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期謎題《潛伏》
一,一點正題
去年11月27日的下午,河道清淤工人在郊區大學城的長青橋下打撈出了一具尸體。 尸體嚴重腐爛,無法辨識,但通過近期失蹤人口報案結合DNA鑒定,警方證實死者是XX大學金融系的大二學生,趙雪瑩。 趙雪瑩,21歲,本地人。在10月16日晚上,趙雪瑩應邀參加了好友舉行的生日派對,地點在市區邊緣新興商業街里最大的KTV店,“好歌酷唱”。但在派對過程中,她跟男友在包廂外的走廊上大吵了一架并招來服務人員勸阻,勸阻過后,趙雪瑩以身體不舒服為由先行離開。接著,便無法再聯系。 警方調出“好歌酷唱”店門口的攝像視頻,視頻里,死者從大門跑出來,然后坐上出租車離開,兩分鐘后,死者的男友也從大門出來坐上了出租車。警方想調查兩者的去向,可是,店門前攝像頭只能拍到出租車的側面看不見其車牌,又因為當時大學城一帶是新開發不久的郊區,路況不好,連攝像頭都沒有,因此,對這兩人的行蹤更是難以查實。 至于趙雪瑩的男友,警方向他錄取了口供,而這位男友的說法是,在趙雪瑩離開KTV后,他立刻跑出去找人了,但坐車兜了一圈都沒找到人,而且電話也是關機狀態,所以他最后還是直接坐著車回學校去了。而問及他是否知道趙雪瑩的失蹤時,男生卻說他是一個星期后才知道的。 對于男生這種事不關己的冷漠態度,警方保留意見,只是辦案過程中并沒有發現更多有用的線索,所以案子也不了了之。 但是,這件事過去六個多月后,今年的6月10日的清晨,區警接到群眾的電話報案,說在大學城南邊的矮山下的水池里發現了尸體。 尸體的死亡時間超過兩個星期,已高度腐爛,但根據現場散落的證件,警方查明死者的身份是YY大學藝術系大三學生,韓菲。根據法醫的鑒定,死者的死亡原因是機械性窒息,頸部兩側有斑片狀出血,且有繩子絞勒的痕跡,因此,法醫推測死者是被人先用手掐住脖子后用繩子勒住致死的。 根據尸檢報告,警方判斷這是一起惡性殺人案件并由此展開調查。 翻看死者遺留在現場的手機里的通訊記錄,死者的最后一次聯系者是其男友,時間在5月25日的晚上,23:11,通話時長3分鐘,在這之后,雖然還有幾十通電話,但都是未接來電。 “而這正好是發現尸體的兩個星期前,所以,針對這一點,警方打算從當晚死者聯系過的或者接觸過的人開始著手調查。” “只不過,在這個時候,死者的男友帶著巨大嫌疑走進了警方的視線。” “因為有警員一眼認出,韓菲的男友正是六個多月前那個死去的女孩趙雪瑩的男友!” “方景!!”
