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騰訊娛樂
騰訊娛樂專稿 做為80年代生人,可以說是伴隨著港劇的黃金時代長大,提到港劇,想到TVB,而提到TVB,便想到那些具有香港味道的職業劇。而在眾多的職業劇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刑偵劇。就是從這些劇集中我們知道了“你有權不說話,但你所說的都將成為呈堂證供”,也知道了“納稅人的錢不能輕易浪費”,就是這樣,愛上了熒屏上那些穿著便服的阿Sir們。
八十年代 師兄師姐劇 勵志成長= =可不是嘛,到現在也是師兄師姐。
六七十年代的粵語長片時代結束,進入八十年代,TVB以古裝武俠和江湖梟雄劇為主打,刑偵劇還沒形成氣候,往往是一系列 “師兄師姐”劇,講述剛入行的警界新丁,在職場和情場發生的故事。
這類劇集總是“勵志為主,案情為輔”,案子走大方向,不是打擊走私就是勇抓毒販,劇中的大富豪,多半是幕后的犯罪主腦,男主角的上司經常是和黑道勾結的偽君子。
雖然故事情節顯得單薄,也沒有太多頭腦推理,但是節奏把握較好,而且有意氣風發的男女主角看,不會沉悶。
代表演員:梁朝偉 劉德華 鄭裕玲 歐陽佩珊
代表作品:
= =OMG,那個是劉嘉玲?
青春不再,年華老去,影像中的他們不曾忘記 《新扎師兄》 作為“師兄劇”里最經典的一部,《新扎師兄》得歸功于演員陣容,清秀的梁朝偉,俏麗的曾華倩,溫柔的劉嘉玲,故事情節雖然老套,但相當青春勵志。 《獵鷹》 《新扎師兄》讓初出茅廬的梁朝偉家喻戶曉,《獵鷹》讓冷峻的劉德華紅遍香港。劇中劉德華扮演的警界新人,為了抓毒販而去做臥底,歷經千辛萬苦終于破了大案。值得一提的是,劉德華英俊的制服扮相,一舉風靡了萬千少女。 《警花出更》 TVB也為花旦量身制作了“師姐”劇,最出名的是歐陽佩珊和鄭裕玲的《警花出更》。兩人在戲中從誤會沖突到合作破案,弘揚勵志風氣,英姿颯爽的扮相,格外清新怡人。
九十年代 懸疑推理 刑偵劇黃金十年
到了九十年代,TVB的刑偵劇逐漸系統化,臻于成熟。既有借鑒自東瀛和歐美等地的推理橋段,又有自身撰寫劇本的不俗功力,且正值TVB劇集的鼎盛時期,所以涌現了不少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這些作品至今依然被劇迷們津津樂道。所以,九十年代可謂TVB刑偵劇的黃金十年,風格各異,百花齊放,好劇目不暇接,劇迷大飽眼福。
代表演員:陶大宇 歐陽震華 林保怡 魏俊杰 郭可盈 陳慧珊 關詠荷
(猴子說:歐陽震華的推理劇真不錯,推薦《法醫宋慈》和《施公斷案》,話說這些代表演員我都很熟悉啊)
1.刑偵劇的兩座大山,不可超越
談起TVB的刑偵劇,劇迷們的第一反應肯定是《刑事偵緝檔案》,第二反應則是《鑒證實錄》。兩部劇集都出自金牌監制潘嘉德之手,有劇迷們最愛看的“兇殺、謀殺、情殺、奸殺”等情節,走推理破案路線,懸念迭起,節奏緊湊,情節緊張,而且感情線和破案線并行不悖,相輔相成,既有充滿張力的破案戲,又有纏綿曲折的感情戲,即便放在如今來重溫,依然相當精彩。
代表作品:
(郭可盈好年輕……)
不論是陶大宇還是郭可盈都已經不能再復制曾經的經典
