到尸體了,興趣愛好得不到滿足不說,撈外塊的財路被斷了可是個嚴重的問題。馬德蓋特心里癢手頭緊的,找不到合適的出路,那個急啊!我們無從得知他到底經過了多么艱難反復的思想斗爭,但毫無疑問最終馬德蓋特很可能得到了一個與《資本論》中差不多切合的觀點,那就是:“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與骯臟的東西”。說白了就是想完成原始積累?那就別怕弄臟自己的手!
1
0
|
樓主
|
發表于 2008-3-8 19:27:40
連環殺手小百科 (二十二)
事實證明,撒開了不要臉的人是很可怕的。
馬德蓋特當機立斷,拋棄了自己身邊的一切:妻子、家庭、故鄉,甚至是自己的名字。他改名為亨利·霍華德·霍爾莫斯(其實這就是“福爾摩斯”的另一種譯法,有夠諷刺),只身一人來到了芝加哥,物色好了一個寡婦開辦的雜貨店,應聘成功。大家可能覺得后面應該無怪乎是個什么兩人日久生“性”,茍合一處,奸夫淫婦,等等等等;放心吧,比起那些三流的編劇而言,馬德蓋特同學還是很有創新精神的,他沒有落入那些倫理片或是三級片的俗套,而是往驚悚片甚至是恐怖片的套路上靠了靠……
馬德蓋特:“我靠!”
于是那個寡婦就此人間蒸發,成為了馬德蓋特資本原始積累的“第一滴血”。
在通過一系列的偽造文件“合法”地得到了這家雜貨店之后,馬德蓋特開始通過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積累財富,憑借自己修煉了十數年(或是數十年?)的騙術,他很快便步入了中產階級的行列,終于成為有錢人啦!當然,馬德蓋特到不屬于那種土包子型的暴發戶,一有錢就去干點諸如買兩碗豆漿,喝一碗倒一碗之類的無聊事;他對自己的未來有更“宏偉”的規劃。
事實再次證明,豁出去不要命的人是更恐怖的。
馬德蓋特腰包里鼓鼓囊囊地揣滿了美刀,昂首闊步來到了芝加哥市區,指揮一大批建筑工人忙前跑后,蓋樓!這可不是一般的大HOUSE,這是一棟三層的酒店式建筑,隔音效果良好,上百套的客房,而且到處遍布著各式各樣的機關陷阱,甚至還配有單獨的囚禁室(綁架)、焚化室(毀尸)、石灰井(滅跡),所有的機關操控全集中在馬德蓋特自己的房間里。大樓建成之后,馬德蓋特就象一直巨大的蜘蛛一樣,安然地坐在自己設計的死亡結界中央,靜等著獵物自投羅網。
1893年,恰逢世界博覽會在芝加哥舉行,馬德蓋特在自己的恐怖城堡中忙得也是不亦樂乎:把住進來的房客利用各種機關綁架起來,強迫他們簽署財產轉移的文件或者保險單,再把他們殺害之后去“繼承”他們的財產或是“領取”他們的保險金,最后還要把他們的尸體進行處理,將漂白后的骨骼賣給醫學院……幾乎是一種流水線般的運作模式,馬德蓋特不但滿足了自己對人體解剖的渴望,而且一時間財源滾滾,成為了當地聲明顯赫的權貴人物。
1
0
|
樓主
|
發表于 2008-3-8 19:27:49
連環殺手小百科 (二十三)
“好”景不長的是,沒過多久,他因為在“領地”之外實施的一次謀殺詐騙而遭到了警方的懷疑,這哥們兒雖然心狠手辣,但明顯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差,當時就慌了,一把火燒了自己的城堡后逃之夭夭。在俺們今天看來,這其實很不明智:既斷絕了自己的經濟來源,又造成了另外一個無法挽回的惡果----200多具遺骸被暴露了出來,事鬧大了不是!
