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草国产成人av片免费/香港三级日本韩国三级专线/国内自拍在钱/天堂国产女人av
論壇
排行
專題
Collection
學院設施
登錄
加入學院
搜索
本版
用戶
每日簽到
任務中心
勛章中心
發帖際遇
貝殼夢
PassWord
RoseTta
海龜湯之謎
邏輯訓練場
百科學院
狄仁杰
回復
狄仁杰
樓主:
8800
|
查看:
7461
|
回復:
5
查看:
7461
|
回復:
5
[知識科普]
狄仁杰
簡潔模式
8800
發表于 2011-2-19 19:34:42
狄仁杰
狄仁杰(630—700)字懷英,生肖虎,漢族,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南郊區)人;唐(武周)時杰出的政治家,武則天當政時期宰相。舉明經。歷官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丞、侍御史、寧州、豫州刺史,武則天即位,任地官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后為來俊臣誣害下獄,貶彭澤令,轉魏州刺史,神功初復相,后入為內史,封燕國公。在武則天當政時,以不畏權貴著稱。
中文名: 狄仁杰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山西太原
出生日期: 630年
逝世日期: 700年
職業: 宰相
所處朝代: 唐/周(武則天當政)
人物簡介
狄仁杰,生于唐貞觀五年(630年),卒于武則天久視元年九月辛丑(二十六)日(700年11月11日),初任并州都督府法曹,轉大理丞,改任侍御史,歷任寧州、豫州刺史、地官侍郎等職。
狄仁杰為官,如老子所言“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為了拯救無辜,敢于拂逆君主之意,始終保持體恤百姓、不畏權勢的本色,始終是居廟堂之上,以民為憂,后人稱之為“唐室砥柱”;他在武則天統治時期曾擔任國家最高司法職務,判決積案、疑案,糾正冤案、錯案、假案;他任掌管刑法的大理丞,到任一年,判決了大量的積壓案件,涉及到1.7萬人,其中沒有一人再上訴伸冤,其處事公正可見一斑,是我國歷史上以廉潔勤政著稱的清官。
久視元年(700年),狄仁杰病故,朝野凄慟,武則天聞訊泣言之:“朝堂空也!”贈文昌右丞,謚曰文惠;唐中宗繼位,追贈司空;唐睿宗即位之后又封之為梁國公。
狄仁杰的一生,可以說是宦海浮沉,作為一個封建統治階級中杰出的政治家,狄仁杰每一職,都心系民生,政績卓著。在他身居宰相之位后,輔國安邦,對武則天弊政多所匡正,他可謂推動唐朝走向繁榮的重要功臣之一。
編輯本段人物生平
狄仁杰出生于一個官宦之家。祖父狄孝緒,任貞觀朝尚書左丞,父親狄知遜,任夔州長史。狄仁杰通過明經科考試及第,出任汴州判佐;時工部尚書閻立本為河南道黜陟使,狄仁杰被吏誣告,閻立本受理訊問,他不僅弄清了事情的真相,而且發現狄仁杰是一個德才兼備的難得人物,謂之“河曲之明珠,東南之遺寶”,推薦狄仁杰作了并州都督府法曹。
唐高宗儀鳳年間(676——679年),狄仁杰升任大理丞,他剛正廉明,執法不阿,兢兢業業,一年中判決了大量的積壓案件,涉及到1.7萬人,無冤訴者,一時名聲大振,成為朝野推崇備至的斷案如神、摘奸除惡的大法官。為了維護封建法律制度,狄仁杰甚至敢于犯顏直諫。儀鳳元年(676年),武衛大將軍權善才因誤斫昭陵柏樹,仁杰奏罪當免職。高宗令即誅之,仁杰又奏罪不當死。帝作色曰:“善才斫陵上樹,是使我不孝,必須殺之。”左右矚仁杰令出,仁杰曰:“臣聞逆龍鱗,忤人主,自古以為難,臣愚以為不然。居桀、紂時則難,堯、舜時則易。臣今幸逢堯、舜,不懼比干之誅。昔漢文時有盜高廟玉環,張釋之廷諍,罪止棄市。魏文將徙其人,辛毗引裾而諫,亦見納用。且明主可以理奪,忠臣不可以威懼。今陛下不納臣言,瞑目之后,羞見釋之、辛毗于地下。陛下作法,懸之象魏,徒流死罪,俱有等差。豈有犯非極刑,即令賜死?法既無常,則萬姓何所措其手足?陛下必欲變法,請從今日為始。古人云:“假使盜長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之?今陛下以昭陵一株柏殺一將軍,千載之后,謂陛下為何主?此臣所以不敢奉制殺善才,陷陛下于不道。”帝意稍解,善才因而免死。
