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草国产成人av片免费/香港三级日本韩国三级专线/国内自拍在钱/天堂国产女人av

| 發表于 2020-6-7 02:36:19 | 發自安卓客戶端
嗯……雖然說是杜撰,但是在生活中也應該是有的,有用邏輯來判斷什么時間做出什么情緒表達的,甚至對每個人都有不同對應性格去面對,悲傷的情緒只是用來當遭到外界攻擊時降低傷害的一種手段而不是內心真正表達的情緒
| 發表于 2021-7-12 19:43:03 | 發自安卓客戶端 發帖際遇
吾有一友
| 發表于 2021-7-13 12:11:56 | 發自安卓客戶端
我好像有過這樣的朋友……我感覺他理智過頭了。
所以我花了一年的時間,把他變成了一個沙雕。
| 發表于 2021-7-13 12:26:08 | 發自安卓客戶端
邏輯自閉癥是一種比較少見的精神疾病,隸屬于自閉癥的一種,但是和普通自閉癥又有明顯的區別,邏輯自閉癥患者沒有明顯的社交障礙,患者能夠和周圍人進行正常的情感交流,但是這種交流不是通過內心的一種體驗,而是通過邏輯思維判斷而得出的結果,比如需要遇到悲傷的事情不是因為內心的強烈感受想要去表達感情,而且通過大腦判斷遇到這種情況時候應該表示悲傷的情緒,這樣的患者平日里也會很好的隱藏自己,所以一般很難被發現。
摘自網絡   可能真的有,但總覺得身邊有這種情況的人不少啊,這真的是病嗎?感覺很常見
| 發表于 2021-7-16 15:22:12 | 2021-7-19 13:37編輯 | 發自安卓客戶端 發帖際遇
現實中的確有很多這樣的人
認為自己有做這個的義務或者責任才會去做 而不是感情驅使自己去做   
小時候我不認為自己有什么不正常
慢慢長大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確實沒有情感體驗
去網上查了相關資料發現這種癥狀一般被稱作情感淡漠 情感缺失 與你提的邏輯自閉癥比較類似
下面是我找到的最完整最符合自己內心的描述

情感表達,又有情感體驗;情感缺失是只有情感表達,但沒有情感體驗。

一位女患者說,“我去哥哥y那里看他買的房子,房子很大,也很漂亮,可是我沒感覺。”——她說“房子很大,也很漂亮”,是情感表達;“我沒感覺”,是沒有情感體驗。

當情感沉入潛意識,患者就體驗不到。情感為何會沉入潛意識?兩種原因。一是患者遇到無法承受的心理應激時,大腦皮質出現保護性抑制;二是大腦皮質原發性興奮性不足,當中樞抑制較輕時,情感時而進入意識,時而沉入潛意識。

第二種情況下,患者時而體驗到情感,時而體驗不到。休息好時能體驗到,疲勞時則體驗不到;早晨起床時能體驗到,傍晚疲勞時體驗不到。

情感缺失主要引起兩方面問題:一是主觀不適;二是功能損害。

一、主觀不適

患者感到自己內無樂趣,外無生氣,沒有喜怒哀樂。唯一的好處是麻醉了負性情感。
1. 無樂趣:患者體驗不到正性情感。例如,體驗不到歡喜和快樂,體驗不到感動和激動,患者會因此而感到難過。
2. 無生氣:患者體驗不到親情和友情,故與朋友疏遠。體驗不到愛情,故無法談戀愛。也體驗不到討厭的情緒,故跟以前不喜歡的人也能談得來。因為體驗不到情感,在患者看來,這個世界是死氣沉沉、毫無生氣的。
3. 像演員:因為體驗不到情感,故做事不帶有情感,就像是演員在表演一樣,全無內心體驗。為了掩飾自己體驗不到情感,患者會照以往的經驗去創造情感,例如,假裝很開心、假裝很驚訝。
4. 沒性格:一個人的性格可在待人接物上反映出來。當患者體驗不到情感時,他的行為是沒有情感體驗的,故他認為這不是他的做派和風格。患者說,“現那不是真正的我。幾個月前我沉默,那才是真正的我。”
5. 麻醉負性 情感:因為體驗不到情感,病前過強的焦慮、抑郁、強迫和恐怖,現在體驗不到了。患者說:“雖然情感缺失很痛苦,但可以不面對它了。”患者對此是能夠接受的。
當情感缺失嚴重時,患者體驗不到焦慮,故不擔心自己病情。當情感缺失減輕,便能體驗到焦慮,開始擔心自己的病情。當情感缺失恢復,是先恢復基本情緒(如親情、快感),后恢復高級情感(如對美景的欣賞力、對別人情感的識別能力)。

