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草国产成人av片免费/香港三级日本韩国三级专线/国内自拍在钱/天堂国产女人av

回復

關于寫連環殺手犯罪小說應當注意的問題,轉載

樓主: 匿名 | 查看: 5413 | 回復: 32

匿名
發表于 2022-4-23 21:58:42 | 2022-9-17 12:44編輯
(指紋·犯罪研究工作室)



   首注:這個說的可是犯罪小說,甚至是主要局限于“連環殺手犯罪小說”,和偵探、推理小說的寫作注意事項是完全不同的,大家可千萬別往推理小說的寫作上套,推理小說有推理小說的寫作方法,與犯罪小說的寫作完全是兩回事。

    前兩天在網上看到某高人隨筆寫了個關于“連環殺手犯罪小說為什么不好寫”(抱歉,原題目記不清楚了),時值工作室一直在籌備撰寫犯罪小說期間,深有感觸,就隨著那位不知名的高人屁股后面也胡謅幾句,希望對有志寫犯罪小說的同學們能夠多少帶來點幫助。

    犯罪小說,尤其是一提連環殺手犯罪小說,大家恐怕立刻就會想到美國作家托馬斯·哈里森的《沉默的羔羊》三部曲,這確實是犯罪小說史上罕見的精品,值得廣大犯罪小說寫愛做好者觀摩學習,但是“學習”不等于“照搬”,很多東西一照搬就變了味了,“東施效顰”就是這個道理。

    那么,寫連環殺手犯罪小說應當注意些什么呢?

一、書名別太“眩”。

    題目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一個好的標題能夠在吸引讀者的同時又不至于落入俗套,什么是落入了“俗套”?如果你還不是個很會“起名字”的人的話,那么最簡單的規則就是盡量在書名中不要出現“死亡”、“血”、“黑暗”、“殺”、“地獄”這些過于暴力的字眼,也盡量不要搞得太玄幻或是恐怖,比如什么“XX級臺階、(扇)門、”、“輪回”、“天堂的囚徒”、“碎尸”(以上都是我們自己瞎想的)什么的,總之,一個好的名字會使你的小說從一開始就能抓住讀者的眼球,這么黃金的機會可別浪費啊!

二、地方別太“偏遠”。

    這個“地方”主要就是指故事發生的主要地點,在這里我們不推薦國外。為啥?犯罪小說很注重對社會以及人文形態的描寫,你把地點搞到國外去了,對自己根本不熟悉的環境如何描寫?完全不同的意識形態、人文背景、生活習慣、扶正職能、地方語言……相信我們,你寫著寫著就不知道自己在寫什么了。當然了,你要是打小兒就在國外長大或者根本就在國外出生又或者你旅居國外20年以上……那就當我們啥也沒說。

    還有,盡量也不要搞到什么學校、山村、孤島、密林之類的地方去,有的是因為不太真實,有的則是太容易把自己局限住了,犯罪小說不是推理小說,推理小說好多時候都需要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或者單純的環境,但犯罪小說需要的是一個或幾個活生生的、落落吃的城市----類型不同,所以不能隨便混用啊。

三、人名別太“古怪”。

    除了路人、賊兵、流氓、保安、售貨員甲乙丙丁ABCD等等,基本上出場亮相的正反派人物都得有個名字,名字就是名字,盡量別整那種太過古怪的。“上官”、“西門”、“諸葛”、“令狐”……咱不是說好人里不能有姓復姓的,也不是說姓復姓的就沒壞人了,但這畢竟不是什么古裝劇,太花哨的名字就免了吧,復姓在人群中的比例本來就低是不爭的事實,偶爾出現一個也就罷了,您別弄得正反主要人物的大號全和某武俠高手或是著名軍師差不多,這就有點過了。

    別整太硌澀的字,雖然說現在的父母為了避免重名經常翻著《康熙字典》給自己孩子取名,但是一個小說人物的名字里要是有生僻字也有點實在說不過去,為什么?因為你為讀者創造了一個非常“不友好”的閱讀平臺。也別整那太過庸俗的名字,為什么主人公的名字就一定要酷得沒邊?三陪小姐就一定叫個特花里胡哨的名字?那你干脆叫李尋歡傅紅雪趙正義林仙兒算了。

    還有,別弄個洋文的名字出來,咱這不是發生在外企的肥皂劇;即便他(她)是個外國人,也不要把E文直接寫上,翻譯一下就成,非弄點大家讀不準發音的外文在上面,你這到底還讓不讓人看啊!

四、主人公別太“嫩靚酷”。

    這都是有那么幫凡夫俗子意淫出來的玩意兒----“誰說大俠就不能謝頂?”

