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涉及危險物品,僅作為推理小說創作時參考之用,請勿模仿。
引文:
毒品一般是指使人形成癮癖的藥物,這里的藥物一詞是個廣義的概念,主要指吸毒者濫用的鴉片、海洛因、冰毒等,還包括具有依賴性的天然植物、煙、酒和溶劑等,與醫療用藥物是不同的概念。
以上為毒品定義,凡是能使人成癮癖的藥物,皆為毒品,注意點“癮癖”,說明不是一般的成癮,現在很多人吸煙,喝酒,等成癮,但是不足矣為癮癖,所以說國家沒有明確禁止,但是現在,有很多的藥品慢慢的也被國家規定為了毒品。
其實毒品也是藥,眾所周知,是藥三分毒(當然國內中藥另提了就),所以,每種藥都有毒性和成癮性。只不過普通藥物微乎其微,但是毒品及某些特效藥,國家管制藥品,成癮性巨大,所以會被國家管制,明令禁止。
常見毒品有以下幾類。
1.鴉片
俗稱大煙,源于罌粟植物蒴果,含有20多種生物堿,可分為菲類和異喹啉類。
?
大煙""煙土""阿片煙""阿芙蓉"等。 鴉片系草本類植物罌粟未成熟的果實用刀割后流出的汁液, 經風干后濃縮加工處理而成的褐色膏狀物。 這就是生鴉片。 生鴉片經加熱煎制便成熟鴉片, 是一種棕色的粘稠液體, 俗稱煙膏。 鴉片是一種初級毒品。
生鴉片可直接加工成嗎啡。 鴉片主要含有鴉片生物堿, 已知的有 25 種以上,其中最主要的是嗎啡、 可待因等, 含量可達 10%一 20%。
?2.嗎啡
是鴉片毒品一種,在鴉片中的含量為4%~21%,評論10%左右。
是從鴉片中經過提煉出來的主要生物堿, 呈白色結晶粉末狀聞上去有點酸味。 嗎啡成癮者常用針劑皮下注射或靜脈注射。 起初它被作為鎮痛劑應用于臨床, 但由于它對呼吸中樞有極強的抑制作用, 如同吸食邪片一樣, 過量吸食嗎啡后出現昏迷、 瞳孔極度縮小、 呼吸受到抑制, 甚至于出現呼吸麻痹、 停止而死亡。
3.大麻
主要有效化學成分為四氫大麻酚,在吸食和口服后有精神和生理的活性作用。
大麻是一年生草本植物, 通常被制成大麻煙吸食, 或用作麻醉劑注射, 有毒性。 大麻草可單獨吸食, 將其卷成香煙,被稱為"爆竹"; 或將它搗碎, 混入煙葉中, 做成煙卷賣給吸毒者, 這就是大麻煙。
這種毒品在當今世界吸食最多, 范圍最廣, 因其價格便宜, 在西方國家被稱為"窮人的毒品"。 初吸或注射大麻有興奮感, 但很快轉變為恐懼, 長期使用會出現人格障礙、 雙重人格、 人格解體, 記憶力衰退、 遲鈍、 抑郁、 頭痛、 心悸、 瞳孔縮小和癡呆, 偶有無故的攻擊性行為, 導致違法犯罪的發生。
4.海洛因
以嗎啡生物堿作為合成起點得到的半合成毒品,俗稱幾號,白粉,白面。
海洛因亦稱鹽酸二乙酰嗎啡, 英文名 Heroin,譯為海洛因。 其來源于鴉片, 是鴉片經特殊化學處理后所得的產物。 其主要成分為二乙酰嗎啡, 屬于合成類麻醉品。 迄今為止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毒品市場上的海洛因有多種形狀, 是帶有白色、 米色、 褐色、 黑色等色澤的粉末、 粒狀或凝聚狀物品, 多數為白色結晶粉末, 極純的海洛因俗稱"白粉"。 有的可聞到特殊性氣味, 有的則沒有。 由于海洛因成癮最快, 毒性最烈, 曾被稱為"世界毒品之王",一般持續吸食海洛因的人只能活 7 一 8 年。
5.可卡因
又稱古柯堿,化學名稱為苯甲基芽子堿,多呈白色晶體狀,無臭,味苦而麻。
? 可卡因英文原名為 Cocaine,是 1860 年
從前南美洲稱為古柯(COCA) 的植物葉片中提煉出來的生物堿,毒販販賣的是呈塊狀的可卡因, 稱為"滾石"。 可卡因服用方式是鼻吸。 可卡因是最強的天然中樞興奮劑,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高度毒性, 可刺激大腦皮層, 產生興奮感及視、 聽、 觸等幻覺;服用后極短時間即可成癮, 并伴以失眠、 食欲不振、 惡心及消化系統紊亂特等癥狀; 精神逐漸衰退, 可導致偏執呼吸衰竭而死亡。
6.杜冷丁
為白色結晶性粉末,味微苦,無臭,其作用和機理與嗎啡相似。
杜冷丁,即鹽酸哌替啶,化學式C15H22ClNO2,為人工合成的阿片受體激動劑,屬于苯基哌啶衍生物,是一種臨床應用的合成鎮痛藥,為白色結晶性粉末,味微苦,無臭。
杜冷丁反復作用也可成癮,不良反應與嗎啡相似,被列為嚴格管制的麻醉藥品,早期還存在非法分子利用危害社會。
7.冰毒
