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草国产成人av片免费/香港三级日本韩国三级专线/国内自拍在钱/天堂国产女人av

回復

安慰劑效應科普

樓主: 245019 | 查看: 4081 | 回復: 14

發表于 2024-3-16 23:25:04 新疆| 2024-8-4 14:46編輯 | 發自安卓客戶端
【引子】最近在網上搜了下關于我最近正在實施的計劃個人主頁有的相關信息,瞥見了一個與之相關的心理學效應,想給大家科普一下正好學院也沒有。不說那么多,直入主題,開講!




『一』“安慰劑效應”的定義

安慰劑 (placebo) 是指本身沒有實質生理或藥理作用,但又可影響疾病發展的物質或治療措施。所謂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 是指在治療中向病人提供安慰劑,由治療的期望而造成的癥狀減輕或病情的好轉。藥物的安慰劑效應是通過服藥者對藥物的認識、感受以及服藥行為本身通過心理一生理的相互作用而產生效果。

1955年,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麻醉科醫生Henry K.Beecher 在美國醫學會雜志上發表了《強大的安慰劑》(The Powerful Placebo)一文,該文指出在術后鎮痛、咳嗽、頭疼、焦慮、感冒等各種癥狀中,安慰劑效應對21%~58%的癥狀都有效用,隨著安慰劑的應用和研究,心理學也開始對它的研究,并在20世紀開始被人所熟知。




『二』“安慰劑效應”的產生條件

(1) 咨詢師和來訪者(醫生和病人)處于信息不對稱中:前者擁有較為豐富的相關知識,可以給予后者科學的引導和具體的行為幫助。  

(2) 來訪者充分信賴咨詢師的專業技術和職業道德(病人充分相信醫生的醫德和醫術),認為值得將自己的心理健康或者身體健康托付于對方。

(3)來訪者(或病人)在咨詢師(或醫生)的說明下,充分相信所接受的心理治療技術以及將會獲得實際效果(或所服用藥物具有效用)。  

(4)咨詢師能夠及時掌握來訪者的心理變化(醫生能夠掌握病人對疾病和藥物的認知建構情況),并不斷消除其疑慮,建立雙方之間動態良性的信任關系。  

(5 )咨詢師(或醫生)在呈現具體的藥物或治療手段后,和病人進行充分及有效的溝通,將對治療成功的期待和正面的信念傳達給病人。




『三』安慰劑效應的作用原理

(1)期望效應

受試者對目標事件產生積極的預期,期望效應該預期引導病人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暗示個體病情得到改善,在主觀上產生病情減輕的感覺,并客觀作用在身體和心理健康的恢復中。

(2)條件反射(制約反應)

古典制約是一種聯結學習模式,使受訓者學會在特定情況下作出特定的反應。比如“巴甫洛夫的狗”實驗:每次給予狗食物之前都發出鈴聲,經多次反復后,每當鈴聲一響,狗就會自動分泌唾液,原因是狗已經學習到將鈴聲和食物之間產生聯結。

安慰劑之所以可以產生與實際藥物相似的反應,是因為來訪者或者病人對安慰劑產生了與效藥物相似的生物反應,從而產生了實際的治療效果。




『四』心理學與安慰劑效應

心理學對暗示是指個體無意中感知并接收信息,并做出相應反應的過程。

另一種說法是一個愿望、一種觀念、一種情感、一個判斷或一種態度在一個人的心中出現和起作用時,如果沒有遇到任何相反的觀念、相反的動機和相反的評價,這些信息不加懷疑地順利通過個體批判性思維的檢驗,進入個體的潛意識,并下意識的影響個體的行為反應,這個過程就叫暗示。

在臨床上來說,安慰劑的暗示作用就是有意無意地讓來訪者(或病人)建立起 “我將被‘它’治愈” 的信念、愿望、情感,而真正起到治療作用的就是這種強烈的信念、愿望、情感。用一個圖示來表示就是 :

產生安慰劑 ——“我會被治愈”的信念、產生愿望、情感——治療作用。

安慰劑效應的存在表明,我們必須擴大對人類內在能力極限的認識。對安慰劑效應的研究,其核心是研究信念和價值觀的背景如何影響與知覺和情緒相關的大腦過程,并最終影響身心健康。




