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草国产成人av片免费/香港三级日本韩国三级专线/国内自拍在钱/天堂国产女人av
論壇
排行
專題
Collection
學院設施
登錄
加入學院
搜索
本版
用戶
每日簽到
任務中心
勛章中心
發帖際遇
貝殼夢
PassWord
RoseTta
海龜湯之謎
邏輯訓練場
百科學院
情緒急救
回復
情緒急救
樓主:
200074
|
查看:
898
|
回復:
9
查看:
898
|
回復:
9
[知識科普]
情緒急救
簡潔模式
200074
發表于 2022-12-27 09:36:44
山東
發帖際遇
第一章
拒絕:情緒傷害和日常生活的摩擦傷害
我們在生活中遭遇的所有情感創傷里面,拒絕也許是最為常見的一種。上中學之前,我們已經經歷過諸如加入球隊的申請可能遭到拒絕,最后一個被選入團隊,或者沒有被邀請參加派對,在加入某個小圈子時被好朋友漏掉,遭到同學的嘲笑或欺負,等等。當我們最終擺脫了這些童年的負面經歷,卻發現作為成年人又要面對全新的被拒絕的體驗:我們被潛在的約會對象、潛在的雇主和潛在的朋友拒絕,配偶拒絕我們的性要求,鄰居對我們冷面相向,家庭成員拒絕我們關注他們的生活。
拒絕是心理的切割傷和刮擦傷,它們會將我們情緒的表皮撕開,刺入血肉。有的拒絕引發的創傷是如此嚴重,以至于在心理層面切割出深長的傷口,“血流不止”,需要緊急救治。有人可能認為,由于我們遇到過各種各樣的拒絕,所以,對它們給情緒、思想和行為造成的影響,我們應該有著清晰的認識和了解,然而,實際情況并非如此。我們大大低估了拒絕引起的疼痛和它們造成的心理創傷。
拒絕導致的心理創傷
拒絕會導致4種不同的心理創傷,其嚴重程度取決于當時的情況和我們的情緒健康水平。具體來說,拒絕引起的情緒痛苦是如此的尖銳,以至于影響到我們的思想,讓我們充滿憤怒,削弱我們的自信和自尊,動搖我們最基本的歸屬感。
我們經歷的很多拒絕相對較為溫和,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造成的傷口可以愈合。然而,如果治療不及時,連溫和的拒絕導致的傷口也會發生“感染”,造成心理的并發癥,嚴重影響我們的精神健康。如果我們經歷的拒絕成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此時使用情緒急救的方法對創傷進行緊急治療就會發揮極大的功效。這樣的救治不僅能減少“感染”或并發癥的風險,同時也會加快我們情感愈合的過程。為了對情緒急救實施管理,并成功地治療拒絕導致的4種不同的心理創傷,我們需要對它們建立清醒的認識,全面意識到我們的情感、思維過程和行為在遭受拒絕的過程中所經歷的傷害。
1.情緒上的痛苦:為什么簡單的拒絕也會造成很大的傷害?
請想象一下,你和兩名陌生人坐在等候室中。其中一個人看到桌上放著一個球,就把它拿起來,扔給另一個人,那個人微笑著,看了看球,又把球扔給了你。讓我們假設,你扔球和接球的能力都足以完成這項任務。你把球扔回給第一個人,他又迅速把球扔給第二個人,但是,接下來,第二個人沒有把球扔給你,而是扔還給了第一個人,這意味著你被排除出了游戲。面對這種情況,你會有什么感覺?你的感情是否會受到傷害?此事能否影響你的情緒?你的自尊心會受到何種影響?
