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草国产成人av片免费/香港三级日本韩国三级专线/国内自拍在钱/天堂国产女人av

回復

推理小說思考方向第二彈

樓主: 69395 | 查看: 3398 | 回復: 31

[已注銷]
該學員已被刪除
發表于 2022-5-13 00:41:53 | 2022-5-13 02:40編輯 | 發自安卓客戶端
此處我就不談崩壞流和敘詭了,談比較本格。
此處我也不談什么現實什么的。不談高智商燒腦啥的。我只談體驗

我認為推理小說給讀者帶來的,就倆種核心體驗:1,“推理感”或者說“燒腦感”;
2,“揭秘炫酷感”。


同時請注意,一切都是服務觀眾和讀者,一切都是。

所以說“燒腦感”并不需要真的燒腦,而是讓觀眾感覺他頭皮發麻,“邏輯太強大!”,“腦子要炸了”,細思極恐。可沒說真扔高數書給他哦。真談燒腦,誰比奧數習題集燒腦?

觀眾讀者要的本質是一種“爽”,一種腦子跟著轉動,思考的“爽”。即使推理小說,也一樣。只不過你不能太過于離譜,讓讀者覺得太不可行,太沒邏輯。讓讀者覺得有邏輯然后他感覺頭皮麻麻,好燒腦好爽。“揭秘炫酷感”也一樣。
各種寫法有各自優缺點,當然,同一部小說可能混雜著多種寫法,混著,不會如此生硬拆開的。

一,一件事物,我先想好,然后我把他有的A,B,C特征說出來,慢慢在前邊埋伏筆。比如我說,早上唱歌跳舞,下午吃甜點,周末關門。答案是,幼兒園。

很多最簡單的日常推理和懸疑小說都是這么寫的。這樣的好處是,特么太好想了。

不過通常來說,他不敢把全部特征都寫干凈,使得答案有唯一解,那樣很容易很容易被猜出。固這種寫法的通常只敢揭露百分之50,60的特征就完了。
而且這種寫法對于復雜行為,幾乎不可能存在唯一解。
比如很多社會派小說,犯人也計劃很復雜呀,做這布那步的。最后偵探居然全部推理出來??還很精確??這是不可能的幾乎。因為他所留下那些伏筆,蹤跡,同時滿足A,B,C,D所有他可能有的計劃,此時你可以怎么想都能往里套,而且還很符合邏輯。

所以此時,這種又引申出一種新的模式,羅生門模式。比如西澤保彥的《死了七次的男人》,東野圭吾《惡意》。

羅生門模式就是同個地點人物時間,基本不變,但做事模式變。本來是媽媽打兒子,忽然變成兒子打媽媽之類的。東野圭吾的《惡意》。因為這種把一件事,或一個物,我只抽取出,A,B,C特征出來講出來做伏筆,每次都很可能可以反轉,然后換成新故事套上。所以想制造反轉很容易。從而有了羅生門模式。

這種寫法,也和海龜湯很像。反正就是一個事,物只抽取部分特征部分表象展現埋伏筆而已。



二,詭計的。
詭計我又分常規詭計和超凡詭計。常規詭計怎么說,也是沒接觸過很難想出的,如果真的壓根壓根沒接觸過的話。那些心理密室,和普通的不在場證明詭計,那些普通的替身,調試鐘啥的。
當然,要是沒接觸過還想出來的,絕對是聰明人,賊聰明聰明。
超凡詭計的,我又稱為魔術流。魔術流的,就是弄很復雜的機關,釣魚線呀,化學反應,還有巴拉巴拉一堆。反正最后營造出很詭異的,尸體消失呀,瞬間移動呀,被火燒卻不死重生呀。

這種的,除非你是作者本人,真心不可能想出。他涉及太復雜的很多東西,知識等等。這種我一直對書內偵探居然能識破覺得不真實,就算一個魔術師看另一個魔術師表演一個復雜的魔術,也就只能大概說出里頭很可能的疑點,最后自己復現一下差不多效果罷了。幾乎不可能復現得機關呀,步驟呀,都一樣。。。

而且這讀者通常也很沒啥推理感,因為推理怎么說。你是事先知道A,B,C這些知識這些線索,最后推出答案。而用這種的通常需要用大量未知冷門知識。或者說壓根很多這種詭計現實是行不通的。


這種的發展慢慢地也變得弱勢了。為何呢,和上一種反而不一樣,上一種的給讀者,觀眾,其實有點“推理感”的,觀眾會拿已知的那些伏筆猜,猜,猜。觀眾也樂于猜。


而這種華麗手段,反而很多觀眾到答案揭開前,都沒啥好頭緒,頂多知道一定又是釣魚線,但釣魚線咋扯的,確實沒有啥“推理感”,或者說“參與感”。寫推理小說,推理電影啥的,給觀眾讀者“推理感”“參與感”是蠻重要的。
此種寫法,雞丁,御手洗熊貓,這些國內的挺多。但是這種的缺點就是,通常優秀的就是這個魔術般的詭計,給觀眾讀者的“推理感”弱,文筆如果也弱,通常真的很難受。而且詭計寫一個就少一個,這種的,現在真的在瓶頸了,特別難想。所以最終大多數作家還是變成第一種寫法。


