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草国产成人av片免费/香港三级日本韩国三级专线/国内自拍在钱/天堂国产女人av

回復

現場勘查中血跡的綜合分析利用

樓主: 146 | 查看: 4199 | 回復: 1

146
發表于 2008-7-8 13:02:42
血跡是指血在物體上留下的痕跡。命案現場中的被害人或犯罪分子只要出現開放性損傷,現場中就會遺留血跡。血跡在命案現場中具有客觀性、穩定性、廣泛性和實用性的特點。通過對現場血跡的種類、數量、分布、范圍、排列、高度、顏色、形態的研究和血液檢驗鑒定對判斷案件性質;分析作案過程;分析作案時間、地點、工具、人數;刻畫作案人;直接認定人身等具有重要意義。破案實踐表明:運用唯物辯證法和科學方法論以及各種先進的技術手段去解讀血跡中所包含的一切犯罪信息是偵破案件的一個重要環節,甚至成為破案的關鍵和突破口。
  
  1 解讀血跡中包含的犯罪時間信息
  
  血跡陳舊度的測定主要依靠各種血液成分的變性和血清氯滲潤基質的寬度等,這些指標,除了受到時間推移的影響外,還受許多因素的影響,一般只能做粗略的估計。
  
  1.1 觀察血跡的顏色變化,大致分析作案時間。
  從人體流出的血液,經過一定的時間,紅細胸逐漸受到破壞,血紅蛋白變為正鐵血紅蛋白,再變為正鐵血紅素,因此顏色由鮮紅色—暗紅色—紅褐色—褐色—綠褐色—黃色—灰色逐漸變化。在非直接陽光下,鮮紅的血跡經1小時左右后觀察,顏色明顯變暗,再放置數周至月余,仍保持暗紅色至紅褐色,數年變褐色以至灰褐色。在弱陽光下,鮮紅的血跡經半小時左右后觀察,顏色明顯變暗,數周后呈灰色。在陽光直射下,鮮紅的血跡經10分鐘左右后觀察,顏色明顯變暗,數小時即呈灰色。
  
  1.2 通過血清氯的滲潤測定分析時間。
  根據血跡中的氯隨時間逐漸向基質周圍滲透的原理,可用硝酸銀測定氯滲透的范圍,從而推斷時間。
  
  1.3 通過其它方法分析時間,但目前的實踐工作中較少用到。例如:溶解度的測試、分光光度測定、白細胞過氧化酶的檢查等等。  
  
  2 解讀血跡中包含的犯罪空間信息
  
  2.1 分析判斷尸體所在地點是否原始殺人現場、尸體有否被移動。
  
  發現噴濺血跡和血泊的殺人現場往往是原始殺人現場。而移尸現場則與原始殺人現場不同,主要表現為:尸體上有嚴重開放性損傷,但尸體所在地點卻沒有噴濺血點和血泊,尸體周圍血跡少;尸體上的流注狀血跡難與地面相聯或血流注反映出的尸體的體位變化為移尸形成;現場外圍可見移尸滴血;地面可見移尸時的血拖痕等等。
  
  上述只是一般規律,在分析判斷的過程中還要考慮以下因素:是死后較長時間才移尸,還是人死后立即移尸,還是沒有死就移殺,以及移尸的距離等。
  
  在分析判斷的過程中,必須緊密的結合現場實際進行綜合分析,而不能形而上學,簡單的照搬課本。
  
  2.2 分析判斷作案過程中,受害人與兇手所處的位置、體位關系及其變化。
  
  通過觀察血滴的形態,可以大致確定血滴滴落的高度,從而進一步推斷滴落血滴的主體的位置、體位以及傷口高度等。實驗數據表明:由于重力作用,從10cm以內的高度,90°接觸角度的滴落血滴是圓滴狀,圓滴邊緣光滑或稍帶小突起;從50cm高度、90°接觸角度的滴落血滴的周緣有較多的小突起。等量血液落下時與承受客體的距離越長(從50cm到10cm,形成的血滴越大,血滴周緣的小突起也越多;但超過100cm的距離之后,90°接觸角度的滴落血跡的形狀就基本不再發生變化,血液落地后由于飛濺作用,在大血滴周圍,會形成許多更小的血滴。
  
