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草国产成人av片免费/香港三级日本韩国三级专线/国内自拍在钱/天堂国产女人av

回復

法醫病理之尸體變化

樓主: 115694 | 查看: 1萬 | 回復: 26

發表于 2021-9-17 22:23:42 | 發自安卓客戶端
說明:法醫檢案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根據死者死后尸體變化來推測死后經過時間,來為案件調查提供依據。
定義:尸體變化是指人死后在內外因素的作用下發生一系列有規律的變化所呈現出來的現象,稱之為尸體現象。
分類:法醫學將尸體現象分為早期尸體現象、晚期尸體現象(又稱腐敗型尸體現象)和特殊尸體現象(又稱保存型尸體現象)。早期尸體現象有尸冷尸斑尸僵等,晚期尸體現象有尸綠(尸綠就要用綠色的嗎o(′^`)o)、腐敗血管網腐敗氣水泡腐敗巨人觀白骨化等,特殊尸體現象有干尸尸蠟霉尸等。
注意:但死后的尸體變化(簡稱尸變)又受到各種不同的環境因素的影響而變化(加速變化、減慢變化和停止變化),常常造成推斷出來的死亡時間誤差過大,尤其是利用晚期尸體現象和特殊尸體現象推測出來的死亡時間誤差更大。

接下來我會簡單的說明下尸體現象
然后先上尸體變化推測死亡時間(推測不可能精準)
【10小時以內】尸體體溫每小時下降1℃
【10小時以上】體溫每小時下降0.5℃
【2~4小時】尸斑開始出現
【6~8小時】尸斑指壓退色
【15小時左右】尸斑發展高峰
【1~3小時】尸僵開始出現
【12~16小時】尸僵發展高峰
【24~36小時】尸僵開始緩解
【3~4日】尸僵消失
【8~12小時】角膜輕度混濁
【48小時】不能透視瞳孔
【24~36小時】下腹部出現尸斑
【2~4日】出現腐敗靜脈網和腐敗水泡
【5~6周以上】成人白骨化
【3月以上】成人木乃伊
【一年左右】全身尸蠟化(水中)




開始詳細了解吧
接下來我會針對不同的現象來說


1.尸僵
<1>含義:人死后,全身肌肉經過一段時間的松弛后,逐漸出現僵硬強直,使各個關節固定,如口不能張開,頸不能彎,四肢不能伸曲等,這種死后肌肉強直的現象,稱為尸僵。
<2>作用:尸僵是早期尸體現象之一,雖只在一處(如下頜)出現,即能確定死亡。所以常根據尸僵的發展估計死亡時間,推測臨死時的姿勢及死亡原因等。
<3>分類:其發展順序有下行次序(下降型)和上行次序(上升型),前者由咬肌、頸肌開始,其次為顏面股,以后為軀干、上下肢;后者由下肢開始,逐漸向上發展。
<4>影響因素:
要受到周圍環境溫度的影響。周圍環境溫度越高,則尸僵出現越早,消失也越早,反之,則尸僵出現越遲,消失也越遲。
其次,要受到自身身體狀況的影響。老年人、兒童、體弱者的尸僵因其肌肉不發達,故出現較早,消失也早,程度也不強。嬰兒有時在死后10~30分鐘即可發生尸僵。成熟嬰兒的尸僵較明顯,末成熟嬰兒的尸僵較弱,持續的時間也短,所以有時不易察覺。成年人肌肉較發達的人,其尸僵出現得較慢.維持時間較久。
要受到死因的影響。痙攣性藥物中毒,破傷風,刎頸,槍傷,觸電,敗血癥或消耗性疾病能促進尸僵的發展,尸僵發生早,消失也早.磷中毒和蕈中毒以及水腫,肌肉麻痹者,因肌肉變性,尸僵出現慢,程度弱。
<5>時間:1~3小時開始出現,4~6小時擴展到全身,12~ 15小時發展到高峰,尸僵持續24~48小時后開始緩解,尸僵緩解的順序與尸僵形成的順序相同,即先發生尸僵的肌群先緩解.尸僵的完全緩解多數情況下都發生在死后3~7天。






