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草国产成人av片免费/香港三级日本韩国三级专线/国内自拍在钱/天堂国产女人av

回復

偵探須知的基本常識!

樓主: 1168 | 查看: 1萬 | 回復: 46

發表于 2008-9-24 09:12:39
痕跡鑒定

如何根據足跡判斷身高?

從解剖學觀點來看,正常人的人體器官各部分具有一定比例。我國古代就有“力七坐五盤三”之說,即以頭長為一單位,人的身高一般為七個單位。而每個人的腳長和頭長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身高與腳長之比基本為7∶1。但是也有極少數,由于遺傳、種族、營養條件等多因素的影響,身體結構不在正常比例中,如矮個子大腳、高個子小腳等,這屬于較特殊情況。因此,正常情況下,只要能較準確的測量出赤足長,就可以推斷出一個人的大致身高。

 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不同地區的人其身高與腳長比例也有所差別。近些年來,許多地區的專業人員對本地區居民的身高與足長的關系進行測量統計,得出有規律的參數,如上海人身高為足長乘以系數6.75;東北地區的人系數為6.876;重慶人系數為6.856;陜西人系數為6.734。因此根據足跡推算身高除了要準確測出赤足長之外,還須考慮地區因素。

如何根據足跡分析性別?

由于男女生理結構的差異以及社會生活方式的不同,從而使得男女行走行走姿勢有明顯不同。不同的行走姿勢反映在足跡上,其表現也不相同。

  男性身高較高,腳較長而寬,小腳骨較長,骨盆高而窄,腰部較粗寬;同時脂肪較少,肌肉發達,髖圍小于肩圍,因而重心高,跨步大,彈跳力強,反映在足跡上,表現為足跡較長偏寬,起、落腳有力,常伴有踏痕和蹬痕,壓痕深淺不均多偏外壓等。

  女性身高相對較短,腳窄而短,腳弓偏低,小腳骨較短,骨盆低而寬,腰部細窄;同時脂肪發達,髖圍大于肩圍‘因而重心低,跨步小,穩定性強,反映在足跡上,表現為足跡偏窄、短,起、落腳平均,壓痕較均勻,弓壓較寬等。

如何判斷射擊距離?

弄清射擊距離,對于查明案件的真實情況,確立案件的性質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槍彈痕跡檢驗中,可將射擊距離分為三類:貼近距離射擊、近距離射擊和遠距離射擊。對于遠距離射擊情況,可以根據彈孔、彈著點的分布運用彈道學知識計算射擊距離。貼近距離射擊和近距離涉及附著物痕跡遺留的目標物上,所形成的痕跡特征各不相同,因此根據目標物上不同的痕跡反應便可確定出涉及距離。

1.貼近距離射擊,是指槍口貼著目標物或是距目標物5厘米內射擊。這種情況下作用于目標物的不僅有彈頭,還有火藥氣體、射擊殘留物等。因此在彈孔周圍往往呈擴裂、撕裂狀態,在人體、紡織品上會出現燒傷、燒焦痕跡,涉及殘留痕密集地分布在彈孔周圍,有時還會出現槍口壓痕。

2.近距離射擊,是指槍口距目標物5~50厘米以內的射擊。這種情況下火藥氣體的作用已不明顯,因而不會出現貼近距離射擊時出現的燒傷、燒焦痕跡。近距離射擊在目標物上能夠觀察到明顯的煙垢痕跡,此外未燃盡火藥,金屬屑、槍油等也會在彈孔周圍形成痕跡,根據煙垢痕跡的分布狀況可以判斷大致的射擊距離。

如何判斷彈孔的出入口

彈頭穿透客體后形成彈孔痕跡,彈孔痕跡的出、入口特征在不同的客體上表現不盡相同。一般來講,出、入口具有以下特點:

1.入口小、出口大。

2.入口邊緣平滑、內凹,出口邊緣毛糙、外翻。

3.入口處有時能留下射擊殘渣,出口面見不到。

  以上僅是出、入口的一般特點,具體到某一客體上,由于客體物質屬性不同,射擊的槍種、彈種、方向、距離等條件的不同,其特點反映也不相同。如人體上彈孔的出入口特點,在遠距離射擊時多表現為出口大于入口,貼近距離或近距離射擊時則表現為入口大于出口;入口處常可見到煙垢、火藥粒等附帶涉及痕跡,并會形成沖撞輪和擦拭圈,出口處則見不到這些特點。

