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線整理根據全文線索,整理時間線如下:
時間 | 事件 | 1998年 | 黃耀,25歲,創立仁愛動物醫療所。 | 2000年 | 馮秋,22歲,L大英語系大四,生馮朵兒。 | 2006年 | 白晨開始在仁愛動物醫療所工作。 | 2008年 | 黃耀,35歲,和此時30歲的馮秋認識并在一周內閃婚。 | 2014年 | 馮秋和服裝店合伙人拆伙。 | 2015年 | 1.仁愛動物醫療所擴張改為仁愛動物醫院
2.白晨、林泰交往3個月后分手 3.白晨、黃耀發展婚外情 | 2017年11月前后 | 林泰找白晨要錢未果 | 2018年1月前后 | 林泰被人尋仇開始失蹤 | 2018年2月 | 1.黃耀,45歲,交通意外死亡,出事的那周一名男子在其車子附近徘徊
2.黃耀和陳麗珍在酒廊見面,并要告訴某人一些事情
3.白晨、林泰一直互相聯絡
4.馮秋開始給林泰每月打10萬元
5.馮秋患上輕度抑郁,開始吃安眠藥 | 2018年5月2日 | 馮朵兒進入馮秋房間拿其錢包刷卡網購 | 2018年5月3日 | 1.偵探社接到陳曉南律師委托調查黃耀死亡
2.下午14:00-14:15白晨拜訪馮秋 | 2018年5月6日 | 1.林泰21:21在K市提款
2.19:00馮朵兒放學回家
3.飯后-22:10馮朵兒整理資料
4.22:00馮秋回房休息
5.22:30馮朵兒睡覺
6.22:30-23:00馮秋死亡 | 2018年5月7日 | 6:00馮朵兒報警發現馮秋死亡 |
二、人物關系分析及整理
(一)陳麗珍和黃耀
從表面上來看,陳麗珍是黃耀剛聘請不久的護士,但是兩個人卻在多次在酒吧秘密見面,并且陳麗珍知道連其妻子都不知道的事情——黃耀的秘密情人是馮秋的閨蜜,白晨。
她和黃耀不是情人關系,否則兩人見面完全可以選在單位或者陳麗珍家中,因此她問黃耀:“你和Ta開口說了嗎?”并不是要揭露什么男女關系。
綜上可以知道黃耀對陳麗珍很信任,但不是情人,因此很可能是希望陳麗珍幫助他調查什么事情,而陳麗珍的工作地點是醫院,因此可以猜測,陳麗珍是黃耀請來調查醫院里的一些事情的。結合傳聞影射黃耀在慈善工作中中飽私囊和陳麗珍知道白晨是其秘密情人,不難猜測,黃耀懷疑情人白晨中飽私囊所以請來了陳麗珍暗中調查,且已有一定的調查結果,此時處于準備攤牌的階段。
(二)白晨和林泰
兩人在2015年交往3個月后分手,之后白晨和黃耀成為情人,考慮林泰工作和為人,猜測林泰讓白晨和黃耀交往臥底想要拿黃耀的丑聞,但是之后近三年兩人都沒有聯系直到四個月前才出現林泰要錢被拒絕的事情,因此排除上述猜測。
兩人在四個月前出現要錢被拒絕的事情,但是在最近三個月是互相聯絡,為什么兩人在不友好的要錢拒絕后一個月又出現互相聯絡,兩人一定是達成了某種意見的統一,而林泰手里應該也有了比較確切的能要挾白晨的證據,而時間點和黃耀準備攤牌和死亡時間接近,但是沒有發現兩人之間的金錢往來,因此猜測林泰并沒有實質的證據。
(三)白晨和黃耀
兩人認識的時間很早,也是白晨的牽線搭橋才讓黃耀和馮秋認識、結婚。而黃耀結婚7年后才和白晨成為秘密情人,因此白晨說沒想過介入黃耀家庭的話應該不是假話,結合前文對陳麗珍的分析可以猜測她接近黃耀是為了謀財。而黃耀死后,經商方面沒有天賦的馮秋很自然的把醫院托付給了白晨。
(四)馮秋和林泰
兩人在黃耀死前并沒有交集,但是在黃耀死后馮秋卻開始連續給林泰匯錢,并且在我詢問時心虛隱瞞,根據林泰的職業和為人,可以猜測他在勒索馮秋。馮秋本身沒有經商才能,不知道老公黃耀有外遇,沒有殺害黃耀的動機,因此林泰的勒索理由不會是黃耀,而是馮秋的女兒馮朵兒,或者說是馮朵兒和潘帥。
三、黃耀案件
兇手:潘帥
從停車場保安的證詞來看,他目睹了一個帶著口罩,身穿印著M私立大學的?;蘸谏馓?,外套背部沾有大量的塵埃,防雨帽立在頭上只露出一雙眼的男子在黃耀的轎車附近鬼鬼祟祟。
