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草国产成人av片免费/香港三级日本韩国三级专线/国内自拍在钱/天堂国产女人av

回復

【原創】后疫情時代槍殺之謎

樓主: 114067 | 查看: 2000 | 回復: 5

查看: 2000|回復: 5

[推理謎題] 【原創】后疫情時代槍殺之謎

原創  已解決  簡潔模式
發表于 2022-8-23 10:22:56 江蘇| 2022-9-2 12:04編輯
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本篇謎題
解答合理即可。無論謎題里的偵探角色還是罪犯角色都不完美,這一案件也并不完美,謎題同樣不完美。作者對于槍支的知識全部來自于百度,不過偷了點小懶,也沒查清,所以請讀者原諒。此篇謎題靈感來自于這屆推理大賽的第二題和未完全偵探推理社的一句話“不要低估一顆偵探的心”,我則是由于貝克街的第五題才得知這句話的由來。所以如有雷同,并非巧合。

后疫情時代槍殺之謎

于歸

最后七個臺階,女人一口氣跳到了最頂。于歸并不吃驚,也不想說什么,因為之前不止說過一次,說了之后反而還挨了一頓罵。確實不該說,女人怎么樣是女人自己的事,于歸不可能用語言就將她改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女人常常說到:“不要看不起女生,也不要低估一顆偵探的心。”
這里的刑警頭子是個女的,就是那個一躍七級臺階那個,叫郭帆,身高顏值都不高,短發被染成了接近黑色的暗紅色,乍一看還以為和普通黑發沒區別。
很清秀一女的。現在正在案發現場尋找兇手的蛛絲馬跡。
死者是一位小學校長,名叫杜薄幸。
郭帆:“杜薄幸,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這是什么奇葩名字……”
吐槽完名字之后,郭帆并沒有立刻查看尸體情況,而是先看了這個辦公室的布置。這個辦公室位于四樓,內部有個很奇怪的石頭。沒錯,就是石頭,實際上,這是一張床,大理石做的。正常石床肯定會硌人的,但是這一張不太正常,因為大理石的中間被挖出來一個人形的空洞,躺下去時,石床與身體接觸面積相對于普通石床大幅增加,所以受力更小,也會更舒適。石床平鋪在地面上。辦公室的角落還有個水龍頭,旁邊掛著深色毛巾,是死者下課后洗手擦手用的。
郭帆看的目瞪口呆:“天哪,這是現實中該有的東西嗎……我天,我上次看《三體》還是在高三呢,我靠,真存在這樣的石床嗎……就是這血跡太掃興。話說,這個石床會變形嗎?我能躺上去試試嗎?”
一旁的于歸連忙戳了戳她:“頭兒,別,尸體剛從這兒搬走……”
郭帆雙臂交疊在胸前:“也是,也不知道這石床上有他多少汗。”
幾位刑警正在給石床拍照,因此尸體被放在一邊。一旁的刑警正在向郭帆介紹死者的生平信息:“杜薄幸,今年44歲,五年前被調到這所小學當校長。雖身為校長,杜薄幸仍在一線教書,這學期教的是本校小學五年級1班和2班的數學。死者就在半小時之前遇害,發現者是學生,五年級1班班長。這孩子說是因為上課三分鐘了老師還沒到,于是就來辦公室找,結果就發現了石床上躺著的尸體并且立刻請求隔壁班主任辦公室里的老師打電話報警。”
由于是夏天,尸體所著衣物不多。天氣不是很熱,室內沒有開空調,死者穿著藍色襯衫和西裝褲。死者的額頭上有一個彈孔,警方最初沒有在死者身上找到其他傷痕。
郭帆皺了皺眉:“按程序辦吧。”于是幾位刑警立即帶走了尸體。“這次死者的死因目測并不復雜,快一點的話,幾個小時夠出結果嗎?不夠的話就去催。”
二十一世紀二十年代,中國境內發生槍殺?開什么玩笑……郭帆搖了搖頭。這太難了,首先就是槍械的來源問題。普通人不可能持槍。中國的槍械存在于警方和軍方手中,或許還有一些黑惡組織,搞走私那類的會有沒戶口的黑槍。問題是,這里是學校!