不久,狄仁杰被唐高宗任命為侍御史,負責審訊案件,糾劾百官。任職期間,狄仁杰恪守職責,對一些巧媚逢迎,恃寵怙權的權要進行了彈劾。調露元年(679年),司農卿韋弘機作宿羽、高山、上陽等宮,寬敞壯麗。狄仁杰上奏章彈劾韋弘機引導皇帝追求奢泰,韋弘機因此被免職。左司郎中王本立恃恩用事,朝廷畏之。狄仁杰毫不留情的揭露其為非作歹的罪行,請求交付法司審理。唐高宗想寬容包庇王本立,狄仁杰以身護法:“國家雖乏英才,豈少本立輩!陛下何惜罪人以虧王法。必欲曲赦本立,請棄臣于無人之境,為忠貞將來之戒!”王本立最終被定罪,朝廷肅然。后來,狄仁杰官遷度支郎中,唐高宗準備巡幸汾陽宮,以狄仁杰為知頓使,先行布置中途食宿之所。并州長史李沖玄以道出妒女祠,征發數萬人別開御道。狄仁杰說:“天子之行,千乘萬騎,風伯清塵,雨師灑道,何妒女之害耶?”,俱令作罷,免除了并州數萬人的勞役。唐高宗聞之贊嘆說“真大丈夫矣!”。
武則天垂拱二年(686年),狄仁杰出任寧州(今甘肅寧縣、正寧一帶)刺史。其時寧州為各民族雜居之地,狄仁杰注意妥善處理少數民族與漢族的關系,“撫和戎夏,內外相安,人得安心”,郡人為他勒碑頌德。是年御史郭翰巡察隴右,寧州歌狄刺史者盈路,郭翰返朝后上表舉薦,狄仁杰升為冬官(工部)侍郎,充江南巡撫使。狄仁杰針對當時吳、楚多淫祠的弊俗,奏請焚毀祠廟1700余所,唯留夏禹、吳太伯、季札、伍員四祠,減輕了江南人民的負擔。垂拱四年(688年),博州刺史瑯琊王李沖起兵
反對武則天當政,豫州刺史越王李貞起兵響應,武則天平定了這次宗室叛亂后,派狄仁杰出任豫州刺史。當時,受越王株連的有六、七百人在監,籍沒者多達5000人。狄仁杰深知大多數黎民百姓都是被迫在越王軍中服役的,因此,上疏武則天說:“此輩咸非本心,伏望哀其詿誤。”武則天聽從了他的建議,特赦了這批死囚,改殺為流,安撫了百姓,穩定了豫州的局勢。其時,平定越王李貞的是宰相張光弼,將士恃功,大肆勒索。狄仁杰沒有答應,反而怒斥張光弼殺戮降卒,以邀戰功。他說:“亂河南者,一越王貞耳。今一貞死而萬貞生。”“明公董戎三十萬,平一亂臣,不戢兵鋒,縱兵暴橫,無罪之人,肝腦涂地。”“但恐冤聲騰沸,上徹于天。如得上方斬馬劍加于君頸,雖死如歸。”狄仁杰義正辭嚴,張光弼無言可對,但懷恨在心,還朝后奏狄仁杰出言不遜。狄仁杰被貶為復州(今湖北沔陽西南)刺史,入為洛州司馬。
狄仁杰的才干與名望,已經逐漸得到武則天的贊賞和信任。天授二年(691年)九月,狄仁杰被任命為地官(戶部)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開始了他短暫的第一次宰相生涯。身居要職,狄仁杰謹慎自持,從嚴律己。一日,武則天對他說:“卿在汝南,甚有善政,卿欲知譖卿者乎?”狄仁杰謝曰:“陛下以臣為過,臣當改之;陛下明臣無過,臣之幸也。臣不知譖者,并為善友。臣請不知。”武則天對他坦蕩豁達的胸懷深為嘆服。
狄仁杰官居宰相,參與朝政之時,也正是武承嗣顯赫一時,躊躇滿志之日。他認為狄仁杰將是他被立為皇嗣的障礙之一。長壽二年(693年)正月,武承嗣勾結酷吏來俊臣誣告狄仁杰等大臣謀反,將他們逮捕下獄。當時法律中有一項條款:“一問即承反者例得減死。”來俊臣逼迫狄仁杰承認“謀反”,狄仁杰出以非常之舉,立刻服了罪:“大周革命,萬物惟新,唐室舊臣,甘從誅戮,反是實!”來俊臣得到滿意的口供,將狄仁杰等收監,待日行刑,不復嚴備。狄仁杰拆被頭帛書冤,置棉衣中,請獄吏轉告家人去其棉。狄仁杰的兒子狄光遠得其冤狀,持書上告。武則天召狄仁杰等“謀反”的大臣面詢:“承反何也?”狄仁杰從容不迫地答曰:“向若不承反,已死于鞭笞也。”又問:“何為做謝死表?”答曰:“臣無此表。”武則天令人拿出謝死表,才弄清楚是偽造的。于是下令釋放此案7人,俱貶為地方官。狄仁杰被貶為彭澤令。如此,狄仁杰運用自己的才智機謀死里逃生。以后,武承嗣欲根除后患,多次奏請誅之,都被武則天拒絕。
在彭澤(今江西彭澤)令任內,狄仁杰勤政惠民。赴任當年,彭澤干旱無雨,營佃失時,百姓無糧可食,狄仁杰上奏疏要求朝廷發散賑濟,免除租賦,救民于饑饉之中。萬歲通天元年(696年)十月,契丹攻陷冀州(今河北臨漳),河北震動。為了穩定局勢,武則天起用狄仁杰為與冀州相鄰的魏州(今河北大名一帶)刺史。狄仁杰到職后,改變了前刺史獨孤思莊盡趨百姓人城,繕修守具的作法,讓百姓返田耕作。契丹部聞之引眾北歸,使魏州避免了一次災難。當地百姓歌頌之,相與立碑以記恩惠。不久,狄仁杰升任幽州都督。
