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者可以出現(xiàn)毒蕈堿樣綜合征、煙堿樣綜合征、抗膽堿綜合征、交感神經樣中毒綜合征、阿片綜合征、戒斷綜合征等癥狀,中毒者可以并發(fā)中毒性腦病、低血壓和休克、吸入性肺炎等并發(fā)癥。
1、急性中毒:不同化學物質急性中毒表現(xiàn)不盡相同,嚴重中毒時共同表現(xiàn)有發(fā)紺、昏迷、驚厥、呼吸困難、休克和少尿等。
(1)皮膚黏膜表現(xiàn):
(1)皮膚及口腔黏膜灼傷:見于強酸、強堿、甲醛、苯酚、甲酚皂溶液(來蘇兒)、百草枯等腐蝕性毒物灼傷。硝酸灼傷皮膚黏膜痂皮呈黃色,鹽酸痂皮呈棕色,硫酸痂皮呈黑色。
(2)皮膚顏色變化:引起血液氧合血紅蛋白減少的毒物中毒可出現(xiàn)發(fā)紺。亞硝酸鹽、苯胺或硝基苯等中毒時,血高鐵血紅蛋白含量增加出現(xiàn)發(fā)紺。一氧化碳中毒時皮膚黏膜呈櫻桃紅色。毒蕈、魚膽或四氯化碳中毒損害肝臟出現(xiàn)黃疸。
(2)眼部表現(xiàn):瞳孔擴大見于阿托品,茛菪堿類中毒;瞳孔縮小見于OPI、氨基甲酸酯類殺蟲藥中毒;視神經炎見于甲醇中毒。
(3)神經系統(tǒng)表現(xiàn):出現(xiàn)昏迷,譫妄、驚厥、癱瘓、精神失常等神經系統(tǒng)癥狀。
(4)呼吸系統(tǒng)表現(xiàn):呼出特殊氣味氣體、呼吸加快或減慢、出現(xiàn)肺水腫等情況。
(5)循環(huán)系統(tǒng)表現(xiàn):患者會出現(xiàn)心律失常、心臟驟停、缺氧、休克等情況。
(6)泌尿系統(tǒng)表現(xiàn) :中毒后出現(xiàn)腎損害,例如腎小管堵塞、腎缺血或腎小管壞死,導致急性腎衰竭,出現(xiàn)少尿或無尿。
(7)血液系統(tǒng)表現(xiàn) :中毒引起溶血性貧血和黃疸、止凝血障礙致出血、白細胞減少等情況。
(8)發(fā)熱:2、慢性中毒:可能會出現(xiàn)癡呆、腎損害、白細胞減少或貧血、骨壞死等情況,但相對于急性中毒起病較慢。
各種毒藥的氣味、味道、外觀及中毒后的癥狀、解法
一氧化碳:無色、無味、無臭、無刺激性,經呼吸道吸入后通過肺泡進入血液,立即與血紅蛋白(Hb)結合,形成碳氧血紅蛋白(HbCO)。CO與Hb的親和力比氧與Hb的親和力約大300倍,致使血攜氧能力下降,HbCO的存在影響氧合血紅蛋白的解離,阻礙了氧的釋放,導致低氧血癥,引起組織缺氧。中樞神經系統(tǒng)對缺氧最敏感,因而首先受累。對于急性CO中毒,發(fā)現(xiàn)中毒后立即給予充足的氧氣(包括運送病人途中)直至開始高壓氧治療。
硫化氫:臭雞蛋氣味,主要經呼吸道吸收,無體內蓄積作用。硫化氫經粘膜吸收快,皮膚吸收甚慢。處理措施:迅速將患者轉移離開中毒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松開衣領,氣溫低時注意保暖,密切觀察呼吸和意識狀態(tài),可應用高壓氧治療。
氨氣:NH3對粘膜和皮膚有堿性刺激及腐蝕作用,可造成組織溶解性壞死。高濃度時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和心臟停搏。吸入者應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眼污染后立即用流動清水或涼開水沖洗至少10分鐘。皮膚污染時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流動清水沖洗至少30分鐘。
氯氣:吸入后,迅速附著于呼吸道黏膜,可以導致人體支氣管痙攣、支氣管炎、支氣管周圍水腫、充血和壞死。呼吸道黏膜受刺激,可造成局部平滑肌痙攣,再加上黏膜充血、水腫及灼傷,可引起嚴重的通氣障礙。吸入濃度為2.5mg/m3時,致死。常用做自來水消毒劑,由于其毒性與致癌性,漸漸被二氧化氯所取代。氯氣的中毒事故多發(fā)于電解食鹽、各種含氯化合物制造、造紙、印染及自來水消毒等工業(yè)。
