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草国产成人av片免费/香港三级日本韩国三级专线/国内自拍在钱/天堂国产女人av

回復

刑法概述一

樓主: 242985 | 查看: 1606 | 回復: 11

查看: 1606|回復: 11

[法律學習] 刑法概述一

簡潔模式
發表于 2024-9-28 10:31:47 江蘇| 發自安卓客戶端
一、 簡答刑法的形式

1. 刑法典,即全面、系統規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內容的法典。
2. 單行刑法,是規定某一類犯罪及其后果或者刑法某一事項的法律 。我國的單行刑法是 1998 年 12 月頒布的《全 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懲治騙購外匯、逃匯和非法買賣外匯犯罪的決定》。
3. 附屬刑法,是指在經濟、行政等非專門刑事法中附帶規定的一些關于犯罪與刑罰或追究刑事責任的條款。 目前, 我國的附屬刑法一般只重申刑法典的內容,沒有確立新的犯罪與法律后果的具體內容。
二、 簡答刑法的特征
刑法的特征是指刑法同其他法律如民法、行政法相比的特點,所以也稱刑法的法律性質(特性)。
1. 調整范圍的廣泛性 。刑法保護社會生活中至關重要的利益,從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秩序到公民個人的人 身權利、財產權利 。嚴重違反其他法律的行為(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都有可能進入刑法的調整范圍,刑法為其他法律 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2. 調整對象的專門性 。刑法主要規定犯罪, 以及運用刑罰的方法同犯罪作斗爭、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責任,而其他 法律則各有自己的任務和實現的方法。
3. 刑罰制裁的嚴厲性 。刑法的強制力度較其他法律的強制力度嚴厲得多 。違反刑法的后果是刑罰制裁,刑罰制裁 的方法包括剝奪生命、 自由、財產、 資格等重要的權益。
4. 刑法發動的補充性和保障性 。刑罰制裁的嚴厲性,決定了刑法需要遵循明確性和謙抑性原則、罪刑法定原則。 作為保護社會的 “最后手段 ”,只有當其他部門法不能充分保護某種社會關系時,才由刑法調整。
三、簡答刑法的機能
刑法的機能,是指刑法能產生的積極作用。 一般來說,刑法具有三種機能:
規制機能,是對人的行為進行規制或者約束的機能 。其方式是將一定的行為當作犯罪,對其規定刑罰,向國民顯示 該行為為法律所不容許;或者要求國民不要實施特定的犯罪行為。
(2) 保護機能,即保護國家、社會和個人法益的機能。
(3) 保障機能,即保障公民不受國家刑罰權的非法侵害并保障犯罪人不受刑法規定之外的刑罰處罰的功能。
四、試述刑法的解釋
1.首先,刑法的解釋,是指對刑法條文含義的闡明。
2.其次,根據解釋的效力,刑法解釋可劃分為立法解釋、司法解釋和學理解釋,具體而言:
(1)立法解釋,即刑法的立法機關對刑法條文的解釋 。在我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對刑法條文的 解釋屬于立法解釋 。立法解釋有法律上的約束力,屬于 “有權解釋 ” 。刑法的立法解釋通常有以下幾種:
①全國人大常委會以決議形式對刑法條文含義的解釋 。②在刑法中對有關術語的專條解釋 。③在刑法的起草說 明或修訂說明中所作的解釋。
(2)司法解釋,即我國最高司法機關對刑法條文進行的解釋。①在我國,最高人民法院對于法院在審判工作中具體應用刑法問題所作的解釋、最高人民檢察院對于檢察院在檢 察工作中具體應用刑法問題所作的解釋,都屬于司法解釋 。②司法解釋在刑法具體應用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集   中反映了刑法的實際運作情況,應當高度重視 。③司法解釋有法律上的約束力,屬于 “有權解釋 ”。
(3)學理解釋,是指有權對刑法進行立法解釋和司法解釋的機構之外的機關、 團體和個人對刑法條文含義的闡 釋 。學理解釋沒有法律上的約束力,所以又稱 “無權解釋 ”,靠 “ 以理服人 ”。
2.根據解釋的方法,刑法解釋可分為文理解釋和論理解釋。
(1)文理解釋是根據條文的字面含義進行的說明。
