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草国产成人av片免费/香港三级日本韩国三级专线/国内自拍在钱/天堂国产女人av

發表于 2024-12-11 12:31:08 美國
大家好,我是一名正在嘗試寫作推理小說的新人作家,目前在案件和謎題設計上遇到了一些瓶頸。雖然對自己的文筆和故事塑造比較有信心,但在設計邏輯嚴謹、引人入勝的本格推理案件時,感覺經驗不足,常常難以做到足夠巧妙和令人信服。

我是一名生活在美國的華裔,發現這里大多數推理作品更偏向心理懸疑或謎團塑造,像本格推理這樣講究嚴密邏輯的風格較少。這也導致我很難找到合適的學習資源或老師。所以,我想在這里誠心請教:

是否有擅長本格推理案件設計的老師愿意提供有償指導?
或者,大家知道哪里可以找到相關的老師或培訓?
如果壇友們知道有合適的資源、推薦的老師,或者自己本身有興趣提供指導,非常歡迎留言或私信聯系!非常感謝大家抽空閱讀和提供幫助!

3

1

分享

7
1 | 發表于 2024-12-12 01:17:28 福建
不知道是要寫中文還是英文?
如果是英文,歐美現在很少寫古典/本格推理,參考之前黃金時代的作品看看,但我覺得現在歐美寫這種也不是很受歡迎吧。
如果是中文,可以看下日系新本格作為參考積累,嘗試寫幾個短篇投高校社刊,被采納的話后續會得到不少切實的讀者點評。
1 | 發表于 2025-1-19 03:27:01 上海| 2025-1-21 18:36編輯
(應該不算挖墳吧?說說我的看法,邊寫邊組織語言,為方便會濫用括號,不夠通順的話請見諒)
你如果要寫本格推理,你就必定想要達到一個效果:一個案件,看上去毫無頭緒,可一旦找到正確的線索,用正確的邏輯解讀它們,就能找到答案。這么說可能沒有思路,但實際上反過來說也是成立的:一個案件,只要找到正確的線索和邏輯就能得到答案,但看上去毫無頭緒。關鍵在于如何把一個有頭緒的案件偽裝得毫無頭緒
所以我覺得一個很有用的思路就是,站在犯人的角度,思考有什么存在可行性的作案方法,同時能夠合理地誤導他人,讓人對案件相關的某些事物產生誤解,得出錯誤的結論,以達到讓犯人脫身的目的:比如認錯犯人、擴大嫌疑人范圍、低估作案可行性(不可能犯罪)等等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密室殺人,把一個不是密室的房間偽裝成密室,或者把發生在密室外的殺人偽裝成密室內的殺人,讓警方產生以下誤解:死者是自殺的,或者當時和死者共處一室的人是犯人(本質上都是認錯犯人)。又或者偽造不在場證明,讓警方誤以為某人不可能犯罪(低估其作案的可行性)

以下是我的思考步驟——
0、首先,在生活中時時刻刻注意觀察和思考。尤其是在你發現自己和他人產生誤解的時候(任何誤解都可以,不需要和犯罪殺人有關)。誤解消除后越是恍然大悟,這個誤解的質量越高,把它記錄下來
1、圍繞你記錄的誤解,思考如果你是犯人,能否在作案過程中刻意讓人產生這種誤解,以達到以上提到的效果:比如認錯犯人、擴大嫌疑人范圍、低估作案可行性。圍繞其設計作案流程,并專注于將其設計得合理(手法、可行性、誤導的成功率、你提到社會派,那還有作案動機),暫時不需要考慮別的事情(比如如何推理)
2、等你覺得作案手法足夠合理了,再站在警察和偵探的角度,把他們所能知道的,案件相關的所有明擺著的信息排列出來,死者身份,可能的動機、作案方式、明顯的線索(比如兇器、腳印、死亡訊息等等)。接著憑借這些信息盡可能地向真相推理,看距離答案還有多遠。換句話說,因為多少信息的缺失導致無法找到答案
3、當然因為誤解的存在,他們肯定還無法得出真相(否則說明你設計的作案方法不夠好)。接著思考這個問題:犯人這一連串的行為會不會留下什么不可毀滅(或者很難不被人懷疑的情況下毀滅)的關鍵線索,無論有多隱蔽都行
4、如果第3步的答案是yes,就接著思考這兩個問題“警察可不可能沒注意到這個線索”以及“警察可不可能誤解了這個線索的意義”。這不是反問,因為只要鋪墊合理,讓警察忽略或者誤解線索也是完全可行的。但如果你認為警察不可能注意不到這些線索,那還是說明作案手法不夠合理,需要進行修改。
5、如果警察完全有可能忽略或者誤解那個(那些)隱藏的關鍵線索,很好,讓偵探找到這些線索。如果第2步里偵探推理到離真相不遠處,那就讓偵探推理到線索的存在和位置。如果偵探毫無頭緒,就讓他偶然地發現線索,在案發前后都可以,但鋪墊一定要合理。(在案發前獲得線索,也就是在案發后想明白案發前獲得的某個信息的意義。)
6、如果你反復確認(重要)后,第3步的答案都是no,那恭喜你,你創造了一個完全犯罪。這時你可以制造一些偶然事件,讓犯人在常人不可能注意到的地方,留下一些常人不可能理解的線索。如果你想要塑造一個高智商罪犯,那更加要注意這個線索的隱蔽性和誤導性。至于把線索放在何處,取決于偵探的推理最需要什么線索。盡量用最少量的線索填補推理的邏輯鏈,同時盡量讓偵探能合情合理地發現線索(實在做不到,偶然發現也行)。為什么要反復確認答案是no再添加線索?因為最糟糕的情況不過于,偵探忽視了更明顯的,“inherent by”作案手法的線索,反而由于一些偶然事件造成的線索偵破案件。只要讀者看穿這點,這本小說的可信度必然會大打折扣,因為這讓犯人和偵探都顯得像作者的提線木偶
7、偵探獲得了線索,讓他從頭推理到尾。這時站在犯人的角度,看能不能給推理的邏輯挑刺。如果偵探能夠排除其它所有可能性,那就大功告成,反之就重復以上步驟,在合理的前提下添加最少量的線索,最后把嫌疑鎖定在一個人身上

如果你在設計案件之前已經設定好了主要角色甚至犯人的背景和性格特點,就需要權衡你原本的設定和案件的設計,比如犯人的什么特點和背景與他的動機和作案手法有什么關系,偵探的什么性格與他的調查以及推理方式有什么關系等等

P.S. 永遠謹記一件事:和現實中的罪犯不同,你是作者,是作品的上帝。你掌握著所有角色和場景的設計,你有資本以案件的合理性為優先設定角色和事件。很簡單的例子:場景是一次聚會,犯人的目標是唯一喝咖啡會放糖的人,那犯人就可以在糖里做手腳。但是要注意不能設計得太明晃晃,如果目的性太強,會給人感覺整個世界都是為了犯人殺人而運轉的,會損失真實感。總之小說既然沒有出版,任何設定的改動都是可以商量的,包括角色的年齡性別和背景。有時你覺得思路卡住了,可以找找有哪些能改的設定,改了也影響不大的設定,沒準能起到打開局面的作用
1 | 發表于 2025-1-20 16:00:29 山東
可能警校會有這方面的課程,社會上還真不知道
尚未登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加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