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草国产成人av片免费/香港三级日本韩国三级专线/国内自拍在钱/天堂国产女人av
論壇
排行
專題
Collection
學院設施
登錄
加入學院
搜索
本版
用戶
每日簽到
任務中心
勛章中心
發帖際遇
貝殼夢
PassWord
RoseTta
海龜湯之謎
邏輯訓練場
創作·學堂
寫作雜談
回復
寫作雜談
樓主:
165504
|
查看:
4100
|
回復:
32
查看:
4100
|
回復:
32
[謎題創作經驗]
寫作雜談
簡潔模式
165504
發表于 2021-10-24 09:55:27
|
2021-10-24 21:25編輯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寫下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作為個人創作歷程的總結,僅供參考。
首先要寫在前面的是,雖然我喜歡推理,但是并不希望在現實生活中出現真實的謀殺案,可能正是基于這個原因,相較于站在殺人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殺人,我更擅長的是為什么要殺人。
這也與我喜歡社會派有關,我認為凡事必有因,即便是隨機殺人也會有誘因,如果參考現實中的案例的話,像是綠河殺手、泰德邦迪這樣的典型,無論是兒時生活的壓抑,還是情場失意的刺激,都為他們的殺戮埋下伏筆,這些都應該在文章中得到映射,而被害者也因與之特點相符,這樣才能讓文中殺手一角更為立體、真實,而不是毫無緣由的拋出具尸體后,羅列疑點,便草草開始,盡管大多數作品受篇幅影響只能如此,但這部分即便不通過文字描述,也應該通過角色互動或者心理活動得到映射,只有把角色當成真實存在的人,才能盡可能的把他塑造成型,當然,我自己也沒能做到這一點,還在繼續努力的路上。
在我之前的科普中也提到過,推理小說戒律的制定,唯一的核心就是為作者服務——并不是約束作者,而是更好的幫助作者保證小說讀者的參與感,只有在保證公平性的前提下,讀者參與小說的推理才會有趣味性,畢竟誰也不想在自己經過深思熟慮后確定的兇手,竟然只是一個被幽靈附身的傀儡吧?
但是推理迷題與推理小說并不完全相同。
小說的本身是一個已經完美的故事,其在作者創作完成之后,就已經達成了“閉環”。
但與之相對的迷題,則是要充分保留答題者參與的空間,并且推理迷題本身并不需要依靠銷量為作者獲利,但著并不是說趣味性就不重要了,尤其是眾多大賽里動輒萬字的迷題,如果沒有一定基礎的趣味性在其中,對于答題者而言也是一種煎熬吧?
話說回來,只要明確推理小說和推理迷題的區別,就會清晰的認識到推理小說戒律對于推理迷題來說,其中絕大部分并不適用。
推理迷題的解答者從當的是與偵探角色相對等的“偵探”一角,而對于推理小說來說,我們很像一個旁觀者,是一名可以隨著偵探角色活動的路人,這兩者的體驗是完全不一致的。
但是這又與創作有何關系呢?
我認為推理迷題如果死板的依照推理小說的戒律進行創作的話,只會給自己套上不必要的枷鎖,推理迷題唯一的基礎規則應該只有一個——使答題者能夠獲得與“偵探”角色相對應的信息量。
說到這里,就不得不簡要的說明我對于推理的看法。
我認為推理實際上就是處理信息——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總結信息→得出結論,這是一個推理的完整過程,就如同現實中的警察需要親臨現場進行勘察一樣,對作者提供的信息進行真別篩選的首要條件,就是收集作者所提供的信息。就如同在做語文的閱讀理解一般,篩選出“關鍵詞”——也就是線索。
在現實之中,線索不會直接貼在犯罪現場的墻上,同樣需要“偵探們”自己去發掘。
綜上所述,這就是我進行創作的基礎認知——我作為作者的首要目標,是把完整的案件故事,傳達給作為“偵探”的答題者們,而破案則由答題者們自主進行。
那么接下來就是作為作者的我需要考量的事情。
如何把案件完整、生動的再現給答題者?
我選擇了模仿新本格的創作特點——虛構世界。
如開篇所說,我并不希望現實中發生案件,而且涉及到現實因素的話,總會有這樣那樣的顧慮的,不是嗎?