(2)論理解釋是根據立法的精神與目的對條文進行說明 。一般認為,論理解釋包括目的解釋、擴大解釋、縮小 解釋、 當然解釋、 比較解釋和歷史解釋等。
(3) 目的解釋分為主觀解釋論、客觀解釋論和折中解釋論:①主觀解釋論認為刑法解釋的目的是闡明立法者立法時的意圖
②客觀解釋論認為刑法解釋的目的是發現社會客觀需要
③折中解釋論認為刑法解釋應兼顧闡明立法者意圖和社會客觀需要。
五、 試述刑法的基本原則
1.刑法的基本原則,是指刑法明文規定的、在全部刑事立法和司法活動中應當遵循的準則
2.罪刑法定原則
(1)《刑法》規定, “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 罪處刑。
(2)具體規則:
① 法定化,即犯罪和刑罰必須事先由法律明文規定 。這里的法律,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 律、法令,通常是行為當時有效的法律。
②反對事后法 。事后法是行為實現之后頒布的法律 。根據 “從舊兼從輕 ”原則,犯罪行為發生之后生效的法律, 對其生效前發生的犯罪行為,只有在其處罰輕于犯罪行為發生時生效的法律的場合才能適用于該行為。
③反對類推 。類推是在刑法無明文規定的情況下, 比照最相類似的條文進行推理適用 。類推違反罪刑法定原則。
④禁止絕對不確定的刑罰 。刑罰往往是相對確定的,但既無上限、也無下限的刑罰由于不具有確定性,因此違反 了罪刑法定原則。
⑤明確化,即對于什么行為是犯罪以及犯罪所產生的法律后果,都必須作出具體的規定,并用文字表述清楚。
⑥合理化,即罪刑法定原則要求合理確定犯罪的范圍和懲罰的程度,防止濫施刑罰,禁止采用過分的、殘酷的刑罰。
(3)罪刑法定原則主要體現在:
①在刑事立法方面,刑法總則規定了犯罪的一般定義、共同構成要件、刑罰的種類、刑罰運用的具體制度等;刑 法分則明確規定了各種具體犯罪的構成要件及其法定刑,為正確定罪量刑提供明確、完備的法律標準。
②在刑事司法上,廢除了刑事司法類推制度,要求司法機關嚴格解釋和適用刑法,依法定罪處刑。
3.刑法適用平等原則
(1)《刑法》第 4 條規定: “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
(2)對所有的人,不論其社會地位高低、 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宗教信仰、財產狀況如何,在定罪量刑以及 行刑的標準上都平等地依照刑法規定處理,不允許有任何歧視或者優待4.罪責刑相適應原則
(1)罪責刑相適應原則也稱罪刑等價主義或者罪刑相均衡原則。
(2)《刑法》第 5 條規定: “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 ”
(3)具體內容:
①刑罰的輕重與客觀的犯罪行為及其危害結果相適應,就是按照犯罪行為對社會造成的實際危害程度決定刑罰輕 重 。②刑罰的輕重與犯罪人主觀惡性的深淺、再次犯罪危險性的大小相適應。
(4)該原則在刑法中的具體表現:
①刑法分則對每一個罪都根據其犯罪的性質、情節和對于社會的危害程度規定了相應的法定刑,對重罪適用重刑, 對輕罪適用輕刑。
②刑法總則中規定量刑的一般原則,在裁量刑罰時,應盡量使刑罰與具體犯罪行為的社會危害性相適應,罰當其  罪 。③刑法總則還規定:對累犯從重處罰、不得假釋、不得緩刑;對未成年、又聾又啞的人、 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人、 自首、立功的人從寬處理;對中止犯處罰明顯輕緩于未遂犯、預備犯;對過失犯處罰明顯輕緩于故意犯等,體現了刑罰 與犯罪人主觀惡性、人身危險性相適應。
六、 試述我國刑法關于空間效力的規定
1.在確立刑法空間效力方面,我國刑法采取以屬地原則為基礎、其他原則為補充的綜合性原則
2.刑法在中國領域內的效力
(1) 凡在中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都適用中國刑法。  “ 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 ”,主要是  指①《刑法》第 11 條所規定的 “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的刑事責任,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②香gang、澳門特 別行政區發生的犯罪由當地的司法機構適用當地的刑法。
