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草国产成人av片免费/香港三级日本韩国三级专线/国内自拍在钱/天堂国产女人av
論壇
排行
專題
Collection
學院設施
登錄
加入學院
搜索
本版
用戶
每日簽到
任務中心
勛章中心
發帖際遇
貝殼夢
PassWord
RoseTta
海龜湯之謎
邏輯訓練場
百科學院
所謂品行障礙
回復
所謂品行障礙
樓主:
112350
|
查看:
2028
|
回復:
21
查看:
2028
|
回復:
21
[知識科普]
所謂品行障礙
簡潔模式
112350
頭像被屏蔽
發表于 2022-2-8 19:19:02
|
2022-2-8 19:22編輯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發帖際遇
品行障礙指18歲以下兒童青少年期出現的持久性反社會型行為、攻擊性行為和對立違抗行為。這些異常行為嚴重違反了相應年齡的社會規范,與正常兒童的調皮和青少年的逆反行為相比更為嚴重。國內調查發現患病率1.45%~7.35%,男性高于女性,男女之比為9:1,患病高峰年齡為13歲。英國調查顯示,10~11歲兒童中患病率約為4%。美國18歲以下人群中男性患病率為6%~16%,女性患病率2%~9%,城市患病率高于農村。
品行障礙由生物學因素、家庭因素和社會環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
1.生物學因素
對雙生子的研究發現反社會行為在單卵雙生子中的同病率高于雙卵雙生子,寄養子研究發現若親生父母有違法或犯罪,孩子寄養到社會經濟地位低下的家庭或由自己撫養,孩子反社會型行為出現率高。若親生父母之一有犯罪史,被寄養孩子的犯罪危險性是其他人群的1.9倍。雄性激素水平高的男性兒童出現攻擊和破壞行為的傾向增加。中樞5-HT水平降低的個體對沖動的控制力下降,容易出現違抗和攻擊行為。智商低、圍生期并發癥等因素也與品行障礙的發生有關。
2.家庭因素
不良的家庭因素是品行障礙的重要病因。這些因素包括:父母患精神疾病,物質依賴、精神發育遲滯;父母與子女之間缺乏親密的感情聯系,對待孩子冷漠或忽視、挑剔、粗暴,甚至虐待孩子,或者對孩子過分放縱,不予管教;父母之間不和睦,經常吵架或打斗,分居或離異;父母有違法犯罪行為。
3.社會環境因素
經常接觸暴力或黃色媒體宣傳,接受周圍人不正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結交有抽煙、酗酒、打架、斗毆、敲詐、欺騙、偷竊等行為的同伴等都與品行障礙的發生有關。
臨床表現
1.反社會性行為
指一些不符合道德規范及社會準則的行為表現,如多次在家中或在外面偷竊貴重物品或大量錢財;勒索或搶劫他人錢財或入室搶劫;強迫與他人發生性關系或猥褻行為;對他人進行軀體虐待(如捆綁、刀割、針刺、燒燙等);持兇器故意傷害他人;故意縱火;經常說謊逃學,擅自離家出走或逃跑;不顧父母的禁令常夜不歸宿;參與社會上不良團伙一起干壞事、故意破壞他人財物或公共財物。
2.攻擊性行為
所謂麥當勞三要素
攻擊他人或動物,傷害、毆打、威脅、恐嚇他人;虐待小動物或比他(她)小的兒童或殘疾兒童;使用刀、槍、棍、棒、石塊等硬物或器械造成他人軀體的傷害,男孩多表現為軀體性攻擊;女孩多表現為言語性攻擊,如咒罵、侮辱等;搶劫錢財,年少時表現為搶劫、敲詐同學,年齡大些后或幾個人一伙共同搶劫路人、武裝搶劫等;男性在不良因素的影響下可向女性發生性攻擊,強迫他人與自己發生性行為。女性可因與異性發生性關系而獲得滿足自己的私欲,甚至走上賣淫的道路。
3.對立違抗性行為
指對成人,特別是家長所采取的明顯的不服從違抗或挑釁行為,多見于10歲以下兒童,表現為經常說謊(不是為了逃避懲罰)、偷竊、逃學、易暴怒好發脾氣,常怨恨他人,懷恨在心或存心報復,破壞公共設施;常拒絕或不理睬成人的要求或規定,長期嚴重地不服從;常因自己的過失或不當行為而責怪他人;常與人爭吵,常與父母或老師對抗;經常故意干擾別人;常違反集體紀律不接受批評。
4.合并問題
常合并多動癥、情緒抑郁或焦慮、情緒不穩定或易激惹,也可伴有發育障礙,如語言表達和接受能力差、閱讀困難、運動不協調、智商偏低等。品行障礙患者一般以自我為中心,好指責或支配別人,故意招人注意,為自己的錯誤辯護,自私自利,缺乏同情心。
診斷
只要根據兒童行為紊亂的特點品行障礙的診斷并不困難,若患者同時具有反社會性行為、攻擊性行為和對立違抗性行為的臨床表現持續半年以上,并且嚴重影響了同伴、師生、親子關系或學業可診斷為反社會性品行障礙。若患者在10歲以下僅表現有對立違抗性行為,而沒有反社會性行為和攻擊性行為,則診斷為對立違抗性障礙。
鑒別診斷
1.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
ADHD患者由于多動和沖動,常發生與同伴間的打斗與糾紛、不遵守學校紀律等問題,也可能因受挫折而出現反抗和攻擊性言語。但多動癥患者同時具有明顯的注意缺陷,經過中樞神經興奮劑治療后癥狀能夠改善,以此與品行障礙相鑒別。若多動癥患者合并品行障礙的臨床表現,則應當做出兩種診斷。
