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手:邱澤 動機:認為張濤出賣其設計
時間表 7.00 晚餐 7.30 許、邱到辦公室,劉到副經理室門前 7.30以后一段時間 劉到大樓外面抽煙 7.55 林到辦公室 7.55-8.00 許去廁所 8.20-8.35 邱離開辦公室 8.57-9.00 許去廁所 9.00 張被發現胸口中槍,許讓邱和林到一樓找劉
以下內容黑字為線索,藍字為推理,紅字為結論,其中部分藍字和紅字也可作為得出下一個推論的線索。
(1) 九點時,先后發生兩種巨響,第一種判斷為槍聲,第二種判斷為玻璃破碎聲。 (2) 許曄描述,副經理室的玻璃起到的隔音效果不錯。 (3) 警方推測兇手先從室內開槍殺人,再打碎玻璃離開副經理室。 (4) 勘察報告顯示殺死張濤的子彈從裝載了消音器的手槍發出。 (5)由(1)、(2)、(3)和(4),警方的推測存在一個矛盾,就是隔音效果不錯且手槍裝有消音器的前提下,九點時兇手在副經理室內開槍,外面所聽到的槍聲不可能為“巨響”。 (6) 由(5),九點時的槍聲并非行兇時的槍聲。
(7) 九點之后,張濤被發現在副經理室內胸口中槍倒在血泊中。 (8) 由(6)和(7),可知張濤于九點之前中槍,即張濤死于九點之前。 (9) 由(8)以及時間表可知,許曄、邱澤和林萍均沒有不在場證明。
(10) 林萍描述,從副經理室到職員室至少三十秒,而聽到響聲就和邱澤出門,出門后看見許曄在職員室入口,去案發現場時,沒看到樓梯有人經過,其他房間也沒有人(即老劉沒有藏在其他房間)。 (11) 警員確認了六點半后監控顯示樓內再沒有其他人進出,而老劉一直在看球賽,且沒有與邱澤或林萍通訊。 (12) 由(10)和(11),排除老劉兇嫌。 (13) 由(10)、(11)和(12),九點時,除張濤尸體之外,所有大樓內的人都不在副經理室。 (14) 由(13),現場的玻璃并非在九點碎掉的,且那時沒人能直接制造出槍聲和玻璃破碎聲。 (15) 由(14),九點時發出的槍聲和玻璃破碎聲屬于機關手段,推測為大音量的錄音定時播放裝置,此裝置設定九點整先后播放兇手事先錄下的槍聲和玻璃破碎聲。
(16) 由(15),兇手需要找個地方錄下槍聲和玻璃破碎聲,錄下玻璃破碎聲時,需要擊碎玻璃。 (17) 警方測試,玻璃破碎聲能讓一整個樓層聽見。 (18) 由(15)、(16)和(17),兇手擊碎玻璃并錄下玻璃破碎聲時,不在5樓。 (19) 老劉描述,七點半后,有維修工具以及玻璃的4樓發出亮光。 (20) 由(19),七點半后,有段時間內4樓有人。 (21) 由(15)、(16)、(18)和(20),兇手在4樓擊碎玻璃并錄下玻璃破碎聲,以及槍聲,再到5樓布置錄音定時播放裝置。 (22) 由(15)、(19)和(21),副經理室的玻璃是被兇手九點前用維修工具拆卸下來,并搬運到4樓用錘子破碎的,而現場破碎的玻璃以及錘子是之后兇手從4樓帶上來布置好的。
(23) 由(15)、(21)和(22),連同殺人所花的時間在內,兇手完成這些布置需要花費不少時間。 (24) 許曄7:55-9:00之間只離開過總共8分鐘。 (25) 由(23)和(24),許曄沒有充足的時間,排除許曄兇嫌。
(26) 槍聲與玻璃破碎聲皆來自副經理室方向。 (27) 由(15)和(26),推測一:九點前,錄音定時播放裝置在副經理室,之后被人回收。推測二:錄音定時播放裝置在靠近副經理室的電腦室。 (28) 若為推測一,兇手需要回收錄音,由時間表,有機會回收裝置的只有許曄,那么兇手是許曄。 (29) 因(25)和(28)存在矛盾,故(27)真相為推測二——錄音定時播放裝置在靠近副經理室的電腦室。
(30) 老劉在七點半在副經理室門口敲門后,確認聽到張濤發出“噓”的一聲。 (31) “噓”的一聲在現實意義中,有示意他人安靜的意思。 (32) 由(30)和(31),可知七點半時,副經理室除張濤外還有其他人。
(33) 六點半后至警方來前,整個樓層只有5人,分別是張濤、許曄、邱澤、林萍和老劉。 (34) 由時間表、(32)和(33),七點半時副經理室內的人只有張濤和林萍。
(35) 許曄描述,林萍是第一次遲到。邱澤描述,林萍到員工辦公室時似乎哭過。 (36) 林萍接受審訊時,步伐緩慢,坐下時輕坐,表情流露有痛苦,被問及時,表示回家調養身子就好。 (37) 副經理室的垃圾桶內發現非張濤血液的紙巾,張濤的所有物中發現有避孕套。 (38) 老劉描述,張濤貪財好色,對員工很放肆;林萍漂亮,剛來公司不久,有點內向,來自農村,家境不好。 (39) 由時間表、(34)、(35)、(36)、(37)和(38),林萍在7:30-7:55期間并非在休息室,而是被張濤侵犯,且林萍是第一次行事,事后可能因性格內向選擇對此事沉默。 (40) 由(39)和時間表,可知林萍沒有能完成(23)的時間和體力,排除林萍兇嫌。
(41) 林萍描述,邱澤會實地裝修。 (42) 由時間表、(12)、(23)、(25)、(40)、(41),滿足殺死張濤的條件的只有邱澤,兇手是邱澤。
(43) 警方發現張濤不離身的保險柜鑰匙有許曄指紋,保險柜空空如也。 (44) 由(43)和時間表,許曄在邱澤和林萍找老劉時,用張濤的鑰匙打開保險柜并取走里面所有物。 (45) 邱澤花了半年多心血的設計被內部員工出賣,邱澤為此感到不甘心。 (46) 老劉描述,許曄前陣子認為自己會發財,這陣子情緒失落。 (47) 邱澤描述,老板讓張濤負責調查誰出賣了邱澤的設計。 (48) 由(44)、(45)、(46)、(47) ,許曄出賣了邱澤的設計,被張濤發現,張濤將許曄出賣設計所獲得的錢據為己有,并鎖在保險柜里。 (49) 由(45)和(48),邱澤認為張濤出賣了他的設計,因此謀劃了這起兇殺案。
證據: 4樓應能找到未清理干凈的碎玻璃痕跡和行兇用的裝有消音器的手槍。錄音設備或許也會留下證明邱澤用過的痕跡。
作案過程: 邱澤在8點20分來到副經理室,用裝有消音器的槍殺死張濤,拆卸下副經理室玻璃,搬到4樓,錄下槍聲,用錘子敲碎玻璃并錄音,將碎玻璃搬運到5樓副經理室布置成文中現場模樣,然后在電腦室布置錄音定時播放裝置,設定為9點播放錄音,最后回到職員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