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草国产成人av片免费/香港三级日本韩国三级专线/国内自拍在钱/天堂国产女人av
論壇
排行
專題
Collection
學院設施
登錄
加入學院
搜索
本版
用戶
每日簽到
任務中心
勛章中心
發帖際遇
貝殼夢
PassWord
RoseTta
海龜湯之謎
邏輯訓練場
百科學院
推理小說中五種常見的詭計(含泄底)
回復
推理小說中五種常見的詭計(含泄底)
樓主:
112452
|
查看:
1萬
|
回復:
20
查看:
1萬
|
回復:
20
[推理資料]
推理小說中五種常見的詭計(含泄底)
簡潔模式
112452
發表于 2020-4-14 17:32:19
|
2020-4-14 18:03編輯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本文內容為推理小說中詭計的探討總結,不具備現實可行性,僅作為推理小說創作時參考之用,請勿模仿。
1、“硅膠人偶”詭計
“硅膠”(臺灣稱作“矽膠”),指使用PVC樹脂或硅膠做成高仿真人型偽裝成某人的詭計,觸感和外觀無限接近于人類皮膚,是無面尸詭計的升級版。可以用來制造不在場證明,達到排除所有嫌疑人的不可能犯罪狀態。例如島田莊司在《螺絲人》中使用的詭計。
我看過的一篇最早的關于該詭計的文章,是在推門原創區2001年春上樹寫的《移動中的密室殺人》,不過在那篇文章中,使用的是蠟偶人。
2、“視頻”詭計
視頻詭計大致可分為兩種,一是“反監控”詭計,二是“錄像”詭計。
使用錄像舉證的時代催生了新的創作靈感,天眼密布的監控時代,想要制造完全不在場證明的犯罪都不可避免的要向逃避監控這一目標挑戰。
《玻璃之錘》中使用了被動紅外線監控器(熱釋電),被動紅外監控是指:監控設備通過發射紅外射線探測熱源,一旦探測到熱源,便開啟錄像功能,熱源消失,錄像結束。在理論化的情況下,紅外線穿透性差這個弱點的確可以被利用。故事中兇手穿著隔熱服逃避監控,不過這種監控設備目前似乎并不廣泛,特別是如今記憶載體容量不可想象的龐大且價廉。現代夜視監控技術中,主動紅外和微光用的比較多,特別是微光。
即便如此,監控系統還有兩個不可避免的缺點,一個是光敏元件,一個是電源。用激光射線對抗光敏(如CCD元件)或用電磁干擾視頻接收裝置的方法略去不提,監控系統必須依附電源存在,幾乎所有監控系統依靠連接數據線和電源線連接,模擬信號監控切斷供電電源可以使其瞬間失去作用,數字信號監控(網絡監控系統)的顧慮更多,甚至網絡設備一旦斷電,即使去作用,UPS也形同虛設。在黑客圣經《黑客大曝光》(Hacking Exposed)一書中說到黑客入侵最常用最好用也是效果最明顯的就是物理級別的入侵,同樣的,作為電子設備的弱點,就是在物理級別上。
如此一來,問題被轉化為:“已經被監控系統拍攝到的視頻畫面如何消去”和“如何利用已經拍攝到的畫面對觀看者產生誤導的方法”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由于錄像系統必須通過線路保存到指定的存儲設備中,所以對于存儲設備的控制權限就可以影響到監控存在的意義。《全部變成F》中,兇手就是利用存儲設備的控制權限,對錄像系統存在的漏洞進行利用,從而消去監控系統拍攝到的視頻畫面。不過小說中的設定存在一個漏洞,即系統時間與錄像時間相互校對的關系與現實中的設定并不相符,在現實中的監控系統,錄像的時間如果與系統時間校對,錄像畫面并不會發生間斷,只是錄像畫面中的時間會發生瞬間改變,所以小說中的那種設定是否真實存在,我一直存有疑問。
另外,在金田一少年《雪夜叉傳說殺人事件》、《冰點下15度的殺意》、《黑魔術殺人事件》的故事中,存在利用錄像畫面對觀看者進行誤導的情節。在小說《虛線的惡意》中,也使用到了相關的詭計。
在《密室犯罪學教程》中有一篇關于密室的故事《火島之花》,目擊者通過門上的鑰匙孔看到被害者仍然活著,其實被害者已經死去。兇手通過事先錄制的電視畫面,營造室內光線不足和單眼視覺無法識別物體距離和立體感的方法讓目擊者看到電視畫面而誤以為目擊者依然活著,這個詭計涉及道具的回收方法,作者給出的解決方法并不完美,應該還有改良的空間。該詭計是金田一少年《鬼火島殺人事件》、《怪奇馬戲團殺人事件》的升級版。
3、“完全殺人”詭計
“完全殺人”是理想狀態下的完全犯罪,包括使用超出法醫鑒定技術之外的技術犯罪以及利用遠程犯罪制造的絕對不在場證明犯罪。(后者見第5條)
比如《偵探伽利略》中《壞死》一篇中使用到的利用次聲波殺人的方法,是利用頻率共振達到使人體器官衰竭的目的。我曾經構思過利用超聲波進行犯罪的方法。
我曾經聽玉藻(即推理之門網站技術區版主shbt8274)說,利用液氮急凍尸體,然后敲碎到一定程度并用水稀釋,可實現DNA鑒定儀器無法檢查的情況。其實利用足夠劑量的鋁熱劑散發的數千度高溫熱量可以瞬間將人化為灰燼。或者利用被害者不知情的情況下飲用重水(氧化氘)等等諸如此類,但并不在 21世紀詭計討論范圍,故不加詳述。
4、“社會工程學”詭計
社會工程學(social engineering)簡稱“社工”,自福爾摩斯時代誕生并衍生的發展,直到一百多年后才由米特尼克(Kevin David Mitnick)系統地提出來。