但是死者的額頭眉心處確實出現了彈孔。只不過有一點很奇怪,彈孔的四周沒有燒焦的痕跡,反倒是有點於紫。警方詢問隔壁辦公室得知,杜薄幸上節課下課之后回自己辦公室路上經過班主任辦公室,還順便進門當面跟老師們強調了一遍今天下午開會的事情。也就是說,死者的死亡時間就確定在這個課間加上上課后的三分鐘內。也就是9:50到10:03之間,且死者在這13分鐘以及之前的40分鐘內并沒有與任何人通話。這一點,從走廊監控上那位班長的行蹤以及死者的通話記錄就可得知。值得一提的是,校長室辦公室的監控其實是個擺設,一個月前就壞掉了,并沒有用。郭帆還是忍不住噴兩句:“這校長什么情況……有錢弄這么個石床,沒錢去修監控?去查,這監控壞掉的原因是什么。”這監控壞就壞了,甚至乎一眼就看得出來壞了,畢竟下面的線路已經斷了。校長本來想修監控,于是研究了一下線路,結果不小心拽斷了,現在的監控就孤零零一個頭掛在上面,實在連個擺設都不是。
“那孩子怎么說的?”郭帆問。隨即就有人回答:“那孩子就說敲了門之后就開門進來了,然后看到校長躺在石床上,腦袋上有個洞,一聲驚叫之后就趕忙跑過去找老師了。”
幾位老師聞訊趕來,可以相互作證,現場并沒有被破壞。
“那孩子可是說敲門之后開門進來,在那時,門是關著的?”郭帆問。她得到了肯定的答復。“確定孩子沒記錯?”
郭帆之所以這么問,是因為石床的位置正對著門。在石床上坐起身的話,上半身也是正對著門,考慮到此時兇手是有機會遠程射殺死者的。可是問題在于,那孩子說門是關上的。即是說,兇手射殺死者時所處的位置一定是在這個房間內。
于歸摸著下巴上兩天沒剪的胡茬,對郭帆說:“熟人作案。死者在石床躺下,兇手來到后喊他一聲,死者在坐起來時,兇手一擊致命。但是奇怪的地方在于,如果作案地點就是這間辦公室,無論什么槍,就算是裝上消音器,也能發出足夠的響聲讓隔壁辦公室聽見。隔著一個墻就坐著幾位老師,他們都表示沒聽到槍聲,據我們警員的實驗,這面墻的隔音效果并不好。”
郭帆:“我不置可否。等鑒定結果吧。現場還有什么值得注意的東西嗎?”
于歸:“有,死者的桌子里有一套《三體》,據幾位老師所說,死者正是因為癡迷于《三體》多年,才于不久前私人定制了這個大理石石床。石床上的孔洞是按照死者的身形量身定做的。商家也是第一次做這種石床,連商家自己都不知道躺上去是什么感受。而商家與死者的聯系記錄,僅存于接下這一石床定做的單子到石床交付期間。
“我有個疑問。據商家說,這個石床是一筆不小的金額,但是死者當時的囑托確實是把石床送到學校來,而不是送到家,這是為什么呢?”
郭帆搖搖頭。“死者家屬怎么說?”
“夏語冰問過了,死者和妻子住在一起,死者的父母早已亡故。并且石床的事妻子兒女也都知道,死者還跟妻子說等這個月工資發下來,就給她也定制一張石床用在家里偶爾休息。死者妻子是對面公司的會計,案發時間在自己的辦公室里工作。從死者的辦公室就能看到其妻子工作所在辦公室的窗戶。其辦公樓走廊的監控可以證明死者的不在場證明。死者的兒女也都長大成人,在大學讀書,久未歸家,自然無懷疑。”
從這里看過去,少說得有一公里。恐怕是把大狙。郭帆心想。如果門開著的話。但是門是關著的!
很快,這一天從早上到目前的時間范圍內,走廊監控的調查結果出來了,監控顯示所有人員進出正常,沒有說一個人進去就再也沒出來的情況。而在死者死亡的這個課間,沒有任何人來到這個辦公室門口。而且負責此事的刑警王玲發現了一個問題:這一個上午死者的辦公室很少有人進出。雖不能以偏概全,王玲還是詢問了一下這個問題,老師學生都表示,校長自從買來石床后就這樣,不希望別人在課間打擾,校長其實是個很坦誠的人,而且從來沒鎖過自己辦公室的門,自認為里面沒有什么貴重物品,一些重要文件也并不存在校長室,本身除了誰也搬不動的石床也就沒啥貴重物品和文件,所以師生為此也能理解校長坦誠表示自己想獨處。每次校長上完課都要問學生有沒有問題,等學生問完了再走,然后囑咐一句讓學生們不要到辦公室找他。而老師如果有問題找校長,完全可以電話。一段時間過去,幾乎很少有人進出校長室。校長這么做的目的,估計還是不想別人看到自己躺著。
