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草国产成人av片免费/香港三级日本韩国三级专线/国内自拍在钱/天堂国产女人av

回復

景物描寫方法,轉載

樓主: 匿名 | 查看: 5165 | 回復: 36

匿名
發表于 2022-4-23 21:39:09 | 2022-9-17 12:45編輯
【方法一】五覺法  

[解說]“五覺法”就是通過人的感官(眼、耳、鼻、舌、口、手等)充分接受外界的信息表達方式(光、聲、味、嗅、觸等)對物體的多重感知。寫景狀物時,視覺描寫和聽覺描寫是主要的,如果視、聽、嗅、味、觸五覺并用,將會產生更加細膩、逼真的描寫效果。如果我們對所需要描寫的相對靜止的狀態加以每一種感覺的分解、描摹,便會聯想得更加豐富多彩,描寫得更加生動形象。  

[示例]每天潮來的時候,聽見海濤沖擊巖石的聲響,看見空際細雨似的,朝霧似的,幕煙似的飛沫升落,有時它帶著腥氣,帶著咸味,一直沖進我們的窗欞,粘在我們的身上,潤濕著房中的一切。        ——《聽潮》  

【方法二】分解法  

[解說]寫景狀物一般要對所寫植物、動物、自然景物,建筑物、社區環境作“鏡頭特寫”,特寫不能太籠統,要逼真、有層次,這就必須把一個整體的東西分解為右干細部來描寫。如《白楊禮贊》,就是把白楊樹分解成為“干、枝、葉、皮”來寫。分解有序,抓住特征描繪,就把事物描寫得形象、具體、可感。  

無論是描寫人物的外貌,還是寫動植物形狀,跡或是寫景,如果想寫得逼真、真體,就可利用分解法,使人物特征更加突出,使動物五官肢體活動起來,使景物層次分明,使結構有條理,也就完成了物、意、文的又重轉化。  

[示例]那是力爭上游的一種樹,筆直的干,筆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之內,絕無旁枝;它所有的椏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緊緊靠攏,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為一束,絕無橫斜逸出;它的寬大的葉子也是片片向中,幾乎沒有斜生的,更不用說倒垂的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銀色的暈圈,微微泛出青色。這是雖然在北方的風雪的壓迫下卻保持著倔強挺立的一種樹。        ——《白楊禮贊》  

【方法三】烘托法  

[解說]有時候,描寫的對象很單調,不適宜用分解法,可運用聯想、打比方多方烘托,突出其特征,表現其神韻。  

[示例]這可是個好瓜。在青蔓綠葉的掩映下,透露著碧綠的瓜皮,反射著幾點柔和的陽光。拔開枝蔓,你看吧,好大的個兒啊!它靜靜地躺在那兒,仿佛遠古留下的一顆未曾孵化的恐龍蛋。瓜皮上的淺綠和深綠布成了許許多多奇異的圖案,深綠的似“漫江碧透”的湘江,淺綠的似朱自清先生眼里的“女兒綠”。它映著陽光像是在用離合的神光招引著你:快來欣賞,快來品嘗這造化為你為我為他奉獻的神出鬼奇的甜密的“圓”。  

——《西瓜》  

【方法四】組合式  

[解說]描寫景物時,既有“特寫”,又有背景式的畫面“廣寫”。所謂“廣寫”,就是把眾多的場景藝術地組合起來,展現出一幅生動廣闊的畫面。常見的組合方式有“由遠及近”、“由上到下”、“由周圍到中心”等空間組合式,還有“春夏秋冬”、“晨午昏夜”、“四季四時”等時間組合式。  

[示例]臨河的土場上,太陽漸漸地收了他通黃的光線了。場子邊靠河的烏柏樹葉,干巴巴的才喘過氣來,幾個花腳蚊子在下面哼著飛舞。面河的農家煙囪里,逐漸減少了炊煙,女人孩子們都在自己門口的土場上潑些水,放下小桌子和矮凳:人知道,這已經是晚飯時候了。  

老人、男人坐著矮凳,搖著大芭蕉扇閑談,孩子飛也似跑,或者蹲在烏柏樹下賭玩石子。女人端出烏黑的蒸干菜和松花黃的米飯,熱蓬蓬冒煙。河里馳過文人的酒船,文豪見了,大發詩興,說“無憂無慮”,這真是田家樂呵!         ——《風波》  



怎樣抓住特點寫景物呢?  