狄仁杰的社會聲望不斷提高,武則天為了表彰他的功績,賜給他紫袍、龜帶,并親自在紫袍上寫了“敷政木,守清勤,升顯位,勵相臣”十二個金字。神功元年(697年)十月,狄仁杰被武則天召回朝中,官拜鸞臺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加銀青光祿大夫,兼納言,恢復了宰相職務,成為輔佐武則天掌握國家大權的左右手。此時,狄仁杰已年老體衰,力不從心。但他深感個人責任的重大,仍然盡心竭力,關心社會命運和國家前途,提出一些有益于社會和國家的建議或措施,在以后幾年國家的社會政治生活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圣歷元年(698年),武則天的侄兒武承嗣、武三思數次使人游說太后,請立為太子。武則天猶豫不決。狄仁杰以政治家的深謀遠慮,勸說武則天順應民心,還政于廬陵王李顯。當時,大臣李昭德等曾勸武則天繼續以四子李旦為嗣,但沒有為武則天接受。對武則天了解透徹、洞燭機微的狄仁杰從母子親情的角度從容地勸說她:“立子,則千秋萬歲后配食太廟,承繼無窮;立侄,則未聞侄為天子而附姑于廟者也。”武則天說:“此朕家事,卿勿預知。”狄仁杰沉著而鄭重地回答:“王者以四海為家。四海之內,孰非臣妾?何者不為陛下家事!君為元首,臣為股肱,義同一體。況臣位備宰相,豈得不預知乎?”最終,武則天感悟,聽從了狄仁杰的意見,親自迎接廬陵王李顯回宮,立為皇嗣,唐祚得以維系。狄仁杰因此被歷代政治家、史學家稱為有再造唐室之功的忠臣義士。
圣歷元年(698年)秋,突厥南下騷擾河北。武則天命太子為河北道元帥、狄仁杰為副元帥征討突厥。時太子不行,武則天命狄仁杰知元帥事,親自給狄仁杰送行。突厥默啜可汗盡殺所掠趙、定等州男女萬余人退還漠北,狄仁杰追之不及,武則天改任他為河北道安撫大使。面對戰亂后的凋殘景象,狄仁杰采取了四條措施:一、上疏請求赦免河北諸州,一無所問,使被突厥驅逼行役的無辜百姓樂于回鄉生產。二、散糧運以賑貧乏。三、修驛路以濟旋師。四、嚴禁部下侵擾百姓,犯者必斬。很快恢復了河北的安定。
久視元年(700年),狄仁杰升為內史(中書令)。這年夏天,武則天到三陽宮避暑,有胡僧邀請她觀看安葬舍利(佛骨),奉佛教為國教的武則天答應了。狄仁杰跪于馬前攔奏道:“佛者,夷狄之神,不足以屈天下之主。彼胡僧詭橘,直欲邀致萬乘所宜臨也。”武則天遂中道而還。是年秋天,武則天欲造浮屠大像,預計費用多達數百萬,宮不能足,于是詔令天下僧尼日施錢以助。狄仁杰上疏諫曰:“如來設教,以慈悲為主。豈欲勞人,以在虛飾?”“比來水旱不節,當今邊境未寧。若費官財,又盡人力,一隅有難,將何以救之?”武則天接受了他的建議罷免了其役。
作為一名精忠謀國的宰相,狄仁杰很有知人之明,也常以舉賢為意。一次,武則天
讓他舉薦一名將相之才,狄仁杰向她推舉了荊州長史張柬之。武則天將張柬之提升為洛州司馬。過了幾天,又讓狄仁杰舉薦將相之才,狄仁杰曰:“前薦張柬之,尚未用也。”武則天答已經將他提升了。狄仁杰曰:“臣所薦者可為宰相,非司馬也。”由于狄仁杰的大力舉薦,張柬之被武則天任命為秋官侍郎,又過了一個時期,升位宰相。后來,在狄仁杰死后的神龍元年(705年),張柬之趁武則天病重,擁戴唐中宗復位,為匡復唐室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狄仁杰還先后舉薦了桓彥范、敬暉、竇懷貞、姚崇等數十位忠貞廉潔、精明干練的官員,他們被武則天委以重任之后,政風為之一變,朝中出現了一種剛正之氣。以后,他們都成為唐代中興名臣。對于少數民族將領,狄仁杰也能舉賢薦能。契丹猛將李楷固曾經屢次率兵打敗武周軍隊,后兵敗來降,有關部門主張處斬之。狄仁杰認為李楷固有驍將之才,若恕其死罪,必能感恩效節,于是奏請授其官爵,委以專征,武則天接受了他的建議。果然,李楷固等率軍討伐契丹余眾,凱旋而歸,武則天設宴慶功,舉杯對狄仁杰說“公之功也”。由于狄仁杰有知人之明,有人對狄仁杰說:“天下桃李,悉在公門矣”。
在狄仁杰為相的幾年中,武則天對他的信重是群臣莫及的,她常稱狄仁杰為“國老”而不名。狄仁杰喜歡面引廷爭,武則天“每屈意從之”。狄仁杰曾多次以年老告退,武則天不許,入見,常阻止其拜。武則天曾告誡朝中官吏:“自非軍國大事,勿以煩公。”
久視元年(700年),狄仁杰病故,朝野凄慟,武則天哭泣著說:“朝堂空也。”贈文昌右丞,謚曰文惠。唐中宗繼位,追贈司空。唐睿宗又封之為梁國公。
編輯本段家人
狄光遠:
武則天在位期間,左臺中丞來俊臣恃寵肆意捏造罪名,陷害忠良。他還大興刑獄,專用酷刑逼供。朝中群臣畏其權勢,敢怒而不敢言。
一次,來俊臣一時興起,又羅織了一些罪名,上書誣告狄仁杰、任知古、魏元忠等七位大臣謀反。為使這七人盡快認罪,他還奏請武后下令:這七人中,一經審問即承認犯有謀反罪行,態度較好者,可以赦免死罪。
武則天準奏,命來俊臣負責審訊。來俊臣得意洋洋,等狄仁杰等7人一入獄,他就借武后的命令引誘他們認罪。還假惺惶地說:“識時務者為俊杰。諸位可要看清形勢,如今太后在位,皇恩浩蕩。你們若承認有罪,太后就會網開一面,饒過你們的死罪。如若頑固不化,可別怪本官的刑罰無情。”
狄仁杰早就知道來俊臣心狠手辣,心想:我們這幾個人都是清白無辜的,卻被來俊臣誣陷。來俊臣是太后面前的紅人,現在自己是沒有機會澄清罪名了。如果不先隱忍認罪,保住性命,肯定就會遭到來俊臣的毒害,那樣可就永無伸冤昭雪之日了!