對于上述假設,我們大多數人會嗤之以鼻:“兩個陌生人在等候室和我扔一個愚蠢的球,這有什么大不了的!誰會在乎?”但是,當心理學家進行實際調查時,卻發現人們的確在乎,而且,在乎的程度遠超我們的想象。實際上,扔球場景是一個精心設計的心理學實驗,兩名“陌生人”是研究人員扮演的,扔完第一輪或第二輪球之后,他們故意讓“被試者”(他以為他們都在等待參加另一個完全不同的實驗)出局。幾十例實驗結果表明,被排除出扔球游戲之后,人們會體驗到顯著的感情痛苦。
相比于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大多數拒絕,這些研究結果為什么值得我們注意?因為在扔球游戲中,被兩名陌生人排除在外,是一種十分溫和的拒絕。如果連這種瑣碎的小事都會引起尖銳的情緒痛苦(情緒低落甚至自尊下降),我們就能認識到真正意義上的拒絕通常會帶來何種痛苦。所以,被約會對象拒絕、被解雇或者發現我們的朋友背著我們見面的時候,我們的情緒健康會受到極大的威脅。
事實上,將被拒絕的感受和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其他所有負面情緒區分開的東西,正是被拒絕所引發的痛苦的程度。在遭到顯著程度的拒絕之后,我們常常將隨之而來的情緒痛苦形容為肚子上挨了一拳或者胸口被捅了一刀。當然,很少有人真的被刺中過胸部。然而,當心理學家請人們將遭到拒絕的痛苦與身體上的痛苦進行比較時,他們會將遭到拒絕的痛苦程度與自然分娩或者癌癥治療的痛苦相提并論!作為參照物,我們不妨想象一下其他情緒痛苦的體驗,如強烈的失望、沮喪或恐懼,將它們導致的不愉快和蒼白的臉色,與遭到拒絕引發的仿佛來自內心的痛苦互相比較一下。
但是,為什么拒絕導致的傷害比其他情感創傷更為劇烈?
答案就在我們人類的進化史之中。人類是社會性的動物;在原始時代,被部落或社群拒絕,就意味著失去了獲取食物、受到保護和交配求偶的權利,從而很難生存下去。遭遇這種放逐的原始人,相當于被判處了死刑。被排斥在外的后果是如此的極端,以至于人類的大腦發展出一種早期預警系統,當存在
“被踢出群體”的風險時,該系統就會觸發尖銳的痛感,告訴我們,自己被社會群體排斥了。
事實上,大腦掃描顯示,當我們經歷拒絕和體驗身體痛苦的時候,被激活的腦區是完全相同的。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個系統是如此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在進行扔球實驗之前,如果科學家給被試者服用鎮痛藥撲熱息痛(泰諾)的話,與沒有服藥的被試者相比,他們的疼痛感會大為減輕。可悲的是,其他不良情緒,如尷尬,卻不具備同樣的特點,當我們弄錯公司的萬圣節派對時間、打扮得時髦前衛出現在辦公室時,服用撲熱息痛則并無效果。
被拒絕的人拒絕理性
瑪莎和安杰洛來做夫妻心理治療,因為安杰洛6個月前被公司裁員后,一直未能找到新的就業機會。“20多年來,我一直在那個貨運公司上班,”安杰洛解釋道,他的臉上仍然帶著受到傷害的表情。“那些人是我的朋友!他們怎么能這樣對我?”