比起殺人和騙錢,馬德蓋特的反偵查反抓捕能力就讓人覺得不敢恭維了,逃跑的時候狼狽不堪,而且所到之處痕跡遍布,沒跑出去兩天就被警察拿下。馬德蓋特被捕在押期間寫了一本力圖證實自己“無辜”的自傳。當然,對這個大騙子的話已經不會有人相信了,法官順應民意地迅速將其判處死刑,1896年5月7日上午10點25分,馬德蓋特被押上絞架做了吊死鬼。
馬德蓋特并非美國犯罪史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連環殺手,但他在美國犯罪史上的地位與“開膛手杰克”在英國犯罪史上的地位可謂不相伯仲。也可能是由于當時研究“開膛手杰克”案件的浪潮方興未艾,所以“H·H·霍爾莫斯連環殺人案”也搭著順風車成為了美國近代連環殺人犯罪研究的標志性起點。誠然,這一系列殺人案同“杰克”制造的“白教堂謀殺案”一樣,留下了諸多令人不解的疑點:比如說馬德蓋特如何能僅憑一己之力就完成這么一連串的犯罪活動?建筑工程公司對這樣古怪的一棟建筑卻沒提出任何質疑?200多人從那座“恐怖的城堡”中有進無出卻無人過問?如此頻繁地進行保險詐騙并長期向醫學院出售新鮮的人體骨骼……警察當時都死哪去了?!
今天我們再去爭論上述疑點顯然意義不大了,就象“開膛手杰克”案一樣,馬德蓋特的案件顯然也為美國犯罪學家敲響了警鐘,他甚至可以說是促使美國對連環殺手的研究在今天步入了頂尖行列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時,他為犯罪學家們樹立了一個新的典型:固定場所型連環殺手。這種類型的連環殺手從中世紀開始即有之,但是實施者往往都是一些地方豪貴,權錢兼備。而象馬德蓋特這樣幾乎是白手起家,在近代歷史中最終以一個中產階級的姿態登場,并且以芝加哥這樣一個繁華都市為舞臺實施了至少200起殘忍的謀殺,這在整個犯罪史上都幾乎是獨一無二的。所以說,當大家在某處看到對馬德蓋特冠以“美國的開膛手杰克”這一稱號的時候,不要誤以為是他也是個拿把手術刀到處殺妓女的變態,我們的“美國杰克”是由于其在美國犯罪史上地位而遺臭萬年的。
1
0
|
樓主
|
發表于 2008-3-8 19:27:55
連環殺手小百科 (二十四)
5、“我是自然界的一個錯誤……”
促使一個普通人成為連環殺手的誘因有很多種,某種特定的時代背景往往也會成為孳生變態的溫床。“亂世出英豪”這話不假,不過亂世可不只出英豪這么一種人才,更致命的是,“亂世”所帶來的影響有時會波及到和平年代中,打破歷史長河中那片寧靜平穩的水面。
我們這里要講的那塊打破歷史平靜的板磚叫安德列·羅曼諾維奇·奇卡緹洛,一個1936年10月16日出生在前蘇聯烏克蘭地區的著名連環殺手。我們先不要去談奇卡緹洛的罪行是什么,以前蘇聯及二戰的歷史為背景來看的話,奇卡緹洛堪稱是一個不幸個體的典型。在他出生前,他曾經有一個叫斯特凡的哥哥,而他哥哥可謂生不逢時,幼年的斯特凡正趕上斯大林集體化政策造成的負面影響殃及全國的時代,整個前蘇聯完全陷入了一片饑餓的恐慌中。斯特凡同那個時代許多其他孩子一樣淪為了最悲哀的犧牲品:在1931年被鄰居綁架殺害吃掉了,無論官方記錄是如何簡單含混(記錄為“失蹤”,但查閱那個年代的歷史后大家都不難明白所謂的“失蹤”意味著什么了),但至少奇卡緹洛的父母是這樣認為的。數年后,剛剛懂事的奇卡緹洛也從父母的口中得到了相同的信息:自己曾經有過一個素未謀面的哥哥,現在沒有了,被人吃掉了。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年奇卡緹洛3歲。