但如果存在一個以現實為模板進行刻畫的虛構世界的話,那它不正是一個完美的“案發現場”嗎?在這里不需要擔心人種問題、宗教問題、國別問題,也不需要在意時差的換算、時區之間季節、日出時間等等的“多余問題”——所有的一切都應該以故事本身為核心進行設計——這樣既能方便答題者更好的理解,也可以簡化自己的創作過程,避免過于復雜的背景產生邏輯上的漏洞。
就好比發生在“美國”的案件我可以用我國的時間進行描述:“早上的理查德在公寓頂層的套房中醒來,從熟悉的位置拿起鬧鐘,已然到了上午7:50,如果不趕緊出發的話,就會錯過銀行的報告會議。”
作為作者我不需要去考慮美國的早上是否從7:50開始,即便西海岸的洛杉磯與東海岸紐約之間時間不一致,只要與我的題目無關,就無需理會,除非我需要特意強調了查理茲在空間上進行了跨時區的移動,但即便是這樣,使用“四個小時后,皮特從倫敦坐飛機來到了這里,此時已經是下午13:50”這樣的寫法,也更容易接受不是嗎?
只要不出現有悖于常識的錯誤,像是身為美國人的理查德,早餐竟然是豆漿油條小籠包,還會在用餐后閱讀最新的北京日報等等,如果要有這樣的設定的話,那么理查德就需要有一個中國通的身份,并且還因為業務方面要與中國客戶接觸,所以會經常了解中國的新聞,即便這件事發生在2020年,也不必因為中美貿易關系而排除這樣的設定,因為在虛擬的世界中,可以讓這件事從未發生,尤其是以我國為背景的創作,畢竟在中國偵探事務所可是違法的呢。
總之,虛擬世界作為背景進行創作,可以讓一切都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
在進行創作之前,我會先確定好故事的核心內容,這點在寫小說時也是同樣的。
那么怎樣的核心內容更能吸引人呢?
那就是沖突:
角色與角色之間的沖突——福爾摩斯與莫里亞蒂。
情感與情感之間的沖突——《祈禱落幕時》中,淺居博美殺害父親的原因,正是出于對父親的愛。
時間與時間之間的沖突——《22年后的自白》中,同22年前殺人事件兇手之間的博弈。
還有更多像是沒有毒藥的毒殺,本來應該死的人沒死,找不到兇器的密室,大庭廣眾之下的扼殺,高智商警探想盡辦法讓低智商偵探破案之類的沖突。
如果一直都是平平淡淡,打十只史萊姆升到2級就能出村,獲取寶劍后尋找同伴,只要按部就班就能打到魔王的游戲,就會很無聊叭?
但是當你發現同伴就是魔王,寶劍其實是假的,新手村根本出不去等等出乎意料的事情時,故事不就開始有意思了嗎?
在設定好核心之后,就要以此為基礎進行創作了。
我的習慣是提出問題,然后解決問題。
像是一開始我所說的,為什么要殺人?
如果不是沒得選的話,哪個正常人會無緣無故的犯下殺人這樣極端的罪行呢?
如果是變態殺人犯,那么他經歷了什么,才變成這樣呢?
像是《砂器》中,兇手為了功成名就,費勁心思,終于在即將迎來人生高光時刻的前夕,來自過去的夢魘尋來,只能痛下殺手,正如《祈禱落幕時》中父親為了女兒制造殺戮一般,當兇手自覺“除此之外,別無他法”時,殺戮就會開始。
當然,特意尋求刺激的變態也還是有的,這類兇手在動機上反而會更單純,但是卻會缺少讀者對角色的情感認同,如果是推理小說還可以對角色進行深入發掘,但對于推理迷題而言,不就本末倒置了嗎?
