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5算法描述
對MD5算法簡要的敘述可以為:MD5以512位分組來處理輸入的信息,且每一分組又被劃分為16個32位子分組,經過了一系列的處理后,算法的輸出由四個32位分組組成,將這四個32位分組級聯后將生成一個128位散列值。
在MD5算法中,首先需要對信息進行填充,使其字節長度對512求余的結果等于448。因此,信息的字節長度(Bits Length)將被擴展至N*512+448,即N*64+56個字節(Bytes),N為一個正整數。填充的方法如下,在信息的后面填充一個1和無數個0,直到滿足上面的條件時才停止用0對信息的填充。然后,在在這個結果后面附加一個以64位二進制表示的填充前信息長度。經過這兩步的處理,現在的信息字節長度=N*512+448+64=(N+1)*512,即長度恰好是512的整數倍。這樣做的原因是為滿足后面處理中對信息長度的要求。
MD5中有四個32位被稱作鏈接變量(Chaining Variable)的整數參數,他們分別為:A=0x01234567,B=0x89abcdef,C=0xfedcba98,D=0x76543210。
當設置好這四個鏈接變量后,就開始進入算法的四輪循環運算。循環的次數是信息中512位信息分組的數目。
將上面四個鏈接變量復制到另外四個變量中:A到a,B到b,C到c,D到d。
主循環有四輪(MD4只有三輪),每輪循環都很相似。第一輪進行16次操作。每次操作對a、b、c和d中的其中三個作一次非線性函數運算,然后將所得結果加上第四個變量,文本的一個子分組和一個常數。再將所得結果向右環移一個不定的數,并加上a、b、c或d中之一。最后用該結果取代a、b、c或d中之一。以一下是每次操作中用到的四個非線性函數(每輪一個)。
F(X,Y,Z) =(X&Y)|((~X)&Z)
G(X,Y,Z) =(X&Z)|(Y&(~Z))
H(X,Y,Z) =X^Y^Z
I(X,Y,Z)=Y^(X|(~Z))
(&是與,|是或,~是非,^是異或)
這四個函數的說明:如果X、Y和Z的對應位是獨立和均勻的,那么結果的每一位也應是獨立和均勻的。F是一個逐位運算的函數。即,如果X,那么Y,否則Z。函數H是逐位奇偶操作符。
假設Mj表示消息的第j個子分組(從0到15):
<< FF(a,b,c,d,Mj,s,ti) 表示 a=b+((a+(F(b,c,d)+Mj+ti)
<< GG(a,b,c,d,Mj,s,ti) 表示 a=b+((a+(G(b,c,d)+Mj+ti)
<< HH(a,b,c,d,Mj,s,ti) 表示 a=b+((a+(H(b,c,d)+Mj+ti)
<< II(a,b,c,d,Mj,s,ti) 表示 a=b+((a+(I(b,c,d)+Mj+t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