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沒有頭緒啊!五個人都死了,難道當時島上真的有第六個人存在?”羅尼抓著頭發苦惱地回答。
“你看沒看過無人生還這本書?”
“當然看過了!那可是孤島殺人模式的鼻祖啊。咦?這個案子也是發生在孤島上唉。難道兇手也是自殺?!”羅尼拍著腦門恍然大悟狀。
“呵呵,那你可以按著這個思路想想兇手會是誰?”費列羅鼓勵道。
“……想不出來”羅尼似模似樣地擺了半天POSE之后很干脆地給了這么個答案。
好不容易從地上爬起來的費列羅對著鏡頭露出一個果然如此的眼神,清清嗓子開始給不中用的徒弟分析案情。
“這個案子最大的困擾就是動機,兇手為什么要殺掉這五個人?表面看起來五人之間沒什么仇怨,但是烏鴉作為一個不得志的編輯,有可能會設計一個大案來博人眼球。七月所在的公司可能被藍天集團排擠到破產邊緣。另外三位也都有可能有我們想不到的動機。或者假設當時島上就是存在第六個人作為兇手,這些是不是都是有可能的呢?”
“是啊是啊,您這一說我更迷糊啦”羅尼附和道。
“笨蛋!逗你都聽不出來。真是沒辦法,我就按照你這個笨蛋能接受的方式慢慢說吧。先從客觀證據入手,地窖里的暗室,暗室內的數臺監控顯示器,每個房間都有針孔攝像頭,承平在暗室內被炸死,手里握有點火控制裝置,暗室附近燒剩下的半根火柴,烏鴉在暗室外面因燃燒缺氧造成窒息而亡,暗室的門倒在烏鴉尸體旁邊,碼頭那的監控錄像里前后只有五位死者出現,但通過管家和家政公司的證詞,那幾位上島打掃別墅衛生的人怎么會在錄像里看不到呢?從這些我們知道,一個很熟悉這棟別墅并且有充足時間的人將暗室布置成能觀察別墅內所有房間的監控室,而且必然是在家政公司打掃衛生之后,否則那些針孔攝像機會被打掃的人發現。這個人在家政公司的工作人員打掃完畢回去之后才上島,并且后來對碼頭監控存儲器動了手腳,我們從錄像開始和結束時間就能知道,被更換或是說篡改的就是存有6月12日—17日那段時間影像的那塊。這就是為什么在錄像里看不到15日上島的清潔人員。再來看看承平和烏鴉之死,看起來很像是在烏鴉開門的一瞬間,承平按下控制器開關點火爆炸,烏鴉被炸飛的門砸暈之后在周圍燃燒中缺氧窒息死亡。不過這里面有很多疑點,其他的留到后面說,現在就說一個,承平抽煙是用打火機的,那根火柴又是干什么用的?我們不妨假設一下,有人在門縫下面放上一根火柴,把火柴盒側面剪下來放在火柴頭下面,在這個小裝置與炸藥引信之間放上一條易燃物(可以是浸過酒精的棉花,或者冒險點直接在地面上灑白磷)。這樣當烏鴉開門時,火柴摩擦點火引燃導線導致爆炸,這也是可以做到的。”
“原來如此,探長大人英明!”羅尼的馬屁趕緊奉上
“嘿嘿,沒有什么,沒有什么,這些都是小意思的啦~”費列羅又開始有點兒得意忘形。“咳咳……那個,咱們言歸正傳。從以上分析,兇手最起碼不會是除承平外的四人。這樣我們就可以采信烏鴉的筆記了。不過在烏鴉的筆記中又有一個重要的線索,就是那被刮去的兩段文字。如果是一般寫錯了字想刪掉的話,最多也就是劃幾道而已,不至于把字刮下去吧?而且還是在發生命案的時期。所以這個刮字的人根本就不是烏鴉而是另有其人。這最起碼說明了在烏鴉與承平同歸于盡的時候,別墅里確確實實存在著第六個人,而且很可能就是兇手。那么接下來我們就跟著烏鴉的筆記來一步步揭開兇手的作案過程吧。”
羅尼大張著嘴巴看著費列羅探長,只見探長不緊不慢地喝了口茶繼續說道:“首先是第一個案子,使者中毒身亡。這個毒到底下在哪了呢?酒和菜里當然不可能了。如果是第六人事先在某只酒杯上面下毒的話,承平拿杯子時應該會沖洗一下。如果就是承平拿杯子時下的毒,那么在烏鴉分杯子時,他還在安慰兩個女生呢。他怎么就知道分給自己的杯子不會是帶毒的那只?而且這種隨機殺人在連環殺人計劃里出現的概率應該比較小。現在唯一剩下的能抹毒的物品就剩下餐具了。
