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兩遍題沒找到要推理的點在哪
但是文中奇怪的點有很多,比如林為什么會說梓的父母很好;教室的鐘的位置;檔案的敘述方式有問題;從高處意外墜落居然沒有大喊大叫;飛檐走壁并且毫無防護措施去偷試卷,這是一個非常愚蠢的選擇;
但是似乎這些也沒有什么好推理的。
難道我已經老了,看不懂中學生的想法了嗎
重新翻了翻大浪以前出過的題,之前只回答過《同窗》。于是直接去看了看《長夜》和《化蝶》的解答,大概感受了一下套路
那就將題目中給出的幾處疑點解釋一下吧
梓的抑郁癥癥狀
并不特別符合。
引用 睡眠障礙主要表現為早醒,一般比平時早醒2~3小時,醒后不能再入睡,這對抑郁發作具有特征性意義。有的表現為入睡困難,睡眠不深;少數患者表現為睡眠過多。體重減輕與食欲減退不一定成比例,少數患者可出現食欲增強、體重增加。
題中的敘述是林說梓有失眠現象,同時她多次在白天體現出了嗜睡和犯困,顯然這不是抑郁癥的睡眠障礙現象。
另外,抑郁癥的人會出現食欲減退和體重下降的癥狀。
而被稱為胖梓的梓,也不具備抑郁癥的特征。
至于思維遲緩、注意力記憶力下降,更加不符合“萬年第一人”形象。
所以不知道林是知情還是猜測,才說出“抑郁癥吧,你現在失眠已經嚴重到需要藥物輔助了嗎?”這樣的話的。
故結論是梓并不符合抑郁癥患者的癥狀,她所持有的安眠藥可能另有用處。
雷博的往事引用 雷博曾經因為沉迷游戲與打架被家長送到一些非正規的治療機構,進行過長達半年的治療。
引用 你當時在玉璋書院接受什么奇葩治療,就像那本書里面的那個魯迅療法一樣的治療,誒呀我也記不住了,回來之后就跟個慫蛋一樣,是誰幫你走出那段黑暗的日子。雷博我告訴你,沒有她你現在還在家里做一只縮頭烏龜。
可以看出,梓在過去對雷博有恩。
從文中敘述來看,梓對雷博的恩可能出現在這三個方面:
1.梓曾在學業上幫助林,而林是雷博重要的人。
如果是這樣的話,林自己說出來并不那么合適,故這種可能性很低。這里列舉這種情況只是怕解答篇真的拐到這邊來了。
2.梓在學業上幫助雷博。
這種可能性其實不高。因為雷博的學業并沒有來自家庭的壓力,他父母對他是破罐破摔的態度,所以他學的好壞不會被他父母施壓。另外雷博本人也無心向學,也不懼怕老師,對于梓給他抄作業之類的幫助,并不會特別感激。
3.梓和雷博在治療時認識,并且在那時梓有幫助過雷博
梓的家庭有裂縫,自己也可能得過精神上的疾病, 故也可能有治療過。那么梓可能在治療期間幫助過雷博。如果真的是這種情況,那么題目所給的信息其實不足。但這種可能性的確比以上兩種更大。
但不可否認的是,梓曾經對雷博有著恩情,值得雷博替她冒險。
關于雷博手心的紅墨水
顯然,雷博深夜玩行為藝術的目的是偷試卷。
首先,作為一種書寫涂料,墨水在空氣中是很容易干的。
如果是他在跳繩上摸著,是不會沾到紅墨水的,因為在標記之后,每天都有人用跳繩來訓練,使用過那么多次,再多的紅墨水都會干掉。所以雷博手心的紅墨水并不是抓跳繩時沾到的。
這時就想到了黃在講臺給雷博扔粉筆的事了,雷博的反應很快,可以快速用手抓到飛過來的粉筆。
當然了,雷博是一個勤洗手的好孩子,當時粘上的紅墨水早已經清洗掉了。
那么,很可能在那之后又發生了一次雷博手抓紅墨水的事件。
先說結論:是當晚杜老師對雷博丟的紅墨水粉筆。
原因如下:
1.杜老師有著拿粉筆沾紅墨水代替紅粉筆的糟糕習慣,這說明了當時老師辦公室內很可能有紅粉筆。