二氧化硫:屬中等毒類,對眼和呼吸道有強烈刺激作用,吸入高濃度二氧化硫可引起喉水腫、肺水腫、聲帶水腫及(或)痙攣導致窒息。SO2還會導致糖及蛋白質的代謝障礙,從而引起腦、肝、脾等組織發(fā)生退行性變。處理措施:迅速將患者移離中毒現(xiàn)場至通風處,松開衣領,注意保暖、安靜,觀察病情變化。對有紫紺缺氧現(xiàn)象患者,應立即輸氧,保持呼吸道通暢,如有分泌物應立即吸取。
甲醛:是一種極強的殺菌劑,具有防腐、滅菌和穩(wěn)定功效,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確定為致癌和致畸形物質。經口攝入0.3~1g可致死,在醫(yī)學和生物學領域,用35-40%的甲醛水溶液浸泡病理切片和動物標本,具有防腐作用。曾作為啤酒助劑,后來漸漸廢止。近年來,甲醛漸漸成為室內主要污染物。
甲醇:主要作用于神經系統(tǒng),具有明顯的麻醉作用(危險性較大),可引起腦水腫。易引起視神經萎縮,導致雙目失明,是一些假酒事件的“罪魁禍首”。解毒劑是乙醇,即酒精。
苯:被國際癌癥研究中心確認為人類致癌物,引起白血病。苯入呼吸道,可引起肺水腫和出血,并且最初的幾分鐘吸收率最高,表現(xiàn)為急性中毒,主要在肝內代謝。處理措施:立即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或清水沖洗污染的皮膚。口服者須洗胃。中毒者應臥床靜息。
氮氧化物:氮氧化物中氧化亞氮(笑氣)作為吸入麻醉劑,不以工業(yè)毒物論;余者除二氧化氮外,遇光、濕或熱可產生二氧化氮,主要為二氧化氮的毒作用,主要損害深部呼吸道。一氧化氮尚可與血紅蛋白結合引起高鐵血紅蛋白血癥。急性中毒后應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立即吸氧。
光氣:化學式是COCl2,屬高毒類,系窒息性毒氣,毒性比氯氣大10倍,常溫下無色氣體,有特殊霉干草或爛水果樣氣味,高濃度有辛辣氣味。吸入光氣主要損害呼吸系統(tǒng),引起肺水腫甚至窒息。應急處理: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泄露處理:氫氧化鈉溶液或液氨噴霧解毒。有被固體光氣(三光氣,一般毒物)取代的趨勢,應用廣泛:高檔藥品、農藥、染料、有機合成以及高分子材料等。
酚:酚具特殊臭味,能使蛋白變性或沉淀。對皮膚、粘膜有強烈的腐蝕作用,引起神經系統(tǒng)損害。在體內經肝臟解毒,大部分失去毒性,一般不會急性中毒。可以作為化妝品的防腐劑,人體均有一定毒性。某些毒性強的防腐劑已被禁止使用,如二氯酚,溴氯酚。茶葉中中含茶多酚,卻是良好的解毒劑。茶多酚作為一種天然抗氧化劑,可清除活性氧自由基,能提高機體的抗氧化能力,降低血脂,緩解血液高凝狀態(tài),增強細胞彈性,防止血栓形成,緩解或延緩動脈粥樣硬化和高血壓發(fā)生。
氰化物:無機氰化物屬劇毒,高毒物質。其特點是毒性大、作用快,平均致死量為50-60mg,進入人體的途徑主要有三種,一呼吸道吸入,二是通過口腔進入胃中,三是破損的皮膚與氰化物接觸直接進入血液,潮濕的皮膚與高濃度的氰化物接觸時,也會吸收氰化物導致中毒。如吸收非致死量,在體內能逐漸被解毒。急性中毒病情進展迅速,應立即就地應用解毒劑。事故多發(fā)生于某些鍍銅、鍍鎳工藝中。
亞硝酸鹽:攝入0.2-0.5克中毒,3克致死。進入機體后,能將紅血球中的低鐵血紅蛋白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使其喪失攜氧和供氧能力,引起組織缺氧而出現(xiàn)一系列中毒癥狀。可在體內轉化成致癌物。解毒劑是亞甲藍。
https://www.1633.com/ask/19335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