《刑事偵緝檔案》
《刑事偵緝檔案》把港式刑偵劇帶上了全新軌道,所達到的經典程度,至今無劇可比,是TVB刑偵劇的巔峰之作。
這套系列劇開始于1995年,創下全年收視之冠,前三輯捧紅了陶大宇和郭可盈這對經典熒幕情侶,陶大宇扮演的神勇而深情的警探,深得人心。到第四輯,雖然換了陣容,但是古天樂和宣萱的感情戲令人唏噓,魅力不輸。
《刑事偵緝檔案》最大的成功要素,在于破案戲的精彩,三四集為一個案子,情節緊湊,案情撲朔迷離,兇案手法和動機都構思得“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主角抽絲剝繭得進行推理,很好的吸引住觀眾。劇中不少案子都很精彩,并且犯案者最后的陳述,都會給案子加上“人性化”的一筆,像 “蝴蝶殺人”案,是由于婚外戀和嫉妒,“紅衣女殺人”案,是妻子和情婦共同對抗惡男,“端木紫”一案,由輪奸的慘劇所引發。
一部精彩的破案劇,推理固然重要,犯案者的動機和手法,同樣需要好好琢磨,真正經典的刑偵劇,是在破案之后,還能給觀眾留下意猶未盡的感受,《刑事偵緝檔案》做到了這一點。
一個冷靜的法醫和一個冷靜的干探,TVB的又一次絕配。
《鑒證實錄》
《鑒證實錄》繼承了《刑事偵緝檔案》在破案戲上的優點,像是豐富的懸念,緊湊的推理,區別是更側重在“鑒證”上,加大法醫解剖,法證鑒定的情節,給人以新穎感。但也正是“鑒證”情節的擴大,上削弱了破案推理的進行,連貫程度上不及《刑事偵緝檔案》。
《鑒證實錄》的感情戲同樣出色,林保怡和陳慧珊的對手戲旗鼓相當,成為新一代熒幕情侶,陳慧珊憑借法醫聶寶言這一角色,成功展現出自身獨特的知性優雅氣質,這也是她在熒幕里最經典的角色。
2. 輕喜劇風格 生活化的刑偵劇
潘嘉德監制的刑偵劇,戲劇沖突劇烈,引人入勝,而鄺業生監制的刑偵劇,則恰恰相反,走的是生活化的路線,輕喜劇的氛圍,他的作品很多,最受歡迎的一部是《陀槍師姐》。 就是這樣一部劇才讓我們知道香港配搶女警的故事
代表作品:《陀槍師姐》
劇中講述滕麗名和關詠荷兩個性格不同的女警,進入警隊后的工作和生活。劇情更多的是辦公室里的插科打諢,家中的家長里短,不過哪怕沒有破案劇情,只是看關詠荷搭配歐陽震華,滕麗名與魏俊杰戲內牽手,觀眾同樣喜歡。
3.破案專業化,警界部門化
九十年代的刑偵劇,走上“分部門”探討的路線,有專講O記的《O記實錄》,掃老千的《皇家反千組》,有反色情的《掃黃先鋒》,掃黑道的《反黑先鋒》。這些劇集的特點,在于并沒有單元化的案子,也沒有緊張懸疑的劇情,更多集中在警匪之間的恩怨和斗智斗勇上。
代表作品:
《O記實錄》
所謂O記,指皇家警隊“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戚其義監制的這部戲,劇情并不輕松,黃日華在劇中承受連番波折,和郭可盈的感情也是多災多難,播出后口碑很好。
《掃黃先鋒》
TVB史上第一部以“反色情組”為題材的電視劇,歐陽震華和郭可盈的對手戲,默契不錯,顯出他的“白搭小生”氣場,鄺業生監制的這部劇集,少有的非常專注于主題,涉及到“掃黃”行動中的大部分案例,反映出社會現實。
4.古裝刑偵,宋慈大顯身手