1941年6月22日,德國撕毀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悍然入侵,艱苦的衛國戰爭開始了……時年奇卡緹洛5歲。
1
0
|
樓主
|
發表于 2008-3-8 19:28:02
連環殺手小百科 (二十五)
這場戰爭的結果改變了整個世界未來發展的格局,也改變了奇卡緹洛的整個家庭與人生。如果說他的母親在他面前被一群破門而入的德國士兵強奸還可以說是侵略者的野蠻行徑的話,那么奇卡緹洛祖國的所作所為恐怕也算不上是什么仁慈的舉措:奇卡緹洛的父親被俘后歷經磨難,終于逃了回來。可等待他的并不是掌聲與問候,恰恰相反,在那個時代前蘇聯有一個約定俗成的觀點:被敵人俘虜后如果英勇就義的話那是革命的烈士,活著逃回來的卻一定是變節投敵的叛徒----以此為來標準衡量,奇卡緹洛的父親“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大家眼中的漢奸、走狗、懦夫……難怪某個政治觀點偏激的喜劇片里曾有人說:“還是美國民主啊,這要是在我們國家(蘇聯),懷疑你犯罪從來都是逮來就直接槍斃,斃了你以后再調查,要是查出你確實有罪就是殺得好!要是最后查明你是無辜的就追認為烈士……”
總結來講就是奇卡緹洛的家庭被毀了,不管罪魁禍首是法西斯國家挑起的戰爭還是斯大林的嚴酷統治政策,他們似乎都無力、也無意為自己造成的人間悲劇買單,真正付出代價的,是無數象奇卡緹洛一樣的普通家庭。
但是,盡管父母沒表示什么,奇卡緹洛卻心理老大不平衡了:憑什么我(或我們家?)要給你們買單啊?逼我買是吧?行!我也會找其他人為我結帳的!
強烈的反社會人格(由于父親被詆毀),難以啟齒的功能性勃起障礙(由于目睹母親被侮辱),扭曲的人生觀與價值取向(由于得知哥哥被吃掉)----奇卡緹洛猶如一匹蟄伏的野獸,兩眼泛著血紅色的光芒,躲在進入和平年代之后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角落中伺機而動。
1
0
|
樓主
|
發表于 2008-3-8 19:28:09
連環殺手小百科 (二十六)
1978年12月22日,在一塊口香糖的誘惑下,9歲的少女葉蕾娜·扎科特諾娃跟隨一個身形高大的中年男人走進了格魯舍夫卡河邊的一棟小屋。她再也沒有走出來,幾天后人們在河的下游發現了她的尸體,她生前遭到了多次性侵犯,腹部有3處刀戳的傷口,死因是溺水及失血性衰竭。
當警方沿著格魯舍夫卡河沿岸進行案件調查的時候,圍觀的人群中,42歲的奇卡緹洛扶了扶架在鼻梁上的眼鏡,嘴角流露出一絲殘忍的微笑。少女那痛苦的喘息聲仿佛仍舊回蕩在他耳邊,那絕望的眼神仿佛仍舊浮現在他眼前……奇卡緹洛回味著,帶著一點點緊張,壓抑著長久以來積蓄的沖動,沒關系,這只是個開始……不過很快他就被打斷了,幾名警察圍攏在他周圍,“你是奇卡緹洛同志吧,那座小木屋是你的吧。”其中一個警員指著那棟令扎科特諾娃有進無出的房子問道。我們相信在那一刻,奇卡緹洛的面部表情一定很復雜,任何一名初嘗殺戮禁果的性掠奪者都會在面對法律或道德戒尺的時候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他們往往還來不及從亢奮的狀態中回復過來,實在是太刺激了!