2.尸冷
<1>含義:人體的正常體溫,是由體內的產熱散熱而保持動態穩定的,一-般在 37°C左右,人死后,新陳代謝停止,體溫不再產生,但仍繼續散熱,導致尸溫逐漸下降,尸體變冷的現象。在最初數小時,冷卻迅速,待尸溫與周圍環境溫度接近時,冷卻速度變慢,尸體表面的溫度往往可降到低于周圍環境溫度,稱為尸冷。
<2>作用:尸冷對確定死亡無多大意義,但對估計死亡時間具有一定參考價值。人死后,尸體溫度會組建下降,尸冷有一定的規律性,故根據尸體溫度可推斷死亡經過時間。
<3>影響因素:
第一點,環境溫度(溫度、濕度、通風、雪地、水中、傳導物) ,尸冷形成的快慢,與尸體內在和外界因素有關:周圍環境溫度越低,尸溫發散越快;
第二點,尸體本身情況(胖瘦、青壯年) ,裸露尸體尸冷較快,衣著較多的尸體尸冷較慢;小兒和老年人的尸體較成年人的尸體容易冷卻;肥胖者較瘦弱者尸體冷卻慢;
第三點,死因,一氧化碳中毒和機械性窒息死者尸體冷卻也緩慢,甚至有些疾病(如高熱傳染病、日射病等)死者,體溫不僅不下降,反可暫時上升。但慢性消耗性疾病,尸體冷卻較快;尸體的尖端較軀干冷卻快;體表較內臟冷卻快。
等等············
<4>測量方法:通常以測量直腸溫度為標準尸溫。測量時溫度計應插入肛門6-7cm。每小時測量一.次。
<5>時間:通常成人尸體在16~18C室溫下,10小時之內,每小時下降一-度; 10小時后每小時下0.5 C;而24小時后,尸體溫度與環境溫度相同。
例子:成人尸體在16-18"C室溫下尸體直腸溫度變化幅度
體溫變化幅度                                     死亡時間
平均每小時尸溫下降1°C左右                   死后10小時內
平均每小時下降0.5°C                          死后10小時后
尸溫與環境溫度相同                            死后24小時后
死后經過時間=37C-直腸溫度/0.83X系數
公式中的系數,春秋季節為1;夏季為1.4;冬季為0.7。











