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草国产成人av片免费/香港三级日本韩国三级专线/国内自拍在钱/天堂国产女人av
論壇
排行
專題
Collection
學院設施
登錄
加入學院
搜索
本版
用戶
每日簽到
任務中心
勛章中心
發帖際遇
貝殼夢
PassWord
RoseTta
海龜湯之謎
邏輯訓練場
百科學院
解讀血跡的必備知識!
回復
解讀血跡的必備知識!
樓主:
6485
|
查看:
3206
|
回復:
11
查看:
3206
|
回復:
11
[刑偵法醫]
解讀血跡的必備知識!
簡潔模式
6485
發表于 2010-4-23 19:55:15
本帖最后由 白色羽翼 于 2010-4-24 12:36 編輯
這些只是常識,后面還有,以后會不定期連載
1、心臟是一個泵,雖然它只有拳頭大小,卻給我們全身的血液流動提供動力。它是由4個隔開的心房和心室組成的肌肉組織。血液從身體的靜脈來到心臟的右上方,也就是右心房,接著進入下面的右心室,再被抽入肺部。在這里,靜脈血里的二氧化碳被抽離,氧氣進入血液,靜脈血變成了動脈血。血液再通過肺靜脈進入心臟的左上方,即左心房,再通過左心室離開心臟。這些流動的動力來源便是心臟的收縮,正是由于心臟的作用,大量的血液從身體里流出來的時候從來都不是掉出來或者漏出來的。血液會噴射出來、四處飛濺、射到其他東西表面或人身上、粘在犯人或目擊證人身上被帶離案發現場……
2、假設一下。 你的手指被扎破了,一滴血液從你的皮膚下面冒出來。
由于重力作用,這滴血液會落下,在地上形成一個圓形的血斑。如果你搖動手指,這滴血就會按照它所受的力量的作用方向被拋出去,它就不會是正圓形的。如果你的手指觸摸某一樣東西,血液就會離開你的手,附著到你觸碰的東西上。 血液離開身體,落到地板上、車上、天花板上、人的指甲下、衣服上或其它的什么地方,在這過程中,血液的運動狀態總是遵循各種物理定律,尤其是彈道學定律。 在刑事案件中,血液的飛濺和轉移往往是非常重要的線索
3、人體內血液的55%是血漿,其余的45%是血細胞: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紅細胞負責運送氣體,白細胞是身體的免疫系統,而血小板促使血液凝固。人活著的時候,跳動著的心臟不僅給身體內的細胞輸送血液,而且還能攪拌所有成分使血漿和血細胞混合。當心臟停止跳動時,攪拌的過程也就會終止,血液就會沉淀下來,這時皮膚上就會出現鐵青色或栗色斑點,也就是所謂的尸斑。 在這里穿插介紹一點點尸斑的有關知識。
4、尸斑是血細胞沉淀的結果,所以尸體的靠近地面的一部分肢體更容易形成這些鐵青色的斑點。也可以根據這個來判斷尸體有否被移動過。如果躺著的死者身體前面出現尸斑,則可以推斷有人在死者死亡數小時之后移動過尸體。 尸斑的形成也受壓迫皮膚的物體影響,衣服、有紋路的木板、床單、石頭等等都會以尸斑的形式在尸體上留下痕跡。 尸斑也是判斷死因的一種方式。比如,如果死者的死因是一氧化碳中毒,那么尸體上呈現的尸斑就會是櫻桃紅色的。
5、血液也是液體,它像所有其它液體一樣具有表面張力。一個血滴會被表面張力所產生的力量聚合在一起,不易被刺破或分開。這也就是液體滴在地上時周邊會呈現波浪形的原因。在空中墜落時,它因為表面張力而聚合在一起,在墜落的過程中不斷積累動能,當它墜落到地面而被迫破裂時,那股能量便會一瞬間釋放出來,將液滴弄破。同樣質量的液滴掉落的高度越高,形成的圓形的面積也就越大、周邊的波浪形也就越劇烈。
6、為了使血液滴下來,血滴必須足夠大,使得它的重量超過它的表面張力。一滴血液約0.05毫升。血液的任何物理性質都不受出血者的年齡、性別的影響,受害者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也不會對在犯罪現場留下的血液圖案有任何實質影響。
————————————————————————————————————————————————————————————————————————————
7、正如大家所知的,檢測犯罪現場的血跡的時間一般是看血液干涸凝固的程度。但是這個方法非常局限,因為已干涸的血液其實非常容易被再水合。