所以試想一下,1978年的日本,一個因為投身金融而大賺一筆的男人,因為富裕娶到了夢寐以求的美麗妻子,一年后還有了自己的孩子,為了孩子的未來想要更進一步選擇擴大投資,但是好景不長,泡沫經濟破裂,所有資金成了泡影,甚至還背負了一筆相當沉重的負債,即便如此,他也依舊拼命工作,想要重新回到過去美好的日子,但就在這時,本就勢利的妻子對他的經濟狀況產生懷疑,并且他還察覺妻子疑似與外人說不清的關系……在經濟崩潰之時,面對著家庭矛盾、社會壓力,以及債務人的折磨,他選擇鋌而走險,只需要讓妻子當著他的面“殺死”債務人,有了把柄的她就只能任由男人擺布,再利用妻子,設計她的情人成為兇手,這樣,男人的家庭就能回到最開始的樣子。
這樣,題目的核心就設定好了。
那么如何讓一個人認為自己殺了人呢?男人如何讓妻子的男友成為兇手呢?偵探又要如何破案呢?
首先是視角的選擇,即便是第三人稱視角進行描寫,我認為也應該以一個人的視角為主,這樣更有利于故事的推進,如果經常切換視角的話,就非常考驗作者的基本功了,所以視角的選擇就十分重要。
如果是我的話,肯定會排除男人的視角,這樣只會增加創作難度,畢竟自己總歸要知道自己做了些什么,這樣詭計就很難隱藏了。
首選是妻子的視角和偵探的視角,如果對內心獨白有信心的話,個人認為妻子視角優于偵探視角。
其次就是妻子情人的視角了,又或者是警方的視角、記者的視角,如果篇幅設定較短,以事件外圍角色的視角為主,也是一個不錯的角度,但八千字往上就不建議了,畢竟描寫空間有限。
值得一提的是,我個人比較喜歡用其他職業人來替代“偵探角色”,例如讓警察來充當偵探進行偵破工作,畢竟人家是專業人士嘛,這個就看個人喜好抉擇啦!
回到最開始的問題,男人要如何讓妻子認為是自己殺了債主呢?
我能想到的有兩個類型,那就是妻子知情與否。
妻子是沒有動機殺害債務人的,或者說妻子不認識債務人,那這樣誤殺就有了可能。
如果妻子知情,那么她需要有一個謀殺對象,并且需要切實的犯下罪行,而只有這一切都被男人得知,并在罪行發生前加以利用,才有可能達成目的,這非常的戲劇性,如果是小說可以往這方面去考慮,但是如果是迷題的話,想要為解答者預留線索就會比較困難了。
如果妻子不知情,那么就只能是在不經意間完成了謀殺了,但是如果沒有主動攻擊的意圖的話,就很難達成這個條件叭?所以需要制造攻擊意圖,讓妻子對債務人產生攻擊性,那么男人是不是可以借助某些手段來達成呢?例如以妻子的身體換取債務的延緩?然后以二人約會的名義將妻子約至某個酒店中?當債務人想要強行與妻子發生關系時,妻子自然就想要反擊吧?即便妻子沒有能力反抗,或者反抗了但沒有能力殺死債務人,那么只需要自己動手就好,“我是為了你才殺人的”,這樣的借口也足夠讓妻子與男人自己站在統一戰線上了。
那么如何讓妻子的男友成為“兇手”呢?
在推理小說的創作中,有一個被稱為“紅鯡魚”的名詞,或者也可以叫“轉移注意謬誤”,當鯡魚經過處理后會變成紅色,且帶有異常濃烈的刺鼻味道,據說經常有獵手把這種紅鯡魚放在有獵物的地方,以此迷惑獵犬,來達到訓練獵犬的目的。
而在推理小說中,妻子的男友正是這條紅色的鯡魚。
一般考慮殺人事件時,需要從動機、手法、以及證據,三個要素上進行推理。
顯然妻子的男友不具備作案動機,但是因為某些事情導致激情殺人也無不可,例如巨額債務,在妻子男友設定上,只需要透露出因為某些原因缺錢就能達成,之后男人只需要偽造借條就行,方法也很簡單——打字機打印,然后臨摹妻子男友的簽名,而這,也可以成為答題者推倒真相的有理證據——一般私人拮據都應該是手寫的,簽名即便是通過高光透過紙張照著描摹,經過鑒定也能看得出來。
然后是手法,同樣的,男人需要移動尸體,處理酒店中的痕跡,這樣就有充足的證據留給答題者們,然后通過妻子邀約妻子男友到一處被精心布置的“殺人現場”中,再讓第三者充當發現人,這樣就完成了。
證據則需要聯動上一條手法進行,例如一把帶血的尖刀?如果是在一個漆黑的環境中,尸體成臥姿躺在床上,尸體上插著尖刀且流著血,但都被遮蓋在被褥下,被約來的妻子男友發現打不開燈,且叫喚沒反應時,必然會想要過去一看究竟,這樣就必然會沾上血跡,最后再來個人贓俱獲,抓個現行,計劃就達成了。
如果是他們經常幽會的賓館,為了方便約會,也會選擇不進行登記的那種,還能打消妻子男友的戒心,至于邀約方式,自然也是不會記名的公用電話,這樣除了妻子男友以外,所有人都會認為是他為了債務問題,特意把債務人約至這里進行殺害。
這樣預留線索的地方也會很多,像是第二現場出血量少,房間空調溫度很低,房間燈具開關都被破壞等等等等,只需要在寫作時,通過言語上的一些誤導,就能很好的把線索隱藏,把“真相”指向我們的紅鯡魚先生,一篇迷題就能完成啦!
