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卡爾不僅僅撰寫長篇小說,他還不時發表短篇作品。其中的一部分作品賣給了英國的短篇小說集和雜志,包含了馬奇上校(Colonel March)為主角的故事,這些作品后來集結成為短篇集《怪奇案件受理處》(怪案科,The Department of Queer Complaints)(1940),在英國以“卡特.迪克森”作為筆名由Heinemann公司出版。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卡爾為英國廣播公司(BBC)創作了多部廣播劇,最早的一部是以菲爾博士為主角的《誰殺了馬修·考賓?》(’Who Killed Mattew Corbin?’),于1939年12月至1940年1月播出。而最長的一部則是八幕系列劇《惡魔的說話》(’Speak of the Devil’),播出于1941年2月至3月間。戰爭臨近尾聲的時候,卡爾為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廣播系列劇《懸念》(Suspense)撰寫了若干腳本,這些腳本也被BBC用在了它們的系列劇《約會恐懼》(Appointment with Fear)當中,由Valentine Dyall進行演繹,標題是《黑衣男子》(’Man in Black’)。
也許與二戰這一創作背景有關系,卡爾在四十年代初期的幾部作品或多或少都與鄉村推理有關。從英格蘭(《生死不渝》)到蘇格蘭(《連續自殺事件》),他似乎都走遍了。這一次,他就把背景放在了與英國一海之隔的法國。不幸的婚姻,鄉村的新生活,未知的前程……這些都構成了一組線條簡單卻又撲朔迷離的畫卷。表面上看,作者的設定非常簡單,Eve vs. Lawes一家人,其中的關系并不復雜,可是每一個人,從某種角度說都可能成為這個案件的主角。這是典型的AC風格,換而言之,如果只看開頭的幾章,而把作者的姓名改為Agatha Christie,我也愿意相信。不過,再往下讀過幾章,我們就不得不承認,密室之王努力造就的推理殿堂,還是與推理女王的截然不同,很多細節之處,只能是Carr式的思維所能寫就,而非Christie式的天才筆下的文字。事實上這兩位推理小說家的側重點是完全不同的,卡爾在本書中只是借用了AC小說的外殼而已。他想要探尋的,依然是以往孜孜不倦的不可能性:在邏輯上的唯一,在事實上可以是完全的不可能;而在邏輯上的完全不可能,在事實上卻是唯一。說到底,這是一種心理的不可能性。難怪推理女王在讀過本書后,會心有戚戚焉,對作者的高超技巧,深表敬佩。
他1950年出版的《新門新娘》(The Bride of Newgate,1950),是公認的首部長篇歷史推理小說,比約瑟芬·鐵伊《時間的女兒》恰好早了一年。先河既開,卡爾索性開始頻繁創作這類小說,其數量甚至超過了他同期的解謎推理小說。1951年,他出版了他的第二部長篇歷史推理小說《天鵝絨里的惡魔》(The Devil in Velvet,1951),小說的男主角與撒旦達成協議,被送回查理二世時期的英國,這“穿越”的構思甚受好評。包括他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小說《饑餓的妖精》(The Hungry Goblin,1972),都是這種類型的作品,小說主角則是《月亮寶石》的作者威爾基·柯林斯,唯一的遺憾是卡爾構思中要讓阿瑟·柯南·道爾擔任偵探的小說《海盜之路》(Pirate’s Way)未能完成,否則這兩部小說必會相映成趣。暮年的卡爾雖飽受癌病折磨,但腦海中依然充滿著新鮮的詭計。
卡爾的歷史推理小說,以《火焰,燃燒吧!》( Fire, Burn!,1957)最見功力,次之則是《恐懼往往相同》(Fear Is The Same,1956)。而剩下的作品亦普遍不錯,譬如《割喉隊長》(Captain Cut-throat,1955)、《隱匿的女巫》(The Witch Of The Lowtide: An Edwardian Melodrama,1961)。
簡評:此篇的前身即為卡爾以筆名“羅杰·費爾拜恩(Roger Fairbairn)”于1937年發表的舊作《Devil Kinsmere》,修訂后再重新發行。相較于《Devil Kinsmere》一書,本作中對一些人名進行了調整,刪掉了第11章中關于泰晤士河景觀的一段描寫,另外主要就是對語句進行了潤色和修飾。本作歸為歷史推理,但其實際上并非一本常規意義上的偵探小說,而是一本歷史間諜小說或者冒險小說。文章的敘事結構比較特殊,由理查德·金斯梅爾少校于1815年敘述,講述的是其祖父羅德里克·金斯梅爾在1670年發生的一個冒險故事。故事發生在查理二世執政期間的倫敦,一個陰謀籠罩的時代,與《The Murder of Sir. Edmund Geofrey》發生的年代非常相似,可以看出卡爾對查理二世其人及其時代情有獨鐘。
