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歐幾里德本人對它的幾何學的實際應用并不關心,他關心的是他的幾何體系內在邏輯的嚴密性。歐幾里德的幾何學是人類知識史上的一座豐碑,它為人類知識的整理、系統闡述提供了一種模式。從此以后,將人類的知識整理為從基本概念、公理或定律出發的嚴密的演繹體系成為人類的夢想。斯賓諾莎(Benedict de Spinoza,1632-1677)的倫理學就是按這種模式闡述的,牛頓(Isaac Newton 1642—1727)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同樣如此。其實,他的這部巨著的主要內容都是前人經驗的積累,歐氏的貢獻在于他從公理和公設出發,用演繹法把幾何學的知識貫穿起來,揭示了一個知識系統的整體結構。他破天荒地開辟另一條大路,即建立了一個演繹法的思想體系。直到今天,他所創建的這種演繹系統和公理化方法,仍然是科學工作者不可須臾離開的東西。后來的科學巨人、英國物理學家、經典電磁理論的奠基人麥克斯韋(James Clerk Maxwell,1831~1879)、牛頓(Isaac Newton 1642--1727)、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1879--1955)等,在創建自己的科學體系時,無不是對這種方法的成功運用。