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草国产成人av片免费/香港三级日本韩国三级专线/国内自拍在钱/天堂国产女人av

回復

常見心理反應的一些思考(轉載)

樓主: 116393 | 查看: 1290 | 回復: 8

發(fā)表于 2020-7-25 18:38:46
一、自視過高的傾向
個體傾向于以有利于自身的方式來進行自我知覺,在心理學上稱為自我服務偏差。而自視過高則是自我服務偏差的表現(xiàn)之一。

人們往往偏向于相信自己可以幸免于難、比常人更優(yōu)秀、聰明……。如果你是一名司機,過于高估自己的駕駛技術,那么一次車禍很可能讓你葬送生命;如果你是是一名醫(yī)生,一次醫(yī)療事故很可能就奪去了你的職業(yè)生涯;又或者你是一位投資者,一次對市場行情的判斷錯誤造成的虧損足以讓你傾家蕩產、債臺高筑。抱有虛幻的樂觀,往往會為此付出代價。錯誤地、盲目地高估自己,對自己沒有充分的認知往往會導致悲劇,甚至葬送生命。

二、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

“如果有個人即將得到某樣他非常渴望的東西,而這樣東西卻在最后一刻飛走了,那么他的反應就會像這件東西他已經擁有了很久卻被突然奪走一樣。”這便是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心理在作祟。

“一粒米養(yǎng)恩人,一石米養(yǎng)仇人”。雪中送炭總比錦上添花好得多。當一味地給予,獲得者在經歷長期的不勞而獲后,便會覺得善良和人情變得理所應當。但從“被剝奪超級傾向反應”角度來看,一粒米也難免會養(yǎng)出仇人的。當有一天你突然不再給予,他便覺得失去了所有,可那本就不屬于他。

人們在面對失去財產、愛情、友誼、勢力范圍、機遇等有價值的東西時,通常會做出不理性的應激反應,哪怕失去一點點也是如此。正是這種心理傾向而導致了各種悲劇。

而有人恰恰利用這種心理謀利。例如剛去世不久的澳門“賭王”何鴻燊。他自己經營賭場,本人卻沒賭博嗜好。一個賭場能經營地如此強大,我想這個心理傾向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賭場上總會出現(xiàn)很多次讓你離暴富只有一步之遙的機會,而這些往往是莊家刻意安排的“人造機遇”,讓你覺得失去了本就不屬于你的機遇。從而產生各種不理智的反應。不甘心,不服輸,貪婪,便是這些反應的具體心理表現(xiàn)。

在與人相處時,我們很多時候會無意侵犯了他人的利益,顯然這會讓對方很不舒服,甚至記恨于你。其實這也算是“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如果我們知道人的這一心理,我們不妨避開它。在與他人相處交際時,多考慮對方的利益是什么,不去侵犯它,甚至更多地給予他想要的,我想收到的效果一定不會太差。

三、避免不一致傾向

為了節(jié)省運算空間,人類的大腦會不愿意作出改變。這是一種避免不一致的形式。人類傾向于積累大量僵化的結論和態(tài)度,而且不經常去檢查,更不會去改變,即使有大量的證據證明它們是錯誤的。

?
自出生開始,大多數(shù)人就被按部就班地被安排該如何活著。我們聽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看看別人家的孩子”,似乎只要跟其他孩子不一樣就是另類,就不能好好活著。為了避免“不一致”,我們大都活成了別人的樣子,丟了最真的自我。

一些錯誤的觀念、認知無時無刻不在身邊影響我們。如果我們失去了思考、分辨對錯的能力。隨波逐流、亦步亦趨只會讓自己越來越迷失,被生活推著走完一生。

在大多數(shù)時間里,我們只需要活著;但別忘了,留點時間思考該怎么活著。

35

41

分享

| 發(fā)表于 2020-8-11 08:50:31 | 發(fā)自安卓客戶端
路過留贊
| 發(fā)表于 2020-8-11 09:05:52 | 發(fā)自安卓客戶端
點贊點贊。
尚未登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加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