想到此,他便首先承認自己犯有謀反之罪。來俊臣一見,心里暗自發笑,想狄仁杰這小子真是傻得實在,讓他認罪他就認。于是對狄仁杰也就稍稍寬容了一些。其他六位大臣堅決不承認有罪,結果被來俊臣嚴刑拷打,受盡了折磨。
來俊臣把那六名大臣押入了死牢。狄仁杰由于已承認謀反,所以未被打入死牢,并且獄卒們對他的看管也不甚嚴密。
一天,狄仁杰瞅準機會,乘獄卒不備,從被子上撕下一片布帛。然后用力把手指咬破,蘸著血,在布帛上面寫下了自己的冤情。寫好之后,悄悄地把它塞在棉衣里面。等獄卒來送飯時,他把棉衣交給那獄卒,說:“天氣熱了,煩勞你把我的棉衣轉交給我的家人,讓他們替我去拆洗拆洗吧!”獄卒不加懷疑,點頭同意了。
狄仁杰的家人拿到獄卒送來的棉衣,拆時發現了藏在里面的血書。家里人一看就明白了狄仁杰的用意,連忙讓狄光遠(狄仁杰之子)帶上血書,進宮求見太后。見到武則天,狄光遠把父親的血書呈上,又詳細敘述了得到血書的經過。武則天看罷,又傳訊了來俊臣,才知狄仁杰是被誣陷,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承認有罪的,于是便赦免了他。
狄景暉:
狄仁杰擔任魏州刺史時,因為政績卓著,百姓為他建立生祠,后來,他的兒子狄景暉也來到魏州任職,貪婪殘暴,受到百姓的痛恨,狄仁杰的生祠也因此被毀。
狄光嗣:
仁杰獨薦其子光嗣,由是拜地官員外,蒞事有聲。則天謂之曰:“祁奚內舉,果得人也。”(出《唐會要》)...圣歷中期,武則天讓宰相們各舉薦一位尚書郎,唯獨狄仁杰舉薦他的兒子狄光嗣,被武則天任命為地官員外郎,非常稱職。
狄光嗣雖然比較稱職,,歷任淄、許、貝三州刺史,事親至孝,但最后也因為失職而受到降職的處分
史籍列傳
舊唐書•狄仁杰傳
狄仁杰字懷英,并州太原人也。祖孝緒,貞觀中尚書左丞。父知遜,夔州長史。仁杰兒童時,門人有被害者,縣吏就詰之,眾皆接對,唯仁杰堅坐讀書。吏責之,仁杰曰:“黃卷之中,圣賢備在,猶不能接對,何暇偶俗吏,而見責耶!”后以明經舉,授汴州判佐。時工部尚書閻立本為河南道黜陟使,仁杰為吏人誣告,立本見而謝曰:“仲尼云:‘觀過知仁矣。’足下可謂海曲之明珠,東南之遺寶。”薦授并州都督府法曹。其親在河陽別業,仁杰赴并州,登太行山,南望見白云孤飛,謂左右曰:“吾親所居,在此云下。”瞻望佇立久之,云移乃行。仁杰孝友絕人,在并州,有同府法曹鄭崇質,母老且病,當充使絕域。仁杰謂曰:“太夫人有危疾,而公遠使,豈可貽親萬里之憂!”乃詣長史藺仁基,請代崇質而行。時仁基與司馬李孝廉不協,因謂曰:“吾等豈獨無愧耶?”由是相待如初。
仁杰,儀鳳中為大理丞,周歲斷滯獄一萬七千人,無冤訴者。時武衛大將軍權善才坐誤斫昭陵柏樹,仁杰奏罪當免職。高宗令即誅之,仁杰又奏罪不當死。帝作色曰:“善才斫陵上樹,是使我不孝,必須殺之。”左右矚仁杰令出,仁杰曰:“臣聞逆龍鱗,忤人主,自古以為難,臣愚以為不然。居桀、紂時則難,堯、舜時則易。臣今幸逢堯、舜,不懼比千之誅。昔漢文時有盜高廟玉環,張釋之廷諍,罪止棄市。魏文將徙其人,辛毗引裾而諫,亦見納用。且明主可以理奪,忠臣不可以威懼。今陛下不納臣言,瞑目之后,羞見釋之、辛毗于地下。陛下作法,懸之象魏,徒流死罪,俱有等差。豈有犯非極刑,即令賜死?法既無常,則萬姓何所措其手足?陛下必欲變法,請從今日為始。古人云:‘假使盜長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之?’今陛下以昭陵一株柏殺一將軍,千載之后,謂陛下為何主?此臣所以不敢奉制殺善才,陷陛下于不道。”帝意稍解,善才因而免死。居數日,授仁杰侍御史。時司農卿韋機兼領將作、少府二司,高宗以恭陵玄宮狹小,不容送終之具,遣機續成其功。機于埏之左右為便房四所,又造宿羽、高山、上陽等宮,莫不壯麗。仁杰奏其太過,機竟坐免官。左司郎中王本立恃寵用事,朝廷懾懼,仁杰奏之,請付法寺,高宗特原之。仁杰奏曰:“國家雖乏英才,豈少本立之類,陛下何惜罪人而虧王法?必欲曲赦本立,請棄臣于無人之境,為忠貞將來之誡。”本立竟得罪,由是朝廷肅然。
新唐書•狄仁杰傳
狄仁杰,字懷英,并州太原人。為兒時,門人有被害者,吏就詰,眾爭辨對,仁杰誦書不置,吏讓之,答曰:“黃卷中方與圣賢對,何暇偶俗吏語耶?”舉明經,調汴州參軍。為吏誣訴,黜陟使閻立本召訊,異其才,謝曰:“仲尼稱觀過知仁,君可謂滄海遺珠矣。”薦授并州法曹參軍。親在河陽,仁杰登太行山,反顧,見白云孤飛,謂左右曰:“吾親舍其下。”瞻悵久之,云移乃得去。同府參軍鄭崇質母老且疾,當使絕域。仁杰謂曰:“君可貽親萬里憂乎?”詣長史蘭仁基請代行。仁基咨美其誼,時方與司馬李孝廉不平,相敕曰:“吾等可少愧矣!”則相待如初,每曰:“狄公之賢,北斗以南,一人而已。”
稍遷大理丞,歲中斷久獄萬七千人,(省略)
編輯本段歷史評價