  玻璃上彈孔痕跡自入口至出口呈逐漸擴大的層層剝落狀的喇叭形,入口較出口明顯小。鐵皮等金屬薄板上形成的彈孔痕跡,入口邊緣光滑內凹,出口邊緣成鋸齒狀卷邊外翻。總之,不同的客體上彈孔的出、入口特征表現都不相同,了解了每種客體的彈孔出入口特點,就不難判斷彈孔的出入口。

筆跡檢驗四大功能

筆跡檢驗,也叫書法檢驗、文字檢驗,它是通過兩部分書寫的文字符號之間的比較鑒別,研究判斷其書寫習慣的本質是否同一,從而確定是否為同一人筆跡的一項專門技術。

筆跡檢驗的作用為以下四個方面:

1.確定多起案件的物證筆跡是否為同一人所寫,從而為立案偵察提供依據,有助于確定偵察方向和縮小偵察范圍。

2.證明一起案件的書證或物證筆跡是否為多人所寫,以發現和確定添寫、改寫事實,為鑒別文件真偽提供依據。

3.通過對物證筆跡與嫌疑人或被告人筆跡的檢驗,確定書寫人,為認定作案人提供根據。

4.證明偵察對象筆跡與可疑信件筆跡是否為一人所寫,從中發現和掌握偵察對象的去向和行蹤。

筆跡特征的內容

筆跡特征是個人書寫習慣特性表現在筆跡中的各種征象。它主要包括:

1.筆跡的概貌特征。指縱觀筆跡的全貌所發現的特征,包括書法水平、字形、字體、字的大小等四類特征。

2.筆跡布局特征。即書寫文字在紙面上的安排特點。

3.寫法特征。指字的基本構成形式,包括異體、習俗簡化、行草、簡縮、錯別字等。

4.搭配特征。指筆畫之間或偏旁部首之間的交接部位。

5.比例特征。指筆畫或偏旁之間的大小、長短、寬窄的比例關系。

6.運筆特征。指完成每一個筆畫和連筆動作時,從起筆、運行到收筆所表現的形態和力度特點。

7.筆順特征。用筆畫或偏旁組合成字時的書寫順序。

8.筆痕特征。指個人書寫運動作用于筆尖反映在筆畫中的特殊征象。

小知識:有時有人會模仿的很象,但根據理論來說,人在寫同種字體的字時,字體每個勾畫的角度是相似的,所以完全可以量量角度,如果差別太大的話,很有可能是假的了.

什么是指紋?指紋有何特性?

指紋的確切定義是指手指前端正面皮膚上的乳突線花紋,即指頭紋線。但長期以來,人們在使用指紋一詞時擴大了它的內涵,將手掌面花紋及指節花紋也歸于指紋。實際上,這種意義的指紋應為手紋,既手掌面乳突花紋,包括指紋、指節紋和掌紋。但由于傳統上使用的指紋概念已在人們的思維中形成定勢,因此在使用指紋一詞時,要根據上下文的內容理解指紋的正確內涵。

  指紋的基本特性就是人各不同、終生不變。對指紋的研究之所以能夠興起和發展,尤其能為揭露犯罪行為和證實犯罪人提供最準確、可靠的證據,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指紋的這一特性。首先提出指紋人各不同的是英國學者弗蘭西斯·高爾頓,他不僅指出指紋人各不同,而且想到了對指紋進行分析、記錄和鑒別。他于1892 年出版了世界第一部關于研究指紋的專著--《指紋學》。最先證明指紋終生不變的是德國人類學家威爾克,他于1856年捺印了自己的指紋,又于1897年再次捺印,發現其指紋41年無變化,因而首次證明了指紋終生不變的觀點。

固定、提取現場手印有哪些方法?

