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其實并不重要。無論你花多少錢,也不管你怎么精心地裝配材料,你都沒法用這些材料造出一個人來。你可以把現在在世或者已經去世的所有最聰明的人都召集在一起,賦予他們人類知識的總和,他們也沒法制造出哪怕一個活體細胞,更別說復制出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了。
毫無疑問,最叫我們震驚的事情是:我們只是一堆惰性成分,就跟你在一堆泥土里找到的東西一樣。這里不妨再說一遍:構成你的元素唯一特殊的地方,就在于它們構成了你。這是生命的奇跡。
在這顫悠悠的溫暖肉體里,我們延續著自己的存在,而且將之視為理所當然。我們中有多少人知道脾臟在哪兒,它是干什么的?哪怕只知道個大概也行。肌腱和韌帶之間的區別是什么?我們的淋巴結是做什么的?你認為自己一天里會眨多少次眼睛?500次?1000次?顯然,你一點兒概念也沒有。聽好了,你每天眨眼14,000次——相當于你在清醒的一天里閉著眼長達14分鐘。然而,你從來沒想過這件事,因為每一天的每一秒,你的身體都承受著次數幾乎無法量化的任務:1015 次、1030 次、1048 次、1063次(a quadrillion,a nonillion, a quindecillion,a vigintillion,這些都是真實存在的尺度)。在你根本來不及注意的一瞬間,發生了數量大得超乎你想象的事情。
在一秒之間,或者說,就在你開始讀這句話之后,你的身體已經制造了100萬個紅細胞。它們在你周身飛馳,在血管里穿梭,維持你的生命。每一個紅細胞都會在你身體里游蕩差不多150,000次,不停地向你的細胞輸送氧氣,接著磨損毀壞,把自己交給其他的細胞,為了你的更大利益,它們靜悄悄地被殺死。
要制造出一個你,總共需要7000億億億(7,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或7×1027 )個原子。沒有人能說出為什么這7000億億億個原子這么迫切地渴望成為你。說到底,它們是無意識的粒子,它們自己沒有任何想法或概念。然而,不管怎么說,在你存在的時間長度里,它們將建造、維護數不清的必要系統和結構,讓你哼哼作響,讓你成為你,賦予你形狀和相貌,讓你享受到一種稀罕而又極為愉悅的狀態,而這種狀態就叫作“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