狄仁杰的一生,可以說是宦海浮沉;作為一個封建統治階級中杰出的政治家,狄仁杰每任一職,都心系民生,政績卓著。在他身居宰相之位后,輔國安邦,對武則天弊政多所匡正;狄仁杰在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的武則天時代,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編輯本段狄仁杰品行
在封建社會,一個司法官員的公正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個人的道德品質。狄仁杰一次在赴任途中,登上太行山,遠遠望見一片白云孤飛,狄仁杰告訴同行的人說:“我的親人就在那片白云的下方。”說完注視良久,直到白云飄去才又重新上路。狄仁杰的同僚鄭崇質將要被派往西北絕域持行公務,而他的母親年邁多病,狄仁杰勸道:“你怎么可以讓年邁的母親在萬里之外為你擔憂。”于是進見并州長史藺仁基,請求代替鄭崇質遠行。藺仁基被他們二人的友誼所感動,聯想到自己與同僚李孝廉之間的種種不和,深感慚愧,主動與李孝廉和解。狄仁杰后來被酷吏來俊臣誣陷下獄,有人讓他指證宰相楊執柔也是同謀以求免死,狄仁杰氣憤地說:“皇天后土在上,我狄仁杰怎么能做這種傷天害理的事情!”說話間,用頭撞向柱子,血流滿面,嚇得游說者連忙安慰他。從以上可知,至親至孝的狄仁杰不僅是一個相當合格的司法官員,而且也堪稱是封建社會的道德楷模。[2]
祠堂墓碑
狄仁杰墓位于河南省洛陽市東十二公里的白馬寺旁(現被圈入白馬寺,進白馬寺后越過荷池直走);狄仁杰祠堂碑位于河北省大名縣孔莊村北。
狄公墓
狄仁杰墓位于洛陽城東 12公里處洛陽市郊區白馬寺鎮白馬寺山門外。為一圓形土丘。墓前今存碑石兩方,較大的石方上書“有唐忠臣狄梁公墓”8字,重立于明代萬歷二十一年(1593)。
二碑位于翟泉村北約1 .5公里的鄺山之陽、漢魏洛陽故城的金墉城北。這里向南山勢徐傾、至碑處驀然緩平、故鄉民素稱雙碑凹。二碑東西橫列、相距約5米;皆作六夔龍盤繞碑首雕技絕巧、氣勢雄渾;班斗形跌座深埋土中。東邊一通、剝蝕尤甚、篆額及正文俱漫德不清。西邊一通、自首至座高3.65、寬1.15、厚0.35米;座高70、寬1.5、厚1米。孫星衍、邢潤的《寰宇訪碑錄》卷四有著錄,因石質風化字跡難辨而言“年月材、不予錄文。
較小的一方上下隔為三欄,鐫刻吊詩數首及明人周鼎、河南知府虞廷璽所撰序文,立于明代天順三年(1459)。狄仁杰卒后封為梁國公。此墓現經擴修,辟為狄公祠。
編輯本段相關文學作品
狄仁杰為官,如老子所言“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為了拯救無辜,敢于拂逆君主之意,始終保持體恤百姓、不畏權勢的本色,始終是居廟堂之上,以民為憂,后人稱之為“唐室砥柱”。后人據此編出了許多精彩的傳奇故事,如《狄公案》,此外,荷蘭漢學家高羅佩更是以此為題材,編了一本《大唐狄仁杰斷案傳奇》。
《大唐狄公案》
西方漢學大師高羅佩的經典之作,列入美國芝加哥大學學生必讀書目。全書以中國唐代宰相狄仁杰為主人公,描述狄公在州、縣及京都為官斷案,為民除害的傳奇經歷。全書一共16個中長篇和8個短篇,案情兇險,情節扣人心弦,謎底逼人追索。作者筆下的狄公迥異于中國傳統公案小說的“青天大老爺”,他有獨到的辦案風格:重效率而輕縟節,講操守而又善變通,重調查推理,而不主觀妄斷。狄仁杰斷案如神,被西方讀者稱為古代中國的福爾摩斯。20世紀50年代此書英文版一經面世,即在歐美引起轟動。至今已譯成10余種文字,在西方風靡一時,不斷再版;《大唐狄仁杰斷案傳奇》在上世紀(20世紀)80年代初被介紹到中國,由陳來元等人譯為中文,甘肅人民出版社1986年2月出版,2006年3月海南出版社、三環出版社再版時更名為《大唐狄公案》。
《狄公案》
作者:(清)佚名著,王玉杰校點
出版社: 中州古籍出版社
《狄公案》描寫了狄仁杰在州、縣及京都任上,為官斷案,與民除害的不凡經歷。作者筆下的狄公有別于傳統公案小說中的“青天大老爺”形象,他有獨到的辦案風格:思維縝密,注重細節,分析推理,環環相扣,從不主觀妄斷,無論多么復雜兇險的案件,一經他手,均可神奇破獲。一生斷案無數,被中外的讀者稱為“中國的福爾摩斯”。
《狄公案》版本較多,此次整理是以清光緒庚寅十六年(1890)上海書局石印本《繡像武則天四大奇案》為底本、錦章書局民國28年(1939)的《繡像仿宋本武則天奇案》為參照本進行。在參照本的第十五回和第三十五回的結尾分別載有《馬詞開篇》和《彈詞開卷》,因與作品內容無內在聯系,故刪去不表,特作說明。
《狄仁杰評傳》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內容簡介