雖然最初的時候瑪莎一直同情安杰洛,但她逐漸變得不耐煩,安杰洛無法從情感挫折中恢復并找到新工作,這令她感到失望。安杰洛很快就像瑪莎一樣對他自己感到失望,他試圖激勵自己,告訴自己要努力,然而,他卻只覺得心情的痛苦消耗了自己所有的精神。他試圖用理性說服自己忘記傷害,“挺過去”,但毫無效果。
我們中的許多人都會發現,說服自己忘記被拒絕的傷害很是困難。拒絕的破壞性如此之大的原因之一是,在試圖減輕我們所感覺到的痛苦時,我們的理性、邏輯和常識通常都是無效的。例如,如果一位被試者在參加了通過電腦進行的扔球實驗(被稱為“虛擬球實驗”)之后,即使科學家告訴他,剛才的扔球游戲是故意設計的,他并不是真的被拒絕了,他的痛苦感覺也不會有多大的緩解。不過,頑強的科學家們并不甘心接受這樣的結果,于是,他們告訴其他實驗組的被試者,拒絕他們的人是三K黨成員,因為科學家認為,如果拒絕你的人是你所輕視的,你受到的傷害可能會少一些。然而,被試者的痛苦感并沒有減少。科學家們甚至試過將虛擬球換成虛擬炸彈,能夠隨機“炸死”持有它的人,但當兩名陌生人拒絕將虛擬炸彈扔給被試者的時候,被試者仍然會感到同樣的痛苦。
被拒絕的體驗也會影響我們運用合理的邏輯清楚地思考其他問題的能力。例如,只是要求被試者回想起他們遭到拒絕和排斥的經歷,在接下來的智商測試、短期記憶測試、推理和決策能力測試中,他們的分數都會大幅走低。
與戀愛有關的拒絕在擾亂我們的大腦、損害我們的判斷方面特別有效。即使我們的戀愛關系剛剛開始,甚至還沒有開始(關于長期或者嚴肅的戀愛關系破裂后的情緒療愈,請看第三章),我們也能感受到被拒絕的那種痛苦。我的一位年輕同事,為了給他在夏季度假時遇到的女人一個“驚喜”,買機票到歐洲去看她——盡管此前她已經明確告訴他,她并不熱衷于追求浪漫關系。但因為遭到這一拒絕而感到傷心的那位年輕人還是說服了自己,認為他即興的
“浪漫之舉”“當然會融化她的心,改變她的想法!”當他出現在那位女士的家門口的時候,對方的確非常吃驚,但驚訝過后,她唯一改變了的東西,就是她家的門鎖。這一類拒絕所引起的絕望的感覺,會讓很多人分不清浪漫之舉與恐嚇騷擾之間的區別。
6
6
分享
200074
0
|
樓主
|
發表于 2022-12-27 09:40:15
山東
2.憤怒和攻擊性:為什么遭到拒絕的人可能會敲打門板和墻壁?
拒絕往往引發憤怒,讓我們有攻擊性的沖動,如十分想要擊打什么東西,特別是在那些拒絕我們的人面前做這些事,但有時也會在旁觀者面前發泄一番。有很多無辜的路人就見證了剛剛遭到拒絕的人打壞門板、重擊墻壁的情景,有時候,這些破壞者中也不乏柔弱的女性(當然,那些磚墻和結實的木頭門肯定不會輕易就被他們破壞掉)。當我們拒絕別人時,一定要警惕,因為,被你拒絕的對象可能也會做出這樣危險的舉動。即使我們打算拒絕的人是出了名的老好人,我們的名貴家具或門板依然有可能處于嚴重的危險之中。
為了避免出現上述情況,我們應該考慮到
,即使是最無關緊要的拒絕,也會導致最具攻擊性的舉動。
例如,在參加過虛擬扔球實驗之后,如果允許被試者向其他無辜的參與者發送令人不愉快的白噪音的話(事先告訴被試者,這些參與者對實驗并不知情),與沒有遭到拒絕的人相比,他們發送的噪音更響、持續時間更長。在不同的系列實驗中,與沒有遭到拒絕的人相比,被拒絕者會強迫無辜的參與者吃下4倍多的辣醬,或者讓他們喝下味道可怕的飲料、聽極其難聽的錄音帶。你或許會想,設計這些實驗的科學家一定經常收到電視真人秀節目組的邀請,委托他們設計那些令人惡心的參賽節目,好吧,我也是這么猜測的。