3.尸斑
<1>含義:是由于人死后血液循環停止,心血管內的血液缺乏動力而沿著血管網墜積于尸體低下部位,尸體高位血管空虛、尸體低下位血管充血的結果,尸體低下部位的毛細血管及小靜脈內充滿血液,透過皮膚呈現出來的暗紅色到暗紫紅色斑痕,這些斑痕開始是云霧狀、條塊狀,最后逐漸形成片狀,即為尸斑。
<2>作用:明顯的尸斑可以作為診斷死亡的確證;尸斑的分布位置、反映壓迫物的花紋,能夠提供死亡時尸體的位置、姿式、停尸物表面形狀的情況,還可以判明尸體有無變動和變動的時間;根據尸斑發展的規律,可以比較準確地判斷死亡時間;尸斑的顏色、濃談、程度,可以為死亡分析提供依據;根據尸斑的范圍、濃淡,可以判斷尸體內的血液量,等等。
<3>尸斑的分布位置:
(1)尸斑的分布位置與尸體的姿勢直接相關。
如仰面平臥的尸體,尸斑出觀在枕部、頂部、背部、腰部、臀部兩側和四肢的后側,有時也見于尸體側面,甚至.上面的傾斜區如鎖骨上部。
俯臥的尸體,尸斑分布在顏面、胸部、腹部和四肢的前面,此時兩側眼結膜也往往呈瘀血狀。
處于立位的尸體,如懸吊的尸體,尸斑出現在下肢、下腹部和上腹的遠端,多呈紫紅色或暗紫紅色;
如將尸體翻轉,原尸斑逐漸消失或轉移,而在新的低下部位又重新出現。
(法醫檢驗尸體時,往往根據尸斑的分布位置來判斷尸體停放的位置)
<4>尸斑的顏色:皮膚色素的深淺,對尸斑的顏色也有影響,膚色淺的尸體,尸斑顏色就要鮮明些,膚色深的尸體,尸斑顏色就要暗淡些。
尸斑的顏色取決于血液和皮膚的顏色。我國人的尸斑通常是紫紅色,一氧化碳中毒的尸體,因為血液中含有大量鮮紅色的一氧化碳血紅蛋白,故其通過皮膚透出的尸斑呈櫻紅色。凍死、氰化物中毒的尸體,因其體內氧利用不足,血液中含有較多的氧合血紅蛋白,故其透過皮膚呈現出來的尸斑呈鮮紅色。在水中或處于冷凍條件下的尸體,因氧氣滲透入皮下血管內,形成氧合血紅蛋白,故其尸斑呈紅色或淡紅色。燒死尸體因生前吸入一氧化碳,未燒焦部分的尸斑呈櫻紅色。氯酸鉀和亞硝鹽中毒時,因形成高鐵血紅蛋白,故尸斑呈灰褐色。白色人種和黑色人種膚色不同,尸斑的呈現程度也不同。黑色皮膚可以掩蓋尸斑顏色。隨著死后變化的發展,尸斑的暗紫紅色逐漸轉為淺綠色和綠色,與腐敗尸體的顏色相融合。(血液的墜積有一個量變的過程,所以尸斑的顏色是逐漸顯現并加深的)
特殊情況:
(1)在法醫尸體檢驗的實踐中,常常有在尸體低下部位見不到尸斑的情況。
這主要是受壓的緣故。尸體低下部位受壓處,如與硬面接觸被壓成扁平狀的胛部、背部、骶骨部、臂部及腳后跟部等,由于毛細血管內的血液被壓到其他地方而沒有尸斑形成,檢驗中見到的往往呈蒼白色,若襯墊物的硬面不平,則尸體受壓處的皮膚可留下與襯墊硬面相一致的蒼白區,而沒有受壓的地方仍有尸斑。這樣,暗紫紅色的尸斑與蒼白色的印痕相映,更加清晰。此外,褲帶結扎的地方,衣服折疊的地方,或者皮膚皺褶的地方等,也因壓迫而無尸斑的形成,并可留下與壓迫物相一致的印痕。
溺死的尸體由于毛細血管受冷水刺激發生收縮,加之尸體在水中浮動翻轉,所以,尸斑常常出現得較慢,而且比較弱。
(2)尸體的血液性狀是死因決定的,它對尸斑出現的速度和程度也有直接的關系。
窒息死或者急死的尸體,因其死亡是極短時間的事情,血液呈暗紅色流動性,所以尸斑出現的速度快,程度強,多呈暗紫紅色。這類尸體尸斑常出現于死后1~1.5小時,早者30分鐘即可出現,8~10小時就可發展到擴散期。由于尸斑出現的速度快、程度強,這類尸體的尸斑處還常見斑點狀出血。
與此相反,死者若是死于嚴重貧血和急性失血,則因其血量少,故尸斑出現速度慢程度弱,顏色也淺,甚至可以不顯現。
<5>時間:根據時間不同可分為墜積期、擴散期及浸潤期三個階段。
第一期在死后1-3小時開始出現,歷時12小時表現為淡紫紅色小點、小條、小塊狀。它的特點是.指壓褪色,而且變動尸體位置可出現新尸斑。(墜積)
二期尸斑死后12 小時出現,表現為融合成大片狀,它的顏色加深,特點是指壓稍微褪色,變動尸體位置不易出現新的尸斑。(擴散)
三期尸斑在死后24小時出現,布滿尸體低下部位,呈暗紫紅色,指壓不褪色,切開尸斑處皮膚無血液流出,并且變動尸體位置不形成新的尸斑。(浸潤)


