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元宵 于 2017-3-3 09:55 編輯
如非必要,解答中不優(yōu)先考慮多人犯案。
林婕之死疑點分析引用 忽然林音仿佛發(fā)現(xiàn)了什么,原來在林婕尸體身下壓著一塊完整的木板,上面有用紅色油漆噴上的字:這只是第一具尸體,第二具在休息間,林家人全都得死。 在這樣熊熊大火中過了十分鐘,尸體已被燒焦,其身下的木板是不可能保持完整的,只能是火撲滅后才放進去的。
引用 我們其他人站在稍遠的位置,看著抱著妹妹尸體痛哭的林音 撲滅大火之后接近尸體的只有林音,因此是林音將這塊寫有詛咒的木板放到尸體身下的,她預(yù)先知道會發(fā)生這起事件。
事發(fā)之前林音一直和醫(yī)生王毅在一起,而且林音難以預(yù)測林婕會在那時候去倉庫,因此設(shè)置自動裝置的方法也不大可行。爆炸發(fā)生時死者完全沒有機會跑出去求救,說明爆炸十分猛烈突然,如果有人進入倉庫引起爆炸,也難免受傷或在身上留下痕跡,事實上卻完全沒有。
引用 大約過了10分鐘,火終于熄滅了,眾人在廢墟中仔細尋找,但結(jié)果……
只有一具被燒焦的尸體。
“這是林婕!她手上還戴著我送給她的手表,怎么會這樣,是誰殺了她!” 說明死者容貌已無法辨認,并沒有證據(jù)確定死者一定是林婕。
引用 “不,我討厭甜的東西,我從來都不吃。”林音說完抱起杯子喝了一口咖啡。
引用 第二天一早……我偷偷地看著林音,她早飯也僅僅是吃了幾口冰糖雪梨而已,不知是不是昨天晚上談話的影響,總覺得她和昨天不一樣,幾乎一言不發(fā),一直沉默。 林音從來不吃甜食,卻吃了冰糖雪梨。推測第二天出現(xiàn)的“林音”其實不是她本人,能完美偽裝林音的只有雙胞胎的妹妹林婕,一言不發(fā)也是避免穿幫,側(cè)證在爆炸中的死者并非林婕。
死者并非林婕,那么將她搬運到倉庫,并戴上林音送給林婕的手表,再引發(fā)爆炸的人,最有可能的就是當(dāng)時去倉庫的林婕了。若兇手另有他人,不可能在林婕當(dāng)眾說了要去倉庫之后,再冒險去倉庫制造案件。
引用 “您好,是王先生吧,我是這里的管家,你叫我劉管家就好。歡迎歡迎,很抱歉我們沒能派車去接您,實在太忙了,女傭阿靜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今天一大早就不見了,唉,快請進快請進。” 用來偽裝的應(yīng)該是新鮮尸體或昏迷的人,有可能就是當(dāng)天一早消失的女傭阿靜。
因此,此起爆炸是林音和林婕合謀。林婕將事先迷昏或殺死的死者搬到倉庫,并制造爆炸,偽造出自己的死亡現(xiàn)場,然后藏起來。林音搶先接近尸體,將事先準(zhǔn)備的木板塞到死者身下,用手表誤導(dǎo)眾人,并假裝突然發(fā)現(xiàn)木板,讓大家認為是林婕被謀殺。
林建國之死疑點分析
林建國之死最大的疑點,在于舊館二層門鎖造成的密室。
引用 “所有的窗子都是從里面鎖好的,而且外面大門的鎖也是鎖好的,究竟是……”
“劉管家,你確定沒有人能打開這把鎖嗎?鑰匙不可以復(fù)制嗎?”我問。
“不會的,這把鎖的鑰匙只有我這一把,從來不離身,就算老爺要上二樓都必須來找我開門的。” 1) 如果劉管家是兇手,這就不成為密室了。他可能不會選擇如此有指向性的地點,不過也可能使用逆向思維特地選擇此處。其實無法排除劉管家犯案的可能性,但劉管家的參與并非必要,因此不首先考慮這種情況。
2) 當(dāng)劉管家沒有參與,這個密室的手法依然可以被解開。
引用 館內(nèi)除了女傭阿珍外的所有人都立刻趕往了舊館二層。來到門前,劉管家從衣服里取出一把鑰匙,打開掛鎖,把掛鎖隨手放在門旁就帶著我們大家沖了進去。二層的走廊很長,又是L形,而休息室又是在最里面,我們轉(zhuǎn)了一個大彎跑了半分鐘才到。
