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創作推理題(推理小說)時一般需要完成兩個部分的構思,一是詭計、邏輯等關鍵推理元素,二是故事發生的背景與設定。對于一道推理題來說,其關鍵推理元素是必不可少的核心,但想要將其更好的展現出來就必須要有一個合適、完善的故事載體。
那么如何快速構思出一個相對完整的故事載體呢?
首先,如果你是打算先構思故事背景,再設計推理手法,那么我建議使用“點面延伸法”。顧名思義,這是指由幾個關鍵點逐漸豐富延伸出整個構圖的創作方法。
我就以我曾經解答過的一個題來舉例,題目是解讀以下幾個詞的意思:墻-眼睛-膝蓋,答案很簡單,就是wall-eye-knee,即“我愛你”,但我并沒有這樣解答(因為我不太擅長密碼解讀),而是用“點面延伸法”將其擴展成一個故事背景。
那么我是怎么具體擴展的呢?
首先,我們要分析這幾個詞所代表的含義: 何為墻?是能夠阻擋外來事物的一種屏障。
何為眼睛?是洞察世間萬物最直接的一種方式。
何為膝蓋?是支撐人體自由行走必不可少的一種結構。然后,我們要尋找它們之間存在的內在聯系,可以是空間聯系、時間聯系,也可以是因果關系、組成關系等等。 這里我選擇了較為簡單的空間聯系,由各個詞的位置關系可以看出,眼睛位于墻與膝蓋之間,視線所到之處只有墻與膝蓋。那么我們不妨想象一下,如果把整個布局以膝蓋為中心環繞一圈,就形成了一個以墻為界限的封閉空間。 那這樣會造成什么結果呢?
可以很自然的得出:墻內的人們會無法看到墻之外的世界,同時墻之外的事物也無法進入墻內。 如果再更深入一步的分析的話,可以得出:墻既保護了墻內的人,也限制了他們的自由。 至此它們之間的聯系分析的差不多了,接下來就是賦予其動態的延續,即在這樣的一個設定下究竟會發生什么事呢? 我們都知道人是有好奇心的,墻內的人們會試圖探查墻外的世界,但僅憑肉眼是無法洞穿厚厚的高墻的,于是就有人想要逃出這個牢籠,他們想盡各種辦法,攀登、鑿穿、遁地……但卻未能成功過。 當然只是這樣還遠遠不夠的,我們還需要一個矛盾點或者是對立面來使其更完善,更豐富。 就比如:雖然有很多人向往著自由,想要走出墻外一探究竟,但是墻內的首領卻對外面的世界毫不關心,他看到人們都不誤正業,每天都在思索如何離開這里,對此他很是擔心,而此時首領的一位手下為他提出了一個建議。 這就是一個矛盾對立點。有問題,就得有辦法來解決,那么手下為首領提出了什么建議呢? 這個就需要我們來發散思維,大膽想象,譬如一個不由而來的傳言: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妖魔鬼怪,墻是神為了保護他們而設下的屏障。 而后我們只需要再將其具體化,做更深一步的補充:漸漸的人們開始相信這個傳言,并將保護他們的墻尊稱為“天幕”,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傳言也逐漸模糊,天幕被逐漸神化,并成立了“天幕教”,所有人都必須信奉天幕教,他們每天都到墻邊跪地禱告,祈求天幕能夠保佑他們一生平安,風調雨順。各種重大儀式也要在墻邊舉行,喜事喪事、判決執行、節日慶典…… (為什么我會選擇“天幕教”這一意象呢?因為在很多宗教中祈禱時都會雙膝跪地,如佛教,猶太教等,這就與題目中的膝蓋聯系上了。)
就這樣,一個相對完整的背景故事就完成了,之后只要再構思一下在此背景下發生的案件與手法即可,例如這里的首領被人所殺,而其中又與天幕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等等。
這就是一種基本構思的方法“點面延伸法”,倘若你是先構思好作案的手法再構思背景,那就期待我的下一篇介紹吧!因為如果篇幅太長可能會勸退一部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