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訴諸人身
訴諸人身指避開事件本身的因果關系,為回避自己的邏輯弱點,選擇將與論題無關的個人特質作為辯駁的論據。
常見的訴諸人身場景:你也一樣。引用 A對B說:別喝酒,喝酒對身體不好。
B說:但是A你自己不也喝酒。
2. 稻草人謬誤
稻草人謬誤指故意曲解對方的論點,再針對曲解后的論點進行攻擊。引用 A說:談了戀愛的人應該與其他異性保持一定距離。
B說:那還不許我跟別人講話了?
3. 滑坡謬誤
滑坡謬誤指使用一連串連續的因果推論,卻夸大每個環節之間因果關系的強度,進而得出不合理的結論。引用 你現在不好好學習,就上不了好高中,上不了高中你就上不了好大學,上不了好大學你就找不到好工作只能掃大街,你想一輩子掃大街嗎?
4. 偷換概念
偷換概念指利用詞、句上可能出現的歧義來歪曲論據,進行詭辯。引用 A說:這個大米不好,煮的稀飯不夠黏。
B說:502黏,你怎么不去挖一勺?
5. 紅鯡魚謬誤
紅鯡魚謬誤即轉移話題,提出不相干的話題來轉移原本的討論重點。引用 A說:昨天我領養了一只流浪狗。
B說:這么熱心腸怎么沒見你去福利院照顧老人?
6. 假兩難悖論
假兩難推理指提出不全面的選擇,并讓人從中選擇一個。引用 A:不公開發表聲明,一定是心虛了。
B:不給你買包的男人,一定是不愛你 。
7. 訴諸折衷
訴諸折衷是對假兩難悖論的矯枉過正,它是認為折衷觀點一定是最優解的邏輯謬誤。引用 中國人的性情是總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須在這里開一個窗,大家一定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來調和,愿意開窗了。
8. 不當類比
類比是根據兩個對象的部分相同屬性來推出其他屬性也相同的推理,類比是一種或然性推理,從真前提未必能夠推理出真結論。引用 A說:大家都是一個老師叫出來的,怎么人家能考滿分,就你不行?
9. 訴諸情感
訴諸情感指通過操縱情感來贏得爭論,而非通過有效的邏輯。引用 你這么有錢,在同學有困難的時候為什么不捐款?
10. 輕率概括
僅通過觀察一個或一小部分群體,就對整個群體做出概括。引用 只有我一個人覺得不好笑嗎?不知道發這個有什么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