引用 眾人離開了二樓,劉管家把放在二樓樓門前的掛鎖拿了起來,重新扣上,隨后眾人就離開了舊館。
引用 于是眾人一起趕到了舊館二層,門還是鎖著的。劉管家顫顫巍巍地拿出鑰匙,打開了掛鎖。所有人跑到了休息室,果然……
林建國胸口插著一把尖刀,死去多時了。 密室手法:
事先準(zhǔn)備一把和舊館二層的門鎖十分相像的鎖,自己持有鑰匙。
當(dāng)劉管家開了鎖并隨手放在門旁,大家都沖進去的時候,兇手用事先準(zhǔn)備的鎖替換本來的門鎖,擺在同樣的位置。大家出來的時候,劉管家只會將鎖重新扣上,并不會檢查原來的鑰匙還能不能用。
犯案的時候,用自己的鑰匙就可以打開替換后的門鎖,進入舊館二層。最后再收回自己換的鎖,用原本的鎖再鎖上門即可。
引用 “休息間?劉管家,快帶我們?nèi)バ菹㈤g。”林音急迫地說。 木板上的字不僅是預(yù)告,更是引導(dǎo)眾人去舊館二層的休息室一探究竟,從而使這個密室手法得以實施的手段。放木板的林音催促大家去休息間,顯然也是第二起案件的參與者。但是大家一起沖進二層的時候,并沒有林音落在最后的意思,最有可能去換鎖的是在爆炸中消失的林婕。(女仆阿珍因為不必要而排除。)
因而,林音和林婕合謀殺害了林建國。文中沒有提到別的房間有血跡,應(yīng)該是將林建國約出來,未免引起林建國的戒心,讓林音約他出來比較保險,用尖刀行兇的有可能是其中一人,也可能是兩人合作。
文中對現(xiàn)場細節(jié)的描寫比較粗略,根據(jù)血跡應(yīng)該可以判斷休息室是否第一現(xiàn)場。如果是第一現(xiàn)場,應(yīng)該就是約在休息室,不過其實比較容易引起懷疑。如果不是第一現(xiàn)場,則是約在舊館室外某個地方,殺害他之后再搬到休息室,出于體力的考慮兩人一起搬運的可能性更大。
動機與第三個死者
引用 這個林建國干的也不是什么正經(jīng)勾當(dāng),坑蒙拐騙,什么有利可圖他就做什么。而他的為人更加惡劣,十分好色好賭...
引用 “你父親對你們怎么樣?”我又問。
“他簡直不是人……” 林建國是一個典型人人喊殺的受害者,想必多年來林音林婕受了很多委屈。
引用 林音說完抱起杯子喝了一口咖啡。忽然間,她扶住額頭,干嘔了起來。
引用 “你是醫(yī)生?”林音語氣中充滿驚異,但又很快恢復(fù)過來。“原來如此。”她笑了笑,不知為什么,我總感覺那充滿著無奈的笑容后面似乎隱藏著許多的悲傷。她忽然捂住嘴,又干嘔了幾聲。 從林音的種種表現(xiàn),加上林建國請來了王毅這個產(chǎn)科醫(yī)生,推測林音應(yīng)該是懷孕了,時常干嘔、身材沒有明顯變形,應(yīng)該是孕早期。王建國沒有告知林音,私下請來王毅,顯然是知道了。一種可能是林音懷了別人的孩子,告訴了林建國;另一種可能是林音懷的孩子根本就是林建國的,林建國好色而林音美貌,一時沖動釀成倫理慘案。
引用 近日我市在進行雙子館拆除工作時,建筑工人意外在底下數(shù)米發(fā)現(xiàn)一具尸骨,經(jīng)檢測死亡時間約有20年,尸體身份目前還在調(diào)查中。 上文分析的兩個死者應(yīng)該已經(jīng)被妥善處理了,意外發(fā)現(xiàn)的這具尸骨應(yīng)該是第三個死者。20年前還有一個消失的人,就是林音。林建國死后,林婕偽裝成林音,而林音本人不知所蹤。雖然沒有證據(jù),能夠推測的第三個死者可能是林音,而且林婕對其知情。
1) 林音自殺
2) 林婕殺害林音
缺乏判斷的依據(jù),根據(jù)文中對她們之前關(guān)系的描寫,更傾向于林音自殺吧,她多愁善感,言語中也透露出心累難過,她的死可以讓妹妹頂替她的身份,從而完成完美犯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