對于歷史人物傳記來說,僅僅做到事跡真實還不夠,還應該從更多的方面豐富人物的形象,給讀者一個鮮活的立體的印象;為此本書還從思想、信仰、品格、心理、君臣關系、同僚關系等方面,對狄仁杰進行研究和評價;此外,人總是生活在社會之中的。由于歷代都有以狄仁杰為題材的文學藝術作品出出,為了反映不同時代對他形象的描寫,使讀者便于對歷史上真實的狄仁杰和文學藝術作品中的狄仁杰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本書在附錄中對這些作品進行了介紹,并加了簡略的評論;本書所要做的就是要全面客觀地寫出狄仁杰曲折坎柯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把一個完整的真實的歷史人物的形象展現在讀者面前,以便和文學作品中的狄仁杰形象相區別。
目錄
第一篇 家世與童年、第二篇 初涉宦海、第三篇 歷官各地、第四篇 巡撫江南、第五篇 汝南風波、第六篇 酷吏誣陷、第七篇 改朝換代之際、第八篇 安撫河朔、第九篇 同僚之間、第十篇 輔弼女皇、第十一篇 詼諧與忠直、第十二篇 桃李天下、第十三篇 迎歸廬陵、第十四篇 匡復唐室、第十五篇 狄氏世系、附錄
作者簡介
杜文玉,男,1951年1月出生,陜西省渭南市人。現為陜西師范大學唐史研究所所長、教授,并任中國唐史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主要從事隋唐五代史的研究和教學,代表作有《唐代軍事史》、《南唐史略》、《唐高祖與唐太宗》、《狄仁杰評傳》、《長安吏治》等。
電影《狄仁杰之通天帝國》
《狄仁杰之通天帝國》海報
導演: 徐克
主演: 劉德華 李冰冰劉嘉玲
類型: 動作 / 驚悚 / 犯罪
上映日期:
中國大陸 2010年9月29日
中國香港 2010年09月30日
中國臺灣 2010年10月08日
劇情介紹
電影海報之狄仁杰
片中的兩位女主角,劉嘉玲飾演的武則天以及李冰冰飾演的上官靜兒,將一文一武地與飾演“唐朝第一神探”狄仁杰的劉德華“斗心也斗狠”。故事一開始狄仁杰就在坐牢。而影片講的實際是狄仁杰坐牢8年后的一個故事。朝廷發生一樁驚天怪案,無人能破,武則天只好再次起用狄仁杰。狄仁杰經歷萬難,終于破案,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通天帝國,命懸一線。
幕后
《狄仁杰之通天帝國》也是徐克在《七劍》之后,時隔5年重回武俠制作。據制片人施南生透露,《狄仁杰之通天帝國》的編劇是《風聲》的導演陳國富,將走古裝偵探懸疑風格。在片中,劉德華飾演唐朝名相、超級偵探狄仁杰,劉嘉玲飾演武則天,武則天身邊的大紅人上官靜兒則由李冰冰出
劉德華版狄仁杰(10張)
演。據悉,制片方十分欣賞武則天與狄仁杰的感情故事,因此故事將集中于感情戲,不會過分歷史化。
花絮
劉德華 飾演 狄仁杰
角色簡介:唐朝時有名的神探,文武雙全。受武則天之命調查一樁驚天怪案。狄仁杰經歷萬難終于破案,最后當上了宰相。在片中劉德華扮演的狄仁杰與李冰冰扮演的上官靜兒和劉嘉玲扮演的武則天三個人之間有微妙的感情關系。
劇本寫足十年
十年磨一劍,總監制陳國富心細如發,不僅在前期的準備工作中將“狄仁杰”所有中外故事版本都了解透徹,而且對“狄仁杰”這個人物做出“007加李白”的合體設計,更別出心裁用“分身術”深解“狄仁杰”,“‘狄’字是俠骨柔情,‘仁’是中國人最強調的一種情操,所以他的兵器是不開刃的,代表他的仁術,‘杰’在繁體字里是‘桀驁不馴’的‘桀’,代表著反叛的精神”。
編輯本段電視連續劇《狄仁杰斷案傳奇》
參考荷蘭高羅佩的大唐狄公案改編成的系列電視連續劇。原著由若干小故事組成,1986年太原電視臺將其中幾個故事拍攝成電視連續劇,十年后又接著拍其余的故事。參見百度百科詞條:《狄仁杰斷案傳奇》。
1986年版
原著:高羅佩《大唐狄公案》
編劇:梁楓 導演:孫偉
演員:孫承政飾狄仁杰、王為念飾喬泰、孟耿成飾陶榮
片長:十四集電視連續劇
制片:太原電視臺錄制
1986年版的《狄仁杰斷案傳奇》由五個故事組成,包括:1. 玉珠串,2. 黃金案,3. 蓮花池, 4. 斷指記,5. 四漆屏。這一部忠實于小說原著,人物刻畫細致生動,尤其突出了狄仁杰精湛的推理和機智的判案手法,以及體察民情、以民為重的精神,堪稱經典中的經典。而除了狄仁杰,本劇對其中的喬泰、陶榮、洪參軍、小書童等人物的性格描繪也是十分到位,不但豐富了劇情,更使得狄仁杰的人物形象更加人性化,深受觀眾喜愛。
1996版(含兩部)
導演:劉遠東
主演:馬昌鈺,孫承政,雍和平等
原著:高羅佩《大唐狄公案》
制作:太原電視臺(第一部、第二部);中央電視臺(第二部)
這是一個被今人稱為“東方福爾摩斯”的傳奇故事。狄仁杰唐代扶佐武則天進行朝政改革的一代名相,山西太原狄村人。他居官清正,體察民情,除惡扶善,斷案如神。出任太原大理寺丞期間,偵破疑案無數,名揚海內,流芳千秋。
