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草国产成人av片免费/香港三级日本韩国三级专线/国内自拍在钱/天堂国产女人av

回復

世界著名四大密室殺人案

樓主: 118394 | 查看: 8588 | 回復: 11

發表于 2020-4-7 20:08:39 | 發自安卓客戶端
1、Sarah Malcolm案件

在西方最早有記載的密室殺人是什么時候?答案一定很出乎大家意料,因為它比公認的密室小說的鼻祖——《莫格街謀殺案》的問世還要早了100多年!

故事發生在1733年的英格蘭,那個時候自然沒有什么密室小說與密室愛好者,沒有優雅的名偵探,甚至連蘇格蘭場也尚未存在。

那是一個冬天的周日,年邁的老太太Lydia Duncomb和Betty,與她們新雇傭的年輕女傭Ann Price被發現死于所居住的房間內:兩名老人被勒死與床上,女仆則倒在血泊中,喉嚨被割開。房間位于4層高的樓上,門由內栓上,窗戶也自內鎖上!

這是一起很純粹的密室謀殺,最后,因為某些原因,法庭判決一名叫Sarah Malcolm的女孩有罪。然而事實卻是,這名女孩直到被送上絞刑架的那一刻都堅稱自己無罪,而且最重要的密室之謎,當時也并未被解決。

200多年后,一位名叫Lillian de la Torre的女作家將這個故事寫成了小說,確切地說是歷史推理作品。這則名為《The First Locked Room》的故事被收錄在Douglas Greene與Robert Adey合編的不可能犯罪短篇集《Death Lock In》中,作者非常用心地查閱了當年的卷宗,很好地還原了當年整個案發前后的故事,連其中的每一句話都出自當年的卷宗。

在最后,也嘗試性地給出了解答,不過這個解答顯然不能讓所有人滿意,因為事實上并沒有解釋清楚所有疑點,但卻顯示了作為非機械密室所必備的漂亮的心理盲點。

嚴格說來,這個密室之所以成為密室,是與其年代所密不可分的的,在各類鑒識手段日益成熟的今天,這類手法會被輕松識破,密室也不再成為密室。這大概也是現實中有記載的密室案件如此之少的原因吧!

2、Isidore Fink案件

Isidor Fink是20世紀20年代紐約的一名洗衣工。1929年的3月29日晚,他被槍殺于自己的洗衣店中。他的鄰居聽到了尖叫聲與打斗聲(但很奇怪的是,沒有聽到槍聲),便叫來了警察。警察在發現門被從內部栓上了之后,派了一個小男孩從上頭的氣窗爬進室內,打開了被栓上的房門。

結果發現Isidore Fink身中3槍,并且是中槍后立即死亡,胸口兩槍致命傷與左手腕上一處槍傷,而手上的殘留火藥則顯示是近距離槍殺。死者身上的財物沒有被動過的跡象,因此不可能是劫財。奇怪的事情來了,現場并沒有發現兇器,除了門是從內部栓上的之外,屋主(死者)出于防盜考慮,窗戶是自內鎖上的。

唯一的出口是那扇只有小孩子才能通過的氣窗,但這意味著兇手必須以同樣的方式出去,但這樣一來兇手就只可能是小孩子或者身材類似小孩的人,但他卻不可能從室內夠著那么高的氣窗并爬出去;另一種可能是兇手從氣窗上將死者槍殺,但這又與尸檢所顯示的近距離槍殺所相矛盾。

由于死者沒有與任何人結怨,也找不到案件相關的有用線索。直到兩年后,警方才無奈地在一次廣播中承認這個案子是起“無法解決的神秘事件”。

然而當時的推理小說家們卻并不這么想,有不止一人試圖在虛擬的世界中解決這起現實中的密室謀殺,其中基于這個案件的著名作品有William March的《The Bird House》和Ben Hecht的《The Mystery of the Fabulous Laundryman》,Peter Lovesey在其不可能犯罪名作《Bloodhounds》中也提到了這個案例。

相比于200多年前有點虛無縹緲、不為人知的Sarah Malcolm案件,這個案子發生于推理小說創作的黃金時期,受到眾人的關注也是正常的,但很遺憾的是推理小說家的想象力并沒有給實際偵破帶來什么幫助,因此這些解答也都僅僅只是“可能”而已。

3、Laetitia Toureaux案件

1937年5月16日下午6點24分左右,一位名叫Laetitia Toureaux的29歲的意大利女孩登上了一班從起點站Porte de Charenton開往巴黎的地鐵,盡管當時的月臺上和二等車廂內擠滿了參加圣靈降臨節的人們,但頭等車廂內卻只有她一人。

列車于6點26分開出,45秒后抵達下一個站點Porte Dorée時,6位進入頭等車廂的人看到了驚人的一幕:Laetitia Toureaux倒在地上,脖子上插著一把9英寸的匕首。兩站站臺上的人們與相鄰車廂的人們都發誓說直到尸體被發現沒有任何人進入過車廂。那么在這謎一樣的80秒鐘內(從她進入車廂到尸體被發現),兇手是如何完成殺人并脫逃的過程的?

在接下來的12個月內,巴黎警方調查了超過800名證人,掌握了她在被謀殺之前的詳細行蹤,卻沒有一個人能提供與案件相關的情況。由于動機不明,兇手不明,手法更無法解釋,這個案子也就此被擱置下來。

2006年,Annette Finley-Croswhite與Gayle K. Brunelle曾在文章“Murder in the Metro”中詳細介紹了這個案件與一些背景,并認為與當時的右翼勢力有關,然而對于兇手是如何完成謀殺的,卻也依然沒有給出解釋。時至今日,沒有任何人能對此做出合理的解釋。這個案子不僅成為了一起“完美犯罪”,更可以說是最完美的不可能謀殺。

4、Eugene Izzi案件

Eugene Izzi是一位居住于芝加哥的黑人犯罪小說家。1996年12月7日,年僅43歲的他被發現吊死于位于14層他辦公室的窗外。

死亡現場十分怪異:死者本人穿著防彈衣,套在脖子上的活結穿過窗戶系在了桌子的一條腿上。辦公室的門自內反鎖,地上躺著把上了膛的手槍,辦公室的墻上有個似乎是由于搏斗而造成的洞。最奇怪的是,死者的口袋里發現有支票外,還有3張磁盤,內容則是死者最近正在創作的小說片段——上了膛的手槍,有洞的墻,與被吊死在辦公室窗外的偵探小說家!

這個案子最后警方以“自殺”結案,但卻遭到了當時很多人的質疑。一方面是因為死者生前正在創作一部小說,情緒也正常,沒有道理突然自殺;另一個原因則是由于種族問題,在當時的芝加哥,不但黑人與白人之間的矛盾沖突相當嚴重。

也被認為存在一個專門查殺激進政治活動分子(尤其是黑人)的組織,而死者很可能就是基于這個理由購買了手槍和防彈衣。當然,也有人認為這件事情是由于死者想親自“體驗”一把,為他的小說創作添加幾分真實性,不料不小心卻出現了意外。當然,真相到底如何,和前面幾個案子一樣,也只有死者才知道了。

29

48

分享

頭像被屏蔽
| 發表于 2020-4-8 15:55:12 | 發自安卓客戶端
不錯不錯,作者有什么想法
| 發表于 2020-6-9 19:00:26 | 發自安卓客戶端
有沒有相關書籍推薦一下
| 發表于 2020-6-10 20:51:44 | 來自小霸王手機
很不錯的謎面,第二個有人寫過類似的
尚未登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加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