所以保護現場就顯得尤為重要。 血液是非常難清洗的。因為你再怎么洗,總歸是會留下微量的血跡能夠讓“魯米諾反應”有發揮作用的余地。(血液中的鐵催化魯米諾的發光反應,使試劑發出微弱的熒光。發光反應所需的血液劑量相當少,故而反應十分敏銳。)于是很多人便覺得血跡和指紋不一樣,似乎是個不怎么需要保護的證據。
8、妮科爾·辛普森(被害人之一)的喉嚨被刀割傷,造成了大量的失血。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了另外一位被害人身上。所以,說現場是個血海其實一點也不過分。
但是處理現場的警察非常不專業地破壞了很多證據。 首先,妮科爾被發現時是臉朝下倒在地上的。她頸部流出來的血液雖然淌了一地,卻沒有弄臟她的后背。而警方移動她的尸體的時候卻讓她躺在擔架上。而且在專業的司法鑒定之前就將她皮膚上的很多血跡沖洗掉了。這樣做如果是出于對死者的尊重,那當然是非常人道的,但是這樣的善舉卻最終導致兇手沒有被繩之于法,卻又是對被害人的大不敬;世事往往都是這樣難料。
9、大家有聽過“血霧”和“血柱”這樣的詞嗎?這兩種情況都是動脈受損出血的結果。血霧顧名思義,就是高速噴濺的血液形成了霧一樣的效果;這樣的結果一般出現在體表動脈受傷和槍擊之下。 槍擊事件中,我們時常會在現場找到高速噴濺的血跡,每一個小血斑的直徑都小于1毫米,這就是槍擊導致的“血霧”的痕跡。
但是有時高速噴濺痕跡也會是種假象,因為很多偶然因素會形成這種血跡。比如血液從高處滴落的時候被什么非平面的物體阻擋。 “血柱”留下的痕跡往往是最恐怖的。 大量內出血積聚在被害人體內的血液隨著兇器被拔出而一瞬間傾斜出來,將現場染成一片血海……
10、學過物理的人都知道,從運動著的物體中自然分離出來的一部分仍會保持著先前的速率運動;這就是所謂的“慣性”。同樣的事情也會發生在血液上。 從靜止不動的被害人傷口處滴落的血液會在地面上形成一個大致的圓形,而如果被害人在運動(逃跑或者被搬運),那么那些血滴滴落在地上時就會呈彗星一般的形狀,“彗尾”的指向便是運動的方向。
11、還有一種奇怪的血跡。 每一處血斑非常不平滑的邊緣顯示血液被噴到墻上(柜子上、天花板上等等。)時是有一定的速度的,但相較于高速噴濺,每個血斑的面積又太大了;而且這種血跡的整個面呈彎曲的長帶形,噴濺面的各個不同的血斑形狀又顯示血液的噴濺角度在不停地變化……
這種血跡是頭發之類的吸水柔軟物甩出來的。
而且這種血跡能為我們提供相當多的信息: 突然地角度轉變顯示第二次攻擊;帶狀的血液噴濺面顯示被害人試圖逃跑;圓環狀的血液噴濺軌跡顯示被害人試圖回過頭來反擊;上弦月狀的血跡顯示被害人曾猛地摔倒過…… 這種動態的痕跡對重演案件經過,尋找、搜集證據都是非常有用的。
2
17
分享
6914
0
|
發表于 2010-4-23 21:20:26
還有些別的么???
7296
0
|
發表于 2010-4-24 08:34:55
蠻不錯的 你說的應該是比較大的動脈破了后血才會飛濺吧
6485
0
|
樓主
|
發表于 2010-4-25 13:42:09
沒人嗎?自己在給自己頂一下好了
7890
0
|
發表于 2010-4-26 20:10:28
好可怕呀,不過學到了不少知識。
7890
0
|
發表于 2010-4-26 20:11:52
多發些知識,頭腦大了許多。
469
0
|
發表于 2010-4-26 20:35:31
其實如果總是只記IAIB的話是很笨的方法……
6538
0
|
發表于 2010-4-26 21:06:20
好屌 看完后會死的
8773
0
|
發表于 2010-8-31 20:55:33
哈,先收下,受傷都是常事,暫時還不會死~~
謝啦,羽翼
9453
0
|
發表于 2010-9-1 11:32:53
很好,有長見識了。
返回版塊
尚未登錄
高級模式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加入學院
回帖后跳轉到最后一頁
發表回復
分享
復制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