遺憾的是,對于拒絕引起的憤怒,我們傾向于以更為消極的方式加以抑制。反復遭到嚴重的拒絕,會誘發傷害程度遠超上文提到的白噪音與辣醬等發泄方式的攻擊行為。如果這種性質的心理創傷得不到及時治療,就會迅速“感染”,對一個人的精神健康構成嚴重的威脅和損害。造成傷害與自我傷害的攻擊行為在新聞報道中屢見不鮮,諸如被拋棄的情人尋求報復、被解雇的工人……“怒不可遏”、受到欺負的孩子競相自殺等等,僅僅是遭到拒絕的癥狀沒有得到治療的一些極為常見的后果而已。
2001年
,美國外科醫生聯盟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出,比起參與幫派、貧困或使用藥物,社會排斥更容易引起青少年的暴力行為。受到排斥的感覺是情侶間暴力行為的極大誘因。許多暴力事件是由嫉妒、對不忠的懷疑導致的,它們與遭受排斥的情緒密切相關。科學家們研究了男性殺死妻子的551個案例,發現幾乎一半是因為分居或即將分居導致的。實際上,事后,這些謀殺妻子的男性常會承認,他們無法應付自己遭受拒絕的感覺。
對
15起校園槍擊案件
的研究(包括
1999年的科倫拜恩高中悲劇,當時兩個學生開槍殺死了12名同學,1名老師
)表明,其中的13起案件的肇事者遭到過同學的
嚴重拒絕和排斥
。在多起案件中,槍手的特定襲擊目標是那些曾經欺侮、嘲笑或拒絕過他們的人,往往首先被射殺的就是這些人。
在一定程度上,我們都
經歷過拒絕和排斥
,幸運的是,只有極少數人會
登上報紙的頭條
。然而,排斥和攻擊行為之間的聯系是
強有力的
,因此,認識到拒絕可能導致的痛苦,有助于我們
糾正和規范自身的行為。
209187
0
|
發表于 2022-12-27 09:44:15
新疆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學到了,感謝分享。。
200074
0
|
樓主
|
發表于 2022-12-27 09:45:06
山東
3.受損的自尊:在傷口上撒鹽
經歷深刻或反復的拒絕,對我們的自尊極其有害。事實上,即使是回憶起過去曾經遭受的拒絕,也足以讓你的自我價值感暫時下降,自尊也會隨之降低。而且,我們常會通過自我批判進一步拉低已經
跌落的自尊心
。雖然這種回應方式十分常見,但很容易在原來就遭受拒絕的基礎上造成心理傷害,并且形成
“感染”
,以至于對我們的心理健康造成
真正的破壞性影響
安杰洛失去了貨運公司的工作,原因是公司為了削減成本,將他所在的部門整個裁掉,但他卻認為自己被解雇是公司針對他個人的行為(
“那些人是我的朋友!他們怎么能這樣對我?”)
。將被拒絕的原因個人化,讓安杰洛覺得自己被老朋友和老同事拋棄了。他避免與自己前公司的人接觸,因為他相信,與他們溝通只會讓
自己承受他們對他的不滿、失望和不尊重
——盡管這樣的擔心完全沒有根據。當朋友和同事聯系他(他們當然會這樣做)的時候,他拒絕答復他們的電子郵件和語音留言——盡管這些郵件里面含有其他工作職位的信息。幾個月后,他的朋友們完全不和他聯系了。安杰洛則認為,他們最終的
沉默恰恰說明他們一開始就沒有在意過他。
安杰洛并非
孤例
。我們都有一種傾向,將受到拒絕的原因個人化,并且據此總結出自己的一些缺點——而這完全是捕風捉影。不妨回想一下
你被戀愛對象拒絕的經歷
(如果有的話),當時,你是否把自己可
能犯過的錯誤都列了出來?你
是
否認為自己沒有足夠的吸引力、不夠成熟、不夠聰明、不夠有錢或者不夠年輕?你是否覺得“這種事總是發生在我身上!”或者“我沒有人愛!”或者“我永遠不會找到另一半!”
