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草国产成人av片免费/香港三级日本韩国三级专线/国内自拍在钱/天堂国产女人av

回復

碎尸案件特點研究

樓主: 142835 | 查看: 8291 | 回復: 6

發表于 2021-4-28 11:00:14 | 2021-4-28 11:03編輯 | 發自安卓客戶端 發帖際遇
碎尸并非獨立的犯罪案件類型,而是屬于殺人案件的一種尸體處理方式,因其尸體處理方式具有殘忍性、獨特性、毀滅性,因而列為一種值得研究的尸體處理方法。
碎尸案件,則是指作案人實施殺人行為后,將被害人的尸體肢解或分割為數段或數塊的刑事案件。因此,碎尸行為必然之前有殺人行為,無殺人行為的碎尸,則涉及侮辱尸體,并非殺人案件所需研究的范疇。此外,部分新聞報道、學術研究有“分尸”說法,筆者認為碎尸與分尸并無嚴格區別,大部分公安民警、學者將碎尸與分尸視為同等概念,在學理上將尸體塊數和形狀進行概念劃分的觀點并無太大理論意義,因此,本文的碎尸也包括分尸。


一、碎尸案件的成因
(一)多因情感糾葛、經濟糾紛為主,此外也包括搶劫、綁架等刑事犯罪所引發的碎尸行為。
(二)兩性關系為主要關系,包括夫妻、情人、嫖娼關系之間的碎尸,也包括朋友、親戚、合伙人之間的碎尸,陌生關系為少數。

二、涉案人員特點
(一)被害人特點
多項研究普遍表明,女性被害人占大多數,在女性中,失足婦女占有較大比例。
(二)作案人特點
男性作案占大多數;青壯年的年齡為主;多數為1人作案,2人作案則為親屬、朋友幫助運尸、拋尸;無業者居多;女性作案人一般有預先投毒的行為。碎尸目的多為毀尸滅跡,從而逃避法律懲處,也有部分為了泄憤。
部分案件呈現出變態心理的作案人,其變態心理包括:切取女性性器官滿足自己、自己死后有女性陪伴等。