  通過綜合分析血泊、噴濺血以及血流注在現場的分布形態和走向并結合尸體創傷部位可以確定被害人受傷時的體位、在現場中的位置和兇手所在的位置。受害人在受到傷害后,死亡或瀕臨死亡時,開放性創傷下方的承受客體(地面、床鋪、沙發等)上往往會形成血泊;而噴濺血從動脈噴出后由于重力作用,是以拋物線的軌跡運行,受到噴濺方向、噴點與承受客體之間距離和承受客體的質地等因素的影響,噴濺血在承受客體上呈現不同的分布形態;血流注中于重力作用總是由上往下流注,受害人受傷的位置、體位姿勢和體位的變化決定了血流注的軌跡和分布形態。例如:2000年5月2日,在廣州市越秀區甜水巷20號二樓發生一宗兇殺案。死者側臥在臥室的床上,床上有大面積的血泊。尸體上血流注的軌跡均為豎直方向。床旁的東面墻上高于床鋪面80cm處有噴濺血跡,血跡的尖端斜向上,承受客體距離創口約100cm,分析噴濺血的拋物線運行軌跡,可以確定噴點在高于床鋪面20cm左右處。整個現場的血跡分布表明并無明顯搏斗跡象。再結合死者身上穿著日常生活中的衣服,而非睡衣,腳上卻未穿鞋,鞋較整齊的擺在床下地面,可以推斷死者在被害時正躺在床上毫無防備但又并非睡覺,再結合現場其它情況分析熟人作案的可能性極大。破案后證實分析判斷完全正確。
    
  3 解讀血跡中包含的犯罪行為信息
  
  3.1 行走運動路線分析
  
  在一些命案現場中,血跡往往能反映出犯罪分子或受害人在現場中的行走運動路線,以及犯罪分子作案的出入口。
  
  (1)觀察血滴的形態,分析行走運動路線。無論是犯罪分子或被害人,在受傷后行走,血液滴在地上或其它客體上,可形成一邊是星芒狀突起的橢圓形血滴。呈星芒狀的一端指示行走的方向。行走速度越快,血滴橢圓長短直徑比越大,星芒狀突起越長。
  
  (2)觀察擦蹭血的形態,分析行走運動路線。通過研究形成擦蹭血的主客體,以及擦蹭血跡的起緣、止緣和擦蹭中反映出來的線條痕跡,可以推斷擦蹭方向,從而進一步分析行走運動路線。
  
  (3)觀察血印痕的位置、形態、方向,分析行走運動路線。現場遺留的血足跡和血手印反映了行走運動的方向。例如窗臺上發現的血手印,能夠反映是從窗外進來時形成還是出去時形成;臥房門上的血手印能反映是進臥房時形成還是出臥房時形成,等等。
  
  (4)根據血跡的分布和形態,分析進出口。
  A 犯罪分子使用工具撬壓門、窗及其防盜鐵支時,把手部弄傷,或被出入口的玻璃、被剪斷的鐵支等劃傷,在進出口處遺留血跡。
  B 犯罪分子在作案過程中受傷,自身流出了血液,在逃離現場時在出入口處遺留血跡。
  C 犯罪分子在作案過程中,沾到受害人的血液,在逃離現場時在出入口處遺留血跡。
  
  3.2 動作行為分析
  
  3.2.1 殺人時的動作分析
  
  根據噴濺血跡的性狀和分布形態,可以分析殺人動作和重現搏斗情況。動脈血管噴出的噴濺血跡的尖端為噴射方向,能夠大致反映出殺人時的動作方向。現場上大量的甩濺血,尤其是那些超過人體高度的甩濺血分布,反映出激烈搏斗的過程,進而可以分析出對抗雙方力量相差是否懸殊,為作案人數的分析提供依據。由于形成甩濺血的主體(手、工具等)的高度不同;與承受客體之間的距離不同;甩濺的方向、角度、力度不同,從而形成的形態不同。無論是從一組甩濺血宏觀上來看,還是從每一甩濺血點微觀上來看:血跡多呈驚嘆號狀,尖端指示甩濺的方向,甩濺的力度越大、甩濺方向與承受客體平面角度越小,形成的驚嘆號的尖端會越細越長, 而且由于重力作用,每一甩濺血點離開形成主體到達承受客體,所走過的軌跡均為一條拋物線。那么反過來,通過對甩濺血跡及每一血點的拋物線運動軌跡進行分析計算,能夠將形成血跡的犯罪動作進行重現。
  
  雙方在搏斗中,如果一方或雙方均拿有工具,往往會在現場留下工具走空時的擦蹭、凹陷痕跡。如果工具上有血,還會留下血印痕。通過對這種血印痕和擦蹭、凹陷痕跡的分布、形態的分析研究可以判斷工具的種類甚至認定工具,同時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重現雙方搏斗時的情

