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似乎都曾幻想過能遇到一個全心全意愛自己的人。
對男性來說,這份幻想常常投射到二次元手游里大量出現的女性角色身上。坦白說,如今市面上的二游類型繁多,而那些女角色往往只停留在“取悅男性”的層面:夸張的身材設定、過分諂媚的臺詞,卻缺乏真正鮮活的靈魂和故事。久而久之,我對這種千篇一律的“美麗外殼”已經感到疲憊。
當然,我玩這類游戲時也會欣賞漂亮立繪,但如果角色數量過多、性格又趨同,再好看的畫風也容易讓人膩煩。對我來說,真正能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只是外表,而是人物獨特的經歷、趣味或情感厚度。可惜這類用心塑造的女性形象并不多見——畢竟對部分男性受眾而言,“有臉有身材”似乎就足夠了。
相對應地,面向女性玩家或描寫男性魅力的作品卻顯得稀缺。微信群、QQ群里經常刷屏的都是女角色或“澀圖”,偶爾有人分享帥哥肌肉照,就會被調侃“多發點女孩子吧”,甚至可能遭到反感。久而久之,我們看到的畫面就只剩下一成不變的女性形象,而缺乏多元的男性敘事與表現。
這種失衡讓我既困惑又遺憾:如果創作者能讓角色不止于“好看”,而是兼具有趣的靈魂和動人的故事,無論男女都能從中獲得更豐富、更平衡的審美體驗。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真正立體的人物,而不只是千篇一律的“漂亮皮囊”。
我承認自己對「帥哥圖」的需求是饑渴的。每天刷社交平臺、翻群聊記錄,總希望能偶然蹦出一張讓人眼前一亮的男性立繪:干凈且鋒利的下頜線、清澈卻帶點戲謔的眼神,或者是訓練有度的背闊與腹肌——那股不摻雜廉價賣弄的力量感,總能瞬間擊中我心底某個柔軟的角落。可現實往往是:刷屏的永遠是女孩子的白腿、深溝和扭捏姿勢,偶爾有人發了幾張男明星練腕屈肌的圖,就會被群里幾位大哥調侃“別陰陽怪氣啦,快來點正經貨色”。那一刻,我的快樂像被關上了閘門,干涸得透不過氣。
我并不是討厭女性角色——好看的女立繪當然賞心悅目,但當她們被統一塑造成“絕對服從、永遠諂媚”的模式化形象時,視覺刺激像吃過期糖:表面甜膩,回味卻發苦。于是我轉而期待男性敘事:希望看到更豐富、更鮮活的男角色,能從他們身上找到力量、復雜與共情——哪怕只是單純欣賞一副好看的皮囊也行。問題隨之而來:帥哥圖稀缺的時候,你才更容易發現某些男性感官與精神的割裂。
我見過一些看似完美的男性形象:高挺的鼻梁、恰到好處的麒麟臂,卻在公屏里擺弄“兄弟,女人不就是圖我這張臉”的發言;也有人把女性角色當成收集品,言語里滿是「商城皮膚能不能再大膽一點」「舔狗就要有舔狗覺悟」。每讀到這種自說自話的優越感,我都像在玻璃杯里放進一顆鐵銹釘:外表再清澈,終究浸出苦咸。帥氣的皮囊被自以為是的思想灌得半生不熟,噎得人透不過氣。這時我又開始懷疑自己:我頻頻搜索“帥哥圖”到底是為了什么?僅僅是想看顏,看肉?不——我真正想要的,是能夠打破既定視角、重新定義“男性魅力”的敘事與創作。
我想看到的男角色,不必完美,可以脆弱、偏執、甚至帶點病態——但他有自省的能力,有向善的掙扎;他懂得尊重、懂得愛人,也懂得把目光投向比自己更寬廣的世界。當我想象這些并把目光重新投向現實,卻常常只看到“兄弟們沖啊,女主又送福利立繪啦”。那種落差像是踩進沒打緊螺絲的臺階,一腳虛空,讓人恍惚又心寒。想看帥哥不止是想看好看的臉,而是想看男性形象被賦予深度和溫度。可在現實的二游市場里,這種需求顯得奢侈:開發者更愿意花心思描摹女性身體的光澤,卻吝于為男性角色添幾分靈魂的陰影與高光。
于是我總在兩個極端之間游移:
一邊迫切地刷新社交媒體,盼著有人分享帥氣男角色、認真雕琢的男性人設,讓我在視覺和情感層面都得到慰藉;
另一邊又常常因現實中的男性(或男性作者)對女性和自我過度物化的言論而生厭,仿佛那些光鮮外表下面裹著一團冷硬的鐵屑,映得人滿眼灰暗。
我想要的或許很簡單:引用 多一點帥哥圖,多一點對男性多維度的呈現,少一點表淺的自我膜拜;多一點“人”的厚度,少一點“雄性凝視”、少一點對女性乃至對自身的輕慢。 如果這份渴望有人能聽懂并付諸實踐——讓俊美的外表與可敬的靈魂同框——或許我就不必在刷圖時頻頻自嘲,也不必在厭惡與向往之間反復拉扯。
我相信,“帥”絕不僅僅是“皮膚光潔、線條分明”。真正的帥,是懂得在自信與謙遜之間找到平衡,是能在強大與柔軟之間切換自如,是敢于正視自己欲望也尊重他人完整性的勇氣。倘若哪一天,我打開社交媒體,看到的帥哥不僅在熒幕里揚聲招手,更在字里行間閃露獨特思考和溫度,我想,那才會真正治愈長久以來被低質畫面灌得麻木的雙眼和心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