“去查更早時間的監控。”郭帆說。
兇手的作案場所一定是在辦公室內,槍殺杜薄幸,然后想辦法離開。這里是四樓,窗戶是普通教室所用的推位窗。窗戶是開著的,門床窗并不成直線。郭帆站到窗邊,從窗戶看向外面,陽光很是刺眼。想必死者死亡時的陽光也類似如此,差不了多少。窗外沒有可以用來借力爬墻的東西。就算功夫了得,也不可能就這么下去。而樓下不遠處就是圍墻,圍墻外是一片稀疏的銀杏樹林。這一片并非監控覆蓋區域。郭帆不自覺想起永結無間的鉤鎖……想啥呢,游戲里能和現實一樣嗎?
監控里目前為止還查不到可疑信息。兇手從哪兒來,又消失到了哪里,警方毫無頭緒。而死者的人際關系,也沒什么問題,死者幾乎不樹敵。全校師生對于校長的口碑也是相當好。死者當然也沒有認識什么非法組織的人。據死者家人所說,死者平時甚至從不收學生家長的送的東西,只會收成績良好的優秀畢業生一些茶葉之類的物品。
于歸:“要不我們先去排查一下死者的親友同事?一個個問。剛剛劉白打電話說,彈頭從死者腦殼上取出來了,是9mm DAP92手槍彈,用于我國軍事訓練。這個子彈很奇怪,因為彈頭的后面有很新的刮擦痕跡。兇手所使用槍械根據彈頭推斷應該為92-9式自動手槍,或者其他類似手槍,此類手槍威力很大,就算裝了消音器,聲響也能達到80到100分貝,足以讓隔壁聽見。此外,死者似乎被迷藥迷暈過,現在正在鑒定迷藥的成分。盡管如此,死者身上沒有其他傷痕,死者的致命傷就是額上的彈孔。要不我們等鑒定結果出來再想想怎么辦?”
郭帆搖搖頭,按壓自己的太陽穴:“附近沒有什么警官學院或者軍事訓練基地吧,怎么會查出這種子彈,對了,指紋和DNA呢?”
“子彈上很難查出指紋了,DNA的話,只與死者一人配對,并無發現其他DNA。哦對了,忘了說了,彈孔的深度,距離穿過人腦射出,還有一小段距離。我們后續會找專家鑒定多遠的距離開槍能造成類似的彈孔。不過啊,劉醫生卻說這不像彈孔,死者身上和案發現場也沒有硝煙反應。”
郭帆又搖了搖頭:“如果我的猜想正確的話,窗戶外的林子里應該有線索。我們去找找?”
前兩日剛下過小雨,那片林子里的泥土雖不濕滑卻也不干燥,正對著死者窗戶的那篇空地上,有一處疑點:仔細看去,似乎有人來到過這里,有幾處不是很明顯的腳印,乍一看看不出來,只有仔細看才能看出來大致輪廓。但是有東西卻很清楚,在不明顯的腳印旁,有規律分布的小坑。似乎是什么棍子搞出來的。郭帆到處走兩步,發現前兩日的小雨只是打濕了一點泥土,要留下明顯的腳印還是很困難的。
“林子外面全是公路,監控全覆蓋,去查有沒有什么可疑人士。”郭帆說。
“查到后找到人立馬控制住。我們還有事到死者的辦公室看一看。”郭帆補充道。
郭帆來到死者辦公室后,試圖找一找辦公室里有沒有藏身的地方,竟意外發現死者辦公桌是一張雙人桌,桌底下放腿的地方足夠藏人且不互通,死者獨占整張桌子,且另一個座位整邊都靠墻。疑點是桌子和地面都很干凈,并找不到移動的痕跡,這又與郭帆的想法相悖。
此時,于歸匆忙趕來。“頭兒,不用等劉白的結果了,監控里找到了兩個人。就差查到槍械來源了。”
郭帆笑道:“是嗎?雖然說的跟我想的不太一樣,不過我總算還是能知道真相了。接下來,只要問問學生或者老師有沒有看見外面有什么奇怪的大物件,案件就能破解。”
于歸說:“說起來,這也算是一種不可能犯罪吧。首先就是消失的槍聲,其次是案發期間無人進出的房間,簡直就是個密室。再說了,后疫情時代,普通人哪兒來的槍啊?小老妹你莫不是還想懷疑警方或軍方甚至打入犯罪組織吧……”
郭帆:“起開……”

