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草国产成人av片免费/香港三级日本韩国三级专线/国内自拍在钱/天堂国产女人av
論壇
排行
專題
Collection
學院設施
登錄
加入學院
搜索
本版
用戶
每日簽到
任務中心
勛章中心
發(fā)帖際遇
貝殼夢
PassWord
RoseTta
海龜湯之謎
邏輯訓練場
推理小說
意外的情節(jié)、意外的推理、意外的真相
回復
意外的情節(jié)、意外的推理、意外的真相
樓主:
48482
|
查看:
5058
|
回復:
10
查看:
5058
|
回復:
10
[書評]
意外的情節(jié)、意外的推理、意外的真相
簡潔模式
48482
發(fā)表于 2023-6-22 02:47:31
河南
《埃勒里·奎因論》和《約翰·迪克森·卡爾紀念文集》是去年到今年讀的兩本謎斗篷出的評論著作。所以在前一段時間寫的一篇散論的基礎上談一些整體的讀后思考。
埃勒里·奎因論
《約翰·狄克森·卡爾紀念文集》
《奎因論》中飯城勇三提出了這么一個論點,就是將推理小說的目標分成了“意外的推理”和“意外的真相”,這一評論我覺得很好地劃分出了兩大推理小說派別的一些區(qū)別和目標。
而在今年讀的書更多以后,我覺得其實對于推理小說的評論來說,可以再加一條——“意外的情節(jié)”。
其實就“意外的推理”而言很好理解,相比于單純地找出兇手,如何找出兇手的過程實際上反而可能更吸引人,正如飯城勇三用《莫格街》所舉的例子,《莫格街》的重點并不是一個大猩猩殺人的密室故事,而是該如何推理出這一過程,正因為有了這一過程,才成為了現(xiàn)代的推理小說起點。而奎因也正是此類的代表人物。而就我的觀點來說,像法醫(yī)推理和心理學方面推理等等,事實上也應該歸類到這一分類中來,因為這類型的小說和故事往往沒有多少詭計成分,觀眾和讀者獲得樂趣的地方就是特殊技能調查的過程。
而就現(xiàn)實來說,其實更多人從入門開始到開始投入寫作,可能更關注的是“意外的真相”,也就是如何破解密室和不可能犯罪,如何制造詭計,找到兇手等等,包括各類型奇葩的動機和新本格都算是這一類別。有“密室之王”稱號的卡爾也就毫無意外成為這一類別的翹楚。
所以某種意義上來說,基本上大多數(shù)的本格作品都集中在了這一方面,而很多人哀嚎的“本格已死”,也在于此。
但是另一種程度來說,過度地關注于“意外的真相”反而會損害了推理文學的寫作和發(fā)展。
例如在《紀念文集》中,多位評論家和作家都提到過卡爾被很多讀者所誤解的一部分,就是卡爾的“密室之王”的稱號,讓很多的讀者會認為卡爾是一個只會寫,或者說能寫好密室也能夠成功的這么一位作家。
但是實際上,卡爾被很多名家和評論家真正所稱道的是他寫作恐怖氛圍和布局的能力。
而實際上大多數(shù)的推理小說,普通和名家往往最大的差距也在于此。
所以除了“意外的推理”和“意外的真相”外,我認為還有第三點值得在創(chuàng)作中著重考慮,特別是很多不成功的作品的通病,那就是“意外的情節(jié)”。
所謂“意外的情節(jié)”我認為重點包括兩個大的方面,也就是“創(chuàng)意的劇情”和“誤導”。
首先是“創(chuàng)意的劇情”,這一點主要是針對推理小說的套路化所說的。
就推理小說而言,其實相比于其他大多數(shù)文體的小說來說,套路化的問題一直是很嚴重的,往往一旦出現(xiàn)了某種模式,各種模仿者就隨之而上。
無論是暴風雪山莊、時刻表、童謠/神話傳說模仿、不在場證明、密室、館系建筑,而各種套路或者說范式的形成,從讀者角度出發(fā),往往也會形成一種應試的思維。
從讀者角度出發(fā),推理小說本身就是一種帶有挑戰(zhàn)型的讀物,而如何算挑戰(zhàn)成功,例如某些讀者會說自己在百分之幾前就已經(jīng)猜到了整個故事情節(jié)和詭計等等。
實際上,就大多數(shù)讀者來說,更擅長的并不是完整地破解詭計,而是結合自己的經(jīng)驗讀出故事的模式。甚至根據(jù)模式來進行反向破解。
例如不在場證明肯定重點是有不在場證明的人,而機械密室雖然不一定能看懂,但是湊齊那些奇怪的東西肯定就夠了,館系建筑要對比建筑圖,各種旋轉、平移等等,神話傳說等等就更簡單的,不用想就知道是假的。
大多數(shù)讀者而言,雖然不見得擅長解謎,但是識別模式卻大多夠了,并且會給自己找理由,時刻表計算太累,自己也不是日本人,知道就行了,密室種類太多,知道肯定有手法或者盲區(qū)就夠了,暴風雪山莊要盯緊所有人,特別是分散行動等等,所以這也就成為了很多人口中的挑戰(zhàn)成功。
以上說的這些,我常稱這一類的小說為走近科學式小說。
走近科學常常被拿來作為調侃的對象,其實關鍵不在于走近科學每次解謎的真相過于簡單,而就在于走近科學不斷自我重復的模式。
每集開頭出現(xiàn)各類型的驚悚或難以解釋的奇聞異事,然后記者開始進行調查走訪,然后專家開始介入,發(fā)現(xiàn)這些怪事果然存在,最后真相大白,開始使用科學揭秘真相。
走近科學就靠著這一套路足足拍了那么多年,都一點不帶變得,是幾乎每一集都是一個套路。
而很不幸的是,這一套路由于過于好用,且實用,在推理小說中也是廣為應用。
開頭出現(xiàn)某件奇聞怪事,警察或者當事人成為目擊人,然后偵探開始現(xiàn)場調查然后各種走訪,最后偵探揭秘真相。
這一標準化流程幾乎堪稱流水線式作業(yè)般的精準,所以也會讓讀者某種程度上開始生厭。
推理小說是解密小說沒錯,但是假如每一篇小說,都是這么永恒不變的一套東西,就仿佛是以前寫論文常用的一個套路。
用ols做了一個省的數(shù)據(jù),跑了一篇論文分析出來,然后就把全國所有的省市都寫了一遍,好家伙,一下子小三十篇論文出來了。
請問這樣有意思嗎?
