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匿名 于 2012-8-6 19:42 編輯
長舍社區,劉一斌焦急地等待著。那個陳瀟,無緣無故又把他叫來,說有重要事情告訴他,結果自己遲到了。終于,陳瀟的身影出現了。
“不好意思,辦了點事,來晚了。”陳瀟笑著道歉。
“沒事,我也剛來。”
“好吧,既然如此,我們邊走邊說吧。”
“去哪?”
“案發現場302.”
路上,劉一斌首先開了口:“這個案件不是已經解決了么?黃光殺了韓雅晴,然后畏罪潛逃,結果遭到搶劫殺害。”
“沒錯,就調查的結果來看的確如此,但我發現了兩個疑點。”
“哦?那是什么?”
“首先是韓雅晴的尸體周圍的碎陶瓷。如果是在死者生前站著的時候被兇手用陶瓷擊中頭部,那么碎瓷片就會隨即散落在四周,不可能聚集在死者頭部附近。因此只有可能兇手掐死韓雅晴后,用陶瓷擊其臉部,所以導致碎片聚集在其頭部附近。第二個疑點就是黃光的鞋。按理說來到河灘附近鞋底不可能那么干凈,那就說明河灘并非第一現場。那么既然是搶劫殺人,又為什么大費周章地轉移尸體呢?”
聽到這話后,劉一斌若有所思地低下了頭。
“所以,我就想,事實沒這么簡單,而且,兇手是極聰明的罪犯……”陳瀟繼續說道:“這時,我打算用不一樣的思路來考慮這個案件。首先,兇手為什么要毀掉韓雅晴的面部。答案就只有一個——掩蓋死者的真實身份。沒錯,我們推斷出302的死者就是韓雅晴的依據就是她與現場留下的毛發DNA匹配以及張嬸的證詞。但這不能充分證明死者的身份,即使是其他人,只要在302待上一些時間,就會留下自己的毛發。所以死者完全有可能不是韓雅晴!”
聽到這個推論,劉一斌不住一驚:“怎么可能?”
陳瀟繼續自顧自地說:“想到這一點,我就開始了大膽的推理。根據證詞,12號晚上,這對夫妻大吵了一架,妻子在憤怒之下用里屋的電扇打死了丈夫。驚恐之下,她找來了一個幫手。這個幫手將黃光的尸體移到301,因為301沒人住,所以不易被發現。接著找來了另一個女人假扮韓雅晴,先讓她在301呆一天,然后在13號晚與她上演一場家庭吵架,最后將其殺死,毀掉她的面部,讓我們誤以為她就是被丈夫殺死的韓雅晴。再把黃光的尸體移到河灘附近,然后拿走他錢包里的錢(但是必須留下證件來證明他就是黃光),偽造成一起搶劫殺人。至于為什么選擇一個偏僻的地方棄尸,便是為了使尸體更晚被發現,腐爛程度更大,最后導致死亡時間的誤判。這些是我的推測,但卻能很好地解釋我的疑點。”
“呵,這么說韓雅晴沒死,還有個幫手,那這個幫手是誰呢?”劉一斌問道。
“韓雅晴是孤兒,所以排除了親人的可能。而且從黃光同事的敘述可以看出,黃光對妻子看得很嚴,所以韓雅晴的朋友圈很小。再加上他們是最近才搬到這塊的,所以……”
“所以作為她高中同學的我就很可疑了,對吧?”此時,他們已經來到了第三層。
“沒錯。當你知道死者是叫韓雅晴時,一般人的想法不就應該是懷疑這是不是自己曽經的同學,即使不確定,也應該去考證一下。可是你卻肯定地認為這是重名,太不正常了。而且,你13號一整天沒上班,沒有不在場證明,有充分時間作案。我想,你肯定覺得檫掉指紋會顯得很不正常,因為這對夫妻才搬來幾天,以前住戶的痕跡不可能那么快消失,所以你也一定沒有消除你在現場留下的指紋。如果收集現場的所有指紋,應該會有與你匹配的。”
陳瀟在301門口停住。“哈哈哈,陳先生,你的推理太精彩了,但是韓雅晴真的已經死了,兇手只有我一個,我恨他們,那對狗男女……”劉一斌歇斯底里起來