現場勘查過程中,發現或顯現出手印之后,就應著手對其進行固定、提取,只有完好的把手印固定、提取下來,才能真正發揮現場手印的證據作用,才能便于長期保存、檢驗。實際工作中較長采用的固定、提取方法有如下幾種:

1.照相法。手印一經發現或顯現,就必須進行照相。照相法能反映出現場手印的原始狀態,反映現場手印的清晰程度,同時又不破壞現場手印,因而在固定、提取手印時,照相法是首選方法。

2.提取原物。現場手印經研究認為可能為罪犯所留,現場又沒有很好的顯現方法,或是為了長期保存原物證,可以采取提取原物的方法。提取原物需經有關方面同意,并辦理提取手續,注意用后歸還。

3.膠帶粘取法。這是現場勘查中最常使用的固定、提取粉末和熏染法顯現出手印的方法。使用此種方法需注意,提取手印應立刻在襯紙背面注明案由、發案時間、地點以及手印遺留的具體位置。

4.靜電復印法。靜電復印法主要適用于現場發現的灰塵手印,提取后拍照固定或用塑料薄膜覆蓋長期保存。

小知識:在白紙上的指紋還可以把紙對準裝有碘酒的試管口,并用酒精燈在下面加熱,等試管中出現紫紅色的蒸汽后,紙上就會出現一個明顯的指紋~~(當然,指紋不能是太久的哦!!可能會

ABO血型遺傳表:

父母血型   子女可能有的血型   子女不可能有的血型

────────────────────────────

  A+A         A、O         B、AB

────────────────────────────

  B+B         B、O         A、AB

────────────────────────────

  A+B         A、B、AB、O     --    

────────────────────────────

  A+AB       A、AB         O

────────────────────────────

  B+AB       A、AB、B        O

────────────────────────────

  AB+AB      A、AB、B        O

────────────────────────────

  A+O        A、O          B、AB

────────────────────────────

  B+O        B、O         A、AB

────────────────────────────

  AB+O       A、B         AB、O

────────────────────────────

  O+O         O         A、B、AB

───────────────────────────

小知識:當然,也有別的可能,在<一模一樣的女人>一文就有說過,如果父親得了什么病從而使自己的精子過大,很有可能生出和母親一模一樣的女兒,就像是克隆的,通常,卵子會在受精的同時開始分裂,逐漸增加細胞數,而如果因病而精子過大而力量過強,使卵子產生一種錯覺,繼續進行分裂,從而成了一種單性生殖,因此之后的胎兒只繼承母親的形質,所以一定是女嬰,血型一定和母親一樣.

一些死亡特征

※ 人通常在死后30分~2小時內開始僵硬,9~12小時后會全身僵直.之后的30個小時會持續僵硬,接下來軟化,經過大約70個小時恢復原狀.

※通常情況下是如此,但如果周圍氣溫高于35度的話,僵直和軟化都會加速,只要24個小時即可恢復.

※死前劇烈運動后,蛋白質在體內較容易凝固,死后僵硬也會比平常快.

※ 肺部穿孔,即使想呼吸也會因肺部無法擴張而不能順利呼吸,這便會造成窒息死亡.死前大概能痛苦掙扎10~15分.

※ 溺死:口中稍帶水漬,瞳孔放大,且有出血現象在眼粘膜上,耳膜也會因水壓而造成破裂引起出血.

※ 中毒:嘴唇先泛起微紫色或黑色,接著身體其他部位也會出現此現象;眼睛有時會瞪著,兩手緊握拳頭,腰腿蜷曲等.

※ 用茶清洗傷口中和毒性是處理遭遇海蛇等的咬傷的最佳辦法,因為茶中含有的丹寧可以解毒;另外負責吸出毒的人也要用茶漱口以防中毒.

※ 食物中毒時,可以用綠豆磨碎沖水灌服可以暫時緩解毒性.

※ 把鹽素與酸性的清潔劑混合后,會產生有毒氣體.

※ 死者皮膚成粉紅色,且有些斑點由皮膚內向外呈出,明顯是氫氧化鈉(NaOH)中毒致死;若毒在膠囊中.則至少要融化15分鐘才能顯出毒性.急救時最好用含蛋白的東西漱口,如:牛奶.

※ 氰酸鉀是難溶于冷水的.

※ 外科醫生的食指上會留下一道深而明顯的痕跡,這是因為經常打包扎線所留下的.

※ 死者的發稍有些微燒焦,身體肌肉極度僵硬,這是高壓中電而死的特征.