古代也有冤案,也有刑偵,刑偵劇未必要局限在現代,TVB的《狀王宋世杰》、《洗冤錄》都有相當的刑偵成分,開創了古裝刑偵劇的先河。 經典的破案,不光只有現代劇。
代表作品:《洗冤錄》
歐陽震華扮演宋慈,身兼法醫,法證和警探三重身份,屢破奇案。蕭顯輝監制的這部《洗冤錄》,三四集為一個案子,情節緊湊,案子設計得引人入勝,是一部相當出色的古裝刑偵劇,單論破案推理的設計,經典程度僅次于《刑事偵緝檔案》和《鑒證實錄》。而這樣一部劇集值得紀念的還有已經離我們而去的蕭顯輝監制。
二十一世紀 刑偵劇江河日下
二十一世紀以后,全球資源網絡共享,美劇入侵,精裝設備、嚴密推理,一舉攻占不少刑偵劇謎的心, TVB刑偵劇不進反退,一面是劇本敷衍了事,推理水準節節下降,另一方面,小品劇風格盛行,家長里短沖淡了劇情沖突,刑偵劇不復90年代的輝煌氣象,雖然數量上毫不示弱,風格也越來越多樣化,但是經典之作少而又少,頻頻叫人失望。
代表演員:歐陽震華 郭晉安 林峰 吳卓羲 陳鍵鋒 蔡少芬 郭可盈 蒙嘉慧 (猴子說:古靈精探還挺不錯的。又是我郭家人,還是兩個)
就是這樣一部案情沒有多懸疑的劇集竟然在當年取得了高收視。《古靈精探》劇照(資料圖片)
1.推理讓位,靈異盛行
推理套路的用盡,導致編劇們開始尋求新思路,最后走向“通靈”題材,《施公奇案》里施公憑借“仙枕”,在夢中獲得破案線索;《通天神探》里元彪用第六感破案;《古靈精探》里郭晉安只需暈倒做夢,便有鬼魂指路,獲得線索。
刑偵劇里沒有推理,而是依靠通靈來破案,這已經違背了刑偵劇的宗旨,沒有智商的刑偵劇,是無法精彩的。編劇們動不動就拿“通靈”來說事,而忽略了觀眾真正要看的是精彩的案情,嚴密的推理。
代表作品:
《施公奇案》
歐陽震華擔綱刑偵,已是駕輕就熟,和郭可盈斗嘴斗氣,也夠火花。劇中采用仙枕破案,案情零碎普通,毫無懸念,但是輕松喜劇的風格,贏得了觀眾的喜愛,意外成為了受歡迎的古裝刑偵劇,第二輯改為歐陽震華和宣萱合作,更合觀眾眼緣。
《古靈精探》
郭晉安扮演神探,暈倒后會有女鬼在夢中協助破案。雖然是通靈題材,但該劇有一定的推理成分,不過案件水準太低,所以達不到經典水平。此劇的鬼馬風格很得人心,第二輯已經播出,依舊憑鬼馬風格出位。
《隔世追兇》
同樣是郭晉安主演的刑偵劇,利用電話進行時空交錯聯系,獲得線索,找回真相,架構新鮮,幾個案子的推理也有水準,可惜中段以后,男主角改變過去,使得一切重新來過,劇情紊亂,不及前半段精彩。 《學警狙擊》這部劇真正讓謝天華開始走紅
2.師兄師姐劇 依然有市場
TVB在新世紀開拍新版的《新扎師兄》,由吳卓羲和陳鍵鋒擔綱主演,播出后一炮而紅,從此這以青春為王牌的《學警》一支也成為金牌系列劇,而鄺業生監制的《陀槍師姐》在走到第四輯時劃上句點,留下懸念的尾聲。
代表作品:
《陀槍師姐》續集
這系列人氣旺盛,但后面的三部續集,始終無法達到第一部的高度。續集中最出彩的是 “鮑國平”一案,很有驚悚程度,把精神分裂玩到了港劇里的極致。
鄺業生監制的這個系列,走到后來,案情越來越少,幾乎變成了“陳小生”戀愛史,不過第三輯時蔡少芬的加盟,增添了不少活力。
《學警狙擊》
