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草国产成人av片免费/香港三级日本韩国三级专线/国内自拍在钱/天堂国产女人av

回復

高中物理之牛頓運動定律

樓主: 151230 | 查看: 1791 | 回復: 32

發表于 2021-8-9 11:27:59 | 2021-8-11 13:22編輯 | 發自安卓客戶端
本文應該算是我在學習物理過程中總結的一些經驗吧,我在這里分享出來,希望對正處于高中學習階段的學員有用。文中可能有一些錯誤,如有發現還請指出。另外,本文為本人獨創,在轉載前還請和我說明一下。
正文部分
1.牛頓第一定律指出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而運動狀態的內容又包括了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即速度(矢量)】。應用:遇到線性x-t圖象的拐點時根據這一點可以快速判斷這個拐點對應的時刻受到了力的作用。  
2.矢量既要有大小有方向,又要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在解有關矢量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題時,可以較為精確地畫出各個矢量的大小和方向,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問題。
3.傳送帶模型中判斷滑塊相對于傳送帶的運動的狀況【即是加速是減速還是勻速】的方法:先根據絕對速度=相對速度+牽連速度【參考系的速度】,再根據摩擦力的方向是與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的,找到摩擦力【即水平方向合外力】的方向,進而確定滑塊水平方向的加速度方向,問題得到解決。例如圖示:
規定向左為正方向
把滑塊放上傳送帶的一瞬間有:                   v相=v絕-v牽=v0-(-v)=v0+v
易知:v相方向向左,大小不為零
由摩擦力的方向是與相對運動趨勢方向或相對運動方向相反,可知:
f的方向向右,因此加速度的方向向右
因此滑塊放上傳送帶后的運動的狀況是做減速運動。
注:此處不考慮傳送帶的長短,只是為了更清晰地了解滑塊放上傳送帶后為何加/減速。
4.我把超重現象、失重現象、完全失重現象歸結為超出重力的作用效果、低于重力的作用效果、完全失去重力的作用效果【物體對支持物的彈力(壓力)的大小發生了變化同時支持物對物體的彈力(支持力)發生了變化】。
5.系統與整體的區別:系統對系統內的物體的加速度沒有要求,而整體要求整體內的物體加速度相同。
6.在解一些物理題時,不能憑借自己的感覺,盡可能嚴格地遵守已知的公式和定理,可能會避免一些錯誤。
后續可能還會有所補充,有什么建議還請提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圖片或附件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學院

17

16

分享

| 樓主| 發表于 2021-8-12 21:43:43 | 2021-8-13 13:56編輯 | 發自安卓客戶端
補充:7.傳送帶問題的理解思路
拋開題目給的所有條件,只看v0【矢量】、m、v傳、L,規定傳送帶速度方向為正方向。
判斷滑塊放到傳送帶上后會如何運動(目的1)
                          ↑
通過滑塊放上去后的相對地面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在這里可認為是絕對速度)如何變化來判斷
                          ↑
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如何變化取決于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或加速度[因為根據牛一定律,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或是力是產生加速度的原因),而在這里水平方向上滑塊只受摩擦力這一個力]
                          ↑
根據摩擦力產生的條件(1.壓力2.相對運動或有相對運動趨勢)和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與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首先壓力存在,再去尋找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
                          ↑
根據v絕=v相+v牽,那么v相=v絕-v牽,可以解出在滑塊放上傳送帶的一瞬間v相的大小(數值)及方向(正負)
                          ↓
根據v相的方向求出摩擦力的方向(或加速度的方向)
                          ↓
判斷滑塊在放上傳送帶后做的運動的類型
———————————————————
判斷滑塊在傳送帶上運動的最終結果(目的2)
根據前提大致分三種情況:v0=0,v0≠0且v0與v傳同向,vo≠0且v0與v傳反向,由于情況過多以及需結合具體題型分析在這里不一一列舉,需注意的一點是若不知道滑塊是否在傳送帶上停止加速,需先假設傳送帶無限長,然后求出滑塊的加速距離與傳送帶的長度進行比較。
1 | 發表于 2021-8-13 14:47:49 | 發自安卓客戶端
感覺高中物理題沒有初中的有趣,刷刷題很多題都能做,不用什么思維的
[已注銷]
該學員已被刪除
1 | 發表于 2021-8-14 23:06:20 發帖際遇
我覺著相對運動那里不如說可以簡化成“同向減,反向加”
1 | 發表于 2021-8-17 09:59:40 | 發自安卓客戶端
秒啊
| 樓主| 發表于 2021-8-17 23:47:25 | 發自安卓客戶端
補充:8.彈簧兩端連有物體時Δx不能突變,因而由于F=kΔx彈簧彈力不能突變,否則不能突變;對于細繩而言,它上面的彈力是可以突變的。
| 發表于 2022-1-8 06:45:12 | 發自安卓客戶端 發帖際遇
厲害了
| 發表于 2022-1-8 08:39:13 | 發自安卓客戶端
謝謝分享
| 發表于 2022-1-9 20:37:14 | 發自安卓客戶端
感謝分享
| 樓主| 發表于 2022-1-15 12:10:42 | 發自安卓客戶端
放假了,好久沒更新,現在更新一下補充:8.機車啟動模型:顧名思義,啟動即是從靜止(V=0)到運動(V≠0)的過程,即V的大小由0到大于0的過程,結合P=FV不難看出:整個過程中V的大小是單調遞增的(不是嚴格單調遞增,畢竟速率計上有速率上限)且可以通過人為直接調節P和F間接調節。在兩種機車啟動模型中,直接調節P和F的方式分別是加油門和在油門踩到底時換擋降低輸出的力。
返回版塊
12
尚未登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加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