二,一點題外
“停停停!”在對方的聲音繼續拔高之前,袁隱及時擺手叫停,“大記者,你確定要學柯南那套真相只有一個的口吻繼續講下面的內容?” 云小梅高揚的嘴角一頓,吶吶:“這不是怕你興致不高嘛。” 袁隱轉頭問向陽:“你的興致就是這樣被她提起來的?” 向陽輕笑:“在你來之前,她還是很本分的。” 袁隱微微挑眉,對云小梅提醒道:“我的興趣還不需要你的音效加成。” 云小梅撇撇嘴,覺得對面的人真是沒趣。 三人所在的地方是一間名為六弄的咖啡屋,咖啡屋清靜寧和,溫馨優雅,恰巧附近有一所大學,常有學生光顧,故也書氣寥寥。湊巧的是,這三人都是那間大學的學生,而遺憾的是,他們分屬不同的專業。但對于袁隱來說,這卻是安慰,為此他常常暗嘆:幸哉幸哉。 回到主題,袁隱問道:“目前來看,這個叫方景的人最多只是個嫌疑犯,怎么從你們之前的對話來聽,他已經變成兇手了?” 向陽端起白瓷杯抿了一口白開水,“在警方眼里,他已經跟兇手無異了。” “單憑他是兩名死者男友的這個身份?” “當然不是,現在的警察有那么好忽悠嗎?”云小梅翻了翻白眼,“人家是有依據的。” “比如。” “兩人的死因都是窒息,而脖子上都有同樣的傷痕,片狀血斑加繩子勒痕,除此之外,繩子的勒痕還是一致的。所以呢,面對這種情況你該想到……” “作案的極有可能是同一個人。” “嗯嗯,”云小梅點頭,“而且,根據警方調查,兩名死者的性子都是不結怨的。趙雪瑩成績好,人緣好,品性更是年級里公認的好,沒跟人落過梁子。至于韓菲,人家雖然兼職模特,但也是清白姑娘,沒有亂糟糟的人際關系,也沒有跟人結仇。” “這兩人都沒跟人結怨,誰會無緣無故去殺害她們?而有怨的,說得上來的,也只有她們兩人的共同男友。這兩名死者出事之前,她們跟方景的交往都處于膠著狀態。而且,據方景供詞所說,韓菲出事那晚最后撥打出去的電話正是跟他談分手的。” 聽完云小梅的這番話,袁隱在心底琢磨,按這情況,那個叫方景的人是有動機殺人的,然而,云小梅的下一句話就將這所謂的動機粉碎掉: “話雖然是這么說,但我不覺得方景會因為分手這種理由就把那兩個女生殺了。” “這話怎么說?” 云小梅喝了一口果汁,舔舔嘴,“你知道嗎?在那邊,上至整個大學城下至院系班級,方景可是名副其實的一把火哦。” “什么火?” 袁隱不解,可云小梅卻不作回應,她托著下巴看著袁隱,然后像是突然想起什么就嘿嘿笑了。聽著這陣惡寒的聲音,袁隱果斷將疑問投給向陽。 向陽接受到訊號,唇角加深,也露出了一抹促狹的笑意,“我只想到了一個詞,飛蛾撲火。”說著,他停下了敲擊鍵盤的手指,將電腦移到袁隱面前。 屏幕上,一個男生的紅底照片充斥著窗口。男生輪廓分明,五官俊逸,膚色蒼白,近乎病態,也許是因為這樣,深邃的瞳孔里越加凸顯出一層憂郁的顏色。 帥,很帥,比他還帥。袁隱后悔看了這張照片。 “方景,男,身高183,體重68,”頓了頓,看著袁隱越加郁悶的神色,云小梅滿意地念道,“獨生子。XX大學金融系的大三學生,專業課成績一般,性格孤僻,待人冷漠,有時候會擺擺架子。不過呢,雖然性格不怎么好,但大多數女生都不會拒絕這種男生,畢竟這類型很容易引出女生的母愛嘛。” “但這樣的理由就能讓她們不計風險跟這個人交往嗎?”袁隱試圖挽回一點面子。 “能不計風險地進行投資,那是因為這是一支漲勢耐看的績優股,而且后勁潛力還無法估測。他是個小有名氣的攝影師。”向陽手指在屏幕上一劃,界面出現了另一張照片。 