就在奇卡緹洛表情來回變換,躊躇不定的時候,警察很可能感覺到了面前這個身高1米93的男人身上散發出的血腥氣息,OK!你不需要回答了----“跟我們走一趟吧。”
隨后在警察局中到底發生了些什么我們不得而知;也許奇卡緹洛用自己同志般的真誠贏得了執法者的信任,也許他對自己前半生遭受的苦難進行了激烈的控訴,還有可能是他能言善辯地為自己身上的種種疑點進行了解釋……總之,他最后被排除嫌疑釋放了出來。走出大門的時候,奇卡緹洛長出了口氣,他的第一次犯罪終于圓滿完成了。
13年后,美國一名與奇卡緹洛同為性掠奪者類型的,以食人為目的的連環殺手杰夫瑞·萊昂內爾·達莫被捕后在指認被害人的過程中告訴警方:“你永遠都無法忘記自己的第一次。”
我們想:第一次,對奇卡緹洛也是同樣難忘的。
1
0
|
樓主
|
發表于 2008-3-8 19:28:18
連環殺手小百科 (二十七)
當時奇卡緹洛的工作是采購員,這一職業為他繼續作案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以因公出差為借口,他利用四通八達的鐵路公路,將殺戮的陰影覆蓋了整個蘇維埃大地。截止到1990年,奇卡緹洛至少殺害了53人,其中多為少男少女甚至是兒童……53顆明天的太陽,53個永遠失去陽光的家庭,他們都成為了為奇卡緹洛“買單”的人。
直到1990年11月20日方被逮捕歸案,奇卡緹洛曾經多次進入警方懷疑的視線,除了那些辯解開脫或抗議之外,奇卡緹洛自身的一個生理特點也是他能連續作案12年的“幫兇”----他是雙血型,亦或是說,他的血型有兩種表象:原本的AB型血表象,以及在B抗體不明顯的狀態下A型血的表象;這使他多次在血型比對后得以脫身。
社會主義國家也會有連環殺手?笑話!連環殺手是“腐朽的資本主義制度的衍生物”,前蘇聯在很長一段時期內都不承認連環殺手的存在,奇卡緹洛案同樣被封鎖消息,甚至在案件調查初期出現了定性上的錯誤,這使得后來被BBC電臺稱為“森林地帶殺手”的奇卡緹洛能夠一而再、再而三地肆意摧毀生命。在回顧奇卡緹洛案的同時,同樣作為社會主義國家,而且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國已經開始正視連環殺手的問題,各省市地區間的警務人員通過對未偵破案件的聯網比對來確定哪些案件屬于連環殺人案以并案偵查。籍由上述改變,黃勇、楊新海、李義江……一個個中國的連環殺手也相繼歸案。誠然,我們國家在連環殺手的認知與研究上還處于發展中階段,不成熟、不完善是在所難免的,但我們畢竟已經開始現實地去面對這些游離于正常人類社會之外的靈魂,敢于面對才有可能著手解決,大家想捧的想罵的都別太心急,靜觀數載后再議不遲。如果說奇卡緹洛案是為所有的社會主義法制國家敲了個警鐘的話,我們唯一希望的是:警鐘能夠長鳴。
1994年2月15日,安德列·羅曼諾維奇·奇卡緹洛在獄中被執行死刑,在行刑用的那把手槍打穿他后腦之前,他雙目空洞地喃喃自語道:“我是自然界的一個錯誤,一頭瘋狂的野獸……”
奇卡緹洛,你不是一個自然界的錯誤,你和那數十條無辜的生命一樣,都是一個時代的犧牲品。
1
0
|
樓主
|
發表于 2008-3-8 19:28:26
連環殺手小百科 (二十八)
6、還有……
除了上面這幾位以外,在連環殺手犯罪史上留下名字的人還有很多很多,無論是作為護法者的埃里奧特·尼斯、羅伯特·雷斯勒、詹姆斯·布魯舍爾、讓·富蘭克斯·阿伯拉、金姆·羅斯莫……亦或是作為違法者的伊麗莎白·巴瑟瑞、佩德羅·阿隆索·洛佩斯、韋恩·威廉姆斯、亨利·李·盧卡斯、查里斯·曼森……受自身水平與涉獵資料所限,我們可能無法將他們每一個人的生平事跡一一呈現給大家,但無疑他們都以自己或善或惡的舉措共同書寫了跌宕起伏的連環殺手犯罪史。讓我們對那些竭盡心力研究追緝連環殺手的人們脫帽致敬吧!他們冒著犧牲自己美好生活的風險,努力尋找并揭開那些隱藏在陽光下的罪惡,是他們,使無數象你我一樣的人免受野獸的侵襲。而我們對那些已經作古或是在押亦或是仍舊逍遙法外的連環殺手只能給予無情的唾棄!無論他們的動機或手段是什么,無論他們的犯罪成因多么“情有可原”,非法剝奪他人生命都是最卑劣、最自私的行為!就象《浪客劍心》里面比古清十郎所說的:“劍是兇器,劍術是殺人的伎倆,無論用多么華麗的借口來掩飾,這始終是血淋淋的事實!”