謎題篇至此結束。
1人評分
破案經驗 +10

6

4

分享

此回答在 2022-9-22 18:12 被選定為謎題答案

| 樓主| 發表于 2022-8-25 18:52:36 江蘇| 2022-9-2 12:06編輯 發帖際遇
動機篇在此,反白可看。
郭帆把抓捕犯人的工作交給于歸等人之后,并沒有著急回隊里,而是換了便服去了死者所在的小學。此時臨近中午放學。
郭帆從來不喜歡小孩子,她一致認為小孩子的單純是把雙刃劍。單純的善就是善,沒有一點雜質。同樣的,單純的惡就是惡,小孩子會單純地為了傷害別人而傷害別人,中間同樣不摻雜一點雜質。
郭帆小學時代過得很孤獨,因為父母都是高中老師,常年帶畢業班,每天早上陪學生讀書,只能給女兒準備好早餐,然后早早離去。他們晚上要陪學生上晚自習,十點多才回家,而此時的郭帆也早已睡下。每次入睡前,郭帆總會把自己裹在被窩里,偷偷哭一哭。然后第二天早上起床獨自洗漱用餐上學。
郭帆在校門口佇立半刻,前來接孩子的父母已經就位,分布在不影響交通的校門口。這些家長讓她想起來自己的父母。直到郭帆高中畢業,父母仍是帶畢業班,每天都很忙,郭帆也自然被安排到母親的班上,父親則在隔壁班。奈何,他們無論對待哪個學生都沒有差別,高中三年,郭帆雖說和父母一起上下學,但這并沒有彌補自己幼時缺失的東西。
郭帆選擇繼續向前,無論是從前還是現在,而現在,她要跨進學校。
很簡單就進去了,畢竟不久前才剛出去。
郭帆給于歸發了消息,讓他們控制住罪犯在家里,不要讓他們逃跑。等郭帆回去再進行剩下的程序。
“頭兒,這?已經押過去了。”
“再押回來。聽我的吧,我現在在學校。我還有東西要查一查。”
“了解了。”
曾今自己的小學有一處地方和這里也很相似。回想自己的成長經歷,郭帆總是覺得那個地方一生難忘。郭帆看過很多小學生的中學生的青春劇,她覺得每一部劇里都要或多或少有一個能一個人哭的地方。而總有朋友會在淚流不久之后趕來,給你擦干淚,默默站在你身邊。
但是沒有。郭帆從沒有找到那樣的地方,她只有一個,哭而不會被人發現的地方。這種地方的作用不止以上兩個,還有一個。
郭帆見過別人被霸凌,自己也差點成為霸凌對象。“那人之所以殺人,恐怕就是因為這個吧。”校園霸凌,一個似乎只要存在學校就會出現的現象。當郭帆讀到《紅樓夢》中賈寶玉上學堂的相關情節時,就已經意識到這點了。合理的說,只要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會有霸凌。郭帆是這么認為的。
本案從動機根本查不到嫌疑人。不過肯定有動機。而此案的動機恐怕只能歸屬于“霸凌者”和“被霸凌者”的矛盾。從死者的人際關系根本查不到動機,不會有人查到死者在小學時與人結了什么怨,尤其是死者在小學之后就再也沒聯系的一個人。郭帆看到犯人的信息時,突然發現兩個犯人和死者在同一所小學上過學,但是犯人兄弟倆后來轉學了,并且之后再也沒和死者聯系過。但這次案件,鐵證如山,兩個罪犯被找到之后也供認不諱,只是不愿意透露動機。郭帆只是個猜想,此次案件的導火索發生在孩子身上。孩子之間的霸凌調動了老一輩人的記憶。
“我當時還說不想聽他們的動機呢。唉,那我就把動機找出來,說給你們聽。”郭帆心想。
郭帆此時已經步入無監控區域。郭帆想了想,先行到了二樓。與辦公室的老師打過招呼之后,就站到窗戶邊等待放學。這里的視野可以觀察整個長廊。整個圍墻內的無監控區域。放學后,果不其然,一群目測不到三年級的小學生跑到了這里,其中有一個個頭較大的,幾個小學生開始大喊大叫。
“你爸死了!哈哈哈!從今以后你就是個沒爸的人啦!”圍在一起的幾個小孩顯然在欺負那個蹲在地上的孩子。
郭帆再轉頭時,辦公室早已僅剩自己一人。
但凡老師管一管這些破事,都不至于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吧。這次被霸凌的孩子,應該就是校長的孩子沒錯了。不過今天的自己在這里,不是為了替孩子出頭,而是為了了解真相。僅此而已。就算要干預,也不是現在。
郭帆再次把頭探到外面時,發現一個與眾不同的孩子。他屬于圍住校長之子的學生之一。但他一言不發,低著頭。
“陳旭!去揍他,之前他是怎么欺負你的,現在就該還回去了!”一個孩子說。
“就是!使勁打!”另一個孩子應和。
