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醫學術語解釋1
1.拖擦傷(dragging injury):
指人體被行駛的車輛掛住在地面上拖擦所形成的損傷。多表現為軀體一側大面積、有方向性的擦傷和(或)挫傷。損傷表面常見路面的泥沙附著。
2.揮鞭樣損傷(whiplash injury):
多見于高速行駛車輛因突然剎車,或撞擊到相對靜止的車輛尾部使其突然減速,車上的乘客因慣性作用,頭部在很短的時間內過屈和過伸,是頸椎和頸髓及腦組織遭受牽拉、扭轉斷離及壓迫發生的損傷,造成頸椎半脫位,頸髓受壓或挫傷,常見第1~2、5~6頸椎骨折或脫位,以及其內的頸髓損傷和鄰近軟組織的挫傷出血。
3.高墜傷(injury due to fall from height):
因人體由高處墜落碰到地面造成的損傷。又叫墜落傷,外輕內重,廣泛而嚴重,一次外力作用可以形成,除著力處,遠離部位損傷可更嚴重,各種損傷并存,可發生多處骨折,其骨折線表明其作用力的方向一致。
4.對沖性顱底骨折(con tre coup fracture of base of skull):
外力作用于顱骨時,力傳導到遠離著力點的部位,在顱底骨較薄弱處造成骨折,如打擊頭頂部造成顱底薄弱處骨折。
5.彌漫性軸索損傷(diffuse axonal injury,DAI):
又稱彌漫性白質損傷。指頭部受到頓器暴力作用后發生的,主要彌漫分布于腦白質、以軸索損傷為主要改變的一種原發性腦實質的損傷。其特點為①廣泛性白質變性,小灶性出血,②神經軸索回縮球,小膠質細胞簇出現,③常與其他顱腦損傷合并,死亡率高。
6.腦挫傷(cerebral contusion):
一種常見的原發性腦損傷,只由于外力作用形成的軟腦膜完整而腦皮質淺層的出血和(或)挫碎。主要因腦組織在外力作用后在顱內作直線加速或減速運動,或旋轉運動,腦表面與顱骨內面或顱底碰撞、摩擦而形成。
7.沖擊傷(coup injury):
指緊靠頭部受打擊或碰撞部位以下的腦皮質發生的挫傷。多見于頭部加速運動時,或頭部處于靜止狀態受鈍物打擊或碰撞時。腦對沖傷:頭部受外力作用時,著力點的對側部位的腦組織發生損傷,稱為對沖性腦挫傷。對沖傷多見于跌倒時頭顱撞擊外界物體而形成,少見于致傷者在受打擊時形成。
8.對沖傷(contre-coup injury):
指沿頭部被打擊或碰撞作用力方向對側的腦皮質發生的挫傷。如枕部受打擊或碰撞,額極和顳極腦皮質發生的挫傷。一般見于運動中的頭部受到外力作用后突然做直線減速運動時。此類在現實中最多見。
9.腦震蕩(cerebral concussion):
外力使頭部受傷后,即刻引起腦功能障礙,而無明顯的器質性改變。輕者表現為短暫的昏迷,重者伴有記憶力障礙,多可吱吱能夠恢復,有些可發生后遺癥。可伴發或不伴發顱骨骨折。神經系統檢查無發現,有逆行性遺忘。
10.絕對致命傷(absolutely fatal injury):
根據當前的醫學水平,在任何條件下,對任何人多足以直接致死的難以搶救復蘇的的損傷稱絕對致命傷。屬根本死因,也是直接死因。如頭顱粉碎性損傷,切斷頸部大血管等。
11.條件致命傷(conditional fatal injury):
指在某種不利條件下,損傷或其合并癥才能導致死亡的稱條件致命傷。分為個體條件致命傷和偶然條件致命傷。
12.陽性生活反應(positive vital reaction):
活體對損傷的反應在機體全身和局部表現出的可觀測的組織反應。
13.死亡方式(manner or mode of death):
是指暴力死如何實現,可由他人施加或由自己施加暴力,或因某種意外事故造成。分為自殺、他殺、意外。
14.窒息(asphyxia):
人體的呼吸過程由于某種原因受阻或異常,外呼吸、內呼吸、血液的運輸這三個環節任何一個過程發生障礙,所產生的全身各器官組織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的組織細胞代謝障礙、功能紊亂和形態結構損傷的病理狀態稱為窒息。
15.機械性窒息(mechanical asphyxia):
由機械性暴力作用引起的呼吸障礙,如壓迫頸部胸腹部,阻塞呼吸道等,妨礙了呼吸而發生的窒息其主要阻礙外呼吸。肋間肌及膈肌運動受阻等也可引起窒息。
16.Tardieu 氏斑(Tardieu spots):
機械性窒息尸體的內臟和粘膜下可見淤點樣出,稱之Tardieu 氏斑。機械性窒息死者除在眼球瞼結膜及頸部受壓部位以上的皮膚出現瘀點性出血外,在肺表面,包括肺葉間漿膜下、心膈面及主動脈起始部外膜下、甲狀腺、頜下腺、睪丸和嬰兒胸腺被膜下以及腦蛛網膜等處,口腔、咽喉、氣管、胃腸、腎盂、膀胱、子宮外口等處的粘膜均可見出血點,此種現象稱為Tardieu 斑。為機械性窒息尸體的內部征象。
17.縊死(hanging):
俗稱吊死。利用自身全部或部分的體重,使環繞頸項部的繩索或其他類似物壓迫頸項部而引起的死亡稱為縊死。三要素:條索狀物件,套壓在頸項部,自身體重下墜。
18.縊溝(furrow or groove):
是縊吊時繩索壓迫頸部皮膚所形成的溝狀痕跡。它反映了繩索的性質、繩套、繩結、著力點和縊型等問題。
19.羊皮紙樣變(parchment):
粗燥質硬的縊繩,可摩擦頸部皮膚出現不同程度的表皮剝脫和出血,后逐漸干燥,顏色變為褐色
20.勒死(strangulation):
又稱絞死。指以繩索類似物纏繞頸項部,借助死者自身重力或他人或以外的機械力量,使繩索類似物勒緊并壓迫頸項部而導致的窒息性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