三、碎尸現場特點
(一)碎尸地點特點
絕大部分案件,碎尸地點以室內為最多,因為室內碎尸有充分的時間進行尸體分解,且較為隱蔽,碎尸的光線充足,被肢解的部位可以達到準確,斷面組織個骨骼較整齊,易于清洗,尸體很少有附著物。
室外碎尸因時間緊張和環境有限,斷面組織和骨骼切割、砍劈往往較亂,往往沾有較多的泥沙、纖維或植物。
碎尸地點一般選擇有水源的地點,便于清洗血跡。大多數情況,殺人現場與碎尸現場為統一現場。
(二)時間特點
大部分研究表明,碎尸時間一般選擇夜間。
(三)碎尸前的致死特點
多數死于機械性損傷,主要為顱腦損傷,多攻擊頭面部要害部位,迅速達到致昏致死。
機械性窒息手段包括勒、扼、悶;也有毒死后碎尸。但也有因為尸塊零缺,嚴重破壞,無法辨別死因的情況。
(四)碎尸工具特點
生活用具較為多見,菜刀、匕首類長刃銳器作為主要的碎尸工具,其次也包括斧頭、手工鋸等,極個別案件,存在電動切割機、絞肉機等機械性切割工具。有些案件,殺人工具也是碎尸工具。
(五)切割特點判斷碎尸工具
1、菜刀類:創口皮膚上留有較長的魚尾狀刀痕,肌肉斷離整齊,骨質上留有線狀砍痕或骨碎片,有時可在骨質的砍痕中檢見刀刃的金屬碎片。
2、匕首類:創緣皮瓣較少,多從關節處解開,骨質上無砍痕,在關節凹及關節頭上可見條形切痕和類三角形戳條狀劃痕。
3、斧頭類:創口皮膚上魚尾狀拖切痕較少,且較短,肌肉斷離十分整齊,骨質損傷嚴重, 明顯反映出切勢輕、砍勢重的特點。
4、手工鋸類:用于鋸斷較大的骨骼,附在骨質上的軟組織斷面參差不齊,在骨的斷面上可見一定規模的波浪起伏鋸齒痕。
5、小型屠宰刀:7創口皮膚上留有較短小魚尾狀拖刀痕,肌肉斷離面有梯狀層次,骨質上砍切痕十分輕微。
(六)碎尸塊數特點
碎尸塊數,并無統計學的規律可循。一般的離斷方法如下:
1、四塊分法:頭、上肢軀干、兩大腿
2、兩塊分法:頭、軀干;從腰部分離
其余有六、七、八塊的分法,更有甚者進行百塊以上的離斷。部分作案人將手指、腳趾均切斷,目的是為了防止根據指紋來確認尸體身份。
碎尸后毀尸的手段有毀容、焚燒、水煮、硫酸浸等,少部分案例呈現為碎尸后用絞肉機絞碎后倒入馬桶沖走,也有案件呈現為用切割機將骨質切碎,軟組織煮熟后倒入公共垃圾桶。
(七)碎尸部位特點
多在關節處,頸部和雙肩、雙髖、雙膝為主要部位,也包括腰部、乳房、陰部、雙肘、雙腕等。
(八)碎尸塊數、部位與作案人心理的關系
碎尸的塊數、部位,可反映出作案人的心理特征。多數碎尸是為了毀尸滅跡,但少數則碎尸后毀尸,進行毀容、剝皮、頭顱蒸煮、陰部切割、內臟摘除等殘忍行為,其目的也包含了一些泄憤因素。
關于切割方法與作案人職業特點的說法,其認為切割關節處、刀法細膩則可證明作案人具有解刨學知識,可能從事醫療、屠宰等行業。但是也有學者認為,切割關節處是大多數人的普遍知識,因為關節處容易切割,方便操作,并不能因此武斷作案人的職業范圍,其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此外,切割手法也可顯示一定的作案人心理。如用砍為主,則顯示作案人心理緊張,可能環境不夠隱蔽。而以切為主,則顯示出作案人心理穩定,環境較為隱蔽。
(九)碎尸后的行為特點
在室內碎尸,則有沖洗地面、粉刷墻壁行為,若家中地面有新鋪瓷磚、新鋪水泥,則有可能碎尸后將尸塊用水泥封于地面之下。
(十)碎尸后血跡分布特點
地面、墻壁、磚縫為主要分布地點,也有水龍頭、門拉手、掃帚、拖把、膠盆、下水道、床板、抹布、拖鞋、水桶等。
此外,部分碎尸后煮尸,是為了去除尸體內的血液。
(十一)碎尸后焚尸特點
碎尸后焚尸是為了徹底毀尸滅跡,但焚尸難度較大,有研究通過實驗來展現白酒、酒精、汽油、柴油、煤油所產生的焚尸作用。
利用3公升的汽油、柴油、煤油,可以將尸體皮膚、肌肉燒裂,若尸體存在助燃物如衣服、木柴等,可將其燒至碳化。但將整個尸體燒干凈,難度極大。
白酒、酒精焚尸,尸表火勢極小。此外,汽油在室內燃燒,易產生較大的爆炸聲,柴油、煤油則會產生滾滾濃煙。