恩,第一個案子告一段落,我們接著往下說第二個。其實第二個案件的死者黑羽的死亡第一現場并不是她自己的房間。證據有兩點,一個是死者身著睡衣,這些人里面能讓潔身自好的死者穿著睡衣就讓其進屋的只有同為女性的七月,但是前面說了七月不滿足作為連環兇手的全部條件。再一個是死者房間的鑰匙被放在疊得很整齊的褲子口袋里。一般在外面女生都會鎖上門睡覺吧,尤其還剛發生了死亡事件。那么這個房門鑰匙又怎么會跑進疊好的褲子口袋里呢?這些都說明死者是被殺死在其他的地方后被兇手移尸回房間的,然后給死者換上睡衣偽造現場。至于整個過程中發出的聲響之類的,完全不用擔心烏鴉和七月會聽到,因為他們都被兇手下了安眠藥,否則這兩位怎么會那么困呢。
第三個承平失蹤事件我們先跳過不說,來說說第四個密室殺人。從筆記里的描述看,這個密室完美無缺,兇手既沒有時間事先藏身于屋內也不可能利用某些手段進入。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兇手是怎么完成這間密室的。直到我看到了筆記里對七月的幾處奇怪描述,她在別墅里不時打噴嚏而在來的路上還好好的,猶豫著不進黑羽的房間。我突然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那就是其實七月有過敏性鼻炎,一進空調屋就會不時地打噴嚏。如果是這樣的話這個密室就很好解決了。因為七月不能開空調,為了涼快只能是打開窗戶了。兇手先是借助工具從窗戶進入屋內迷昏死者和烏鴉之后殺死死者。這個工具如果是帶抓鉤的繩子那當然省事,直接回收就行了。即使這個工具是類似梯子這樣需要妥善回收的物品也沒有問題。兇手從窗戶將工具收進屋內,帶著它從房門大搖大擺地出去安置好。再回到屋內依次鎖好兩扇門,藏在死者的床下或柜子里等待烏鴉醒來發現紙條。在烏鴉出門去地窖時兇手趁機脫身。
說到這里,就會發現這個兇手不可能是在暗室內的承平。理由是他沒有時間搶在烏鴉前面回到地窖并布置前面說的點火引爆裝置。明確了兇手不是暗室中的承平這一點,后面的經過就好猜了。他先是發現了這本筆記,看了之后將有可能暴露自己的部分刮掉,為了讓這本筆記在大火中保留下來,就將它放到了馬桶水箱里。這個時候地窖那里早就應該爆炸了,兇手離開別墅,用在自己手里的另外一個控制器開啟了那四個自動點火裝置,將別墅付之一炬。整個犯罪過程兇手都是利用布置在別墅內的針孔攝像機來掌握每人動向的。
現在大部分作案過程都解開了,我們就來看看兇手的真面目吧。想解開兇手身份之謎,最關鍵的就是承平失蹤這件事。筆記里說承平穿走了鞋看起來是出了別墅,之后等了半天不見承平回來的烏鴉就將別墅大門反鎖了。承平又是怎么出現在地窖的暗室里的呢?除非他根本就沒出去,只是制造了出門的假象。承平為什么會這么做?如果說是他發現了兇手藏在暗室里的線索,他應該和大家一起去。或者說兇手和他有特殊關系不想讓別人知道,那就獨自去地窖找兇手就是了,完全不需要制造自己出門的假象。除非這個‘承平’就是兇手!
聽到這里很矛盾吧?前面不還說第六個人是兇手呢嗎,怎么現在承平又成了兇手了?其實一點也不矛盾,因為此承平非彼承平也。
簡單點說吧,其實這個網名叫承平的家伙根本不是A,他只是冒用了A的身份,并且IP地址這點上看兩人很可能住在一起。兩次聚會就是他精心策劃的,目的就是讓網友們對他的身份產生混淆。之后讓A出面安排收拾別墅事宜。他提前登島布置好后約A上島并將其囚禁在地窖暗室內。篡改碼頭監控錄像將自己上島部分抹去,并且他為了不再讓自己的身影出現在監控里,就沒有親自帶大家上島反而是躲在監控范圍外迎接。之后過程就是前面分析那樣了。殺死所有人的目的就是不想讓我們知道他曾頂替過A的身份。說到這里,兇手的身份就呼之欲出了。他就是A的弟弟。動機無外乎爭家產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