※ 電流從手指尖流進身體所形成的燙傷,會使手指成為灰白色.

※ 吃了氰酸鉀會引起窒息死亡(氰酸鉀有杏仁味).

※ 若是在花上下毒,花本身也應先枯萎.

※ 毒菌有很多種,有些還會發出猛毒的毒素.毒菌還可以拿來做藥,但還有毒性,所以平常最好別吃.

※ 二氧化碳中毒:人周圍氣體中含超過20%的二氧化碳,那么吸入后會劇烈痙攣,幾秒鐘便會咬舌而死且身體冰涼.二氧化碳比空氣重,所以會沉在特定空間的下面.

※ 若是大量出血引起的痙攣,必須用繩子扎緊傷口附近止血,防止血流過多,接下來是揉按心臟.

※ 如果人的內臟被弄破,會有一種特殊的內臟氣息.

※ 山洞中回聲大的話就表示沒路了,若回聲小的話表示還有路.

※ 硫代硫酸鈉(漂白劑)能解氫酸鉀毒.

※ 珍珠的表面是由碳酸鈣組成的,最怕酸性的腐蝕,所以在碰名貴的珍珠時,一定要帶手套或用手帕包著,若不用的話,會使珍珠碰到手上的油漬,使珍珠表面光澤消失得更快.珍珠表面的光澤壽命最多30~40年,以后便會慢慢褪色.

※ 將尸體埋在土中,讓身體不能接觸空氣,尸體腐爛的速度會是正常速度的1/8,在水中會更慢.

※ 一般失蹤超過七年就被確認是死亡了,若是自然災害或是災難造成的人失蹤,超過一年就被確定死亡了.

※ 用鈍器打擊人的頭部甚至會造成銼裂傷.通常第一擊不會有血濺出,但傷口周圍會有傷痕,第二擊在同一地方,血才會噴出.

※ 上下唇粘膜出血,頸部有點狀表皮剝落,及皮上有片狀出血,眼結膜出血等表示有扼頸過程.

※ 死者若被人扼住頸后用鈍器打擊頭部會造成顱內嚴重損傷,呼吸系統衰竭死亡.

※ 食用亞硝酸鈉一定量時,也會至人于死命.急性中毒只有少量毒性進入骨髓.

※ DNA指紋圖有著高度個體特異性,統一個體不同組織之間的一致性,他的重復率是幾十億分之一,幾乎全世界都沒有相同.

死亡時間的初步推斷

角膜渾濁 單位:小時

輕度 12

中度 24

高度 48

尸斑

開始 0.5——1

輕度 2——3

中度 4——5

尸僵

開始 2——3

全身僵直 4——7

最強 12

尸冷(21攝氏度下) 單位:小時

37(單位:攝氏度) 1

37 2

36.5 3

35.5 4

34 5

33 6

32 7

31 8

30.5 9

29.5 10

28.5 11

尸體未出現尸斑和尸僵 一小時內

輕度尸斑 尸僵于頸部 2——3小時內

尸斑明顯 變動尸斑可消退,尸僵止上肢 4——5小時內

尸僵尸斑明顯,不消失 7——8小時內

12

113

分享

| 發表于 2008-10-2 20:57:24

很好~~

謝了喲~~~~~~~~~~~~~~~~
| 發表于 2008-10-15 11:04:11
為什么沒人回帖?
很好啊,謝謝LZ。
| 發表于 2008-12-12 21:54:24

呼呼

好厲害!我以前都不知道這些。呵呵o(∩_∩)o...
| 發表于 2008-12-12 23:47:19
學習了學習了`````````````````
| 發表于 2008-12-13 13:52:11
偵探還有怎么多學問啊      得好好學習一下
| 發表于 2008-12-19 14:36:15
不頂對不起你~{:tlxy33:}
| 發表于 2009-1-4 20:26:05

good

很不錯喲!
| 發表于 2009-1-4 21:11:22
為什么每個常識都這么長呢???

                    太難讀了。。。。

               不過頂是要頂的
| 發表于 2009-2-15 12:16:02
看來偵探的大腦一定要有比別人多的庫存啊 很好比較仔細啊 不錯 長了不少知識[b][/b]
返回版塊
12345
尚未登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加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