    也不知道是受了什么相關題材作品的影響,很多犯罪小說主人公必是帥哥靚妹,必是年輕有為,必是知識淵博,必是果斷冷靜,必是正義的化身……我靠!你還讓不讓我們這群難看的老頭活啊!啥時候好人都得走偶像流行路線了?這本身就必然不真實。一部犯罪小說中的主人公往往是警察或者犯罪研究工作者,這是對知識與閱歷的要求都非常嚴格的一種身份,太年輕本身就不太可能;個子高矮、體重如何、漂亮不漂亮并不重要;也別弄得沒受過什么訓練就飛機坦克登陸艇宇宙飛船都會開,沒上過什么學就天文地理歷史哲學法醫鑒定量子力學無所不曉,玩過兩次射擊游戲就能舉著沙鷹雷明頓M16AK47PSG1槍槍爆頭,明明又瘦又小卻空手道跆拳道合氣道泳春八卦行意太極拳拳到肉……

    再就是要注意主人公是“人”,既然是人,就有人性的缺陷與人性的弱點,所以主人公不一定就是完美正義,不一定就視金錢如糞土,不一定就不近女色,不一定就有很多朋友,不一定就家庭美滿幸福----當然,你要是非搞個有著悲慘過去背負著沉重宿命的主人公出來效果也不會太好;說白了,人性本是中庸的,別非塑造一個太極端的人物出來,那樣反而顯得太假。

五、裝備別太“先進”。

    有那么一幫無知寫手,一寫犯罪小說,別管地點是哪(大部分還是在中國),手槍至少得M92F,步槍怎么也得是M16A1,狙擊上來就得PSG1;拜托你,這些武器哪搞去啊!去打聽打聽行情好不?各國(各地)的官方武裝配置是什么?黑市能夠提供的武器價錢與型號是什么?別打了局CS玩了會兒潛龍諜影就把動漫游戲里那點東西往上生搬硬套。我們曾經在某“犯罪小說”里看到一個大陸犯罪份子伸手就掏出把沙鷹來----你變戲法啊!

    正反一號都必須有自己的車開----這又是誰規定的?很多警察罪犯都騎單車坐公交打出租啊,誰說正義與邪惡的衍生還必須以經濟基礎為土壤的。OK,都是中年人或者家庭條件好,有車開也算正常,但總不會都是奔馳寶馬保時捷法拉利吧,不知道的還以為某汽車商提供了贊助呢。

    在情節中出現的武器、交通工具、科學設備、電子產品一定要符合故事的時代背景并交叉考慮使用者(機構)的經濟條件與社會地位,很忌諱“抓什么就用什么”,那可就顯得假、太假了。

六、真實人物/事件別太“隨便”使用。

    套用一下《武林外傳》里佟掌柜說的那句話就是:“人家經典臺詞不好亂用哈。”

失敗例證A:

前兩天聽老何跟我們講最近正在上映的某電視連續劇《沉默的XX》,好象說的也是什么連環殺手,而里面某個“犯罪心理學家”張嘴就是:“我在美國的時候和羅伯特·雷斯勒(聯邦調查局行為科學調查研究部的前負責人)也交流過……”再看了看這位“犯罪心理學家”的年齡以及故事發生的年代,怎么都覺得這事兒實在是不太可能;我國法學專家的對外交流目前(是直到現在)還集中在死刑復核制度、論發功人員的處罰、人民調解制度、對經濟犯罪的刑罰適用等問題上,犯罪心理學的交流很少很少,而且我們國家還從來沒有和FBI互訪過;OK,編劇也許會說:“他們可能是私人朋友。”私人朋友?很遺憾,雷斯勒同志退休后非常喜歡寫個書什么的,他寫過的所有書里從沒提到過有一位中國的、甚至是亞洲的法學界友人啊;說到這兒,編劇估計就該急了:“這是編的故事嘛!你吃飽了撐的較什么勁啊!”我們不想較這個勁啊,但是拜托您也別知道個名人就往上胡聯系啊,搞得那么假專業會適得其反的……說實話,聽到這個橋段我們的第一反應是想起了《圍城》里面那個號稱羅素經常向他請教一些只有他才答的出來的問題的李梅亭,即便他真的認識羅素,而“請教”的那些問題真的只有他才答的出來,估計也就是什么“您喝咖啡放不放糖啊”之類的。

失敗例證B:

    前一段時間有個大紅大紫的日本動漫作品《怪物》,故事很不錯,甚至是相當不錯。在故事中也有那么個犯罪心理學家,也經常與在押的連環殺手進行訪談,其中一個情節竟然完全照搬了羅伯特·雷斯勒與連環殺手愛德蒙·坎珀交談的場景,不光是如此,連交代這個連環殺手的精神狀態所構成的背景資料的時候居然也完全照搬了……好歹也應該換點細節啊,不知道的看了也就看了,但凡是對這個案件有點了解的人看了以后恐怕都會多少降低一點對這部優秀動漫作品的評價。

    總之,基于真實事件/人物來構思、寫作無可厚非,但是必須要注意:1、情節的嚴謹性;2、時間的吻合;3、與故事情節的互動;4、對真實事件/案件/人物的正確、深入的了解;5、作者以此為基礎必須進行自己創造性的發揮。