一、觀察要全面調動感覺器官  
我們觀察景物,習慣用視覺去感受描摹,其結果文章猶如一幅靜止的并無生機的平面畫作。如果能調動多種感官,從不同角度去描摹景物,那麼文章會生動許多。  
著名作家余光中說:“我們期待的散文,應該有聲、有色、有光。”朱自清在《春》一文中,先用視覺寫“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又用嗅覺寫“花里帶著甜味兒”,還用聽覺寫“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這樣一幅立體的春花圖就展現在眼前,活生生的“滿園春色關不住”!  

二、要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時間不同,景物的特征也不同。宋代詩人楊萬里說得好:“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第三單元的課文,分別寫到一年四季:春天,“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夏天,“山坡上的芊芊細草長成一片密密的厚發,林帶上的淡淡綠煙也凝成一堵黛色長城”;秋天,“草野在蟋蟀聲中更廖闊了”;冬天,“有的地方雪厚點兒,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一道白,一道暗黃”。同樣的草木在不同季節展現出迥異的風姿。  

三、善于運用聯想和想象  

朱自清的《綠》寫的令人驚異、陶醉,可謂神妙之筆。因為作者把觀察和聯想、想象等思維活動結合起來了。由水上漣漪想到“裙幅的皺褶”,由水光、水色想到“明油的滑亮、蛋清的柔嫩”,又用“北京什剎海的綠楊”、“杭州虎跑寺的綠壁”與梅雨潭比較,贊美梅雨潭的色彩濃淡適宜、波光明暗適度。如此一來,也調動了讀者的想象,使人如臨其境。  

四、注意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  

要通過閱讀、積累,不斷提高語言素養,豐富自己的詞匯,學會使用修辭手法  
《春》中,寫花, “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用擬人描畫出繁花似錦、競相開放的圖景;寫雨,“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用比喻和排比寫出春雨細密、閃亮、綿長的特點;寫風,“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用比喻表現春風和煦、溫柔的特點。使文章讀來滿口余香,令人過目不忘。  

五、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一切景語皆情語”,景物描寫正是作者心靈感受的具體體現。相同的景物在千人眼中有千種形象,因此范仲淹才有“覽物之情,得無異乎”的感慨。  
同為秋天,何其芳說:“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用背簍來裝竹籬間肥碩的瓜果”,字里行間溢滿豐收的喜悅。馬致遠卻說:“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極力渲染蕭瑟蒼涼的氣氛,以表達游子的鄉愁。我們也要把我們的情感融入到景物描寫中,流動著情感的語言才富有感染力,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  

六、要選好寫景的時機和寫景的角度。
契訶夫認為"風景描寫只有在適當的時候,在它能 像音樂或者由音樂伴奏的朗誦,向讀者傳達這樣那樣心情的時候,才合適,才不至于把局面 弄糟。"  

七、要體現地方色彩。
魯迅指導青年作者時提出:"現在世界環境不同,藝術上也必須 有地方色彩,庶不至于千篇一律。"又說:"地方色彩,也能增畫的美和力,自己生長其地 ,看慣了,或者不覺得什么,但在別地方的人,卻是特色。

31

69

分享

| 發表于 2022-4-23 21:47:52 | 發自安卓客戶端
啊,這瓜寫的我好想吃
| 發表于 2022-4-23 22:06:23 | 發自安卓客戶端 發帖際遇
感謝樓主分享
| 發表于 2022-4-24 06:37:52 | 發自安卓客戶端 發帖際遇
感謝分享
| 發表于 2022-4-24 08:21:41 | 發自安卓客戶端 發帖際遇
感謝分享
| 發表于 2022-4-24 08:47:07 | 發自安卓客戶端 發帖際遇
《真-華強買瓜》
| 發表于 2022-4-24 11:01:09 發帖際遇
謝謝
| 發表于 2022-4-24 22:02:49 | 發自安卓客戶端 發帖際遇
| 發表于 2022-4-25 17:26:01 | 發自安卓客戶端 發帖際遇
學會了,學會了
| 發表于 2022-4-25 21:13:54 | 發自安卓客戶端
感謝分享
返回版塊
123
尚未登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加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