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說:“妥妥妥,我這就打電話給快遞聯系好嗎?現在是13:30,我盡量讓他們15:00以前送到咋樣?”
羅菲:“行,都沒問題,但是這次你跟快遞公司說一下,給我把貨送上樓去,我讓我室友驗?!?/div>
引用
我是大概14:50回來的,本來我還想去圖書館借本書,但是14:40左右我接到了羅菲打來的電話,說等一下會有她做微商賣的東西上門,讓我幫她查收,然后驗一下貨,我就急匆匆的回宿舍了。
從上述描述我們可以看出,送到寢室的請求是羅菲臨時提出的,對于孫夢楠來說具有不可預見性。一旦羅菲提出別的要求,都可能影響到二人的殺人計劃。在如此不確定的情況下,二人不具備順利完成作案的可能。
因此,排除筱溪、孫夢楠合伙作案。
十一、確定孫夢楠、筱溪、羅菲三人合謀
根據上述的推斷,我們首先排除了自殺,接著又排除了兩位無動機NPC參與殺人的可能,再接著通過毒藥來源和不在場證明,依次排除了寢室三人單人作案和分別兩兩作案的可能。
排除一切不可能,最后剩下的就是真相。
因此,確定,此案系孫夢楠、筱溪、羅菲三人合謀設計殺死常思雨。
十二、殺人手法
引用
我們在桌子上這罐可樂里,摔碎的杯子中剩余的可樂漬終,碎玻璃片的外側(常思雨用右手端杯子的地方)還有常思雨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上發現了有毒物質的痕跡。我們對這罐可樂做了仔細的調查,沒有在可樂罐上發現任何的做過手腳的跡象,可樂罐周身完好,未發現針孔。
引用
子楓走到寫字臺,發現可樂的擺放很有規律,從左到右依次是四個未開封的可樂,空位和一個喝過的可樂罐。
引用
死者是一個有嚴重的強迫癥的人,她每次都會把可樂這樣一字擺開,然后每次按照順序一罐一罐的喝。
死者有嚴重的強迫癥,作為她的室友都深知這一點,因此常思雨一定會拿從右往左的第二罐可樂喝。只要將毒藥涂在從右往左的第二罐可樂上,常思雨必死無疑。
因此我們猜想,兇手只要將毒藥涂在可樂的拉環外側,死者用右手觸碰拉環的時候,手指上就沾有了毒藥。因為現在可樂的拉環是嵌入式而不是拉開式的,當死者打開拉環后,涂有毒藥的一側拉環就進入了可樂罐中,毒藥就這樣溶于可樂液體中。之后死者再將毒可樂倒入杯中,便形成了現在的狀況。
引用
2、警方未在死者宿舍內發現盛放毒物的容器。
但是警方并未在寢室找到毒物的容器。我們猜想,毒藥并不是放在某個容器當中的,而是被涂在了某個物體上,而那個物體又恰好也是潤滑的,可以涂抹在別的物體上的。思前想后,在寢室中符合上述條件的物體就只有手工皂。
引用
V2,西城科研中心近年來從海洋生物體內提煉出的一種新型致命毒素,易溶于水,不易揮發
引用
“我在呢,等我洗完衣服的?!标柵_上傳來了清脆的女聲。
引用
以前我自己也給羅菲送過貨,
這次已經不是羅菲在豆豆那邊的第一筆生意了,也就是說,寢室里存在以前買的手工皂的可能性非常大。
因此我們推測殺人手法大致是這樣的:毒藥V2事先被涂在寢室中已有的手工皂上。孫夢楠將手工皂上的毒藥又涂在了可樂罐的拉環外側。接著孫夢楠便使用手工皂洗衣服,將手工皂上的毒藥洗去,不留痕跡。而常思雨在不查之下打開拉環,將拉環上的毒藥溶于可樂液體中,致使自己喝下毒可樂,中毒身亡。而毒藥已經被孫夢楠洗掉,寢室之中證據全無。
十三、進一步猜想引用
聽說思雨這個人在花都曾經闖過一次不小的禍事,然后性格各種古怪。
引用
5、常思雨在花都上高中期間,與同寢室一位叫李泓的室友關系不睦,多次對李泓惡語相向外加諷刺李泓是農村出身等,致使李泓自殺未遂,但下半身癱瘓。在學校引起較大非議。
引用
羅菲,西城本市人,單親家庭長大,經濟條件很普通,
常思雨瞧不起窮人,高中時又曾經因此闖下大禍,且此事又從筱溪口中說出,可見筱溪是知情的,同樣寢室中的其他人也可能已經知情,比如同樣家境貧窮的羅菲。
我想,在寢室里,常思雨一定也用當年同樣的方法諷刺逼迫羅菲,羅菲不堪其辱,最終決定提出殺掉常思雨的建議,便向寢室其他二人提出,沒想到卻得到了相應。
最終,三人決定分工合作,由家境最好的筱溪提供毒藥,由從事手工皂微商的羅菲提供毒藥容器,最后則由被搶了男朋友的孫夢楠完成涂毒殺人過程并毀滅證據。
三人獨立開,都是不足以構成犯罪的,要么沒有作案時間,要么沒有毒藥途徑。這便是三人想要達到的目的,既能避開警方的排查,又能使警方無法得到完整的證據鏈。
但當三人結合起來看的時候,所有的謎題就都解釋的通了。
可惜,證據已經被毀掉了。如果花些精力去盤查毒藥的來源,應該可以找到一些筱溪花錢雇人買毒藥的證據,但也僅限于此,并沒有直接證據可以指證三人合謀犯案。可以說,這是一起完美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