社會工程學是指利用某人的信任感(弱點)、身份冒充和一定的談話技巧操縱某人行為達到一定的目的,然而社會工程學和熱讀術(hot reading)有一部分交集,可以理解為通過獲得某人的一部分信息進而獲得關于某人(或某事)的更多信息的行為,或者通過獲得到的信息獲得某人信任感從而操縱某人行為達到某種目的的行為。
央視2曾講到北京偵探調查業現狀,其中特別強調偵探的調查能力,記者讓偵探調查自己的資料,偵探并沒有要記者出示什么證明,一周之后,包括身份證號,銀行卡號,銀行存款,手機號碼,通話記錄等內容都被偵探調查得到,并且準確無誤,還有記者在市內幾間酒店做的入住登記,還有記者親戚關系,家庭住址和身份資料都被找到。偵探聲稱可以做手機定位,精確度可以到某一棟樓。主持人評價說,我們是生活在一個何其可怕的世界,每天和在大街上裸奔沒有什么兩樣。但是節目最后并沒有得出什么結論,關于偵探資料的來源,我有一個很可怕的想法,因為我知道酒店的入住登記系統有一條專線接到當地公安部門的“大情報系統” 上,每天不定時會上傳入住登記資料,偵探當然沒有大到與每一間酒店有很硬的關系足以搞到保密資料,可是如果公安系統內有關系,結果就完全不同了。我在網上認識兩個有警察背景的朋友,曾經聊過一些關于公安系統內網資料的情況,我并非懷疑警察內部沒有好人,畢竟好警察是絕大部分,但也不能排除公安系統中的確存在害群之馬,假如真是那樣的話,對社會安全的危害就不是簡單的隱私泄露這么簡單了。(當然也存在利用金融、通訊、商業交易、物業等正規機構獲取信息的方法)
該詭計雖然出現的很早,但是在小說中,特別是推理小說中被用到的很少,只有在哈里斯·托馬斯或者杰弗里·迪佛的作品中寥寥出現。
我曾經試驗過幾次利用社會工程學和熱讀術,基本達到預期效果,一般情況下,對方都會對我說到的對方個人信息表示驚訝。
在此特別提到網絡論壇,利用論壇的管理權限也可以使用社會工程學,我構思過一個東西,沒有機會實踐,不過根據我個人的推斷,危害性較大,鑒于未在網上看到過有人提出或實踐過該方法,在此恕不討論。
5、“傳真機”詭計
電話或相機已經不能算是21世紀詭計,這里所說的“傳真機”泛指具有兩個特性的電子設備:一、可以遠程操控,二、具有定時自動觸發裝置。
柯南有一個案子里兇手使用傳真機發送文件遠程點火,東野圭吾的《惡意》里,兇手也利用定時發送傳真的功能制造不在場證明。其實在若干年前,就有人利用手機遠程控制炸彈爆炸。
另外,在《神通小偵探》VOL.25里,用到了傳真機專用的感熱紙,一旦遇熱就會變黑。兇手事先用傳真機傳真設置好的文件,騙被害者用原子筆簽字,之后用酒精涂抹感熱出現的文字部分,破壞熱感成分,文字就會消失(簽名則不受影響),之后用熨斗將紙熨平,再將紙放進打印機打印另一份設置好的文件,就達到讓被害者簽訂一份毫不知情的文件目的。
除了傳真機之外的電子設備還有電腦,通過增加硬件或者修改BIOS的方法可以遠程或定時開啟網絡連接狀態的電腦,如果使用類似于joke.girlghost之類的病毒,也有一定幾率達成完全殺人的目的。
83
132
分享
43158
4
|
發表于 2020-4-14 20:00:36
發帖際遇
謝謝分享!
不過是為了給大家借鑒參考,還是為了提醒大家:“這五種常見的把戲就不用再寫了”
84700
0
|
發表于 2020-4-14 23:57:31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看著看著有點懵
123203
0
|
發表于 2020-4-15 21:57:26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漲知識了。
121586
0
|
發表于 2020-4-16 19:19:38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有沒有關于密室殺人的電影或者小說推薦一下
108336
1
|
發表于 2020-4-25 14:35:59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素質三連
123722
0
|
發表于 2020-4-25 15:29:53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謝謝,記住了
121843
1
|
發表于 2020-4-27 22:42:55
發帖際遇
感謝分享
118877
0
|
發表于 2020-4-28 18:56:34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雙子座詭計才是最大贏家
。
124377
0
|
發表于 2020-4-30 14:09:03
發帖際遇
頂帖
關于錄像詭計感興趣的可以看看《十三羅漢》經典的犯罪電影,全劇最大的謎題就是錄像
我就不劇透了
返回版塊
1
2
/ 2 頁
尚未登錄
高級模式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加入學院
回帖后跳轉到最后一頁
發表回復
分享
復制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