『五』相關心理學效應

(1)反安慰劑效應:反安慰劑效應與安慰劑效應作用機制相同,但是性質與安慰劑效應完全相反,具體是指病人不相信治療有效,可能會令病情惡化的心理現象。

例如:一些具有短期情緒問題的個體,通過在網絡上查閱與抑郁相關的知識,然后片面判斷自己患有抑郁癥,不相信這是可以被解決的情緒問題,而是嚴重的精神病。

最后使得短期的情緒問題衍生成嚴重的心理或精神障礙,最終難以治愈。這就是反安慰劑效應的經典表現。

(2)羅森塔爾效應(皮格馬利翁效應):指人們基于對某種情境的知覺而形成的期望或預言,使期望或預言獲得實現的效應。

該效應認為贊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種能量,它能改變人的行為,當一個人獲得另一個人的信任、贊美時,他便感覺獲得了社會支持,從而增強了自我價值,變得自信、自尊,獲得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并盡力達到對方的期待,以避免對方失望,從而維持這種社會支持的連續性。

他和安慰劑效應都是強調內在信念對身體、心理以及行為的影響。




『六』安慰劑效應的應用領域

(1) 臨終關懷:當老人或病人處于生命邊緣時,給予適當的安慰劑可以讓老人或病人更加快樂和體面的離開,這體現的是一種人文關懷。

(2) 心理咨詢:在心理咨詢過程中,咨詢師要善于利用安慰劑效應,使得來訪者建立對咨詢師、咨詢過程、咨詢結果的信心,讓來訪者相信自己的問題能夠獲得解決。

(3) 精神障礙治療:在精神障礙中有一種心理障礙叫做疑病障礙,這是反安慰劑效應的不良結果。精神醫師可以通過了解安慰劑效應發生的機制,因勢利導,引導來訪者改變不良心理暗示,利用安慰劑效應緩解并克服反安慰劑效應的不良影響。

(4) 臨床醫學:臨床醫師可以利用安慰劑效應減少患者內心的焦慮感,建立勇敢面對重大疾病的信心。通過積極的自我暗示激發個體對生命的渴望和期待,引導患者客觀面對自我,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




『七』安慰劑效應對生活有哪些影響?

安慰劑效應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熟悉安慰劑效應發生機制有利于我們更好的應對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難,選擇合適的安慰劑可以引導個體做出自我調節,幫助我們走出困境。

它在生活中的表現形式于臨床醫學略有不同,在生活中,安慰劑的形式要更多種多樣,它不僅僅是某種藥物,也可以是具有物質形態的糖果、美食,也可以是事件、愛好、興趣或者一種特殊情境下的某些行為。

就比如失戀時的一頓醉酒、一晚上的吐槽和宣泄,又比如考試退步后的一塊糖、一次奔跑和一聲吶喊,又比如剪不斷理還亂的婚姻生活中的一次旅行、一次建設性吵架和徹夜長談,在適合的時機選擇合適的安慰劑,會對生活產生不同的調節作用。

安慰劑本身或許不會幫助我們解決問題本身,但是他可能影響我們對待困難的心態和心境,進而影響我們的行為活動,并在潛移默化中引導我們朝積極樂觀的方向走去。




『八』對安慰劑效應的理解

安慰劑效應是通過影響自我內在信念進而影響我們的行為和生活,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來認識和理解該效應:

(1) 從效應作用的對象來看,安慰劑效應主要作用于我們每個人的潛意識,通過自我暗示或他人暗示來改變潛意識里的信念,進而改變自我的行為。潛意識里的信念通過暗示的方式進入意識領域,進而在行為水平上發生改變。

(2) 從效應發生特點來看,安慰劑效應在前期需要意志的努力,有計劃、有目的的給予內在自我暗示。后期一旦自我內化該暗示,安慰劑效應則開始自動對個體產生自動化影響。

(3) 從效應影響的持續性來看,安慰劑效應對個體一旦產生作用,該作用在很長時間內都會持續發生,除非有重要事件引起個體對該信念產生顛覆性懷疑。




【結語】好了,本期分享到此結束。碼字不易,求個鼓勵。點贊收藏加關注,下期分享,我們不見不散!

34

28

分享

| 發表于 2024-3-17 22:32:28 陜西| 發自安卓客戶端
感謝分享
| 發表于 2024-3-19 23:22:47 浙江| 來自小霸王手機
好活,建議多整
| 發表于 2024-3-20 12:51:53 廣東| 發自安卓客戶端
感謝分享
| 發表于 2024-3-21 21:08:56 四川 發帖際遇
所以現在試藥都得雙盲試驗了。。
| 發表于 2024-3-21 21:33:42 陜西| 發自安卓客戶端
感謝分享
| 發表于 2024-3-31 09:52:36 廣西| 發自安卓客戶端
感謝分享
| 發表于 2024-5-13 14:36:28 湖南| 發自安卓客戶端
| 發表于 2024-5-13 19:05:21 廣東| 發自安卓客戶端
感謝分享
| 發表于 2024-5-14 22:52:31 江蘇| 發自安卓客戶端 發帖際遇
感謝分享
返回版塊
12
尚未登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加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