?拒絕盡管是面向個人的,但很少有我們想象的那樣針對個人,就算如此,它們也很少說明我們的確存在種種缺點。
除了不必要地將拒絕個人化,我們還傾向于以偏概全——即使我們沒有理由這樣做
(例如,思考一番之后,我們得出結論:“這種事總是發生在我身上”,或“我永遠也不會找到另一半”)
,或者
批判自己,
認為我們如果采取不同的對策,就可以避免遭到拒絕。戀愛方面的拒絕特別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自我批判,很多人會花費大量時間分析他們在語言和行為方面的各種細節,絕望地尋找所謂的“起關鍵作用的錯誤舉動”
(例如,“我為什么要等這么長時間才給她打電話?”“我不應該喝最后那次酒!”或者“也許向她展示我收藏的埃爾默-法德內褲為時過早”)。
實際上,
“關鍵的錯誤舉動”
極其罕見
(當然,很有可能,向一位女士展示你的埃爾默-法德內褲藏品永遠是不合時宜的)。
在戀愛關系(或求職)中,我們被拒絕的最常見原因是缺少吸引力
,或者不符合追求對象或求職公司當時的特定要求——并非因為我們做錯了什么,或者有什么
致命的性格缺陷。
205111
0
|
發表于 2022-12-27 09:47:54
安徽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感謝分享
200074
0
|
樓主
|
發表于 2022-12-27 09:50:34
山東
4.對于我們的歸屬感構成威脅:那些需要別人的人并不是最幸運的人
我們的自尊心之所以如此脆弱,其中一個原因是,人類的基本需要之一,就是要感受到被他人接受。如果我們的歸屬感在較長的時間內沒有得到滿足——
要么因為我們遭到了拒絕,要么因為我們缺少建立支持性關系的機會——的話,就會對我們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而有害的影響。
有些人就生活在具有挑戰性的環境中,以至于他們的歸屬感難以
得到滿足
。例如大衛,這個年輕人是我多年前的工作對象,在歸屬感方面,就面臨過許多障礙。他的故事告訴我,
一旦我們在過往遭受到深刻而反復的拒絕,我們就很難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歸屬”就成為人生中最難以解決的問題。
大衛出生時患有一種罕見的遺傳疾病,該疾病通常會影響身體多個系統,導致壽命顯著縮短(在當時,大多數患有此種先天疾病的孩子會在20歲前死亡)。雖然大衛的病情相對較輕,但他童年的大部分時間也是在手術和住院治療中度過的,疾病不僅影響了他的健康,還影響到他的外表。肌肉與骨骼問題使他的步態不穩,面部特征明顯反常,如扁平的上唇、突出的下顎和顯著的牙齒損傷。此外,唾液調節方面的問題還使他容易流口水。
出生時病情比大衛的情形更嚴重的兒童,往往有顯著的身體殘疾和危及生命的醫療問題,以至于無法進入正規學校就讀。由于病情較輕(他的智力沒有受到影響),大衛是能夠進入小學和中學就讀的少數患兒之一。但是,對于他來說,這種“幸運”也需要付出慘痛的代價。他的外表和身體的失調,例如流口水的毛病,使他在整個學生時代的每一天都要遭到同齡人的殘酷排斥。
大衛從未接到過參加派對的邀請,他幾乎沒有朋友,總是獨自一人吃午餐。身體失調和肌肉無力使他無法參加課外體育活動或者和鄰居家的孩子一起玩耍。而因為與其他殘疾孩子相比,他又算比較“健康”的,所以也無法參加殘疾兒童的課外活動。結果,在整個童年時期,大衛在歸屬感方面的基本需要完全沒有被滿足,而且經常遭到排斥,這給他造成了巨大的情感痛苦。