從證詞來看,可以確定這個人就是導致黃耀車禍的真兇,他外套背部沾有大量的塵埃是因為他躺在車底用打火機拷過黃耀車子的剎車油管,所以才造成了黃耀的車禍。
保安可以確定此人是男子,兩人也有對話,如果保安不能確定性別,那么他應該會說發現有人而不是確切的說是一名男子。那么嫌疑人中的所有女性都可以排除,因此嫌疑人只剩下林泰和潘帥兩人。林泰近四個月都在失蹤,且取錢是在外地,從時間上來說可以排除。從動機來看,他沒有殺死黃耀的動機,他的動機只有謀財沒有害命,因此也能排除。綜上可以排除林泰是殺害黃耀的兇手。
而潘帥此人從動機來看是有的,因為黃耀此人極力反對潘帥和馮朵兒交往,黃耀死了就沒人攔著他了。從性格來講,此人素行不良且吸毒,因此冒出殺人或者不是殺人只是想報復一下結果誤殺了的行為是合情合理的。從證據來看,兇手外套有M私立大學校徽,而M私立大學的馮朵兒的同學自然也是M大的,因此可以判斷潘帥是殺害黃耀的兇手。
四、馮秋案件
兇手:白晨
(一)自殺排除
百度了一下Boston樂隊的Brad Delp的自殺新聞,雖然沒有找到其遺書留言內容,但是查到其中一篇報道是這樣的
引用 3月7日年僅55歲的波士頓樂隊主唱布拉德-戴爾普死于新罕布什爾的家中未婚妻發現地板上的尸體后向警方報案。進一步檢查結果表明,布拉德因一氧化碳中毒窒息致死。
他死前曾把一張留言夾在襯衣領子上,上寫“布拉德-戴爾普先生:我愛獨行,我是一個孤獨的游魂”。警方還在車庫大門上發現他的遺書:“看到這封信的朋友:我想告訴你我是自殺,我馬上將在車里結束自己的生命。”
這和馮秋所謂的遺書內容基本一致。
引用 我是一個孤獨的靈魂。
無論誰找到我,要知道我死意已決。我的B計劃是在自己的車子里把自己悶死。
我獨自承擔,我對我現在的狀況負起全責。我已失去活下去的欲望。
只可惜她完全未察覺我現在要做什么。
因此馮秋有之后的復診計劃,她的“遺書”出現了沒有落款簽名,混在一堆凌亂的文件中,這些并不奇怪,因為這并不是她的遺書,而是她在幫女兒馮朵兒寫音樂歷史課的作業,馮秋本身是學英語的,女兒馮朵兒的美國搖滾音樂歷史有Brad Delp的資料,由于很多資料是英文的,所以英文比較好的母親馮秋幫她翻譯是很正常的。排除馮秋自殺。
(二)嫌疑人排除及動機分析
馮秋是死于氰化物中毒,從死亡時間和胃中的殘留物來看,氰化鉀是混在安眠藥的膠囊里被吃下去的。
首先可以排除林泰的嫌疑。理由同排除林泰殺害黃耀的理由基本相同,此時的黃耀已經成功長期勒索馮秋,殺了馮秋就是斷了自己的財路,因此沒有動機,而他也不可能出現在馮秋房中下毒,所以排除林泰嫌疑。
再看馮秋的心理醫生陳醫生,他不可能下毒,第一他沒有殺人動機,第二他開藥但不是直接給馮秋藥物,藥必然是在藥房拿的封好的藥,因此他沒有下毒的方法,而馮秋是在3個月以前開始看病吃藥的,如果要下手何必等到現在?因此陳醫生可以排除。
再看潘帥,馮秋對潘帥并沒有極力反對,潘帥沒有殺害她的動機。雖然監控只保存7天,但是在監控里沒有看到潘帥進過馮秋房間,因此潘帥的嫌疑不大。
至于馮朵兒,如果她要殺害自己的母親,那么她沒有必要在7天內進入馮秋的房間,留下監控里的圖像,也不應該選在其母親幫她寫作業的這段時間,還把Brad Delp的資料就放在餐桌上,只要她偷偷留好這個“遺言”,等到合適時機再殺害就行,這樣這個“遺言”就不會那么快被發現是作業。而她進入馮秋的房間沒有戴手套或者擦去指紋的必要,她是這家的主人之一,哪里有她的指紋都不奇怪。因此可以排除馮朵兒。
所以殺害馮秋的只能是白晨,她利用馮秋的信任,事前了解了馮秋的藥物,提前準備了有毒的膠囊,在和馮秋見面的時候悄悄混到她的藥瓶中,之后馮秋吃藥時吃到這片有毒的藥物中毒而死,而她的動機很可能還是為了得到動物醫院,掩蓋其中飽私囊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