“你愛韓雅晴對吧。”陳瀟的話讓劉一斌安靜了起來。“幾年前的聚會你得知她過得很差,老公對她很不好,于是心生憐憫。當發現她搬到自己所管轄的區時,便與她取得了聯系,希望能幫助她。”
劉一斌無言以對。
“事到如今,你還要包庇她么?”陳瀟大聲質問著,“想必那個代替韓雅晴的女人也是無依無靠,生活窘迫,所以死一個這樣的女人也不會輕易被發現。
可是,世界上沒有無用的齒輪,只有齒輪自己能決定自己的價值,而且我們已經知道那個兇器就是電風扇”
聽到這話,劉一斌仿佛受到晴天霹靂,絕望地跪了下來。
“好了,現在該帶我去見正真的韓雅晴,就在這301里。”陳瀟緩緩地說出自己最后的推理。
…………………………………………
上面的是對話形式,怕各位評委不明白,現在是白話形式
引用 “這個12號晚上呀,是快12點的時候我才知道隔壁在吵架,至于什么時候開始吵我就不知道了。這破房子的墻壁隔音效果不錯,如果不是吵到我家官兒我可不知道他們吵架。”張嬸說,“后來過了好一會就沒聲了,是吵完了吧。我看他們是新來的就沒計較咯。”
引用 張嬸一下子站起來提高嗓門喊道,“例行公事?那上次你和那個隊長來的時候怎么沒問?你這個警察,”張嬸又轉移對象到陳瀟身上,“我張翠芬是遠近聞名的好人,你竟敢說我殺人!我都不認識隔壁那家的,我干嗎要殺她!還有,那女的不是她老公殺的嗎?你怎么做警察的!”
引用 陳瀟沒有回應,過了一會門開了。開門的是304的住戶吳大媽,“唉,是小劉呀,有事嗎?”劉一斌看了一眼陳瀟,后者挺直腰清清桑子問道:“請問您剛才有聽見什么大的聲響嗎?”
吳大媽看著陳瀟遲疑了一下,又瞥見小劉警官恭恭敬敬的模樣,說道:“哎呦,你們剛才是在翠芬那兒吧。”
“對,您是怎么知道的?您聽到我們談話了?”
“只聽到一句喲。”吳大媽擺擺手笑著說,“翠芬沖著你倆發火,說什么你是怎么做警察之類的話嘛。
說明了雖然說隔音效果不錯,但是還是有聽到的可能,張嬸聽到吵架也是有可能的,但是摔碎東西的聲音太小,因此就聽不到,但張嬸卻聽到了,因此可斷定張嬸說謊
另外這位大嬸在半夜1點沒有睡覺,而且竟然可疑把鄰居家里吵架的情形給繪聲繪色的講出來,如身臨其境一般,這點加重了他的疑點
然后的問題便是韓的尸體
關鍵是哪個陶瓷什么時候砸的,如果是在掐死前砸的,碎片不可能再頭部附近,因此必是在死后躺在地上砸的,既然兇手已經殺死了人,為何還要來一陶瓷呢,這只說明他是要隱瞞死者身份
引用 陳瀟往里屋走去,劉一斌跟在后面,眼神游離,似乎在想些什么。、
引用 “怎么搞的,竟然是壞了!”劉一斌回過神來,看到陳瀟正使勁摁電風扇的按鈕。“小劉,你們知道這電風扇是壞的嗎?”
“不,不知道。”劉一斌直鉤鉤的看著電風扇,“我收到的資料都是有關尸體和客廳的情況。”
這兩句話是劉一斌更加的可疑,明明是警察怎么會不知道收集資料?
引用 “死者身上的錢包內只有證件。”劉一斌一邊檢查尸體一邊說,“鞋底比較干凈。”
鞋底比較干凈說明死者是被移尸過來,這個河邊并不是第一現場
引用 “他后腦的傷口是致命傷,這是無疑的。但是那個傷口似乎不完全是現場的石頭造成的,雖然因為腐爛的原因已經無法確定是什么樣的兇器,但確實有另一種傷。”
從這里可以看出那個帶血的石頭并不是致命傷,那塊石頭是黃死了以后被用來當做偽裝成搶劫殺人而用的,而那個真正的兇器應該是那個碑震壞的風扇
剩下的乃是純推理了
韓之所以被認為藏身在301就是因為她現在已經被定為一個“死人”自己出行會很不方便而且基于古話“越危險的地方越安全”而且在這里張嬸和李一斌也都可以照顧的很周到
ps:翻譯的白話文是對對話的進一步解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