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型人格障礙是人格障礙的一種,有這類異常人格的人敏感多疑,他們總是妄自尊大,而又極易產生羞愧感和恥辱感。此類障礙的患病率可能高于精神分裂癥和其他人格障礙。目前主要有兩種治療方法,即心理治療和生物醫學治療。盡管目前在人格障礙的治療上已取得了一些進步,找到了有效改善癥狀的方法,但對人格障礙的處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根據人格障礙者的不同特點,幫助其尋求減少沖突的生活道路。
分裂型人格障礙是人格障礙的一種,人格障礙(personality disorder)主要涉及一些慢性癥狀,其中包括判斷質量低下、思維混亂、情緒不穩定、社會關系糟糕以及沒有控制沖動的能力。關鍵在于這種障礙來源于長期存在的人格特征,讓這類患者無法完成正常的社交和工作
多疑
不信任他人
妒忌
敏感
易怒
心懷怨恨
自負
有這類異常人格的人敏感多疑。他們總是妄自尊大,而又極易產生羞愧感和恥辱感。他們多疑并始終提防別人欺騙或作弄自己,結果會讓旁人覺得很難與其相處,且他們通常不講道理。這類病人好猜疑和嫉妒,他們懷疑別人的忠實而不能信任他人,性嫉妒在他們身上很常見他們不輕易結交朋友,而且會避免卷人集體活動中。在他人眼中他們不爽快、狡猾而且過于自信以致成為缺點。他們時常處于防衛狀態,別人的無心快語也被其認為是對他們的拒斥。每當有人出可能故意設計用來損害他們利益的證據。這類病人對拒絕比較敏感、易怒且好爭辯。他們會無端地覺察到自己被貶低、受到威脅。曾描述了這類人所具有的“敏感性”是如何導致其產生強烈的羞辱感和猜疑觀念的,以至于他們容易被誤認為有被害妄想。這一類病人同時也充滿了怨恨且心懷妒忌,他們不原涼無論是事實上還是感覺到的侮辱。他們有強烈的自我權利意識,并會為此陷人爭論之中,并可堅持至其他人都放棄之時。偏執型人格者往往非常自負。他們相信自己具有超常的票賦,注定要成就一番偉業。即使成就微小,他們的這種非現實的觀念也會持續存在,因其認定是他人阻礙了其潛能的充分展現。
A:在社交關系中感到孤獨和不適,與親友在一起感到很不舒服,很少動感情,而且還有知覺或者認知歪曲以及古怪的行為,起自成年早期,前后過程多種多樣,符合以上五項以上
1:牽連觀念(未達關系妄想程度)
2:與其文化背景不相一致卻影響其行為的古怪想法或魔術思想(如:迷信,特異功能,心靈傳感或者第六感受,對于兒童或者青少年,表現為怪異的幻想或者整日沉湎的想法)
3:不同尋常的知覺或者身體幻覺
4:古怪的(比如:含糊的,瑣碎的,隱喻的,過分推敲的或者刻板的)言語
5:猜疑或者偏執觀念
6:感情不適合或者受限制
7:古怪的行為或者表現
8:除一級親屬以外,沒有親密的或者知心的朋友
9:過分的社會焦慮,往往伴有偏執性的害怕感,但沒有對自己錯誤的判斷
B:并非發生于精神分裂癥,伴有精神病性表現的心境障礙,其他精神病性障礙或者某種普遍性發育障礙。
此類障礙的患病率可能高于精神分裂癥和其他人格障礙。分裂型人格障礙與重性抑郁癥的共病率為9%,與強迫癥的共病率為19%,不同研究對其他人格障礙與分裂型人格障礙伴發的百分率有所不同,其中與其共病的有回避型,分裂樣和偏執型人格障礙。病人的特點是:社會隔絕,行為古怪,多疑,這正是分裂型人格障礙的特征性表現,病人雖然因此而痛苦,但并不能意識到自身的問題
目前主要有兩種治療方法,即心理治療和生物醫學治療。有些社會也會選擇通過家庭和社會的幫助來改善患者的癥狀
在大多數的人格障礙中,心理治療包括頓悟療法和行為療法,每種都能進一步分為許多不同類型,對短程動力性心理治療和直接增進適應性的短程心理治療進行了比較,這兩種治療方法的效果均優于未加任何干預的狀況,而這二者之間并無差異。盡管心理治療已取得了良好的短期療效,然而療效評定是基于對自傷的影響,而并非是直接對人格障礙的評定,且沒有長期追蹤隨訪。然而,強迫型人格障礙對心理治療的反應并不能令人滿意。缺乏技巧的治療有可能導致病人過度的病態內省,使病人的狀況惡化而并非好轉。治療應指向避免增加病人困擾的處境,并發展能更好應付應激處境的方式。病人常在合并抑郁性障礙期間尋求幫助,有必要認清并治療這一共病狀況。
藥物治療可以服用抗抑郁藥物,早期報告抗精神病藥物治療有效,而其后的研究并沒有證實這一結論,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