 3.2.2 殺人后的動作行為分析
  兇手在殺人后,或由于自身受傷,或由于害怕罪行暴露,或由于恐懼緊張心理,往往會在現場有一系列的動作行為。主要有以下幾種:
  
  (1)停頓
  兇手在殺人后,在現場中的某些地方會有停頓動作。通過觀察行走滴落狀血跡,在某處的血滴數量突然明顯增多,并且在客體承受面水平的情況下血滴呈圓形,血滴周緣的小突起或其周圍更小的飛濺血點在各方向上無明顯差異,則表明在該處有停頓。
  
  (2)清洗
  在很多殺人案中,兇手由于殺人后手上、身上沾上血跡,往往會到廚房或衛生間進行洗手和其它清洗。通過觀察洗手盆附近的血滴、血水,研究兇手是否在該處有停頓,并觀察水漬和血跡的關系以及血水的存在、分布,就可以分析到兇手是否有清洗的動作行為。
  
  (3)換衣、鞋、帽
  兇手為了掩蓋自己的犯罪行為,有時會脫下沾有血跡的衣服、鞋帽,而換上現場原有的衣服或鞋帽等離開。脫下的衣服鞋帽,有的會打包帶走,有的則遺留在現場。
  
  (4)包扎傷口
  兇手在作案時,如果自己也受了傷,在離開現場時往往要對開放性傷口進行包扎。用于包扎的物品通常有繃帶、紗布、衣服、封口膠或是剪下現場的床單、窗簾等。在兇手包扎傷口處,往往有反映停頓行為的大量滴落血跡,甚至是血泊,再結合檢查現場的衣服、床單、窗簾等有無缺少或缺損,繃帶、紗布、封口膠所處的位置及上面沾染的血跡就可以分析到兇手是否有包扎傷口的動作行為。
  
  (5)尋找財物
  結合現場翻動情況,檢查裝貴重物品的箱柜、抽屜面、被翻動的物品上的血印痕或擦蹭血等,就可以分析兇手尋找財物的動作行為。
  
  (6)偽造、破壞或清理現場
  部分案件中,兇手殺人后會對現場進行偽造、破壞或清理。
  
  4 解讀血跡中包含的罪犯人身信息
  
  血跡中包含的罪犯人身信息包括現場血跡是幾個人所留、性別情況以及認定現場某處血跡是何人所留。
  
  4.1 依靠法醫物證學來解讀血跡中包含的犯罪人身信息。
  
  法醫物證學是解決司法實踐中法醫物證檢驗鑒定等問題的學科。血跡檢驗鑒定屬法醫物證學范疇,血跡又是法醫物證中最常見的檢驗鑒定對象。血跡檢驗鑒定有紅細胞血型測定(包括ABO血型測定和MN血型測定);血清型測定;紅細胸酶型測定;HLA測定;DNA鑒定。
  其中DNA鑒定技術是一門新興的檢驗鑒定技術,是法醫物證鑒定技術上的一個劃時代的飛躍,它能夠做到認定個人,成為破案中的極強有力的手段。
  
  4.2 依靠對血印痕的檢驗鑒定來解讀血跡中包含的犯罪人身信息。
  
  (1)通過對具備鑒定條件的血手印進行檢驗鑒定,可以直接認定人身。條件好的血指紋還可以利用指紋自動比對系統進行檢索,從而發現和認定犯罪嫌疑人。對具備鑒定條件的血手套印進行檢驗鑒定,可以認定手套,從而進一步確定犯罪嫌疑人。
  
  (2)通過對具備鑒定條件的血赤足印和血襪印進行檢驗鑒定,可以直接認定人身。對具備鑒定條件的血鞋印進行檢驗鑒定,可以認定留下痕跡的鞋,從而進一步確定犯罪嫌疑人。 
   
  5 應注意的問題
  
  (1)根據事物普遍聯系的規律,在對命案現場勘查過程中,一定要把血跡和其它現場現象聯系起來,進行綜合分析判斷。切忌簡單、孤立的分析某一處血跡;切忌分析問題沒有準確、充足的事實依據,主觀臆斷。要把現場吃深、吃透、吃準,努力挖掘案件的事實真相。
  
  (2)現場血跡檢材的提取和檢驗鑒定要嚴格按照規定的程序和要求進行操作。尤其是DNA鑒定技術操作復雜,可變因素多,而且多應用于重要案件,因此必須實行質量控制,保證各個環節的可靠性。

2

10

分享

| 發表于 2009-3-14 16:33:36
很好~GOOD!!!
尚未登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加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