(一)墜積期
時間:死后1-3小時開始出現歷時12小時。
表現:淡紫紅色小點、小條、小塊狀。
特點:①指壓褪色,解除壓力后又可恢復原色;②變動尸體位置,尸斑可轉移,即在變位后尸體的低下未受壓部位可出現新的尸斑,原尸斑可逐漸消失;③切開尸斑處皮膚可見血液從血管內流出,用紗布易擦掉。(此法可與皮下出血鑒別);④組織學特點為局部皮膚真皮與皮下毛細血管高度擴張充滿血液,血細胞外形完整,相互緊靠。

(二)擴散期
時間:死后12小時出現。
表現:融合成大片狀顏色加深。
特點:①指壓尸斑部分褪色;②改變尸體位置,原尸斑不消褪,可有淺淡新尸斑形成;③切開尸斑處皮膚,組織間隙有淺黃色或紅色液體流出,紗布不易抹去;④病理組織切片檢查,可見血管腔內紅細胞破碎或均質狀物,HE染色呈橘紅色;血管壁與血管周圍組織也染成同樣顏色。
(三)浸潤期
時間:死后24小時出現。
表現:布滿尸體低下部位暗紫紅色。
特點:①尸斑固定,指壓不退色;②變動尸體位置尸班位置不形成新的尸斑;③切開尸斑處皮膚切面無血液流出,組織呈紫紅色;④組織學檢查見血管周圍組織呈紅色,真皮亦染











4.超生反應
<1>含義:超生反應是生物個體死亡后,其器官、組織和細胞在短時間內仍持某些活動功能,對外界的刺激(如機械 刺激、電流刺激或藥物刺激等)發生一定反應的能力稱為超生反應。人和動物死亡后都有一定的超生反應,但不同的個體之間和各個器官組織之間的超生反應持續時間和程度有別。
<2>常見的超生反應和表現:①瞳孔反應,人死后約4小時內,曈孔對注入結膜囊的藥物如阿托品有散瞳反應。②斷頭反應,頭顱自頸部與軀干分離后約十余分鐘內.可觀察到眼球、口唇及下頜運動,軀干部痙攣等。③骨骼肌超生反應,人體死后兩小時內刺激骨骼肌可使其收縮。④心肌收縮,人死后心肌的興奮性可保持一定時間。⑤腸蠕動,死后數小時仍可見到腸蠕動。⑥精細胞活動,死后30小時內,精細胞仍有活動能力等。各器官組織的超生反應持續的時間有一定的差異性,據此可推測死亡經歷時間。
<3>時間:
4小時內瞳孔對阿托品和依色林能起擴瞳和縮瞳反應
8-12小時骨骼肌能在機械刺激的作用下發生收縮
12小時或者更長時間皮膚豎毛肌遇冷水刺激發生收縮,皮膚呈現出“雞皮疙瘩”30-70小時精子在死者精囊內仍然保持活動能力







5.毀化現象
尸臭
<1>含義:尸指尸體腐爛后散發的惡臭味道。常溫下,死亡后3~6小時,腸道內的腐敗菌繁殖生長,開始產生腐敗氣體,放出腐敗臭味,稱為尸臭。腐敗氣體除含氧、氮、氫、二氧化碳、甲烷外,還含有氨、硫化氫等具有強烈臭味的成分。由于大量腐敗氣體的產生,先使結腸高度膨脹,并向上部腸管擴延,腹部高度膨脹隆起。尸臭從口、鼻、肛門溢出。尸臭主要是腐胺和尸胺的味道。
<2>時間:一般死后3~6小時左右可聞到尸臭
尸綠
含義:尸綠是尸體皮膚上出現的污綠色斑痕。這是由于腸管中的腐敗氣體硫化氫和血液中血紅蛋白結合成硫化血紅蛋白,或與從血紅蛋白中游離出來的鐵結合成硫化鐵,透過皮膚呈現綠色。因回盲部糞便呈液狀,細菌容易繁殖,腐敗分解較早較多,故尸綠首先出現于右下腹部、右季肋部和鼠蹊部,漸漸擴展到全腹壁,最后波及全身。尸綠通常于第一晝夜末開始出現。
時間:在春秋季節約于死后24小時,夏季約于死后12小時,冬天死后72~ 120小時開始出現。
腐敗性腹部膨脹
<1>時間:在春秋季節于死后8~10小時,夏季于死后4~5小時,冬季于死后48~72小時開始出現。