2.心境障礙
心境障礙在躁狂或抑郁的發作期,都可能出現攻擊破壞或對抗行為,但患者具備明顯的情緒高漲或情緒低落行為異常只是臨床表現的一個方面,經過相應藥物治療癥狀能全部消失。
3.兒童精神分裂癥
兒童精神分裂癥患者在病前、病初和病后可以出現行為問題,但這僅僅是臨床表現的一部分,患者還具備精神分裂癥的基本癥狀,如幻覺、妄想、思維障礙、感知覺障礙和語言異常等,經過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包括行為在內的各種癥狀均會減輕或完全消失。
4.精神發育遲滯
由于智力低下患者思維及判斷能力差也容易出現攻擊性行為,可能發生一些違法和對立違抗行為。但是,精神發育遲滯患者智力低下、社會適應能力差,以此可與品行障礙相鑒別。若患者兩類問題同時存在,且行為問題的嚴重程度不能完全歸于智力低下所致,則應診斷為精神發育遲滯合并品行障礙。
5.腦器質性精神障礙
腦器質性精神障礙由于腦組織損傷、腦功能受損可能會出現行為障礙。而腦外傷、癲癇等都可以出現攻擊性行為或反社會行為,如沖動、傷人、毀物、難以管理等。一些患者也可以出現說謊、盜竊和性攻擊等類似于品行障礙的表現,但依其有腦損害的病史和神經系統的陽性體征可與品行障礙鑒別。
治療
品行障礙以心理治療為主,必要時短暫藥物治療。具體治療方法如下:
1.家庭治療
家庭治療必須取得父母的積極參加和合作才能得以實現,并取得成效。家庭治療圍繞以下內容進行:協調家庭成員之間,特別是親子間的關系;糾正父母對子女不良行為采用的熟視無睹或嚴厲懲罰的處理方式;訓練父母學習用適當的方法與子女進行交流,用討論和協商的方法,正面行為強化輔以輕度懲罰的方法對子女進行教育,減少家庭內的生活事件及父母自己的不良行為。
2.行為治療
主要針對患者進行,根據患者的年齡和臨床表現,可選用陽性強化法、消退法和游戲療法等。治療目的逐漸消除不良行為,建立正常的行為模式,促進社會適應行為的發展。
3.認知療法
重點在于幫助患者發現自己的問題、分析原因,考慮后果,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4.藥物治療
品行障礙尚無特殊藥物治療,可視具體情況分別給予對癥治療。沖動、攻擊性行為嚴重者選用小劑量氯丙嗪、氟哌啶醇、卡馬西平等藥物。合并注意缺陷多動障礙者可選用哌甲酯、托莫西汀等藥物。對伴有抑郁焦慮者可服用抗抑郁藥與抗焦慮藥物。
預防
由于少年品行障礙特別是少年犯罪,是一個復雜的涉及廣泛內容的社會歷史問題,并非單純的醫療問題,預防品行障礙的發生、發展十分必要。戒除不良家庭因素,遠離容易導致或加重品行障礙的社會因素是關鍵。
13
19
分享
157094
0
|
發表于 2022-2-9 17:48:31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發帖際遇
好好好
156779
1
|
發表于 2022-2-9 17:54:43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發帖際遇
早期叫中二病,晚期叫青春期綜合癥
150623
0
|
發表于 2022-2-13 19:20:07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發帖際遇
所以是無意識的是吧
151308
0
|
發表于 2022-2-13 19:21:17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那些校園霸凌也是這么來的?
168598
0
|
發表于 2022-2-20 01:55:26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發帖際遇
感謝分享
107696
0
|
發表于 2022-2-20 08:42:55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感謝分享
174415
0
|
發表于 2022-3-1 21:26:24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發帖際遇
感謝分享
[已注銷]
該學員已被刪除
0
|
發表于 2022-3-4 06:42:50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發帖際遇
感謝分享!
122750
0
|
發表于 2022-3-14 23:17:56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發帖際遇
感謝分享
返回版塊
1
2
/ 2 頁
尚未登錄
高級模式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加入學院
回帖后跳轉到最后一頁
發表回復
分享
復制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