在推理情節方面,本作有兩個核心謎題:瑪格特從行駛的馬車中消失,以及盧瑟福在眾目睽睽下從樓梯墜亡,在Carr的其他作品中都有類似的詭計出現,因此謎面看來并不新鮮。從謎底來看,本作中消失少女的謎面與《The Lost Gallows》中死人駕駛禮車的謎面頗為相似,但詭計相較于后者更加完善,從布局上來將更是完全超越后者。盧瑟福墜亡一案則與《警告讀者》、《The Skeleton in the Clock》、《In Spite of Thunder》等幾部作品的謎面非常相似,但從解答來看,也可達到《警告讀者》的水平,而完爆后面兩作。所以從詭計來講,本作的水平并不拉胯。
|----01 The Adventure of the Seven Clocks 七座鐘 (兩人合力完成)
|----02 The Adventure of the Gold Hunter 金色獵手(兩人合力完成)
|----03 The Adventure of the Wax Gamblers 蠟像賭徒 (JDC完成)
|----04 The Adventure of the Highgate Miracle 海蓋特的奇跡(JDC完成)
|----05 The Adventure of the Black Baronet 邪惡的從男爵(以下皆為ACD完成)
|----06 The Adventure of the Sealed Room 密室奇案
|----07 The Adventure of the Foulkes Rath 弗克斯·拉思莊園慘案
|----08 The Adventure of the Abbas Ruby 阿巴斯紅寶石
|----09 The Adventure of the Two Women 兩個女人
|----10 The Adventure of the Dark Angels 黑暗天使
|----11 The Adventure of the Deptford Horror 戴普福德驚魂
|----12 The Adventure of the Red Widow 紅寡婦
此外,在卡爾短篇集《厄運之門和其他探案》(The Door to Doom and Other Detections,卡爾的傳記作者道格拉斯·格林(Douglas Greene)收集的一個短篇集,包含早期亨利·班克林(Henri Bencolin)的幾個短篇小說、廣播劇劇本、超自然現象的短篇以及卡爾本人撰寫的兩篇論文,1980年出版)中還有兩篇福爾摩斯同人故事
|----13《The Adventure of the Conk-Singleton Papers》
|----2.1 Inspector Silence Takes the Air (1942)
|
|----2.2 13 to the Gallows (1944)
|
|----2.3 Intruding Shadow (1945)
|
|----2.4 She Slept Lightly (1945)
2.1 沉默的塞勒斯探長(Inspector Silence Takes the Air,1942)
卡爾短篇集《厄運之門和其他探案》(The Door to Doom and Other Detections,卡爾的傳記作者道格拉斯·格林(Douglas Greene)收集的一個短篇集,包含早期亨利·班克林(Henri Bencolin)的幾個短篇小說、廣播劇劇本、超自然現象的短篇以及卡爾本人撰寫的兩篇論文,1980年出版)中還有兩篇福爾摩斯同人故事
目錄
序言——約翰·迪克森·卡爾:創造奇跡之人
犯罪和偵探故事
“當飲下死亡”("As Drink the Dead")
山羊的影子(本篇及以下三篇均已由謎斗篷出版,收錄于《恐怖的活劇》中,故不譯)
第四個嫌犯
正義的盡頭
四號包廂的謀殺
廣播劇(卡爾的廣播劇已由謎斗篷購買全部版權,故不譯。敬請支持正版)
Cabin B-13
The Hangman Won't Wait
The Phantom Archer
The Bride Vanishes
Will You Make a Bet with Death?
The Devil in the Summerhouse
超自然故事
已死之人(The Man Who Was Dead)
厄運之門(The Door to Doom)
恐怖的陰塔(Terror's Dark Tower)
福爾摩斯同人舞臺劇
康克-辛格爾頓文件案(The Adventure of the Conk-Singleton Papers)
帕拉多爾大廈案(The Adventure of the Paradol Chamber)
評論
站住,交出買路財!(Stand and Deliver!)
世界上最偉大的游戲(已收錄于吉林出版社出版的《第三顆子彈》中,故不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