(4)腐敗血管網
<1>含義:腐敗血管網是尸體在腐敗過程中表面所呈現的污綠色網狀血管。是尸體現象之。這一現象是由于體腔、內臟血管中的血液,因受腐敗氣體的壓迫流向體表,致使皮下靜脈擴張,充滿污綠色腐敗血液所形成的。切勿誤為細條狀的致傷物打擊形成的外傷或肝硬變引起門靜脈增高時所表現的側枝循環。
<2>時間:在春秋季節于死后48~72小時,夏季于死后1~2天,冬季約于死后7天開始出現。

(5)腐敗水泡現象
<1>含義:尸體腐敗過程中會產生大量腐敗氣體,充斥于組織空隙,使組織液受壓而滲出,在皮膚表層形成水泡。繼而水泡破裂,表皮脫落,露出污穢暗紅色真皮。
<2>時間:在春秋季節于死后3~5天,夏季于死后1~2天出現,冬季一般不出現腐敗水泡。
(6)腐敗巨人觀
<1>含義:形成巨人觀的為高度腐敗的尸體,由于其全身軟組織充滿腐敗氣體,顏面腫大、眼球突出、嘴唇變大且外翻、舌尖伸出、胸腹隆起、腹壁緊脹、四肢增粗、陰囊膨大呈球形、皮膚呈污綠色、腐敗靜脈網多見,皮下組織和肌肉呈氣腫狀,有的手和足的皮膚可呈手套和襪狀脫落,整個尸體腫脹膨大成巨人,難以辨認其生前容貌。這種現象稱為腐敗巨人觀。
<2>時間:在春秋季節于死后3~7天,夏季于死后2~3天,冬季于死后15~30天開始出現。

(7)白骨化
<1>時間:在盛夏季節,尸體軟組織液化消失僅存尸骨,需一年左右的時間,在有蠅破壞的情況下,時間更會縮短。
注意:小孩因為身體含水量高所以腐爛速度會更快點。(至于快多少,在下知識有限)

















6.保存現象
干尸
<1>含義:若尸體急速喪失水分,微生物繁殖受阻,尸體皮膚呈黑褐色皮革樣化,軟組織干燥菱縮變硬,體重為原重量十分之一。這種保存型尸體即干尸。干尸一般是置于頂樓上,埋于干燥而顆粒粗大的土壤和沙土中的尸體。
<2>時間:尸體完全干尸化需要6-12個月
尸蠟
<1>含義:尸體停放在水中或潮濕的土中,與空氣斷絕,體內脂肪發生變性,變成灰黃色蠟樣物(尸體皂化)。尸體硬度有的軟如黏土,有的硬如石膏,并放出腐敗奶酪樣特殊惡臭。
<2>時間:形成明顯的尸蠟需3-5周,尸體形成完全尸蠟需10-12個月。
綜合使用
我不列了
啊啊!
!!!
!!!!!!!!
!!!!!!!!!!!!!!!!!
你自己用
學會自己使用
我好累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圖片或附件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學院

201

307

分享

1 | 發表于 2021-9-18 00:34:54
手動點贊
| 發表于 2021-9-18 04:30:03 | 發自安卓客戶端 發帖際遇
給幼教點贊
1 | 發表于 2021-9-19 11:06:10 | 發自安卓客戶端
手動點贊
| 發表于 2021-9-29 16:38:53 | 發自安卓客戶端
收藏
| 發表于 2021-10-2 19:45:06 | 發自安卓客戶端
點贊
| 發表于 2021-10-6 08:21:39 | 發自安卓客戶端
收藏夾里吃灰吧
| 發表于 2021-10-7 11:01:39 | 發自安卓客戶端 發帖際遇
手動電贊
| 發表于 2021-10-10 00:05:29 | 發自安卓客戶端
長見識了
頭像被屏蔽
| 發表于 2021-10-25 10:43:50 | 發自安卓客戶端 發帖際遇
收藏了
返回版塊
123
尚未登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加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