照片里,斜陽下,一個男生半蹲在路邊,手里持著相機抓拍著前方的景色。男生的前方是一條正在修建的公路,路中央車輛疾馳行駛,路對面學生成群結隊,飛沙卷土,歡聲笑語,但何時又是塵埃落定,萬籟俱寂? 這是一種可怖的深層挖掘,挖掘著潛伏在平靜底下的暗涌。 袁隱輕輕吐出了一口氣,而云小梅卻笑了,“所以說呢,方景不缺女朋友,或者應該說,他不缺女人才對。” 袁隱抬頭看云小梅,云小梅笑得更燦爛了,“況且,如果你跟你的右手是日久生情,那他跟他的攝影就是一見鐘情,而且還有地久天長的趨勢哦~~” “……”得,又栽了! 看這倆人互動,向陽壓著嘴角淺笑,“如果動機不是分手,那你認為是什么?” 云小梅摸下巴,“能讓這種萬綠從中過片草不沾身的高人觸發殺機,那必定是一個很深沉的原因。” “說人話。”袁隱抽嘴。 “那就是他身患異癖!并且一觸即發!比如看不得女生摳鼻子,又或者覺得女生身上的香水冒犯了他,又或者他覺得自己穿女裝卻趕不上那兩位漂亮!” …… “我們還是來談談不在場證明吧。”
三,一點難題
歐陽浩翻看著手里的資料,沉聲道:“在那個時間里,他沒有離開過酒店?” 旁邊一位警員回答:“是,隊長。我們調查了酒店的監控錄像,正好有一個攝像頭對準了嫌疑者的房門口,我們調出了當晚的錄像,沒有發現嫌疑者離開房間的畫面。至于酒店的監控,我們也做過檢查,并沒有外人入侵修改的痕跡。” 聽完這份報告,歐陽浩沉默了一下便讓人離開繼續辦事去了。可等人一走,歐陽浩卻放下了資料,發出了一聲長嘆:“這要怎么搞?” 如果方景沒有離開過房間,那他是怎么殺害韓菲的?不,既然沒有離開房間,那他就不可能行兇才對。還是說,他還有其他方法能離開酒店? 像用某種方式從攝像頭里隱身了?不對,門的開關總能從錄像里看到的。或者,他用繩子從陽臺離開了?不對,那酒店的房間可沒有陽臺。從窗戶?不對,房間可是在二十三樓,除非特工,常人難以消受。 那還有什么辦法?密道?打墻洞?爬鄰居窗戶?蝙蝠俠?蜘蛛俠?金剛狼…… 由著腦洞自由發揮,結果腦子越發混亂。于是,歐陽浩挺起腰背,集中精神,打算把案子的線索再梳理一遍。 趙雪瑩的死是在半年前,當時接手的不是他,所以歐陽浩只能查看檔案文件來進行分析。 趙雪瑩從失蹤到被發現尸體,時隔一個多月,法醫推測死亡時間在16號的晚上10點到17號的下午6點,而趙雪瑩離開KTV時是10:21,所以死亡時間還可以再縮短。 至于方景,追出KTV后便在附近找人,因為人沒找到,所以直接回了學校。接著到了宿舍門口后,因為大門關了,所以把樓管大爺喊起來開門了。前面無法查實,但樓管大爺開門一事卻有大爺作證,時間是凌晨12點。 但即使這樣,也不足以抵消嫌疑,甚至嫌疑更大了。因為方景在派對結束的第二天中午就坐車回家了。 警方詢問了理由,方景的回答是:家里老輩出事了,他需要趕回去看最后一眼。至于女友的失蹤為何在一星期后才知道的問題,方景則說:他那一星期待在家里忙活葬禮的事情了,之前家里的消息來得突然,他走得匆忙只拿了個錢包,手機卻是忘在宿舍里了,所以,他才沒收到任何信息。 這些理由都很光明正大,可也未免太過巧合,只是,方景的回家有多人作證,而手機的事情更有舍友作證。線索中斷,無果追查,于是案子便放置處理了。 然而,六個多月過去后,方景的又一位女友出事了,這次出事女生的名字叫韓菲。 是巧合還是意外?歐陽浩并沒有特意往哪方面去思考,他只是耐心等待著法醫的驗尸報告。結果,法醫告知:尸體的情況與半年前趙雪瑩的死如出一轍。 