“操你媽,揍啊!”又一個孩子先行把拳頭掄了上去,其他拳頭和腳立馬跟上。但那個叫陳旭的孩子還是一動不動。
郭帆笑了笑。剛準備下樓,那個叫陳旭的孩子把其他人拉開了。
“別打了!你們這群狗日的,都不是什么好東西!”顯然,陳旭在聲嘶力竭。
“婊子養的,你在叫什么?”個頭較大的那個停手了,這些孩子把拳頭和腳對準了陳旭。不到一分鐘,幾個孩子就趕緊走了。走之后,還剩下陳旭和校長之子躺在地上。
郭帆對下面喊了一聲,讓他們在這兒別動,待會兒她會去接他們,并把刑警工作證扔給了他們。還回頭再喊了一聲“別動,等我!”就立馬出去下樓。很快就能看到那位大個子同學,郭帆很快就跟了上去,這位同學出門之后上了一個老太太的電車,就離去了。
呵,果然,連家長都不知道這事嗎。
回去后,兩個孩子很聽話,一動不動在哪兒等著。郭帆發現,那一群霸凌者很聰明,沒有打臉和胳膊這種明顯會留下瘀傷的地方,顯然所有的攻擊都指向了身體上被衣服覆蓋的部分。
這只是個猜測,郭帆想賭。
“你叫杜什么來著?”
“杜楊夢。”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你們家咋這么會取名字?”郭帆笑了。看著不明所以的兩個小孩,郭帆幫他們拍了拍身上弄臟的地方,然后拉上陳旭,對杜楊夢說:“你媽媽在外邊等你呢。你是不是在恨她為什么不早點把你接走,或者說,為什么不在你爸爸死后不久就把你接走?”不出所料,郭帆還沒說完話杜楊夢就哭了。頓了一會兒她用掩蓋住孩子哭聲的音量繼續道:“我來不是為了安慰你的!有些事你得一個人面對。我來是為了告訴你,以后對你同學,對你媽媽好點!知道害死你爸爸的是誰嗎!”
杜楊夢用斷斷續續得抽泣著問道:“是誰…我,我要殺了他!”
郭帆扇了他一巴掌。
杜楊夢不哭了。
“就是你自己。”郭帆說。
雖不是直接原因,但肯定的,杜楊夢就是兇手的作案動機。
郭帆拉著陳旭走開了。她早就聯系過杜楊夢的母親,郭帆跟躲在教學樓另一邊觀察的杜媽打過招呼后,杜媽立刻跑過去抱著杜楊夢痛哭。
“媽,媽媽,真的,是我,真的是我,害死了,害死了爸爸嗎……”
怎么發展得跟爽文似的?郭帆不禁吐槽。她向來不會陪孩子矯情,也不會關照其他人的想法。每當有人質疑她的時候,她總會直接懟過去一句:“因為你是錯的。”
“何況你本身就是錯的。”郭帆喃喃到。
實際上,郭帆很少犯錯。隊里的前輩來質疑自己的時候,她也很自信:“我很少犯錯。犯錯了我一個人承擔責任。”
“阿姨你是爸爸讓來接我的嗎?”陳旭問。
“并不是哦,我是帶你,去接你爸爸。”郭帆回答。
“爸爸在哪兒呢?怪不得這個方向不是去家的。”
“你還蠻聰明的。不過一會兒的方向就是去家的了。”走了大概十分鐘,他們終于到了附近的一個地下停車場。郭帆也不知道自己為什么這么做,不想被其他家長或學生看見吧,所以把警車藏在這里。
“于歸那蠢蛋把隊里的民用車給我就不用那么麻煩了。”郭帆心里嗔道。
“你喜歡爸爸嗎?”郭帆問。答案其實在自己心里已經有了答案。
“喜歡!爸爸是大英雄!”陳旭回答。
確實,畢竟不是每個孩子都是自己,答案肯定是不一樣的啦。郭帆不自覺竟笑出來了聲。“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爸爸說了,他其實是個奧特曼,等怪獸出現的時候,他會變身的。”
“你幾年級?剛剛那幾個幾年級?”
“我一年級,那幾個有二年級也有三年級的。”隨后陳旭說了一些名字,郭帆一個沒記住。
“你不覺得杜楊夢就像怪獸嗎,你經常被他欺負吧,為什么爸爸沒出現呢?”不知道是嫉妒還是什么原因,郭帆竟然問出來這種問題。不過很快她后悔了這么問。
“因為爸爸說,我們其實都是人類,本質上都是一樣的,所以,不能傷害別人。杜楊夢雖然壞,但打了他,我就是跟杜楊夢一樣的壞人了。爸爸說,無論是好人還是壞人,都是人,壞人也是會變成好人的。還有好多他說了我也不懂,但是,爸爸說了,我就不能打。”
所以現在變成催淚文了?郭帆吐槽。
也是,如果沒被這么教過,那今天杜楊夢的父親死掉了,對于陳旭來說,一定是個復仇的好機會。但是陳旭沒有動手,陳旭甚至還保護了他。
用成年人邏輯看孩子?是可以的嗎……
“你為什么還要保護杜楊夢呢。周圍那幾個小孩,我看他們在家長面前也挺乖的,應該是真心為你出頭的吧?”
陳旭苦笑:“才不是呢,他們只是想欺負人,以前就是他們慫恿杜楊夢欺負我的。”