二、功能損害
患者體驗不到情感,對內會影響其判斷力、想象力、驅動力,對外影響其熟悉感、言語表達、情感表達、工作和生活。在社交過程中,患者也不能理解別人的情感和行為。
1. 判斷力:因為體驗不到情感,故體驗不到對事物的態度,判斷不出好壞。例如,房子看不出好壞,穿衣看不出好壞。因為判斷不出好壞,故不易作出決定,表現猶豫不決。
2. 想像力:有了情感才會有想像力。患者體驗不到情感,就不再有想像力。
3. 驅動力:由于體驗不到快樂感,就沒了動力,故不想做事。
4. 熟悉感:人們對事物的熟悉感是基于對事物的情感。患者體驗不到情感,對事物就喪失了熟悉感,出現陌生感,即舊事如新癥。“聽歌的時候,覺得歌調特別怪。”這是對音樂陌生了。
5. 言語表達:情感缺失者常難以表達自己的不適,常用“沒感覺、沒知覺”來描述。這里的感覺和知覺是指情感體驗,患者主觀上感到自己說話沒有情感性,但別人能聽出他說話的情感性,故難以理解他的感受。
6. 情感表達:患者體驗不到負性情感,由此可引起社交窘迫。例如,受人戲弄不會生氣,親人死了不會傷心,該臉紅的事不臉紅。
7. 工作和生活:因為體驗不到情感,故做事沒有緊張感,沒有上進心;女人也不注重梳妝打扮的細節。
8. 不理解別人的情感和行為:患者不僅體驗不到自己的情感,也體驗不到別人的情感。故不知道自己說的別人愛不愛聽,說了得罪人的話,自己也不知道。
因為體驗不到別人的情感,故不理解別人的表情,判斷“是裝出來的”。
因為體驗不到別人的情感,故不能理解別人說話語調的情感意義,不能理解別人情感驅動的行為。例如,不能理解小偷為什么要偷東西。因為不理解,故看別人的行為感到很假,感覺“這個世界像個大舞臺,所有的人都像木偶人一樣在演戲。”

三、鑒別
上述種種行為,以前我們理解成“非現實感”,現在看來是情感缺失。
1. 非現實感(現實模糊):患者說,“對外界感受不清晰”。醫生第一反應是非現實感,但仍要問:“是看不清楚?還是沒有情感反應?”看不清楚是非現實感,沒有情感反應是情感缺失。
2. 現實缺失:患者說,“對周圍環境沒感覺。”醫生第一反應是情感缺失,但仍要問:“是對周圍環境沒有情感反應?還是感受不到周圍環境?”前者是情感缺失,后者則是現實缺失。
3. 抑郁:情感缺失伴有快感缺失,故感到每天過得沒意思,引起抑郁癥狀。這是情感缺失引起的抑郁,診斷為人格解體障礙,不診斷抑郁癥。
相反,如果先有抑郁,抑郁重到仿佛看破紅塵,什么也不在乎了,這是抑郁引起的情感缺失,診斷抑郁癥。
4. 快感缺失:快感缺失是體驗不到正性情感,多見于抑郁癥和精神分裂癥;而情感缺失是正性和負性情感都體驗不到,見于人格解體
| 發表于 2021-7-16 15:41:13 | 發自安卓客戶端
我覺得這種就是精神病態者,永遠都在扮演角色,好女兒好同學好學生好女友等等,但其實如果周圍親近的人即便死了,他們的內心也沒什么波瀾,什么都不怕。這種人即便自己殺了人,也不會害怕被人發現,沒有羞恥心同情心。
| 發表于 2021-7-16 15:46:58 | 發自安卓客戶端
他們也不會感覺到恐懼
返回版塊
1234
尚未登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加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