我遇到大衛時,他剛剛高中畢業,再過幾個月,他就要去當地的社區大學上課。雖然上大學讓他感到非常興奮,但他也十分害怕到了新的環境,自己會遭受新一輪的排斥。出于好意,大衛的父母向他保證說,大學生們更加“成熟”,比高中的孩子更包容,所以,比起高中,他能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然而,自出生開始就遭人排斥的大衛的自尊已經被摧毀了,他無法不去恐懼。“他們會看我一眼,然后轉身離開?!钡谝淮蝸韰⒓虞o導時,他對我說。“這些人還算好的,那些惡毒的人會轉過身去,在背地里笑話我?!?br />
我同意大衛的看法:對他而言,可能無法給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我覺得,否認他的真實經歷是沒有必要的)。所以,我問他,如果機會出現,他是否打算糾正這些第一印象。于是,我們開始討論如何處理潛在的社交互動,并很快就明確了一個問題:大衛的社交技能嚴重落后。多年的與人疏離和社會經驗的缺乏使他經常不清楚某些常見的情況下,怎樣的行為舉止才是恰當的。對于這個問題,大衛爽快地承認了。
我們決定拿出一個夏天的時間,提升他的社交能力。我們確定了一些潛在的社交情境,利用角色扮演的形式,探討他的應對方式。大衛也認為,他的同學對他的拒絕或者排斥舉動可能并不是完全針對他個人的,而是因為不了解他的疾病,或者看到殘疾人感覺不自在。所以,我們決定集思廣益,想出所有可能減輕他社交緊張的方法,盡可能地消除同學對他流口水的反感(例如,對此開一些適當的玩笑)。隨著9月開學季的到來,大衛覺得做好了開始大學生涯的準備。他仍然擔憂被同學排斥,但也認為自己有了更好的方法來應對各種社交情境。我們把下一次輔導的時間定在他第一周的課程結束之后。
大衛走進我的辦公室,他臉上的痛苦是顯而易見的。他坐到沙發上,深深地嘆了一口氣。“上第一節課之前,我很早就去了,而且坐在前排。”他說?!捌渌硕紱]有坐在那一排。所以,第二節課的時候,我坐到了中間一排,雖然我前面的那排和后面那排都坐滿了人,但我坐的那排卻沒有人。第三節課,我還是早到,但這一次,我等到快上課時才走過去坐在兩個人中間。我向他們打招呼,他們點點頭,上課幾分鐘后,其中一個人挪到離我兩個座位的地方坐下,另一個再也沒有看過我一眼,一下課就跑掉了。別人也是這樣,有人會盯著我看,似乎我根本看不到他們在看我,有人則故意移開目光。沒有人和我說話,沒有人與我有眼神交流,甚至連教授都是如此。”
聽到大衛的消息,我非常失望。他經歷過如此之多的身心折磨和極端的社會排斥,我真心希望他能夠獲得積極的體驗。我的期望并非過高,因為,我相信,即使是一點點的社會認可,也會大大提高他的自尊和生活質量。我們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探討如何糾正大衛可能引起的負面的第一印象,然而,如果他的同學繼續避開他,如果沒有人坐在他的旁邊或者與他進行眼神交流,如果沒有人愿意和他說話,這種糾正就很難做到。
大衛的士氣正處于低谷,我擔心他陷入絕望。一直受到排斥給大衛造成了非常嚴重的身心創傷,他經歷的是大多數人體驗不到的更深的情緒上的痛苦。我決心幫助大衛改變現狀,我認為他不能過早地失去希望,因為大學只開始了一周。但是,如果他想要獲得任何成功的機會,首先需要處理的是剛剛遭到排斥所形成的新鮮傷口。
94808
0
|
發表于 2022-12-27 10:08:06
山東
|
發自
安卓客戶端
感謝分享
210547
頭像被屏蔽
0
|
發表于 2022-12-27 14:37:15
山東
感謝分享
返回版塊
尚未登錄
高級模式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加入學院
回帖后跳轉到最后一頁
發表回復
分享
復制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