就像密室這個東西一樣,我很喜歡密室,但是請不要單純的一種開鎖方式來一次,讀者最后都會問這么一個問題,為什么不用最簡單的開鎖法呢?
其次,就是最為重要的“誤導”。
如果說“意外的劇情”更多的是針對小說本身來說的話,“誤導”的問題往往被很多人忽視。
因為我見過非常多的失敗的小說和誤導,例如剛剛翻譯完成的那本小說,其中有一個密室,中間出現(xiàn)了一件我想所有人都不會忽略的道具,這其實就是一個無誤導的密室,而讀者很容易就會從那件道具著手出發(fā)破解密室的類型,進而輕松破解密室。
而即使是謎題中也大量的存在這個問題,有相當多的謎題存在直線思維,也就是道路和類型一目了然,只是中間的連接構造可能需要花點時間。那么這種謎題往往很容易讓人失去興趣。因為讀者靠的是知識庫解答,而非通過推理能力。
就像上面提到的童謠模仿來說,實際上童謠/神話類型的比擬犯罪,本身就是很大程度上起到的一個誤導作用,因為從讀者的角度出發(fā),他們知道童謠/神話一定是人為編造的,也就大大地削弱了這些類型的恐怖性和氛圍感,但是反向思維來說,讀者也會認為劇情按照童謠進行發(fā)展,這也就是另一種形式的誤導,小說寫作的誤導一定是針對讀者的,不是去糊弄自己小說里那些傻子npc的。例如太多的童謠、神話殺人里,一出現(xiàn)類似情節(jié),角色們就開始集體降智,但是就讀者而言只會暗自發(fā)笑。
塞耶斯曾經(jīng)提過的“創(chuàng)作偵探小說就是編造謊言的藝術。”也就是推理小說的重點實際上在于,無論是詭計或者情節(jié),最重要的是做到“欺騙”,或者更準確地說是超過讀者的想象。
而很多人一提到欺騙就想到了敘詭,敘詭也是在這種背景下產(chǎn)生,但是絕不僅僅是敘詭。
“誤導”這一項技巧,在魔術中實際上就是最為重要的技術,推理小說的誤導,從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從整體結構上產(chǎn)生的一種誤導,讓讀者無法去猜測詭計的類型和切入點。
所以,綜合以上的一些觀點就是,“意外的情節(jié)”、“意外的推理”、“意外的真相”這三點應該是一本好的推理小說中同時具備的三項。退而求其次,至少應該在其中兩項上下功夫,而至少都應該包括“意外的情節(jié)”作為基礎。
19
9
分享
160239
1
|
發(fā)表于 2023-6-22 08:17:21
江西
|
發(fā)自
安卓客戶端
意外的情節(jié)是打破傳統(tǒng)推理小說的套路嗎,感覺《
奇跡降臨之前
》和《
歪曲創(chuàng)世紀
》就是很好的例子。意外的情節(jié)可以通過設定和文章整體結構弄出來)只是感覺很少有人會鉆研了,如何弄出意外的情節(jié),比起這個也許更在意的是爛梗如何包裝
206999
0
|
發(fā)表于 2023-6-22 11:06:03
貴州
|
來自小霸王手機
直接感謝分享
119690
0
|
發(fā)表于 2023-6-22 13:54:24
江蘇
|
發(fā)自
安卓客戶端
不愧是卡爾fan,思想果然一樣
107696
0
|
發(fā)表于 2023-6-22 14:45:20
廣西
|
發(fā)自
安卓客戶端
感謝分享
162771
0
|
發(fā)表于 2023-6-23 21:24:38
上海
我也認同樓主的觀點
推理小說不論未來會如何發(fā)展,它的每一個推理故事都必須有名為“文學”的載體來呈現(xiàn)。
說得通俗一點,在寫好一個詭計之前,請先作者們學會寫好一個故事。
就拿暢銷君來舉例,雖然很多本推理小說都被詬病“要在故事中找推理”的程度。但并不妨礙其電影化的場景敘事給與故事帶來閱讀的樂趣。
156779
0
|
發(fā)表于 2023-7-3 23:42:30
江蘇
|
發(fā)自
安卓客戶端
剛剛拜讀過愛倫坡,莫格街很驚艷
245019
0
|
發(fā)表于 2024-5-5 22:25:10
新疆
|
發(fā)自
安卓客戶端
感謝分享
208755
0
|
發(fā)表于 2024-8-5 13:33:08
江蘇
|
發(fā)自
安卓客戶端
說得很有道理喵,尤其是ols那一塊簡直令人忍俊不禁。不過話說回來,真正優(yōu)秀的創(chuàng)新總是比較匱乏的,不管是文學上還是學術上,套公式好用就會形成嚴重的路徑依賴
返回版塊
尚未登錄
高級模式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加入學院
回帖后跳轉到最后一頁
發(fā)表回復
分享
復制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