于是,兩起案子真搭上了。 但即使如此,歐陽浩還是依照流程把基本情況調查了一遍。 出事那天,韓菲參加了新興商業街里的一個車展活動,作為車模在那里待到晚上7點結束,然后,隨同眾人到附近的酒店參加老板舉行的宴會。只不過,雖然有人證明韓菲確實參加了宴會,但沒人能說清楚她離開的具體時間,大致說法都是11點左右。 而根據法醫的驗尸報告,韓菲的死亡時間在發現尸體的兩星期前,即5月25日晚11:30至第二天凌晨4:30。就此,韓菲的死正式確定在她離開宴會之后。 歐陽浩調查了當晚在宴會上跟韓菲接觸過的人,沒有什么仇怨,甚至,因為韓菲本身的性格就很坦率直爽而備受好評。 于是,案件的調查回到了一開始那個質疑點上——為什么方景的兩任女友先后出事了? 調查方景的過程中,歐陽浩也命人調查了方景身邊的人的情況,結果,沒收獲。按照說法,方景本人雖然來者不拒,但最后都是半年內被女方以同樣爛熟的借口甩掉——你不愛我,我們分手吧。所以,男生不怨,女生不愁,因為他們都知道,人總會落空,機會總會降臨。 排除方景身邊的人作案,歐陽浩最后只能將目光放到方景一人身上。 根據調查,韓菲和方景在那段時間也面臨著分手的境地,而出事當晚,兩人還分隔兩地。 在事情發生的前一天,方景應邀參加一個省外舉辦的為期三天的攝影展覽活動,兩地相隔一千多公里,坐火車十八個小時,坐飛機一個小時,更別提汽車。所以,當知道方景那天晚上沒有離開過房間后,歐陽浩覺得,這真是坑了。 方景24號下午動身出發,當天夜晚到達目的地。在主辦方安排好的酒店待了一晚后,25號便跟隨相關工作人員走了一天活動,活動結束,接著就跟同行去往酒吧,在酒吧里,方景總共兩次因為去洗手間而離開眾人視線,前后都不超過五分鐘。在這之后,方景與同行一起回到酒店回去房間。 從酒店監控錄像看到,方景從酒吧回來進入房間的時間是23:08,然后,第二天早上8點由活動工作人員敲門出房,接著又是一整天的活動流程。 至此,歐陽浩揉了揉額頭,無限嘆息:除非攝像頭壞了,要不然這就是一次完美的不在場證明,不可能犯罪。
四,一點討論
不可能犯罪。完美的不在場證明。 聽到這幾個字,袁隱嘆氣:“比起你的嗓音,我更希望你拿這個來引起我的興趣。” 云小梅漫不經心,“下次吧。”說罷,繼續奮斗自己的藍莓慕斯。 袁隱瞥了眼對方嘴邊那圈奶油,抽了抽嘴,“只要是兇手,無論不在場證明多么完美,總會留下一兩個漏洞能讓人鉆的。” “比如呢?” 袁隱的視線投給了向陽,向陽了然,隨即把自己的電腦折起來放到桌子中間。 云小梅放下勺子把頭伸了過去,只見屏幕里出現了一個帖子,而帖子的標題就是不在場證明。 “小說里的不在場證明手法雖然不能完全照搬現實,但作為參考也是不錯的選擇。”向陽邊滑動著網頁邊說道,“不在場證明分為時間性,地點性,人物性還有機械性,除了這些,過去也曾流行過心理方面的,譬如催眠和暗示。”。 “在這起案子里,機械性的首先排除,而時間性和地點性也可以排除。”袁隱道,“至于催眠,我很難想象有人能把自己勒死后再解開繩子跳到案發地點去。”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往往只有這種時候,袁隱說話才會表現出毒舌的一面。云小梅暗暗想著挖了一口慕斯送進嘴里,“如果有人把她們搬過去呢?” “在她們死之前給她們送繩子,在她們死之后給她們解繩子嗎?” 云小梅一愣,答不上話。 “那現在就只剩下最后一種了。”向陽好心地接過話題。 “嗯。”袁隱手指滑動著頁面,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整合說道,“在人物性這個分類里面,大致可以分為這么幾個方面。” “首先是執法人員,特別是法醫。如果法醫出錯或作假了,那我們無論做了多少分析和推斷,到頭來也只是無用功,還得從頭再來。而韓菲的案子里,法醫的尸檢固然重要,但在推測時間的問題上,它卻不是唯一的途徑。所以在這起案子里,我更愿意相信法醫的鑒定結果是可信的。” “而證人方面,相比方景,我們更應該注意的是韓菲那邊的證人。首先是認錯人的可能性,當晚韓菲接觸過的人那么多,且評價比較高,認錯的可能性估計很低。至于做假證,這個可能性也很小。” “然后是死者,既然已經有人看見韓菲在11點左右離開,且方景那邊酒店的攝像頭沒出現韓菲的身影,那死者自己跑過去死一死的橋段也可以省了。” “最后,我們所剩下的還能討論的就是兇手方面了。” 聽到這里,向陽微微皺眉,“你想說買兇殺人或者交換殺人?” “按照方景的情況,交換殺人在他身上并不適用,實際上,這種方法也很難執行。” “那就只剩下買兇殺人。” “如果是這樣,那方景肯定要花大錢了,”云小梅咬著勺子嘟噥,“現在的物價可是很高的。” “嗯,這個可以從個人賬戶的資金流動的近況來入手。”向陽琢磨著。 討論到此算告一段落,但袁隱仍然不能釋懷,因為有個問題,他依舊沒想明白—— 死者是被人先掐住脖子后用繩子勒住致死的。 這是為什么? 然而,這次討論過去沒幾天,一個重磅消息又在大學城那邊炸開了,因為又一個人的尸體被發現了。
五,一點意外
“死者名叫陳燕,28歲,本地人,是XX大學國貿專業的高數老師。據校方說,陳燕從兩天前就沒有到南校區上課,撥打電話也是無人接通,校方雖然派過人到陳燕市內的教師公寓去查看,但依舊沒找到人。我們也查看了學校門口保安處的記錄,陳燕最后離校時間是兩天前的晚上,23:20,而從保安的錄像里可以確認作記錄的是陳燕本人。” “知道死者的離校時間為什么這么晚嗎?” “是因為要整理上傳學生的考試成績。這段時間學校的網絡都處于癱瘓,但又需要在教師質量評估前出成績,所以學校好些老師都忙活得比較晚。而陳燕是剛提拔不久的老師,所以工作量大處理得也比較慢。” “尸體的情況呢?” “死者的死亡時間是兩天前,正是離校當晚的凌晨十二點到凌晨兩點,死因是窒息,頸部有斑片狀出血和明顯的繩子勒痕,至于尸體表面的傷痕,大多是由水庫里的浮木和水草造成的,集中在手臂腿部等裸露在衣服外的皮膚上。而除此之外,死者身上并沒有發現其他掙扎的痕跡。” “跟前兩次一樣嗎,那繩子的勒痕?” “是的,是一致的。因為這次的尸體泡在水里的時間并不長,腐爛情況還不算嚴重,所以還需要做進一步尸檢得出更詳細的結果。” “方景的口供調查得怎么樣了?” “剛調查完了,那幾天方景因為沒有外景拍攝的工作邀請,所以他晚上都睡在宿舍里,宿舍樓關門時間十一點,有舍友為他作證。” “那他跟陳燕的關系?” “據同學和老師的反應,沒人見過他們兩人在一起。” “既然這樣,你們先繼續調查水庫附近的居民,看有沒有人在當晚發現可疑人物出入。同時再調查一下死者的人際關系,有怨的有仇的,就請他們回來坐一趟。” “是,隊長!” 伙伴紛紛散去,歐陽浩敲著筆頭陷入沉悶,他低頭看著桌上署名為方景的個人檔案暗暗不解: “到底還差了什么?” 