郭帆不再作聲。
“進去之前,你跟孩子道個別吧。”郭帆下車,把陳旭拉到陳冬陳秋兩兄弟面前。陳冬是陳旭的父親,陳秋則是陳冬的哥哥,多年前因自己無法生育,與妻子離婚,因事故失去了一條腿,拄著拐杖行走。二人父母故去后,陳秋被陳冬勸說賣掉了房子,搬來和弟弟及其妻女住在一起。一家人工作穩定,幸福美滿。兄弟倆也手足情深。
“阿姨,為什么我爸爸和伯伯要戴手銬啊?”陳旭用帶著稚氣和恐懼的聲音問道,看著坐在椅子上,戴著手銬的兩位大人。
“因為啊,他們雖然是英雄,但是英雄也會做錯事哦。”郭帆說。
于歸反正從來沒聽過這么溫柔的語氣。
一旁的陳秋陳冬兄弟倆,早就淚流滿面。
瞞不住孩子的。消息總會泄露出去。與其瞞著孩子,不如讓他們正視。確實殘忍,但是謊言終究會被拆穿,而隱藏真相的短時間之內,那些流言蜚語,是否會更殘忍?就像自己的小時候,也要面對一個人的孤獨那樣。
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陳秋沒有生育能力,不是天生的。那時候他們兄弟二人,一個在三年級,一個在一年級。沒上過育紅班,剛入學一年級的陳冬,什么人都不認識。
“你說話啊?你是不是不會說話?”有孩子戳了戳陳冬。
“你為什么不理我?”另一個孩子捶了陳冬一下。
“我哥在三年級!你們不要欺負我!”陳冬大聲喊了出來。
“嗷嘿嘿,你哥可不一定打得過我。”
下課后,一些學生攬著陳冬走到了一個大樹旁。那個年代,沒有監控,他們的校園里還種著參天大樹。
“你是不是不喜歡我啊?你為什么不喜歡我?你真是個奇怪的人。你這樣的人,是不會有朋友的。”有孩子開始拳腳挑釁。
那時陳秋在約定的地點,沒等到弟弟,于是就去陳冬教室附近尋找陳冬,目睹了這一幕。
“你們放開他,那是我弟弟!”
“看好了,你哥打不過我們。”
確實,一個三年級的孩子,怎么打得過一群一年級的孩子呢。一個孩子先去和陳秋斡斗,另一個孩子趁機拔掉了陳秋的褲子,隨后幾個孩子抱住陳秋,陳秋被拽倒在地上,一個孩子不斷推倒沖向哥哥的陳冬,一個孩子用力踢到了陳秋的胯下。陳秋嚎叫,隨后老師趕來,幾個孩子落荒而逃。陳秋被踢的很嚴重,那個孩子穿的是皮鞋。那個穿著皮鞋的施暴者,就是杜薄幸。杜薄幸回到家后,老師不久就找上門來,父母狠狠地訓了他一頓,自此,杜薄幸成了一個乖孩子,再未做過類似的事。
而陳秋傷的很重,睪丸破裂,未能得到有效治療,長大后也徹底喪失了生育能力。兄弟二人這事過去后就轉學了。后來陳秋在離婚過程中,與妻子大吵了一架,妻子出走,陳秋跟在后面,然而妻子橫穿馬路,一輛小汽車呼嘯而來,陳秋為了救妻子,把她推開了,陳秋的一條腿被卷到了車底,沒有截肢,但陳秋再也感受不到這條腿的存在了。但救命之恩并沒有換來妻子的回心轉意。
看似狗血的劇情埋沒不了陳秋的悲慘。
陳秋的二次慘淡成為了陳冬的一生之痛。陳冬后來把陳秋接到家里照顧。但最近兒子陳旭卻有點怪異表現,因為平時陳旭不讓自己給他洗澡了。每天都是陳旭自己隨便沖沖水就穿好衣服出來了。這時候的性教育還為時過早了吧?陳冬想著。終于有一次,陳冬忍不住了,陳冬強制把陳旭衣服脫了給他洗澡,發現身上分布著少數青腫,大腿之間還有一處。看著兒子尚未發育,陳冬想到了自己的哥哥。霎時間痛徹心扉。
“你要是能打過,會還手嗎?”陳冬問。
“當然要!”陳旭早就哭得稀里嘩啦的。
“不可以!”陳冬把自己的見解統統教給陳旭,陳冬不希望有一天自己的兒子會成為霸凌者。
“你可以找老師,或者找校長解決問題啊。”
“我找過了,但是他們一塊跟過來,跟老師說就是玩玩。老師也不管他們。”
“為什么不去找校長呢?”
“帶頭的那個就是校長的小孩,他叫杜楊夢,他爸爸叫杜薄幸!”
陳冬的指甲一瞬間陷入了掌心。
“你說,這么拙劣的手法來犯罪,還不如直接當街殺人呢。”于歸說。
“或許是想著自己謀劃了那么多,是可以瞞過去的吧,如果瞞過去了,他們在孩子的心中,還可以是英雄。”郭帆把手伸出警車的車窗外。上午還是大晴天,到了下午辦好事,天空中竟然飄起了小雨。
“還好,那孩子直到最后,都說自己的爸爸和伯伯是英雄。”于歸打開雨刷器。
“他們確實是。但,這不妨礙他們同時作為罪人的事實。那孩子咱以后多來照顧照顧吧,我真的害怕這次自己,可能是錯的。”
日落時分的太陽,渲染了漫天的朝霞,東方的新月,正在冉冉升起。
動機篇,至此結束。
后疫情時代槍殺之謎,至此結束。