七、扶正的司法機構/人員別太“弱智”。

    即便是為了突出主人公的英明神武,也不要過分貶低扶正的司法機構,畢竟為抬高自己去貶低別人也不是什么太光彩的事情,如果對自己塑造的主人公有充分的自信的話,何不把用來襯托他/她的其他人都寫得聰明一些呢?比聰明人還聰明不才是天才么。

    其實案件的偵破往往是群策群力的結果,這個“群”在一般意義上來講主要還是指辦案機關,警務人員就算再沒天分,但是有專業、系統的訓練基礎,有長時間積累的辦案經驗,有豐富的信息、人力資源,有攻無不克的國家強制力保障,他們的偵破能力絕對差不到哪去。也許警察在很多人眼中并不怎么聰明,但這也不代表他們就是一群大傻冒,真的,和警察打打交道大家就會明白了。

八、罪犯別太“唯美”或“唯丑”。

    其實很多犯罪小說塑造的罪犯都是參照了主人公的形象換個價值觀道德觀人生觀世界觀審美觀精神狀態就算完工了,這也有點太不負責任了,而且還動不動就來句莎翁的臺詞或者什么詭異的謀殺童謠……看著那叫一個不著調啊。

    還有一種就是走的完全相反的極端,罪犯一定是面目可憎,嗜血成性,按郭德綱的話來講恨不得就是:“17歲自滅滿門。”能多變態就有多變態,要多殘忍就有多殘忍。不是說罪犯就不應該這樣,而是說罪犯不能只是這樣就可以了,過于專注對罪犯表象的描寫往往會導致對細節的忽略,罪犯和好人一樣都是人啊,寫出來一定要讓讀者覺得象個人才好。

九、情節別太“離奇”。

    大家看到這里最好能夠正確理解,情節“曲折”是應該的,但不能離譜。別一弄心理治療就催眠,別一有書信就出來什么密碼地圖,別動不動就蹦出來一群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別一解釋不了就憑“直覺”、“第六感”,您這案件和20年前的某起謀殺可能是同一個人干的還好說,您就別和解放前的什么事再生硬地牽扯上了。犯罪小說更多地要求生活化一些的敘述,一味地追求突兀的效果會落入“假大空”的套路中去。

十、專家別太“業余”。

    之所以要把這個問題單獨拿出來說就是因為目前太多太多犯罪小說都寫得實在是太“業余”了,一說連環殺手,甭管是偵探警察法醫心理學家,一開口全是“變態”,什么“心理變態”、“精神變態”、“變態行為”、“變態動機”……我再靠,您不能給點敬業精神么?別一個“變態”就全解釋了好不,用字首縮寫大家還以為是下載軟件呢。罪犯是什么心理結構----有沒有異常的精神狀態?有沒有反社會人格?罪犯是什么類型的----連環殺手?屠殺型謀殺犯?罪犯是什么地理行為模式的----領域型?游蕩型?固定場所型?罪犯是什么行為類型的----掠食者?刺客?黑寡婦?死亡天使?罪犯是什么精神類型的----迫害性妄想?反社會型人格偏執?被動性侵害障礙?罪犯是什么動機類型的----性?施虐?宗教?財產?復仇?罪犯要滿足的感官機能是什么----欲望?控制?摧殘?…………既然是犯罪小說,就要明白犯罪是什么概念;既然要寫連環殺手,就要清楚連環殺手是個什么人群;既然想大談“變態”,就至少要從弗羅伊德的本能理論開始學習人格心理學。套用一句廣告詞就是:“簡約而不簡單。”過于簡單的理論依據會讓讀者覺得膚淺、不專業----這也是犯罪小說的大忌。



    以上,就先簡單說這么十點吧,大家覺得對的就在自己的寫作過程中多注意一下,避免出現硬傷,大家覺得不對的就堅持自己的觀點好了;其實不管你想怎么寫,只要是讓讀者覺得精彩、愛看,那就是成功了,我們也在期待著從大家筆下能夠誕生出“有我國社會主義特色”的連環殺手犯罪小說,到時候我們一定第一個去捧你!

    文雜語拙,同學們將就著看吧,不當之處誠望斧正,謝謝大家!

31

39

分享

| 發表于 2022-4-24 09:47:08 | 發自安卓客戶端
感謝分享
| 發表于 2022-4-24 11:00:44
Thanks?(?ω?)?
| 發表于 2022-4-24 20:18:22 | 來自小霸王手機
感謝樓主
| 發表于 2022-4-24 21:59:26 | 發自安卓客戶端 發帖際遇
感謝分享
| 發表于 2022-4-27 06:35:22 | 發自安卓客戶端 發帖際遇
感謝分享
| 發表于 2022-4-27 07:14:02 | 發自安卓客戶端
想看寫推理小說應該注意的問題
| 發表于 2022-5-2 08:10:33 | 發自安卓客戶端 發帖際遇
感謝分享
| 發表于 2022-5-4 17:53:14 | 發自安卓客戶端
感謝分享
| 發表于 2022-5-4 23:22:14 發帖際遇
感謝分享!
返回版塊
12
尚未登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加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