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匿名 于 2015-8-12 19:44 編輯
關于兇手:
第一起案件,即殺死秦之的案件中,是由溫言和林瑾合謀犯下的罪行。
第二起案件,即林瑾中毒死亡的案件,是一起意外。
第三起案件,即王杰中毒身亡的案件中,溫言是兇手。
以上結論是基于作案手法得出的,能夠使用這種手法造成不可能犯罪假象的,只有上述兇手。
關于作案過程:
一、第一起案件:
共犯提議大家去海邊玩,由“在秦之尸體中,檢測到某種可能導致頭痛的藥物”可得知為何秦之一開始自稱不舒服:犯人先給秦之下了藥,保證他在其余人出去玩的時候呆在房子里。同時大家都是兒時的玩伴,犯人能夠預測到葉蕭會因為怕水而留下,于是在共犯行動時犯人去葉蕭房間拖住他,以免破壞她們的計劃。之后犯人也借口留下,伺機行動。現場情況是這樣的:“在墻旁邊穿著白色禮服的人背對著門側躺在地上一動不動”“而與白色產生對比的,是禮服旁一灘鮮艷的紅色”,注意這里的用詞是“鮮艷的紅色”而非血跡,由對尸體的鑒定“一共有兩處足以致命的傷痕,一處是后腦受到劇烈撞擊,較少量出血,第二處是腹部的刀傷,出血量比較大,經詳細判斷,后腦的傷比腹部的傷早一些”可以推測,第一次后腦受到傷害時是共犯打暈了秦之,然后共犯將秦之布置成背對門口的方向,使葉蕭看不到“腹部上的傷口”,并用紅色顏料在墻上寫下“天罰”二字,留下201的鑰匙。布置好一切后,共犯發出慘叫聲吸引葉蕭下來檢查,虛掩上201的窗戶并通過窗戶離開,下到一樓開著窗的廚房,之后再與眾人會合。由于出血量較少,兇手利用紅色顏料給了葉蕭一個“秦之已經死了”的先入為主的印象。溫言和葉蕭趕到現場時,葉蕭只確定了門是被反鎖的,而沒有確定窗是否鎖好,兇手指揮葉蕭去報警并通知其他人,并利用之后十分鐘的空白時間捅傷秦之腹部,并鎖上窗戶,兩個人先后動手是為了造成密室的假象(不可能犯罪),使人聯想到惡靈殺人,排除嫌疑。至此,密室完成。
二、第二起案件: 這是起意外。先列出一個時間表: 10點36分,林瑾捧著一瓶拉菲紅酒走進廚房。 10點38分,許藝捧著一瓶普通紅酒走進廚房。 10點39分,林瑾離開(去拿兩個酒杯),不到30秒后許藝離開。 10點40分,林瑾手里拿著2個杯子回到廚房。 10點41分,王杰進入廚房,和林瑾說兩杯紅酒是他和許藝一人一杯的時候,“我就發覺,不知林瑾病了還是其他,臉色特別難看。”一分鐘后離開。 10點43分,林瑾離開廚房。(去拿另一個杯子) 10點44分,宋垣進入了廚房。(喝掉了加冰的普通紅酒,扔掉了冰塊,又倒了一杯無冰的紅酒,在另一杯拉菲里加了冰塊) 10點47分,宋垣離開了廚房。 10點48分,溫言進去廚房(找溫言在不在),但不到十秒鐘就離開了。 10點49分,林瑾回到了廚房,手里還拿著一個杯子。
正如葉蕭所說,這里的主要疑點在于——為什么林瑾要拿第四個杯子?如果一開始林瑾就打算自己喝一杯紅酒,為什么不一開始就拿四個杯子?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在準備紅酒的過程中,發生了什么使林瑾改變了主意去拿第四個杯子。而林瑾出去拿第四個杯子正是在王杰和她說兩杯紅酒并不都是他要喝的之后。顯而易見,正是王杰的話使她改變了主意。最后的死亡現場是這樣的:“林瑾確實是喝了下了毒的拉菲死掉了,在垃圾桶中找到的杯子中拉菲殘漬是有毒的,桌上的兩個瓶裝酒色完全一樣的拉菲和普通酒都是無毒的”“桌子上的兩杯一杯是拉菲的,一杯是普通的,林瑾死時喝的應該是加冰塊的拉菲的”,也就是說,最后林瑾死前,廚房里一共有一瓶無毒的拉菲,一瓶無毒的普通紅酒,一杯無毒的普通紅酒,一杯無毒的拉菲,一杯被扔進垃圾箱的有毒拉菲,一杯被林瑾喝掉的有毒拉菲。而在林瑾之前,宋垣喝了的加冰普通紅酒也是無毒的。林瑾死時表情是驚訝的,我們可以得知:林瑾知道這些酒杯中有的酒有毒,但她認為自己喝的那杯是無毒的。再來看看宋垣的行動——他的行動非常關鍵,而且是不可預測的——他把加冰無毒的普通紅酒喝掉后,又倒了一杯普通紅酒,并往剩下兩杯中的一杯拉菲里加了冰塊。