唔,感覺不把完整的迷題寫出來的話,跟什么都沒說也不差……但是嘛,都寫出來的話字數就太多了!而且題目要自己做才有意思啊!
反正,最后總結一下就是,我的創作方式就像一個魔術,不是那種比拼技巧的帽子把戲,而是大變活人那樣更有意思的場景魔術,通過不斷拋出紅鯡魚來吸引答題者的注意力,只有能夠注意到幻想中謬誤的人,才能發現其中的真實。
嗯,最后在水一下我比較喜歡用的敘述性詭計吧。
綾辻行人本人在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空之境界》一書中,曾對敘詭做出了解釋:“刻意將本來應該在序盤打開的卡片,保持蓋牌狀態,還不讓讀者們發覺‘仍在蓋牌’的事實,直到最后的最后為止,都企圖在讀者眼前展現錯誤的構圖?!?br /> 像是《迷霧館事件》中的性別誤導,《水車館迷案》中的角色互換,都是典型的敘述性詭計,這些都屬于背景類信息中的角色屬性信息敘詭,一般那些描述模棱兩可,不直接點明登場角色姓名,或者“一角多視”,經常切換視角的題目或者小說,在解答時就需要小心啦!
至于別的敘詭類型嘛,當然要先賣個關子啦!
唔,正好字數是整數,那這篇文章到這里就結束啦,感謝大家的閱讀!
祝大家推理愉快嗷!
16
22
分享
164818
1
|
發表于 2021-10-24 20:42:44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感謝分享
112350
頭像被屏蔽
1
|
發表于 2021-10-24 20:48:27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感謝分享
154973
1
|
發表于 2021-10-24 20:49:38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發帖際遇
感謝分享
94844
1
|
發表于 2021-10-24 21:05:43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好棒好棒
157094
1
|
發表于 2021-10-25 01:02:10
真誠分享、好少年
157094
1
|
發表于 2021-10-26 15:37:03
昨天看得匆忙,今天來總結一下
用沖突設計故事
用疑問引導故事
為故事做好因果主線
選一個有趣的視角
為兇案設計一條紅鯡魚
關于小說的開啟方式,和走向都有了,作為偵探小說的懸疑制造也稍微提到
這篇該有一個下篇,等到對案件部分有更多思考時,可以續上
比如對詭計的設計,謎面的設計,鎖兇的設計,線索的鋪設設計……等等有很多可以聊的。
期待!
64512
1
|
發表于 2021-10-26 16:07:07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發帖際遇
提示:泄了不少底)
154681
1
|
發表于 2021-10-26 17:48:56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發帖際遇
分析的很詳細
156779
0
|
發表于 2021-10-26 19:46:28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發帖際遇
終于看完了。。。確實很詳盡,但《祈禱落幕時》中不是博美殺了父親吧,感情的矛盾倒是確實,不過覺得《秘密》中的感情更沖突吧。還有關于新本格,不知道樓主有沒有看過阿西莫夫《銀河帝國》機器人系列,有點推理的感覺
返回版塊
1
2
/ 2 頁
尚未登錄
高級模式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加入學院
回帖后跳轉到最后一頁
發表回復
分享
復制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