2.杜老師當時在干虧心事(偷看試卷),容易敏感過度,向窗外黑影丟粉筆可能只是應激反應,并非想讓雷博墜落。
3.雷博也有應激性,辦公室的燈突然亮起來,雷博肯定會受到驚嚇。面對突然襲來的粉筆他習慣伸手去抓住,并且它的反應力能抓得住。
4.杜老師第一個去查看尸體,他有時間空間將抓在雷博手中的粉筆回收,隱藏自己的動向。
5.全文無人有動機殺害雷博(包括黃和胡),故他墜落是意外的可能性很大。
6.“你看完卷子要記得把辦公室的窗戶和門都關好啊。”以及“于是回到辦公室,開燈之后正準備拿完東西就走人”說明了杜老師剛剛到達辦公室,并沒有將窗戶關上。同時說明了此時窗戶很可能是開著的。
7.由于毛細現象,粉筆多孔疏松的結構會讓深處的墨水接觸不到空氣,也就不會干。另外,可能杜老師每天都在制造這種粉筆,所以這只粉筆的墨水沾上的時間可能距離當時較近,故部分未干。
8.顏色較淡可能是杜老師簡單處理過雷博的手;也可能是白色粉筆的白粉部分摻入墨水中導致紅色變淡。
關于梓的自殺事件
首先,最近一次的考試(一模)還沒有開考,所以她的自殺理由“寫著自己因為考試不順利,家庭不和睦導致自己沒有了活下去的信心,”
家庭不和睦是一直以來長期的事,而考試不順利指的一定不是下一次一模(因為還沒考),但如果是上一次考試的話,為什么不在上次考試成績出來后自殺?
并且她還在認真準備一模,并不像是在這個時間點因為考試不順利自殺的狀態。
但她確實企圖自殺了(畢竟她親口承認了),原因在于什么呢?
一個合理的解釋是當晚她成為了雷偷取試卷的助手,她在陽臺替雷博拉繩子。(為什么是梓不是林?因為從結果上看林有不在場證明;從主觀上來看梓的確需要試卷來保證贏簡松;從情感上來看梓和雷有著不一般的關系;從選擇上來看梓的噸位比林重)
后來發現雷博墜落而死后(前面有分析梓和雷博可能還有其他親密關系),認為是自己害死了他,犯下了無法彌補的過錯,所以選擇自殺。
但是她并不想把真實理由說出來,一是為了雷博的名聲,二是為了自己父母對自己的印象,三也是為了林好。故遺書和事后談及自殺時均未提到此事。
還有一個很弱的輔證:當杜老師從下往上看跳繩的時候還有左右擺動,當時已經距離雷博摔下非常久了,無風的情況下并不應該出現“有根繩子還在辦公室外側晃晃悠悠”。
所以當時繩子晃蕩很可能是因為梓發現樓下有人之后,趕緊把繩子這頭綁在欄桿上,造成繩子晃悠。
另一個輔證:copy鑰匙是為了拿跳繩。
輔證3:梓早晨出門開燈,其實是她希望別人以為她在家,但其實她在學校進行偷竊。
關于林父母認識梓父母:
引用 而且我爸媽說,叔叔阿姨從來都不管你考多少分,你怎么就對第一執念這么深啊。
如果還想從題目給出的信息中“推理”出林家和梓家的愛恨情仇,顯然不現實。這里就只好解釋為,家長會上雙方父母有過簡單溝通。
關于簡松的成績:
可能是胡看了尸體后,把部分題目改了參數問簡松的。所以簡松的成績才比較高。
我有點懷疑整道題是不是刪減版的,本來可能可以通過財務處和食堂的位置,結合監控的15分鐘時間,推理出杜老師說了謊,但是如果沒有財務處和食堂位置這里顯然無法推理。那題目中給出的引用 而杜老師進入教學樓大約十五分鐘之后,財務室的攝像頭顯示有一個身影突然墜落。 就不是什么有效線索。關于攝像頭的事也是沒介紹哪里安裝有,杜老師和雷梓三人也并沒有根據攝像頭而改變行動計劃,也沒看出有哪里推理的地方。
整道題可推理的點還是不少的,感覺解答會去在某處死扣一個細節,然后進行驚天的推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