此回答在 2022-9-22 18:11 被選定為謎題答案

| 樓主| 發表于 2022-8-25 18:51:44 江蘇| 2022-9-2 12:05編輯
解答篇在此,反白可看。
郭帆說:“其實案件很簡單,我看了現場就知道兇手是具體怎么做的了。簡單概括來說,死者額頭上的彈孔是偽造的,兇手是提前來到死者房間在辦公桌下面蹲伏的,殺人之后直接跳了下去。而兇手的殺人時機也相當有意思,這個點的陽光刺眼,大部分教室會拉上窗簾,這時候兇手跳下去,被目擊的概率較小。”
于歸笑道:“你這么說,觀眾能答應嗎……”
郭帆搖了搖頭,“只能這么解釋。而且,你最后說的那句話,完全就是在糊弄甚至說誤導觀眾好嗎。還說我呢,刑警也有判斷錯誤的時候啊,觀眾應該有能力甄別出來刑警錯在哪里吧。”
首先就是彈孔的判定錯誤。首先需要說明,死者并非被狙擊致死。第一,門是關的,從門外狙擊必然會破壞門窗,再說,那可是正中眉心欸,什么樣的高手能做到這樣,時機還得把握好到死者坐起的一瞬。第二,門床窗不成一條直線,如果從窗外狙擊,雖說窗戶是開的,但絕不會正中眉心。如果真打的中,子彈入口也應在后腦勺偏左或右側,不可能命中眉心。就算兇手試圖讓死者站到窗邊然后槍殺,也得想辦法把死者弄到石床上,然而走廊無人進入辦公室,窗外沒有借力點更不可能飛檐走壁,所以這種事不可能辦到。
那么只有一種可能,死者在室內死于槍殺。兇器是手槍,那型號我已經記不住了,手槍的近距離威力其實都不小。如果是我,我會選擇近距離擊殺。遠距離的話,自己還不知道能不能瞄的準呢,再說了,一槍爆頭,當這是游戲呢?何況是眉心。所以兇手大概率會選擇近距離擊殺,結果只有一種:子彈穿透顱骨后貫穿整個腦袋,眉心處有燒焦痕跡。但是問題是,尸體上沒有。而且啊!現場竟然沒有硝煙反應!我本以為能有什么手法消除手槍的硝煙反應,但看起來根本不需要想了,因為種種跡象表明:死者并沒死于槍殺。
于歸:“不過,那個彈孔確實是致死傷欸,不死于槍殺,能死于什么?”
郭帆提了提褲子:“死于彈殺。”
沒錯,就是彈殺。上面的推理已經得出來死者不可能死于槍殺的結論,但是死者的致命傷確實是眉心的彈孔和嵌進去的子彈,這顯然就是真正的兇器,而手槍,其實根本不存在。要想想,后疫情時代,一個普通人,怎么可能搞得到手槍?但是彈頭卻很好找。“我家就有彈頭,我有個表哥是當兵的,小的時候他有時候回家就會帶來幾枚彈頭給我玩,說是靶場撿的。”郭帆補充道。
偽造為槍殺的手法未免過于暴力,只需要一個錘和一根適當大小的鋼杵,直接把子彈敲進去。也可以直接把鋼杵磨尖,然后敲出來一個孔,最后再把子彈椎進去。正因如此,彈頭的后面有新的刮擦痕跡,死者的眉心處或許是砸過勁了或者砸歪了,錘頭砸到了額頭,而留下了於紫。再說了,小劉都說過了,這個彈孔看起來根本不像彈孔。死者只是想把這偽裝成彈孔罷了。目的無非就是為了減小自己的懷疑,讓我們去懷疑有槍的人。不過這位兇手雖然暴力,腦子卻不怎么好使,他偽造的槍殺痕跡,漏洞百出。不會吧,不會真有人不知道手槍威力有多大,近距離足以貫穿人腦吧……不會真有人不知道近距離射擊,燃料燃燒產生的高溫足以燙傷彈孔旁的皮膚吧……
“其實兇手不必這么做,如你所說,漏洞百出。”于歸似乎很喜歡用自己的胡茬刮手。其實于歸手背上只是被蚊子叮出來一個小包,很癢。