“學警”系列并非正統的刑偵劇,主要是講述兩個少年警察的成長,第一部《學警雄心》有點像孩子爭糖果吃,任性胡鬧,到第三部《學警狙擊》時,則增加了不少氣場,雖然沒有精彩的破案劇情,但情節上緊湊了不少,苗僑偉的挺拔身姿,黑道氣勢,周海媚的嫵媚婉轉,為情所困,都極有看點,最橫空出世,響徹云霄的人物,當然是謝天華扮演的Laughing哥。 不得不說的是,在今天的TVB刑偵劇中,“法證”系列還是具有很多看點的
3.科技破案 山寨之嫌
TVB的刑偵劇也開始走科技路線,如果說90年代的《鑒證實錄》是“推理為主,鑒證為輔”的話,到了2006年的《法證先鋒》,則已經是“科技為先,一切讓道”了。
代表作品
《法證先鋒》
《法證先鋒》是近年來唯一算得上地道的刑偵劇,大量運用法證鑒定手法,開啟了TVB刑偵劇里又一個系列。播出期間被質疑是抄襲自美劇CSI,不過《法證先鋒》第一輯的劇本,在犯案手法和推理情節上都有不錯表現,下水道骸骨案,模仿古采尼小說殺人案燈也給人留下很深印象,不足之處是太傾向法證,忽略了推理破案。
第一輯最大的優點,在于沿襲了《刑事偵緝檔案》和《鑒證實錄》的敘事風格,以破案為中心,故事集中,節奏緊密,歐陽震華和蒙嘉慧也有出色的默契表現,林文龍扮演的法醫,氣質溫暖而獨特。
到了第二輯時,該系列嚴重走下坡路,劇情局限在男女感情上,案子小而且散亂,情節松散拖沓,可看性不高。
《談情說案》 TVB式刑偵劇素來的作風是“案情+愛情”,而到了《談情說案》,正式把這一作風引入到標題,再用天才教授為主角,劇集播出后,首先被指出山寨自日劇《神探伽利略》,遭到一片質疑聲,但與此同時,收視卻不斷攀升。劇中的案子像近年來大部分刑偵劇那樣,非常小兒科,反而更側重在林峰和楊怡在劇中“階級差別”的愛情,這部戲是徹底的“愛情”蓋過了“案情”的風頭。
至于說科學破案,劇中雖然經常引用物理科學知識,但卻反而被發現不少漏洞,還有嚴重的術語錯誤,看來,“玩科學”到底不是TVB的強項,這幾年TVB刑偵劇江河日下,主要敗因還是劇本智商不足,應該多在劇本上下功夫,構思幾個有含金量的案子,這才是刑偵劇該有的出路。
4.部門化劇情,淡出視線
九十年代時候《皇家反千組》、《掃黃先鋒》等劇從不同角度介紹了警局各部門的運作,21世紀這樣類型的劇集也推出過,《談判專家》講述了警界中談判專家這一群體的工作,《無名天使3D》描繪了CTU(反恐部門)的活動,《CIB刑事情報科》讓觀眾開始了解負責搜集情報、籌劃策略的情報部門。但這類劇集,由于沒有緊張刺激的案情,顯得故事松散,沖突不強。
代表作品:《談判專家》、《CIB刑事情報科》、《無名天使3D》
5.風格化刑偵,另類走向
用風格凌駕在刑偵之上,借破案來表現獨特風格,這類險招,TVB也只敢把寶押在黃子華的身上,于是有了《棟篤神探》。純以破案劇情來說,《棟篤神探》并非經典,但是從風格出發,這是觀眾享受“棟篤笑”的另類方式。
代表作品:《棟篤神探》
6.古裝刑偵,余力不足
《洗冤錄II》之后,古裝刑偵進入瓶頸階段,遠不及從前的曲折緊張。像《少年四大名捕》里,案子松散凌亂,推理橋段如同小孩過家家,看點只落在帥哥身上,集合了林峰、馬國明、陳鍵鋒和吳卓羲四位風頭正健的英俊小生,出演溫瑞安筆下的四大名捕,飽了粉絲們的眼福。
代表作品:《洗冤錄II》、《施公奇案》《少年四大名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