狄仁杰斷案傳奇第二部以《狄仁杰與武則天傳奇》《京師案》《銅鐘案》《棋譜案》四個離奇曲折、引人入勝的故事組成,展示了盛唐時期豐富中多彩的社會生活圖景,刻畫了比西方福爾摩斯早一千年的唐代名相狄仁杰利用邏輯推理進行勘案的聰明才智和歷史業績。
編輯本段《護國良相狄仁杰》系列三部曲
上映時間:2003年10月
寇世勛版狄仁杰(4張)
65集古裝電視連續劇《護國良相狄仁杰》共分三部,第一部《風摧邊關》23集,第二部《古墓驚雷》20集,第三部《京都疑云》22集。
該劇展現了唐盛時期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畫卷,塑造一個中國古代大偵探的典型形象;寇世勛飾狄仁杰。
電視連續劇《神探狄仁杰》系列
簡介
導演:錢雁秋(一、二、三、四部) 張文玲(第三部)
編劇:錢雁秋
一百六十二集(第一部 三十集;第二部 四十集;第三部 四十八集;第四部 四十四集)
類型:偵探、推理、懸疑劇
領銜主演
梁冠華 飾 狄仁杰
張子健 飾 李元芳
呂中 飾 武則天
須乾 飾 曾泰
第一部
唐朝圣歷年間,武則天登上帝位,突厥戰爭結束,舉國上下迎接突厥和使團的到來。然而議和使團剛一入境,便被一股匪徒全部殺死,而匪徒假冒的使團卻混進長安,登堂入室,于是一個旨在重新挑起戰亂的巨大陰謀開始實施了……《武朝迷案》劇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包含了“使團驚魂”、“藍杉記”、“滴血雄鷹”等三個故事,各個故事環環相扣,且看神探狄仁杰如何破解離奇迷案。
第二部
《邊關疑影》(崇州案)唐武則天年間,契丹犯境,烽煙迭起。奉命出征御敵的兩萬人,在
梁冠華版狄仁杰 (19張)
繞道敵后的軍事作戰中,遭逢不幸神秘失蹤,導致十萬主力全軍覆沒。狄仁杰奉命主持偵破挫敗原因。然而,對手奸詐詭譎,案情迷離百變,各色人等像走馬燈一樣,神出鬼沒;狄仁杰大智大勇,一起分裂國家、引發戰禍的巨大陰謀被揭開……
《蛇靈》(蛇靈案)崇州案告契后,蛇靈逆黨的銷聲匿跡隱遁江湖。睿智的狄仁杰敏銳地洞察到了平靜背后的波瀾。一場刺殺與保衛皇帝的激烈較量浮出水面,狄仁杰深入虎穴,與蛇靈逆黨斗智斗勇,挫敗了蛇靈逆黨水淹朝廷的陰謀詭計……
《血色江州》(江州案)狄公奉命致仕江州,江州薛府惡奴追捕逃逸婦子錦娘,錦娘奮身跳江被狄公救起;狄仁杰明查秋毫發現了薛府上的種種異常,然江州不斷有血案發生,狄仁杰順藤摸瓜,敲山奪虎,挖出了真正危害百姓的惡魔,破獲了一個發生在十年前的彌天巨案……
第三部
《涼州案(黑衣社)》、《邗溝案(漕渠魅影)》
集數:48集
年份:2008年3月15日CCTV-8
導演:錢雁秋 張文玲
編劇:錢雁秋
監制:汪國輝 譚湘江
第四部
《神探狄仁杰4》又稱《神斷狄仁杰》
《金銀奇案》 突勒吉利可汗的壽辰將至,武則天派遣狄公的左膀右臂李元芳及曾泰組成一支使團赴突勒賜婚,祝壽品為由本朝金銀器大師,殿中省將作大監波斯人沙爾汗親手制成的海獸戲波黃金大盤,但是善金局被劫,一百萬兩金銀失蹤,二十三名銀匠失蹤,狄仁杰受命,調查出了幕后兇手竟是沙爾汗,將其抓獲,不想沙爾汗飲毒藥自盡,更令人驚訝的是,沙爾汗的妻子鐘氏說此人并不是沙爾汗!案情陷入僵局。
《殺人陷阱》 千牛衛大將軍李元芳率賜婚使前往突勒,不料遭遇馭風者突劫。李元芳落難月氏國。吉利可汗聽聞,趕忙去了月氏國,邀請賜婚使團前往石國進行典禮,不料吉利可汗被殺,太子賀魯謀反。同時朝中狄仁杰被人陷害,武則天將他軟禁在府中,準備將其打入天牢,狄仁杰潛逃出京。李元芳則沖出突勒,準備稟告狄公。 李元芳來到涼州,看到兩國戰火已起,不得不稟告狄仁杰,大將軍王孝杰說狄公已經潛逃。此時狄仁杰前往月氏國,發現已被吐火羅人占領,最終趕走了吐火羅人。不料月氏國國王神秘死亡,最終狄仁杰進行一番調查,查處了朝中叛黨沙爾汗將其抓獲。
編輯本段電視連續劇《神斷狄仁杰》
主演:王姬、寇世勛等
劇情簡介:多年服伺武則天的貼身宮女阿香突然刺殺女皇,未遂被殺,心有余悸的武則天卻不相信阿香是真正的兇手,她連夜頒旨讓大理寺迅速查清妄想謀殺她的真正元兇。誰知,查案才剛剛開始,御醫徐大夫就吊死在自己的房中,阿香的尸體也不翼而飛。
面對危難,狄仁杰接受武則天的任命追查兇手,在為武則天接風的酒宴上,忠厚老實的喬泰突然發瘋,武則天險些在混亂中喪命。透過血雨腥風的廝殺中,狄仁杰終于發現:陶甘的新娘竟是對手派來的殺手。與陶甘情同父子的狄仁杰內心很是痛苦,經過一番細致的調查過后,狄仁杰斷定兇手就在自己的身邊,為捉拿兇手,他不惜甘冒生命危險去誘使兇手現身。面對錯綜復雜的連環案,狄仁杰巧設妙計引出了設計謀殺的元兇——太原知府計中。狄仁杰在審問計中時又發現新的疑點,狄仁杰在不能驚動官方的情況下,組織村民護著女皇啟程回京,誰知半路武則天與婉兒被劫,狄仁杰將計就計順藤摸瓜,揪出了幾十年前沒有破獲的彌天巨案,牽扯出一連串的無頭公案……