“確實,但是兇手的確這么做了,我們只能認為,兇手一開始的打算很完美,以為能偽裝成槍殺,這樣自己作為普通人團體自然沒多少嫌疑。直到做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根本做不好。”
“就這還謀殺?”于歸嗤笑。
“不要低估一顆罪犯的心。”郭帆搖了搖食指。“兇手是個狠人,即使搞砸了也沒有放棄,因為人已經殺死了。而且,我不是說過嗎,兇手是從四樓窗戶跳下去的。對啊,沒摔死,因為下面有準備好的氣墊,這也是我為什么要去問有沒有人看到樓下有什么異常物件。其實我不確定是氣墊,也可能是其他的緩沖物品,不過最理想的還是氣墊。沒錯,兇手從四樓跳了下去,落到了圍墻外林子里自己事先準備好的氣墊上。”
我都能跳七級臺階,兇手這么狠的一個人,從四樓跳出去沒問題吧。怎么可能跳不出去?沒學過平拋運動嗎……再說了,林子里的異常腳印就是證據。我是說猜想的證據。
于歸在此提出疑問:“你說兇手是提前來到辦公室蹲伏?”
郭帆:“是啊,不然我為什么讓兄弟們繼續查往前的監控,應該已經查到了吧。有人進了校長室就沒出去過,時間的話,大半夜左右。而且樹林外的監控應該能查到相同人影——你小子是不是跟我玩敘詭?”
于歸:“誒?可以啊小老妹,竟然還能記得我說的那句話。”
郭帆:……
“你就不怕觀眾扇你……你說的那句‘監控里查到了兩個人’,意思就是我剛剛說的那樣,在兩個監控中查到了兩個相同的人吧。實話說,你這個根本算不上敘詭。”
于歸搖了搖手指:“的確不是敘詭,而且,確實是兩個不同的人,我跟你講,兇手不止一個。他們是合謀。一個負責在上面謀殺,這個人在兩個監控都有出現。另一個則負責照應,不過這位負責照應的還拄著一個拐杖。他只在樹林外的監控中出現,而且在案發后不久跟另一位走在一起坐路邊的三輪車回家,兩個人帶的東西,應該就是氣墊了。合謀的目的是,等殺人者跳下來后,把他接走,其目的應該是為了防止殺人者受傷而無法獨自回收氣墊。”
“原來如此,還有個問題,為什么死者的辦公桌沒有挪動的痕跡呢?”
“因為被洗干凈了,就這么簡單。時間應該就在兇手大半夜來到之后,清理干凈自然不會留下痕跡,不然就光是灰也足以暴露自己曾隱藏于此。”
“那接下來,我們去抓兇手吧,通過面貌,應該確定兇手是誰了吧。此外,查一查他是怎么買到氣墊的,還有彈頭是怎么來的。”
不要低估一顆偵探的心,亦不要低估一顆罪犯的心。其實這個案件相當暴力簡單甚至說魯莽,也并不復雜,只是兇手自以為是做了太多自己本以為能做到事實卻難以做到的事情,給警方相當多的誤導,當然他做的這些被警方輕松破解。
郭帆等人見到兇手后,只說了一句話:“給你一個自首的機會,和你的同伙,我并不想聽你的動機。”說罷便轉身離開,剩下的,于歸會處理得很好。
于歸聳肩:“這個大小姐是怎么當上副隊長的……”
解謎篇至此結束。
| 發表于 2022-8-27 14:57:45 河南| 發自安卓客戶端
為什么我什么都沒看到?
尚未登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加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