截止到2006年,據不完全預計,仍有至少700名連環殺手在世界各國的土地上游蕩徘徊……
請不要擔心,因為在這700名惡魔的周圍,有不下他們千倍萬倍的專家、學者、研究人員、執法人員……他們就象守護天使一樣,使我們遠離這些人類歷史上最卑劣的靈魂。
1
0
|
樓主
|
發表于 2008-3-8 19:29:02
連環殺手小百科 (二十九)
七、結語----關于“我們”和“你們”。
就百科知識而言我們這點墨水已經抖摟得差不多了,最后還要和大家叻叻幾句,也希望有耐心看完這兩萬多字小百科的朋友們能堅持把我們收尾的這點廢話聽完。
這個世界上到底存在(過)多少連環殺手?犯罪學家們普遍認為是6000名左右,拋開這個數字的準確性不說,即便是把6000再擴大十倍,他們也只是占全人類極小比例的異類群體,而他們對正常社會造成的影響,也遠不及一般犯罪行為----別談個案,你架不住一般犯罪行為數量多啊!
那么,我們,你們----大家應當如何看待這種犯罪類型呢?
美國西海岸的連環殺手理查德·雷瓦·拉米雷斯在接受審判期間收到了眾多擁躉的來信,而其中一個狂熱崇拜者德琳·里奧甚至與這名至少殺害了16人的連環殺手在羈押場所舉行了婚禮。這只是其中一個典型的事例,如果我們去仔細審閱那些陳年的卷宗就不難發現,無論是謎一般的“開膛手杰克”,還是新近落網的“BTK殺手”丹尼斯·雷德,都不乏數以千計的支持者。
這到底是為什么?難道說我們的道德水準只夠為野獸喝彩了么?
在今天這個信息時代里,網絡與傳統媒體為爭搶市場,時常會把一些連環殺手的事跡進行情節上的美化或者獵奇式的渲染后呈現在大家面前,可偏偏有一些,而且還是相當一部分人就是順著這種錯誤方向的引導,把連環殺手的形象打包歸總到“偶像”甚至是“英雄”里面去。我們看到過很多鼓吹連環殺手“冷靜”、“高智商”、“反抗體制”、“有性格”的言論,悲哀!非常悲哀!如果說連環殺手是人類世界的悲哀的話,那么發表這些言論的人就是比悲哀更悲哀的存在。
我們在這里很嚴肅地告訴大家:在我們看來,連環殺手都是一群很低級、很無趣、很卑鄙、很自私的敗類,他們肆意掠奪他人生命的行為應當遭到你們的唾棄,如果你們能夠真正從客觀角度去冷眼觀察他們,你們會感受到與之相比較自身存在的道德優越感。
那么,請不要放棄這種使我們-你們更象“人”的道德優越感。
尼采說:當你凝望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回望著你……
我們則希望:當你們凝望深淵的時候,請把握住自己光明的落腳點。
指紋·犯罪研究工作室
2007年5月4日
返回版塊
1
2
3
4
/ 4 頁
尚未登錄
高級模式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加入學院
回帖后跳轉到最后一頁
發表回復
分享
復制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