至此廚房里剩下了一杯不加冰的有毒拉菲,一杯不加冰的無毒普通紅酒,一杯加了冰的有毒拉菲。(怎么解釋起來這么繞) 接下來就是合理推測:一開始林瑾以為兩杯紅酒都是王杰要喝的,她的目標正是王杰,剛開始她先往廚房里的一個杯子倒了普通紅酒,并加冰做記號,然后在10:40時拿了兩個杯子,倒入拉菲并下毒,后來王杰告訴她還有一杯是許藝要喝的,然而林瑾并不想害死許藝,(這一點同時可以由林瑾聽說此事的反應——“臉色特別難看”佐證)于是又去拿了個杯子并打算找溫言商量(所以第二次拿杯子時間更長),但是兩人恰好錯過了,于是林瑾獨自回到廚房,扔掉了三杯紅酒中沒有加冰的那一杯(正好是下了毒的拉菲),并在第四個杯子里倒入了無毒的拉菲。她在思考,兩杯拉菲,如何使王杰喝到下毒的那杯而保證許藝的安全時,她習慣性地想要喝杯紅酒——“她也很喜歡喝紅酒,所以在冰窖里備了不少,她常說喝紅酒能讓她鎮定下來,可以安靜地思考一些事情。”,于是喝下了(她認為的)之前加了冰做了記號的無毒普通紅酒(想著一會兒可以再倒一杯給夏馳)。然而因為之前宋垣的行動,這時林瑾喝下的就是加了冰的有毒拉菲(林瑾平時也愛好紅酒,不應該分不清拉菲和普通紅酒的區別,然而她太過于相信自己做的醒目的標記而忽略了兩者之間香味的不同)。于是廚房就剩下了兩杯無毒的紅酒(一杯拉菲,一杯普通紅酒)。
三、第三起案件:這起案件的關鍵在于為什么同樣喝了果酒的溫言沒事而王杰卻死了?仔細閱讀一下對喝完果酒的王杰的描寫——“王杰才喝了一口,突然猛吐了一口,捂住自己的嘴,大口地咳嗽起來。”——而溫言喝完酒之后的表現是——“她劇烈地咳嗽起來,許藝忙去扶,卻被她直接甩開。”咳嗽,就是他們的共同表現。毒并沒有下在果酒里,而是下在了桌上的水杯里——那杯水無人注意過,在溫言誤導大家“王杰中毒”之后,也是溫言指揮讓王杰喝水,在王杰喝水的時候,才是真正被毒死了。果酒里只是加了另外一種東西——芥末。王杰對芥末過敏,所以他的反應才會比溫言更加激烈,而溫言喝完王杰杯里剩下的果酒時,也會因芥末而劇烈咳嗽。同時,嘗試過的人都知道,喝了一大口有芥末的飲料后,是會嗆得說不出話的,也就沒有留給王杰辯解自己沒有中毒的機會。“在那一瞬,葉蕭看到溫言的眼中閃動著什么,那是眼淚嗎?”不,那是復仇成功之后的激動。
關于動機:
一切都和十年前林一的死有關。根據李伯的描述,我們知道林一當時有個女朋友,那個女朋友很可能就是溫言。十年之后,溫言和林瑾約好,林瑾邀請當年的伙伴們回到島上,進行她們的復仇計劃。還是根據李伯的描述,“據倉庫的守衛,也就是王杰的父親講,每天晚上六點鐘倉庫鎖門時,他都會檢查,當天并不記得里面有這個背包。倉庫的門鎖沒有被撬開的痕跡,應該是用鑰匙打開的,而唯一的鑰匙只有王杰父親有,他說鑰匙一直放在身上,只有晚上回家以后會掛在客廳的衣櫥里,但似乎很久沒有人來到他們三口之家做客了。”也就是說,在王杰父親下班鎖上倉庫之后,縱火犯才進入了倉庫作案。然而能夠得到鑰匙的沒有外人,只能是王杰。再根據十年前秦之山頂上的豪言壯語“沒錯,無論付出什么樣的代價,我也要保衛我們自己的島!”就能推測出個大概:王杰、秦之、林一越好要在倉庫中放火,讓人們以為是惡靈顯靈,保護他們的島。因此林一在十年前的祭祀日早早的出門來到倉庫,王杰早就偷出了爸爸的鑰匙打開倉庫,林一到達倉庫的時候王杰正回家還鑰匙(否則很快就會被發現),林一打算布置一下現場,撒了汽油,卻意外被壓在木頭下,最后秦之到來,沒有注意到木頭下的林一,以為一切按計劃進行,林一布置好現場后先去和同伴匯合了,于是就放了火,燒死了林一。由于身上沾了汽油味,秦之不得不返回家中換下原本穿著的“少年偵探團”隊服,最后遲到了。然而這對于姐姐林瑾和女友溫言來說卻是不能容忍的——如果他們沒有這種爛主意,林一就不會死。
關于證據:
綜上,能夠以這種手法殺人的,只能是溫言和林瑾。
吐槽:這篇“秦之”和“夏馳”真的不是在捏他《端腦》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