四、拋尸現場特點
(一)拋尸地點特點
大部分研究顯示,拋尸地點以河邊、湖邊、海邊等流動水域的地點為高頻率地點,因為此類地點水體流動,且可以將尸體系上重物沉于水底,或者飄到遠處,不易被發現。
其他地點,則包括野外的污水溝、化糞池、垃圾堆、田野等人跡罕至的地方。
拋尸于水域的案例,應注意水流狀況,有可能出現河水漲潮而倒流,尸體漂至上游的情況,因此,在流域某處發現的尸體,其拋尸地點并不一定在上流。
在室內拋尸,則多見于將尸體埋藏于室內地下,用水泥塑封;亦或將尸體的軟組織切割分離,放入廁所馬桶內,流入化糞池。
(二)時間特點
多為夜間。
(三)距離特點
各項研究的距離,并無明顯的規律,但以省內為主。有研究表明,離殺人碎尸現場愈遠、尸塊愈集中,離殺人碎尸現場愈近,尸塊愈分散。
(四)拋尸運輸工具特點
以汽車最多, 且不易被發現;自行車, 三輪車, 徒手拋尸多發生在野外現場, 就近拋埋。
(五)尸體包裹物特點
包裹物包括尼龍編織袋、塑料袋、旅行包、衣物、紙、紙箱。依據包裹物確定碎尸現場和作案人是一條重要的偵查路徑,例如用包裹物上附著的木頭碎屑和裝修用五金標簽很快認定碎尸現場是該小區的一家正在裝修的房間, 從而確定了作案人。
(六)水域拋尸特點
水域拋尸,往往會系附重物,例如磚塊、石塊、水泥。
(七)尸體死亡時間推斷
1、利用胃內容消化程度推斷:一般來說,食后不久死亡,其胃內充滿未消化食物。食后l 小時左右死亡,胃內食物變軟。食后2一3 小時,胃內食物呈粘稠狀,尚能見到食物形態,并開始向12 指腸推移;食后4 小時,胃內容物呈乳糜狀,大部排入腸腔;食后5 小時以后,胃內容排空。
2、根據人體組織新鮮程度判斷:春秋季死后36小時—48小時開始腐敗,夏季死后24小時開始腐敗,冬季死后5—7天開始腐敗。
3、根據昆蟲學推斷死亡時間:人體在戶外死亡后10min 左右,各種蠅類就會在尸體的口腔、鼻腔以及創口上產下大量的卵。在21~27℃的溫度下,經過12—24小時蠅卵便孵化成蛆蟲。在30℃時, 經過8—14小時蠅卵便孵化成蛆蟲。在35℃以上時,尸體上的蠅卵很快就可變成蛆,數分鐘至數小時后便可以爬行。結合昆蟲發育狀態即可推算出昆蟲發育天數,進而推斷死亡時間。

五、死者身份推測方法
(一)推測尸塊是否為同一尸體,可進行碎塊連接,觀察斷端特征是否相同、是否吻合。此外,利用DNA檢驗也可判明。
(二)推測死者性別。通常采用對所發現的骨骼(盆骨、顱骨、下頜骨、胸骨、股骨)的特征及相關測量數據來推斷,有條件者可用DNA檢驗方法檢驗X或Y基因,可準確判定其性別。
(三)推測死者年齡。對成人而言,通過恥骨聯合面的形態變化,顱骨及其骨縫的形態變化,牙磨損程度等較為常用,其次是通過肋骨分析。
(四)推測死者身高。直接測量和推算法。直接測量需要收集齊所有尸塊。推算法則根據長骨(股骨、脛骨、肱骨)以及胸骨等的長度代入相關方程計算出死者的身長。
(五)推測碎尸的手段和兇器。根據尸塊斷離面骨骼及皮膚,肌肉的砍、切、剪、鋸等痕跡推斷尸解方式及工具。
(六)推測死者身份。顱像重合法,即將頭顱放入沸水中煮4小時,去除軟組織,保留顱骨,再將顱骨與生前照片重合檢驗,明確死者身份。

35

72

分享

| 發表于 2021-4-28 15:55:36 | 發自安卓客戶端
受教了 感謝
| 發表于 2021-4-29 13:15:13 | 來自小霸王手機
十分感謝
| 發表于 2021-4-30 13:34:38 | 發自安卓客戶端
不知道作者有沒有聽說過交換殺人這種東西,現在信息這么發達,很有可能有這種地下關系。
| 發表于 2021-4-30 17:12:08 | 發自安卓客戶端
謝謝分享已收藏
尚未登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加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