另一邊,六弄咖啡屋,袁隱正為自己剛才所聽到的消息而挑起眉毛: “你說韓菲在出事那晚跟別人發過微信?” “沒錯。這事我是偶然發現的。”向陽低頭在電腦里尋找昨晚保存的聊天記錄。 偶然發現這個說法很微妙,但袁隱早已見怪不怪,如同偶然發現的趙雪瑩跑出KTV時的錄像,如同方景酒店房間門口的錄像,只要能保存的,面前的人總能偶然發現。 趁著向陽在尋找聊天記錄,袁隱隨意問道:“云小梅呢,那家伙去哪了。” “她兩個小時前坐公交往大學城那邊去了,現在應該剛到吧。” “因為還要收集這兩個案子的線索?” “不是,她跑過去是因為那邊前幾天又出新的案子了,而且作案手法跟這兩起是一樣的。” 袁隱挑眉,與此同時,向陽找到了聊天記錄,于是一個帶著鼻音的女聲從電腦里冒了出來,“我跟他分手了。” 袁隱斂神,然后,另一個男聲很快傳來,“什么?!這是什么情況!” 向陽調低音量,按下自動播放,接著或聲音或文字陸續出現。
引用 23:16>>等等啊!你別想壞頭啊,這只是一次失戀而已啊!真的,你別做傻事啊,你在哪啊,你現在在哪啊,我給你打電話,我給你打電話!(男聲) 23:17>>我沒事,我現在正坐車回學校。你也別給我打電話了,漫游很貴的。 23:17>>漫游再貴,也比不上你啊。不過,既然你都這么說了,那我就不打了。 23:18>>咦,等等,不對啊,你怎么還在外面啊!又去做樁子了?像你這么漂亮,做花瓶也比樁子好啊!(男聲) 23:19>>樁子你妹!花瓶你妹!(女聲) …… 23:23>>那你為什么跟他分手?當初不是說好了要做彼此的天使么? 23:23>>你還看萬萬沒想到了?(女聲) 23:24>>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作為炎黃子孫,祖國大事要高度關注……(男聲) …… 23:28>>我跟他的交往,對他來說跟其他人的沒什么區別。至始至終他看重的都不是這個,反正吧,別人都能看開了,我也能看開的。 23:28>>阿菲……你別傷心了。我給你唱歌吧?我給你唱歌讓你高興一點? 23:29>>你是我的小呀小蘋果,怎么愛你都不嫌多……(男聲) …… 23:35>>好了,我真沒事了,你媽不是催你睡覺么,趕緊睡吧。 23:35>>那我睡了,你也要趕緊好起來啊。晚安。(男聲) 23:36>>晚安。(女聲)
聽完整個聊天記錄,袁隱想了想道:“向陽,上次討論過的那個買兇殺人的事情。” 向陽搖頭:“沒有發現可疑的地方,資金里較大流入的都是攝影雜志或者工作室的報酬,其次是家里的生活費,至于支出部分,我對比過方景過去的支出水平,沒有太大起伏。” 聽罷,袁隱陷入了沉默。然而,沒過多久,袁隱突然抬起頭,眼角露出光彩:“我想有件事我們一直都忽略了。” 向陽驚訝,端正坐姿,“什么事?” “證人。” 到此,謎題部分結束。 問題:線索已給出,請結合文中所給出的提示和線索,進行合理分析并給出自己的結論,包括兇手,動機,作案過程。
謎題篇結束。
回答規則:
答案一律在答案提交帖里回帖進行提交。
答案提交帖地址: http://www.njjzkj.com/thread-38901-1-1.html
本題截題時間:2014-10-31 20:00屆時將放出第66期謎題答案及第67期謎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