電視連續劇《盛世仁杰》
原名:《狄仁杰》、《盛世仁杰》、《狄仁杰傳奇》
制作:香港TVB
類型:古裝劇情
監制:梁材遠
導演:方駿釗
編劇:賈偉南
無線電視翡翠臺首播
鄭則士飾狄仁杰、郭羨妮飾曹月、廖碧兒飾狄青鸞、高鈞賢飾狄光遠
電視連續劇《月上江南》
導演:劉仕愈
出品人:遲晨曦
總制片:王鵬舉
文學總監:楊曉雄
歐陽震華飾狄仁杰、沈曉海飾陶甘、王靈飾柳青青、寧靜飾白如雪、劉孜飾歐陽楚、謝娜飾蓮子
連續劇《神探狄仁杰前傳》
簡介
片長:44集
導演:柏杉
富大龍飾狄仁杰、楊冪飾玲瓏、張蓓蓓飾錦媛公主(饅頭)、王靜飾武則天、王茂蕾飾色子、曹征飾狄光遠、吳婷飾梁雨瀟/喬飛燕
內容提要
這部戲時光倒流幾十年,轉眼回到了狄仁杰的青年時代,戲中加入了不少青年人的恩怨情仇, 由楊冪扮演的玲瓏, 是與富大龍飾演的狄仁杰仇恨頗多的角色,楊冪大膽突破從藝戲路,首次飾演一名從種花、賣花的窮苦女孩轉變為令人發指的女魔頭。
玲瓏剛剛出場時還是一個單純、可愛的賣花姑娘,雖然聰明伶俐,但實在過于單純天真,因此才與太子一見鐘情。然而兩人的感情被政局變動徹底埋葬了,這讓她心灰意冷,因愛生恨,導致心理發生了極度扭曲,成了一個兇狠陰暗、憤世嫉俗、意圖報復朝廷的女殺手,視斷案如神的狄仁杰為仇人。
而另一方面,饅頭(錦媛公主)陷入與狄福、狄光遠的感情糾葛……
電影《血濺畫屏》
簡介
電影:血濺畫屏
導演:張其昌
編劇:邵立成、張其昌
主演:孫重亮、溫謙、張九妹、王文升、戈冶均
上映:1986年
地區:中國大陸
顏色:彩色
類型:劇情片
劇情簡介
電影《血濺畫屏》根據高羅佩所著《大唐狄公案》中的著名章節《四漆屏》改編。
某夜,唐云州刺史滕侃的夫人銀蓮被人奸殺;同晚,絲綢大賈柯興元也在眾目睽睽之下投河身亡。兩起命案,錯綜復雜;此時,被貶至彭澤擔任縣令的狄仁杰升任濮陽刺史,攜親隨喬泰赴任途經此地,恰遇滕侃正審理此案,滕侃腦疾發作,請狄公代為審理。
根據柯家藥鋪掌柜冷秋提供的線索,狄公查出在柯興元死前曾斷言他“六個時辰之內,必有血光之災”的算卦先生卞半仙是受人重金收買,收買他的人竟是提供線索的冷秋。狄公來到藥鋪,追問之下,冷秋承認曾付給卞半仙“巨金”,又說出他準備送給柯夫人一幅荷花畫,證實了滕侃認為“柯興元不是自殺”的判斷。但兇手是誰難以斷定,狄公憑借喬泰的武功,打進被滕侃懷疑的“黑大將”所開的“將軍店”,周旋于流氓、扒手、妓女中間。一個綽號“秀才”的帳房肖亮,送給女管家艷香一支銀簪,銀簪是從一具女尸頭上扒來的,一直冷眼旁觀的狄仁杰從簪上有銀色蓮花推斷出死者就是銀蓮。
狄公連夜趕到州衙,不料滕侃卻堅持說銀蓮是自己的腦疾發作時失手殺害,這使狄公對滕侃產生懷疑。一個叫坤山的酒徒,要求狄公主仆利用冷秋與一女人的暖昧關系,敲詐一筆錢,狄公認為這女人可能就是柯夫人,便將計就計,冷秋果然答應付錢,但矢口否認殺人之事。
狄公決定搜查柯家,終于在柯氏床下找到了柯興元的尸體,那么,假裝柯興元投河的是誰?狄公再訪將軍店,得知銀蓮死前曾和一個青年兩次到翠花旅店幽會。為查明真相,狄公從錯綜復雜的線索中,終于查出奸殺銀蓮的坤山和通奸合謀殺死親夫的柯夫人及肖亮,釋放了無辜者。疑案偵破,偽善的滕侃卻對狄公深深懷恨,狄公揭露了滕侃自愿承擔殺妻罪責的真正原因,使其陰暗心理暴露無遺。
[發帖際遇]:
夜幕之狙擊者去學院食堂吃飯時正巧碰上隱身多年飯團,得到飯團獎勵的英鎊5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圖片或附件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
加入學院
0
5
分享
11476
0
|
發表于 2011-2-19 19:36:59
其實狄仁杰這個電視劇每次都不好讓觀眾做出推測
很多線索是在 很久之后 人物口述的
感覺沒有看推理小說帶勁
6485
0
|
發表于 2011-2-20 09:10:52
狄仁杰破一個案子要出好幾部....
記得看《神探狄仁杰》的一個叫什么來著的案子 看了半年...
178
0
|
發表于 2011-2-20 10:18:11
狄仁杰解謎的時候忒喜感了....整整兩三集..就看著他一個人在屋子里從這邊走到那邊那邊走到這邊...語調也是一成不變的...
9741
0
|
發表于 2011-2-20 10:51:36
現在又出了一部新的{神斷狄仁杰}
8702
0
|
發表于 2011-2-20 12:55:46
昨天看了《狄仁杰之通天帝國》
返回版塊
尚未登錄
高級模式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加入學院
回帖后跳轉到最后一頁
發表回復
分享
復制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