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手是張肥,下毒的地方是在酸梅湯里。 1、 根據文中描述,兇手不是火鍋店老板,也就是說火鍋中一開始并沒有毒。同時從文中看兇手顯然是在4號桌的人當中,既然沒有人看到有人在鍋中或者碗里做手腳,并且沒有合謀做假證的可能,也就是說,火鍋其實并不是毒源。另一方面,由于河豚毒熱不穩定,在火鍋的沸水中不會再有毒性,因此從鍋中下毒也不可能成功。綜上,毒源不會是辣鍋或者劉背的碗。 2、 既然毒源不是鍋或碗的話,根據最后的檢測結果,其他地方都沒有任何毒理反應,那么就會產生兩條推斷:第一,有人事后在鍋和碗中加了毒;第二,有人事后把真正的毒源收拾掉了。首先看第一個,事后加毒。在劉背出事后其他人的行為中,只有一個人的行動有些問題,就是張肥在桌子前面站了一分鐘,沒有人知道他在干什么。也就是說,只有他目前有機會在鍋和碗中加毒。 3、 還有一個細節,就是事后警方的調查中,在桌子上的東西里只檢測了三個玻璃杯。雖然中間關雨那里摔碎了一個玻璃杯,但老板在收拾之后又換了一個杯子,因此,桌子上應該依然有四個杯子,然而現在卻只有三個,只有一種可能,就是有人偷拿走了一個杯子。 4、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猜測,張肥在桌子前面站了一分鐘很可能做了以下的事:給鍋和碗加了毒,把一個杯子藏了起來。那么為什么要藏杯子呢,很顯然,肯定毒源是來自杯子。也就是劉背是喝了什么東西導致中毒。 5、 劉背喝的東西就兩樣,啤酒和酸梅湯,啤酒的話他和關雨應該是直接拿瓶子喝的,因為不然的話不可能每次張肥倒酸梅湯的時候劉背和關雨的杯子里正好沒酒,既然是拿瓶子直接喝,那么就沒有什么機會能夠下毒了,而且事后酒瓶還在桌子上,張肥應該是沒有什么機會能夠在酒瓶里下毒的。所以只有可能是在酸梅湯中下毒。、 6、 這里還有一個細節,他們桌子上最后剩下的大半瓶酸梅湯,應該是最后又要的一瓶,而之前的一瓶已經空了,從文中看,空了的瓶子老板應該并沒有拿走,最后桌子上又只剩下一個酸梅湯瓶子,而在張肥看到劉背出事之后拿了一個酸梅湯瓶子砸了出去,從這里看,張肥砸的應該就是那個空了的瓶子。但問題是,之前空了的瓶子在砸向老板時卻還有一些酸梅湯,這是個疑點。合理的懷疑是,很有可能兇手事先自己買了一瓶(飲料瓶那種)的酸梅湯,里面下了毒,然后給劉背倒酸梅湯的時候都是用這個瓶子來倒的,因為倒的時候張肥都是走到關雨和劉背背后來倒,因此比較容易不讓人發現。最后張肥為了銷毀剩下的一點帶毒的酸梅湯,將其倒入空酸梅湯玻璃瓶中,找個借口砸向老板,將瓶子砸碎。 7、 綜上所述,兇手應該就是張肥,作案手法是實現在外面買了一瓶酸梅湯,然后里面加入河豚毒,在吃飯的時候又要了一大瓶酸梅湯,然后在給張肥倒酸梅湯的時候在背后用自己買的加了毒的酸梅湯來倒。然后劉背中毒后張肥將剩余帶毒的酸梅湯倒入玻璃瓶中,假裝和老板干架把瓶子砸碎。然后在其他人忙著送醫院的時候在鍋和碗中加入毒,把劉背用的玻璃杯收走。因為從文中看大家都知道劉背愛吃辣鍋而其他人都不吃,因此可以利用這個習慣來假裝毒源來自火鍋。 8、 證據的話可以調查砸碎的玻璃瓶,以及帶毒的玻璃杯和塑料酸梅湯瓶子應該還會在張肥身上,上面應該也能檢測到毒素,然后調查毒素來源應該也能追查到。 9、 動機的話估計還是和借錢有關。 10、 關雨那里摔碎的玻璃杯有可能是張肥倒酸梅湯時故意打碎來模糊記憶的。也有可能只是關雨的意外和案件沒什么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