三,推演排除法的。比如體育館之謎,x的悲劇。這種他可能最符合,漢語名詞“推理”。因為A,B,C所以答案,D。

和第一種有啥不同?這么說吧,第一種是沒有唯一性的。很滑,沸點高。啥?花生油!,不過玉米油也行呀!這種是第一種。


第二種是,我先通過灶臺的痕跡,排除了是玉米油的可能,排除芝麻油的可能,再從商標得出其他可能性,最后只有可能是花生油。

但隨之又有問題出現了,這種真的完美無瑕嗎?這種最大缺點就是如果寫不好,往往極其容易是強行邏輯。


比如福爾摩斯推理煙斗,左撇子右撇子的。關鍵,萬一主人就很煩人,抽煙姿勢有點怪,所以導致明明右撇子卻出現左撇子的感覺。
而且這種越為了不讓觀眾太容易猜出,越容易導致在一些點上越強行邏輯。

不過總體而言,這種比起第二種要好寫多。
而且他也通常是這三種里面給讀者“推理感”,那種所謂“燒腦感”最強的。但他的“揭謎炫酷感”是最弱的。
第二種的要是寫得好,“揭謎炫酷感”會很好。但往往給讀者的“推理感”很弱。詭計流就是如此,懂就是懂,不懂那就只能等你說答案。而那些簡單詭計的,你一旦看過此詭計,那這篇故事幾乎沒啥好看的了。這也是第二種的難受之處。也是導致現在瓶頸的原因之一。
第一種的則是要看你的故事,背后那個故事寫得怎么樣。第一種的往往不是那些伏筆所對應的事物,的真相給你帶來“揭謎炫酷感”,而是本身這個懸疑作家或者社會派作家,他背后寫的那個更深層的故事,給你“揭謎炫酷感”。

比如看似恩愛夫婦,其實丈夫以前是買賣人口買來的老婆。看似毫不相干男女,其實男的在背后各種犯罪從而保護女的。第一種寫法的,也就是那些懸疑小說,甚至天龍八部是吧,那個喬峰找大惡人。他的“揭謎炫酷感”,就是透漏背后這個深層的故事。

人和人看書看電影爽點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喜歡清晰思路,思考,他要的就那個“推理感”。

其實,如果沒有利用后期奎因,沒有多重解答沒有偽解答。“推理感”和“揭謎炫酷感”往往是很難共存。

我看過很多擁有偽解答,后期奎因類的作品,他同時把“推理感”和最后的“揭謎炫酷感”合在一起,很爽。

但我確實還沒看過一本,只有單一解答,不加多余的偽解答,但能把“推理感”和“揭秘炫酷感”合起來的。因為通常你“推理感”做得太好,到揭謎最后一頁前,讀者心里差不多差不多有個差不多答案了。很難有“揭謎炫酷感”。這一點就和第一種和第二種不一樣。

除非你像麻耶雄嵩一樣,多重解答,偽解答,各種轉。

20

43

分享

[已注銷]
該學員已被刪除
| 樓主| 發表于 2022-5-13 00:59:47 | 發自安卓客戶端
話說,也扯一句敘詭吧?敘詭通常就是我說的第一種寫法。在一些地方埋一些疑點,伏筆這種東西。把A,B,C特征寫出來,不過這些A,B,C特征很容易引導人想成D,而因為是敘詭,其實是F。
敘詭他也是玩的,“揭謎炫酷感”的
1 | 發表于 2022-5-13 07:22:42 | 發自安卓客戶端 發帖際遇
感謝分享(?′ω`?)
1 | 發表于 2022-5-13 08:00:14 | 來自小霸王手機
感謝分享~
1 | 發表于 2022-5-13 08:03:51
看了個開頭 還沒看完
支持“一切都是服務觀眾和讀者” 這一句話
1 | 發表于 2022-5-14 00:17:02 | 來自小霸王手機 發帖際遇
感謝分享!
[已注銷]
該學員已被刪除
1 | 樓主| 發表于 2022-5-14 02:43:05 | 發自安卓客戶端
| 發表于 2022-5-14 21:54:04 | 發自安卓客戶端
感謝分享
| 發表于 2022-5-15 06:21:27 | 發自安卓客戶端 發帖際遇
感謝分享
| 發表于 2022-5-15 07:12:31
來看b站,感謝分享
返回版塊
123
尚未登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加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