(2) 凡在中國船舶或者航空器內犯罪的,也適用中國刑法 。該規定是屬地原則的補充性原則,也稱旗國主義。
(3) 犯罪行為或者結果有一項發生在中國領域內的,就認為是在中國領域內犯罪
(4)體現保護主義原則
(1)刑法對中國公民在中國領域外犯罪的效力:
3.刑法在中國領域外的效力
①中國公民在中國領域外犯罪,適用中國刑法 。但是,按照中國刑法規定的最高刑為 3 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 予追究。
②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作人員和軍人在中國領域外犯中國刑法規定之罪的,適用中國刑法。
③體現了屬人主義原則。
(2)刑法對外國人在中國領域外犯罪的效力:
①外國人在中國領域外對中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我國刑法規定的最低刑為 3 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 我國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
②體現了保護主義原則。
(3)刑法對國際犯罪的效力:
①對于中國締結或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罪行,中國在承擔條約義務的范圍內行使刑事管轄權。
②要么適用中國刑法定罪處刑,要么按照我國參加、締結的國際條約實行引渡(或起訴或引渡)。
③體現了普遍管轄原則或世界原則。
普遍管轄原則具有補充性 。從國內法的角度,普遍管轄原則相對于傳統的屬地、屬人、保護管轄原則而言僅具有 補充作用 。如果按照傳統的屬地、屬人、保護管轄原則中的任意原則能確立刑法的效力,則不需適用普遍管轄原則。
七、簡答刑法的溯及力
1.刑法的溯及力問題,指刑法對于生效以前的行為是否適用的問題
2.對于刑法的溯及力問題, 曾經有過以下四種制度(或學說):
(1) 從舊原則。 只能依據行為當時有效的法律定罪處罰,刑法不具有溯及既往(生效前行為)的效力。
(2) 從舊兼從輕原則。 只能依據行為當時有效的法律定罪處罰,但新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處刑較輕的除外。
(3) 從新原則 。刑法對生效前未經審判或者判決尚未確定的行為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4) 從新兼從輕原則 。新法一般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但是舊法(行為當時有效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或處刑較輕的 仍適用舊法。
3.我國《刑法》第 12 條關于刑法溯及力的規定:
(1)我國采取從舊兼從輕原則。 即對于現行刑法生效以前的未經審判或者判決尚未確定的行為,適用行為當時 有效的法律 。但是按照現行有效的法律不認為犯罪或處刑較輕的,適用現行有效的法律。
(2)依據行為當時有效法律已經作出的生效判決,繼續有效
(3)對刑法溯及力采取從舊兼從輕原則是罪刑法定原則派生的要求之一,具有普遍的效力。

9

11

分享

| 發表于 2024-9-28 14:42:57 新疆| 發自安卓客戶端 發帖際遇
感謝分享
| 樓主| 發表于 2024-9-28 15:41:07 江蘇| 發自安卓客戶端
這是一個系列,會分很多期的??
| 發表于 2024-9-28 15:42:13 安徽| 發自安卓客戶端 發帖際遇
前排觀賞,捉風清
| 發表于 2024-9-28 16:20:50 湖北| 發自安卓客戶端 發帖際遇
感謝分享
| 發表于 2024-9-28 18:32:58 四川
感謝分享。。
屬地+屬人真是好文明。。
| 發表于 2024-9-28 23:00:45 山東| 發自安卓客戶端 發帖際遇
碼住,慢慢看
| 發表于 2024-10-5 13:50:03 廣東| 發自安卓客戶端
感謝分享
尚未登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加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