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對象
變態心理學是以心理與行為異常表現為研究對象的心理學分支。變態心理學的這個定義,明確地指出了它是以研究各類形式的變態心理為研究對象的學科。變態心理學研究的對象,同時也是精神病學的對象。不過,針對同樣的對象,兩門學科各自的側重點不同。
變態心理學側重研究和說明異常心理的基本性質與特點,研究個體心理差異以及生存環境對異常心理發生、發展的影響;
精神病學作為臨床醫學的分支,著重異常心理的診斷、治療、轉歸、預后,以及精神病的預防與康復等。
研究表現
研究病人的異常心理或病態行為的醫學心理學分支。又稱病理心理學,它用心理學原理和方法研究異常心理或病態行為的表現形式、發生原因和機制及其發展規律,探討鑒別評定的方法及矯治與預防的措施。變態心理有多種表現形式。
按心理過程或癥狀,可分為
感覺障礙、知覺障礙、注意障礙、記憶障礙、思維障礙、情感障礙、意志障礙、行為障礙、意識障礙、智力障礙、人格障礙等。
按臨床精神疾病的表現或癥狀可分為
神經癥性障礙、精神病性障礙、人格障礙、藥物和酒精依賴、性變態、心理生理障礙、適應障礙、兒童行為障礙、智力落后等。
以下的分類會比較片面,也不是hin權威,但還是給你們找來了,maybe你們會感興趣
1、偏執型心態變態:
偏執型心態變態多數表現為偏執,敏感多疑,情感不穩,暴躁易怒,心胸狹隘,善妒,自我評價低,敵意強,好記仇。
2、自卑型心態變態:
對自己失去信心,總感到我不行,我反正就這樣了的心態暗示,自暴自棄,性格孤僻,相信天命,對前途悲觀失望,以產生輕生念頭。
3、意志薄弱型心態變態:
優柔寡斷,碰到任何問題都想依賴別人,經不起些許困難和挫折,容易一蹶不振。意志力薄弱,學習是難以持之以恒,獨立性差,平時好幻想,總是寄希望于僥幸或別人的幫助,變態心態學表示,這類少女缺乏鑒別力,容易輕信和受人欺騙。
4、猜疑型心態變態:
表現在交往過程中,自我牽連傾向太重,何謂自我牽連太重,就是總覺得其他什么事情都會與自己有關,對他人的言行過分敏感、多疑。
5、躁狂與憂郁型心態變態:
情緒極不穩定,躁狂與憂郁的情緒沒有規律的交替出現,喜怒哀樂無常,往往無故憂愁焦慮,悲觀厭世,稍不順心便會躁狂而難以自制,甚至會導致宣泄破壞行為,事后會后悔自責,又還會再次發生。
6、沖動型心態變態:
沖動抑制和對事件的理解上出現問題,覺得受到冒犯往往會強烈回應,就像蓋奇一樣。
7、輕賤型心態變態:
既想發展和保持自我,可是又缺乏信心,于是,就以取悅他人換取青睞;為了嘩眾取寵,舉止輕浮、放蕩、富有挑逗性。
8、反社會型心態變態:
反社會型心態變態的特征是高度攻擊性,缺乏羞慚感,不能從經歷中取得經驗教訓,行為受偶然動機驅使,社會適應不良等,然而這些均屬相對的。
(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