又名去氧麻黃堿或安非他命,屬聯合國規定的苯丙胺類毒品。 主要來源是從野生麻黃草中提煉出來的麻黃素(EPHEDRINE)。
?源于日本。 在日本曾經使用過"冰"毒的人數超過 200 萬人, 直接濫用者 55 萬人, 毒品濫用者都用靜脈注射, 其中有 5 萬人患苯丙胺精神病。 1990 年首先發現由臺灣毒販進入我國沿海地區制造、 販運出境的"冰"毒案件。 甲基苯丙胺的形狀為白色塊狀結晶體, 易溶于水, 一般作為注射用。 長期使用可導致永久性失眠, 大腦機能破壞、心臟衰竭、 胸痛、 焦慮、 緊張或激動不安, 更有甚者會導致長期精神分裂癥, 劑量稍大便會中毒死亡。 所以說, "冰"毒被稱為"毒品之王"。
8.“k”粉
“K 粉”的化學名稱叫“氯胺酮”, 其外觀為純白色細結晶體, 在醫學臨床上一般作為麻醉劑使用。
2003 年,公安部將其明確列入毒品范疇。 K 粉的吸食方式為鼻吸或溶于飲料后飲用, 能興奮心血管, 吸食過量可致死, 具有一定的精神依賴性。 K 粉成癮后, 在毒品作用下, 吸食者會瘋狂搖頭, 很容易搖斷頸椎; 同時, 瘋狂的搖擺還會造成心力、 呼吸衰竭。 吸食過量或長期吸食,可以 對心、 肺、 神 經都造成致命損 傷。
9.搖頭丸
搖頭丸外觀為圓形, 方形, 棱形等形狀的片
劑, 呈白色, 灰色, 粉色, 藍色, 綠色等多種顏色。
是指由 MDMA, MDA 等致幻性苯丙胺類化合物所構成的毒品. MDMA, 即 4-亞甲二氧基甲基安非他明; MDA, 即 3, 4-亞甲二氧 基安非他明; MMDA, 即 3-甲氧基-4, 5-亞甲二氧基甲基安非他明, 等等. 這類毒品具有明顯的中樞致幻, 興奮作用. 在我國, 因吸毒者濫用后會隨著音樂劇烈地擺動頭部而得名"搖頭丸". 我國目 前繳獲的搖頭丸多是混合型的, 經檢驗, 犯罪分子在傳統的搖頭丸中添加了冰毒, 麻黃素, 氯胺酮, 咖啡因, 大大加大了 它們相互的毒性作用. 吸食搖頭丸, 經常處于幻覺, 妄想狀態, 出現精神異常, 表現出苯丙胺精神癥狀, 酷似精神分裂癥.同時, 也會發生其它濫用藥物感染合并綜合癥, 包括肝炎, 細菌性心內膜炎, 敗血癥, 性病和艾滋病等.
毒品種類:
A: 麻醉藥品
阿片類(6種)、 嗎啡類(3種)、 鹽酸乙基嗎啡類(3種)、 可待因類(5種)、 福呵定類(2種)、可卡因類(2種) 及合成麻醉藥類(6種) 計7類129種。
一般人所認知的毒品是: 罌粟、 鴉片(OPium) 、 嗎啡(MOrphia)、 可待因、 海洛因(食二號、 三號、 四號)、大麻、 古柯、 可卡因、 安非他明(又稱冰毒)、 杜冷丁、 美沙酮、 芬太尼及鹽酸二氫埃托啡等。
毒品作用于人體, 使人體體能產生適應性改變, 形成在藥物作用下的新的平衡狀態。 一旦停掉藥物, 生理功能就會發生紊亂, 出現一系列嚴重反應, 稱為戒斷反應, 使人感到非常痛苦。 用藥者為了 避免戒斷反應,就必須定時用藥,并且不斷加大劑量,使吸毒者終日離不開毒品。
B: 精神藥物
鎮靜催眠藥和抗焦慮藥, 如巴比妥類、 苯二氮卓類。 中樞興奮劑, 如苯丙胺、 亞甲二氧甲基丙胺(MDMA)。 致幻劑, 如麥角酰二乙胺, 北美仙人球堿、 苯環利啶(PCP) 三唑侖。
毒品進入人體后作用于人的神經系統,使吸毒者出現一種渴求用藥的強烈欲望,驅使吸毒者不顧一切地尋求和使用毒品.一旦出現精神依賴后,即使經過脫毒治療,在急性期戒斷反應基本控制后,要完全康復原有生理機能往往需要數月甚至數年的時間. 更嚴重的是,對毒品的依賴性難以消除.這是許多吸毒者在一而在、 再而三復吸毒的原因, 也是世界醫、 藥學界尚待解決的課題。
C: 人體機理的損害
我國目前流行最廣、 危害最嚴重的毒品是海洛因, 海洛因屬于阿片燈藥物。 在正常人的腦內和體內一些器官, 存在著內源性阿片肽和阿片受體。 在正常情況下, 內源性阿片肽作用于阿片受體, 調節著人的情緒和行為。 人在吸食海洛因后, 抑制了內源性阿片肽的生成, 逐漸形成在海洛因作用下的平衡狀態, 一旦停用就會出現不安、 焦慮、 忽冷忽熱、 起雞皮疙瘩、流淚、 流涕、 出汗、 惡心、 嘔吐、 腹痛、 腹瀉等。 這種戒斷反應的痛苦, 反過來又促使吸毒者為避免這種痛苦而千方百計地維持吸毒狀態。 冰毒和搖頭丸在藥理作用上屬中樞興奮藥,毀壞人的神經中樞。 現代醫學認為, 吸毒成癮的形成與生物、 心理以及社會等諸方面因素密切相關。
寫資料不易,求贊求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